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为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茶叶制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或体系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ICMM职业健康评估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分别对湖南省某茶业公司粉尘、噪声危害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茶尘、煤尘)和噪声;两种方法评估结果显示,切茶岗位茶尘职业健康风险、机器压制岗位噪声职业健康风险均最高。
  结论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评估法的评估过程更为科学和细致,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4种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无机颜料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比较所得结果,甄选高风险岗位,为该类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和风险管理提供思路。
  方法  以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为基础,选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方法(ICMM法)、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UQ法)、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MOM法)对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引入风险比值对4种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ICMM法得到的岗位危害风险分级为Ⅳ级(高风险)、Ⅴ级(极高风险)的占一半以上,MLSP法和MOM法得到的岗位危害风险分级均在Ⅲ级(中等风险)及以下,UQ法得到的风险分级层次分布较为均匀,总体略低于ICMM法但高于MLSP法和MOM法,与平均风险分级较为吻合。
  结论  该企业的铁皮切割、铁黑拼混研磨包装岗位的噪声,上铁、烘干线包装岗位的高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极高,应重点关注。当企业风险接受度比较低时,可选择ICMM法和UQ法;当企业风险接受度较高时,可选择MLSP法;化学因素较多的岗位可选择评价依据较为客观的MOM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某三级甲等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风险评估,为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健康风险管控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保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分级和管理。
  结果  建立的评估因素集V=(V1,V2,V3,V4,V5)=(选址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放射防护措施,放射防护管理,健康监护)。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系统总得分F=14.639 4,可认为该医院项目风险评估结果为Ⅲ级,属高度危害(10~17分)。
  结论  该医院评价单元可能产生严重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可以对医疗机构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判,保障医护人员等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南京市某己内酰胺合成企业生产性噪声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和听力损失风险分级,提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措施。
  方法  测量作业人员个体噪声接触水平,依据GBZ/T 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评估噪声作业等级;运用ISO 1999:2013方法,计算各岗位听阈级变化、听力损失风险,并依据AQ/T 4276—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进行风险分级。
  结果  25人噪声检测结果超过80 dB(A),为噪声作业岗位。硫铵装置、磷酸羟胺法(hyam-phoshate oximation,HPO)老线、HPO新线、己内酰胺(caprolactam,CPL)老线外操工岗位噪声危害作业分级为Ⅰ级,轻度危害;各噪声岗位员工工作到50、60岁时发生高频听力损失风险概率均低于6%,属于可接受的风险。3种护听器正常使用下能够满足噪声的防护要求。
  结论  对生产性噪声职业接触情况及时进行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正确使用护听器,能够有效预防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化学制药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评估其职业健康风险,探讨其防控对策。
  方法  选择广州某化学制药厂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运用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结果  该制药厂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丙酮、二氯甲烷、盐酸和其他粉尘(药尘)等;离心间和蒸馏塔作业位的丙酮和二氯甲烷浓度超标,其中丙酮最高检测浓度达2 456.6 mg/m3,二氯甲烷的最高检测浓度达925.0 mg/m3;离心间作业位和蒸馏塔作业位接触的二氯甲烷风险等级为高风险,而离心间作业位和蒸馏塔作业位接触的丙酮、液体原料装卸作业位接触的二氯甲烷均为中等风险。
  结论  该制药厂存在职业健康高风险岗位,使用轴流风机的全室通风设计不能满足离心间和蒸馏塔等高风险作业位的职业病防护要求,应引起重视,并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分析茉莉花茶企业拼配车间生产过程中的茶尘状况及其对作业人员健康的风险程度。
  方法  对广西横县某茉莉花茶企业拼配车间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使用EASC-IHSTAT软件对其2016—2018年茶尘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ining and Metals,ICMM)的定量法以及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定性模型评估茶尘风险分类,并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结果  各工种接触茶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率较高,其中投料、设备操作、包装工种茶尘超标率分别为76.932%、84.615%、38.462%,提示为不可接受的暴露。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为最高等级风险(不可容忍),GBZ/T 298—2017定性模型评估结果为最高等级风险(4级),各工种的工作场所茶尘危害作业分级均为Ⅰ级(轻度危害作业)。
  结论  两种风险评估模型分级结果较一致,与检测结果较相符。分级结果提示现有情况下茶尘可能会对作业工人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工人实际接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综合指数法对地铁行业中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探讨综合指数法在实际应用时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方法  根据某地铁线路岗位接触化学因素的毒性确定危害等级,根据蒸气压或空气动力学直径、检测浓度与职业接触限值比值等因素确定接触等级,计算风险指数,确定风险等级。
  结果  除大修库粉尘及运用库粉尘风险指数为1(可忽略风险)外,该地铁线路其他岗位化学有害因素风险指数均为2(低风险),与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体检结果相一致。
  结论  用综合指数法评估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情况较为科学、全面,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现场调查结果,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大样本比较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评估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煤矿煤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11座煤矿6个生产系统的煤尘作业岗位作为评估对象,通过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分别对196个岗位进行评估,分析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与相关性。
  结果  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呈较好的正相关性(r = 0.611,P < 0.05),最高风险级别的作业岗位主要聚集在煤炭开采企业的采煤、掘进生产系统。两种方法评估结果相近岗位多为风险等级较低的岗位,在风险等级较高岗位的评估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
  结论  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评估法可较好地反映工作环境中煤尘的暴露风险水平,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更能反映出劳动者在得到防护设施保护后实际接触的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完成职业健康检查的3 240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因素与脂肪肝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该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工频电磁场、紫外辐射、氮氧化物、粉尘等;除噪声超标率为30%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男性工人脂肪肝检出率为1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BMI每上升1个单位,发生脂肪肝的风险分别增加至原来的1.092、1.957倍(P < 0.05);婚姻状况、工龄、是否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不是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广州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患病率较低,年龄和BMI是该企业男性工人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某镇有毒有害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现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该镇所有的有毒有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并分析其在各类企业中的差异情况。
  结果  全覆盖调查有毒有害143家企业,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共3大类72种,劳动者12 178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害率为24.72%(3 010/12 178)。143家有毒有害企业涉及行业6类,以金属制品业为主,占20.28%。不同行业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文体、工美、娱乐用品制造业接害率最高;不同经济类型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国有企业劳动者接害率最高;不同职业病风险等级企业劳动者接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风险“较重”的企业劳动者接害率最高。接触物理因素人数最多,又以接触噪声为主;企业申报率、负责人培训率、劳动者培训率、职业卫生检测率、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率均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而下降(P < 0.05)。
  结论  嘉定区某镇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小、微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较差,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增强小微型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范意识,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贺州市碳酸钙加工行业粉尘危害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保障从业工人健康、促进行业清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2019年广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贺州市碳酸钙加工企业粉尘现场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进行粉尘危害作业分级,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9年贺州市共监测碳酸钙加工企业73家,小微企业共占95.9%;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为68.5%、人员体检率为70.5%;企业检测超标率为47.9%,岗位超标率为26.7%。粉尘危害作业0级占52.1%、Ⅰ级占34.2%、Ⅱ级占13.7%,岗石生产、有限责任公司、防护设施不完善企业存在Ⅱ级中度危害作业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贺州市碳酸钙加工行业粉尘检测结果超标率较高,总体危害控制水平一般,需注意矽尘危害,并应完善防尘设施设备,降低作业工人实际接触粉尘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工作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探讨其适用性。
  方法  分别选取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某家具制造企业和某煤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典型岗位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典型岗位粉尘浓度检测,应用国内《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定量法)分别对各企业粉尘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二氧化碳焊岗位电焊烟尘、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清扫、装船岗位煤尘为低风险,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岗位为中等风险,家具制造企业开料、铣边、开孔、水磨、加工岗位矽尘为高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焊接岗位电焊烟尘为潜在风险,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装船岗位煤尘为非常高风险,家具制造企业5个岗位及煤码头清扫岗位为不可容忍风险;ICMM定量法所得评估结果大部分高于半定量综合指数法。
  结论  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更为严格;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粉尘的健康效应、接触情况及防护措施,对粉尘所得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某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危害现状及其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某市职业健康监管平台中3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产生木粉尘的岗位及其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粉尘接触岗位中木粉尘的浓度。调查所有工人的基本情况,并用SinBo肺通气功能仪测定其肺通气功能。
  结果  共检测56个接尘岗位,其中21个岗位(占37.50%)的木粉尘浓度超标。56个接尘岗位木粉尘的平均浓度为(1.76 ± 0.32)mg/m3,其中锣机、车床、开料岗位的木粉尘浓度较高。本次研究共调查接触木粉尘工人411名,肺通气功能正常370名(占90.02%),有肺通气功能障碍41名(占9.9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尘浓度、工龄每增加一个等级,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分别增加3.52、3.42倍(P < 0.05)。吸烟、年龄对工人肺通气功能也有重要影响。
  结论  某市木质家具制造企业木粉尘浓度较高,对工人肺通气功能造成了影响。应加强生产工艺的改革和对木粉尘危害的工程控制,加强对接触较高浓度木粉尘、工龄较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预防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对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为砖瓦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建立风险评估提供方法依据。
  方法  以四川省18家典型砖瓦制造企业71个接尘岗位为对象,通过职业卫生调查、粉尘检测与接触评估,运用改良后定量分级法、综合指数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定量法、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四种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接尘岗位的健康风险。
  结果  砖瓦制造接尘岗位职业健康风险结果分别为:改良后定量分级法风险等级范围为0 ~ Ⅲ级,以Ⅰ级为主(接尘岗位数64个,占90.1%);综合指数法主要为中等风险(接尘岗位数55个,占77.5%)和高风险(接尘岗位数16个,占22.5%);ICMM定量法:主要为高风险(接尘岗位数46个,占64.8%)、非常高风险(接尘岗位数18,占比25.4%) 和不可容忍风险(接尘岗位数7个,占9.9%);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以无危害(接尘岗位数33个,占46.5%)和轻度危害(接尘岗位数30个,占比42.3%) 为主。综合指数法和ICMM定量法的风险结果一致性较好,方法间相互验证了风险结果的可信度与稳定性,其他方法评估结果间存在不稳定性。
  结论  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在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游离SiO2含量、接触水平及接触情况为主要的风险参数,改良后定量分级法与风险指数法均考虑以上风险参数,其中风险指数法考虑的风险因素更为全面,综合指数法与ICMM定量法风险结果一致性较好。未来砖瓦制造业粉尘职业健康接触风险评估方法的建立与使用,除了考虑方法本身的适用性外,还应充分考虑基于行业类别与粉尘接触水平的方法修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上海市嘉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的风险程度, 为监管部门和企业职业病防治提供对策依据。
方法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 对上海市嘉定区60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2017年生产场所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不同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
结果 焊接、机加工、清洗整理、涂胶、涂装、橡塑、质控测试、铸造、组装岗位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总评分值分别为6.852、6.209、6.780、6.500、6.853、6.653、7.000、7.000、7.000, 评价等级均为Ⅰ级(优), 整个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总评分值为6.758, 等级也为Ⅰ级(优)。
结论 嘉定区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化学性职业病危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模糊数学综合风险评价法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成为职业病危害接触风险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饮料制造企业噪声暴露情况,探讨该行业作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广州市某饮料制造企业符合条件的182名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对工作场所进行噪声检测,分析工人NIHL影响因素。
  结果  该饮料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为70.59%,超标岗位主要集中在瓶装饮料线以及纯净水线。84名(46.15%)接触噪声作业工人被检出NIH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作业人员年龄> 35岁发生NIHL的危险度是20~30岁的2.647倍(P < 0.05);接触噪声工龄> 10年发生NIHL的危险度是接触噪声工龄 < 5年的2.853倍(P < 0.05);所在岗位为纯净水线发生NIHL的危险度是辅助设施岗位的9.000倍(P < 0.05)。
  结论  该饮料制造行业噪声水平较高,企业应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控制噪声危害,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