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头外伤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数据,对首次在NISS监测点医院门/急诊室就诊的<18岁儿童头外伤病例进行分析,了解其人口学、伤害事件和临床特征。结果 2014年NISS共收集儿童头外伤病例47690例,男童32542例,女童15148例。1~4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43.47%)。10月份、18:00是儿童头外伤的高发期。儿童头外伤伤害原因前三位的依次是跌倒/坠落(69.57%)、钝器伤(14.23%)、道路交通伤害(11.01%)。儿童头外伤主要发生在家中(44.98%)、公共居住场所(19.65%)和公路/街道(15.81%)。儿童头外伤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77.88%),其次是驾乘交通工具(7.32%),体育活动(5.72%)。2014年儿童头外伤病例以非故意伤害(95.35%)、挫伤/擦伤(71.69%)、轻度伤害(85.27%)、治疗后回家(90.25%)为主。结论 2014年NISS收集的儿童头外伤病例男童多于女童,家中是儿童头外伤发生的主要场所,跌倒/坠落、钝器伤、道路交通伤害是导致儿童头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头外伤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数据, 分析头外伤病例总体分布趋势、人口学、伤害事件和临床特征。结果 2013年NISS共收集头外伤病例195 189例, 男性病例是女性的2倍以上, 30~44岁组所占比例最高(25.19%)。伤害原因前三位的是跌倒/坠落(42.17%)、钝器伤(27.46%)、道路交通伤害(23.33%)。头外伤主要发生在公路/街道(31.41%)、家中(25.02%)和公共居住场所(17.17%)。头外伤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54.22%), 其次是驾乘交通工具(19.73%), 有偿工作(12.95%)。2013年的头外伤病例以非故意伤害(86.79%)、挫伤/擦伤(65.18%)、轻度伤害(78.87%)、治疗后回家(82.02%)为主。结论 2013年NISS收集的头外伤病例男性多于女性, 劳动力人口是头外伤发生的重点人群, 跌倒/坠落、钝器伤、道路交通伤害是导致头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6-2013年江苏省哨点医院伤害监测病例的分布特征。方法 分析江苏省两地区6家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集并审核清理后形成的年度汇总伤害监测数据库。结果 2006-2013年江苏省6家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有效病例448 778例, 男女性别比为1.72: 1, 男性多于女性。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分别为跌倒/坠落伤(27.21%)、道路交通伤(26.23%)、钝器伤(17.50%)、刀/锐器伤(13.87%)和动物伤(6.59%)。伤害发生的月份主要集中在6-8月, 时间集中于08: 00-10: 00。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是公路/街道(31.58%)、家中(23.47%)及工业和建筑场所(21.38%)。伤害发生时主要活动为娱乐活动(36.12%)、驾乘交通工具(25.26%)和有偿工作(24.78%)。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92.65%), 其次是故意(暴力/攻击)(6.36%)。结论 2006-2013年江苏省伤害病例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每年伤害发生的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伤和道路交通伤为主, 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伤害问题日益突出, 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6-2021年江苏省老年人非故意跌倒/坠落伤害(EUF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江苏省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首诊EUFI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6-2021年江苏省哨点监测医院中EUFI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始终居老年人非故意伤害发生原因的首位,EUFI病例在老年人非故意伤害病例总数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1.4。EUFI病例发生的高峰时间段为8:00~10:00(32.7%),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63.6%);2006-2014年伤害发生时活动前3位为休闲活动(62.1%)、家务/学习(23.1%)和工作(5.2%);2015-2021年伤害发生时活动前3位为休闲活动(41.7%)、家务/学习(22.6%)和步行(20.5%);伤害的性质主要为骨折(39.9%);受伤部位主要为下肢(32.5%);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60.3%)为主,主要结局为处理后离院(7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外省/外籍、冬季、公共居住场所、家务/学习和休闲活动是江苏省EUFI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职业为家政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跌倒/坠落伤害是江苏省老年人非故意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高龄女性是非故意伤害的高危人群,EUFI干预应根据其分布特征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60岁老年人跌倒/坠落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跌倒/坠落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因跌倒/坠落首次在NISS监测点医院门/急诊室就诊的≥60岁老年人病例,采用全国伤害管理软件统一录入监测数据,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年老年人跌倒/坠落病例41 073例,占该人群全部非故意伤害病例的52.81%,且该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病例性别比为0.77;女性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老年人跌倒/坠落发生高峰时间段是8:00-11:59(占全天病例的33.31%)。跌倒/坠落发生地点构成前三位是家中(55.66%)、公共居住场所(20.52%)、公路/街道(11.64%)。跌倒/坠落发生时活动的构成前两位是休闲活动(68.94%)和家务/学习(16.14%)。受伤部位构成前三位的是下肢(29.28%)、头部(24.40%)、躯干(20.04%)。跌倒/坠落造成挫伤/擦伤为主(45.76%),其次是骨折(29.52%)、扭伤/拉伤(13.28%)。跌倒/坠落伤害的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64.20%),随年龄增加,中重度伤害比例逐渐增加。结论 跌倒/坠落是我国老年人伤害的主要原因,其在老年人群全部非故意伤害中的构成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跌倒/坠落预防应作为老年人伤害预防控制的优先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国运动与休闲活动伤害门/急诊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为制订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数据, 分析运动与休闲活动伤害总体趋势、人口学、伤害事件和临床特征。结果 2009-2013年NISS中运动与休闲活动伤害每年均占45%以上, 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分别为46.21%、47.32%、48.14%、52.00%、53.65%)。运动与休闲活动伤害病例以男性为主, 15~29岁组居多, 高发于夏秋季节, 首位伤害发生地点为家中(5年分别为33.07%、34.16%、32.98%、34.57%、36.22%), 首位伤害发生原因为跌倒/坠落(5年分别为41.19%、41.64%、44.70%、47.41%、47.96%), 首位伤害性质为挫伤/擦伤(5年分别为43.49%、44.56%、45.14%、45.02%、45.62%), 重度伤害病例的前三位伤害性质依次为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 首位伤害部位为头部(5年分别为31.30%、32.48%、31.89%、30.88%、29.44%), 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居多, 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回家。结论 我国运动与休闲活动伤害问题日趋严重, 应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优先和重点干预人群, 以预防运动中的跌倒/坠落、采取有效的头部保护措施为重点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6-2013年全国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门/急诊就诊病例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2006-2013年因伤害首次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1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当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波动较平稳。2013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当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较2012年比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38,P<0.001)。2013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18,P<0.001),年龄多集中在15~64岁年龄组。2013年城市地区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全部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52.11%)高于农村地区(4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27,P<0.001)。伤害部位以下肢 (29.08%)和头部(24.82%)为主。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73.54%)、骨折(10.72%)和扭伤/拉伤(5.49%)。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80.49%),伤害结局以病例治疗后回家(82.34%)为主。结论 2006-2011年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占当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比例波动较平稳,2013年较2012年比例上升。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以男性为主,多为青壮年人群,应根据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的性别、年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安徽省2006-2014年老年跌倒/坠落门诊病例变化趋势及特征,为制定老年跌倒/坠落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4年安徽省2个全国伤害监测点6家哨点医院数据,分析老年跌倒/坠落病例变化趋势及人口学、病例分布和临床特征。结果 老年跌倒/坠落一直居安徽省老年伤害发生原因的第一位,且病例数量、占伤害病例的比例、占跌倒/坠落病例的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性别比为0.74,且男性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男性病例居首位的职业为离退休人员,女性病例为家务人员。每年8-10月、每天09:00-11:00和16:00-18:00为跌倒/坠落高峰时段。发生地点为家中最多见(62.07%),女性在家中发生比例高于男性(70.27% vs. 50.97%)。发生时活动状态构成前二位分别是休闲活动(49.18%)和家务(28.67%),其中女性家务活动的比例大于男性。伤害性质男、女性分别以挫伤/擦伤(42.63%)和骨折(47.27%)居首位。受伤部位男、女性分别以头部(38.04%)和下肢(29.29%)为最多。严重程度以轻度(55.12%)和中度(41.84%)为主,随年龄增长,中、重度病例构成比例均逐渐增加。结论 老年跌倒/坠落问题不容忽视,应根据老年跌倒/坠落病例的性别、年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0年贵州省成年人群伤害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12个县(区)9 280名≥18 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以横断面调查形式获取人口学一般资料和伤害相关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伤害影响因素。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3.5%。其中男性为3.6%,女性为3.4%;城乡伤害发生率均为3.5%;18~岁年龄组伤害发生率为3.9%,45~岁组为2.7%,≥60岁组为3.5%,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949,P=0.019)。伤害发生类型构成比顺位前三位分别为跌落/坠落伤(35.0%)、道路交通伤害(20.0%)和动物伤(19.2%);老年人伤害发生类型构成比顺位前三位依次为跌落/坠落伤(59.3%)、动物伤(22.0%)和锐器伤(10.2%)。其中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男性(1.1%)高于女性(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156,P=0.000);跌倒/坠落发生率城市(1.6%)高于农村(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16,P=0.032);饮酒及酒驾、疲劳驾驶、吸烟及性别是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贵州省成年居民存在严重的伤害高危行为,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3年首次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3年天津市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26 405例,发生率为263.0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68:1,平均年龄(40.24±17.58)岁;机动车交通事故19 547例(74.0%),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 858例(26.0%);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前四位的地区依次为滨海新区684.86/10万、东丽区634.03/10万、西青区519.83/10万、津南区504.12/10万。轻、中、重度伤害和死亡依次为15 771例(59.7%)、8 747例(33.1%)、1 783例(6.8%)和103例(0.4%),且不同地区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病例最多的地区为滨海新区,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8.16%,其中塘沽街/镇占全部死亡的26.21%,最高年龄组为45~64岁组,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6.60%。结论 2013年天津市道路伤害的发生例数、严重程度在不同地区、年龄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制定针对性政策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门/急诊病例变化趋势及现况特征,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NISS)数据,分析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变化趋势及人口学、伤害事件和临床等现况特征.结果 2006-2013年NISS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病例数量呈上升趋势,一直居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原因的第二位,但占儿童非故意伤害病例总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13年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男女性别比值为1.82,17岁年龄段占10.86%;机动车车祸病例占66.44%,7、8月、周末和17:00-18:00时为高发期,65.42%的伤害是发生在驾乘交通工具时;伤害性质73.53%为挫伤/朦伤,伤害部位33.81%为头部,轻病例占76.42%,伤者74.86%的就医结局为治疗后回家.结论 儿童道路交通伤害问题不容忽视,中学高年级男生和学龄前男童是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应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5月 15日 ,我们接到哈巴河县卫生防疫站发生“麻疹”的电话疫情报告 ,遂赶赴萨尔布拉克乡寄宿学校现场调查处理。患者系 4 3例学生 ,男 2 1例 ,女 2 2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 38~ 39℃ ,咽痛 ,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面、颈及躯干有红色斑丘疹 ,大小不等 ,无畏光、喷嚏、干咳等症状 ,7例患者可见口腔白色黏膜疹。患者接触史不详 ,大部分学生有麻疹免疫史 ,对 2 6例患者检测麻疹IgM及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 ,血常规 2 5例患者白细胞总数在 (10~ 2 0 )× 10 9/L之间 ,同时采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 ,有 2 1例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描述2006-2012年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现状,为监测数据的利用和解释及监测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统一方案,通过回顾性自查收集2006-2012年全国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监测点伤害监测漏报率、错填率、漏录率、错录率、伤害监测产出数量以及2012年伤害监测专职工作人员数、伤害监测配套工作经费数及伤害监测数据共享情况指标,由慢病中心复核、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 2006-2012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增长1倍。各监测点漏报率和错填率持续降低:72.1%(31个)的监测点漏报率降低、53.5%(23个)的监测点错填率降低;2012年≤10%漏报率和错填率的监测点分别占76.7%(33个)和90.7%(39个)。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中省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伤害监测专职人员分别占44.2%(19个)和76.2%(32个)。有27.9%的监测点(12个)未利用伤害监测数据发布过报告,有7.0%的监测点(3个)从未利用伤害监测数据;与其他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的监测点仅占30.2%(13个)。结论 2006-2012年全国伤害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高且影响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tal traffic accidents in Fars province, Iran.

Study desig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ncluded 3642 traffic accident deaths in Fars province, Iran between November 2009 and November 2011. The data source was the Fars Forensic Medicine Registry, which covers the entire province. According to Iranian law, all deaths resulting from injuries or accidents must b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exact cause of death by autopsy. All such deaths are referred to forensic medicine centres in each city, and all data are sent to the main centre in Shiraz, the capital city of Fars province.

Results

Males accounted for 78.3% of the decedents (sex ratio of almost 3.6:1), and the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age of all decedents was 32.2 ± 20.3 years. Autopsy reports indicated that head trauma w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Most collisions were vehicle–vehicle crashes (52.3%), with cars and motorcycles being the most prevalent modes of transport (39.6% and 24.6%, respectively). Fatal accidents were most common during the summer. Most fatal injuries (61.4%) occurred on outer-city roads and 27.4% occurred on inner-city roads.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decedent's status (car driver, motorcycle driver or passenger, pedestrian or passenger) and interval between injury and death, light conditions at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place of death, site of injury and cause of death.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rauma patients has improved in Iran, coordination between trauma system organizations is required to decrease the burden of injuries.  相似文献   

15.
了解大连市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有效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与分析大连市2006-2014年3所伤害监测医院急诊首诊为伤害的学生伤害监测数据.结果 共收集学生伤害病例15 002例,其中男生占71.0%,女生占29.0%.学生伤害发生地主要是学校(37.8%)、公共场所(17.9%)和公路/街道(17.6%).1d中,12:00和17:00伤害发生频率较高.跌倒/坠落(40.1%)是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其次是钝器伤(25.8%)、刀/锐器伤(15.6%).伤害部位以上肢(31.5%)、下肢(30.7%)和头部(26.2%)较为常见.伤害性质主要为挫/擦伤(45.7%)、锐器/开放伤(24.4%)以及扭伤(18.8%).轻度伤害占81.5%,中度伤害占17.8%,重度伤害占0.7%.82.7%的伤害是意外伤害,故意伤害占16.0%,自伤占0.6%.结论 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减少伤害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