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疗前肺功能参数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8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基础肺功能测定,并记录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肺功能参数、剂量体积参数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肺功能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全组患者中17例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占21.0%(17/81),其中2级15例,3级2例,无4、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0、FEV1.0/FVC、DLCO及放疗计划指标PTV体积、双肺MLD、V5、V20、V30,均影响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0.05).≥2级放射性肺炎组患者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指标值均低于0、1级放射性肺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1.0、FEV1.0/FVC、DLCO等相关肺功能指标值并非≥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仅双侧肺脏MLD、V5、V20及V30为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础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在≥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预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肺功能受损是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但并非影响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付金平  陈惠  晋发  张秀伟 《癌症进展》2017,15(12):1470-1472
目的 讨论胸部放疗中肺功能变化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有放射性肺炎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7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和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探讨其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分级:1级有24例(68.57%),2级患者7例(20.00%),3级患者4例(11.43%),无4级和5级放射性肺炎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肿瘤来源、肿瘤部位、放疗参数和肺功能参数上均有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深处肿瘤、放疗参数(PTV、Vdose和MLD)和肺功能参数(FEV1、FEV1/FVC和DLCO)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放射性肺炎是由多因素综合所致,尤其需要重视肺功能基础差的肺癌深部肿瘤患者,对此类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时间等,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 71例未手术的肺癌患者,男52例,女19例,中位年龄63岁,KPS评分≥80。三维适形放疗前、后1、3个月检查患者肺功能,并观察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及程度,同时在DVH中得出V20、V30、MLD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剂量为66~70Gy。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0%,2、3级以上为7%。V20、V20、MLD平均值越大,放射性肺炎程度越高。V20、V30及MLD与CLCO疗前和疗后1、3个月变化及疗后1个月和疗后3个月变化均有相关关系。结论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DVH参数和放射性肺炎程度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放疗后1个月与放疗前CLCO数值变化能更好地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几率;V20、V30、MLD除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程度相关外,也与放疗前后CLCO、FEV1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变化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7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记录放疗前1周、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肺功能,观察其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剂量为60~70 Gy。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患者26例(A组),其中1级22例,2级3例,3级1例,无 4级和5级病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50例(B组)。放疗前A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明显低于 B组[(51.67±19.03)%比(69.0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两组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分别为(79.04±11.01)%、(57.75±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1);B组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DLCO分别为(81.46±12.18)%、(57.18±1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5)。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FEV1较低者易发生放射性肺炎,DLCO 水平明显降低的患者易发生放射性肺炎。FEV1和DLCO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沙莎  王茂玉  高志位  高鹏  赵永利 《癌症进展》2018,16(7):862-865,86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剂量学参数与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IL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ILI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RILI组(n=32)和未发生RILI组(n=74).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中(照射45~50 Gy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ET-1、IL-6、TNF-α水平,通过放疗计划系统调阅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获得V5、V10、V15、V20及平均肺剂量(MLD)等剂量学参数,分析上述细胞因子及DVH参数与RILI发生的关系.结果 106例患者中,32例患者发生RILI,发生率为30.2%.放疗前肺功能异常患者的RILI发生率为42.1%,明显高于肺功能正常患者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RILI组患者放疗前的血浆IL-6水平高于未发生RILI组(P<0.05).发生RILI组患者的V5、V10、MLD均高于未发生RILI组(P<0.05);其中,V5≥60%患者的RILI发生率为42.0%,高于V5<60%患者的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血浆IL-6≥46.95 pg/ml且V5≥60%患者的RILI发生率高达45.5%,明显高于放疗前血浆IL-6<46.95 pg/ml且V5<60%患者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V5≥60%是R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4、3.393,P<0.01).结论 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较高和V5≥60%是RILI发生的高危因素,放疗前血浆IL-6水平联合V5有望作为预测RILI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关系.方法 将3D-CRT治疗后CT随访6个月以上的169例Ⅰ~Ⅲ期NSCLC患者,按随访CT放射性肺损伤的表现分级(0~4级),并分为CT阳性组(2~4级)和CT阴性组(0~1级).从放疗计划中获取患者的DVH参数,分析DVH参数与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关系,评价DVH参数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CT分级的全肺及患侧肺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CT分级的增加,NTCP相应增大.不同CT分级的全肺及患侧肺平均肺受照剂量(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CT分级的增加,全肺及患侧肺MLD相应增大.不同CT分级的全肺及患侧肺V20、V30和V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CT分级的增加,全肺及患侧肺V20、V30、V40相应增大.不同CT分级患者健侧肺的DVH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肺、患侧肺DVH参数与患侧肺CT分级联系紧密,其中患侧肺NTCP与CT分级关联度最强(η=0.522).结论 NTCP、MID、V20、V30、V40等DVH参数与NSCLC 3D-CRT后放射性肺损伤的CT分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及优化放疗计划的指标,以减少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探究放疗前肺功能与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RP)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行放射治疗的167例肺癌患者,随访6个月,失访11例。根据RP分级标准,将患者分成正常组(0~Ⅰ级,n=124)和放射性肺炎组(Ⅱ~Ⅴ级,n=32)。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肺功能与RP发生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FEV1.0/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双肺全肺平均照射剂量、肺接受5、20和30Gy剂量与全肺体积的占比(V5、V20及V30)及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 )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EV1.0(OR=0.751,95%CI:0.615~0.917)、FEV1.0/FVC(OR=0.711,95%CI:0.549~0.921)、 DLCO(OR=0.465,95%CI:0.293~0.739)、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OR=2.998,95%CI:2.058~4.368)、血清IL-17A (OR=2.683,95%CI:1.683~4.278)及MLD (OR=2.401,95%CI:1.228~4.694)等6项指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V1.0、FEV1.0/FVC和DLCO等放疗前肺功能参数是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RP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并评价其在预测放射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给予60例不能手术切除或者不愿意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分别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第1周至第6周)、放疗后(放疗第8、1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6及ACE的含量。 依照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作组(RTOG)放射性肺损伤标准进行放射性肺炎诊断及分级,以出现放射性肺炎组为观察组,未出现放射性肺炎组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浆中IL-6、 ACE、DVH参数V20、V30、平均肺剂量(MLD)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 60例患者中16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5例发生于放疗中,10例发生于放疗结束后1个月内,1例发生于放疗结束后2个月内;包括Ⅱ级11例,Ⅲ级5例。放疗前、中、后血浆IL-6水平变化在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E在放疗中第3周至第6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20、V30、MLD及NTCP在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6.2±4.5)%比(30.5±7.5)%、(37.5±5.6)%比(20.5±5.6)%、(20.4±2.3)Gy比(15.5±3.5)Gy、(25.2±8.2)%比(9.9±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浆中IL-6、ACE水平、V20、V30、MLD及NTCP指标均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糖尿病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伴有糖尿病的肺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方法 15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伴有糖尿病者52例,无糖尿病的对照组104例,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病史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40.4%和21.2%.(P<0.05),伴有糖尿病的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患者的2.05倍(95%CI为1.17~3.58).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血糖控制较好的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30.6%)低于血糖控制欠佳者(62.5%,P<0.05).糖尿病病史较长的NSCLC患者与糖尿病病史较短者比较,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为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易感因素,其易感程度与血糖控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