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和分析抗癌药物联合放化疗和抗癌药物单一化疗对于乳腺癌患者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方法对于行放化疗治疗的放化疗组患者,即使用抗癌药表柔比星化疗以及使用联合放化疗的96例术后患者,分别收集其行抗癌治疗前以及抗癌治疗后的心电图结果,然后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放化疗组的乳腺癌患者,其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即心脏毒性,很明显的超过了单一化疗组。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使用药物化疗和放射线治疗的联合抗癌治疗会增大患者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即增加患者心脏毒性,在抗癌治疗的时候,有必要严密监测其心电图变化情况,定期行心电图复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切除术联合全盆腔照射的疗效及影响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根治性子宫颈癌切除术后联合全盆腔照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患者的生存率。各亚组生存率的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随访时间为5~1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9.5%、69.8%、51.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35岁、贫血、分期较晚、肿瘤直径≥4㎝、有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差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子宫颈癌切除术联合全盆腔照射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是否≤35岁、肿瘤直径是否≥4cm、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选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期间接受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麻醉起效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有4例,略多于对照组的3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总有效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6.7%,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血压、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麻醉方案的满意度达到96.7%,高于对照组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选用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不会是不良反应增加,还能够缩短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效果维持时间,减小对心率、血压、认知功能的影响,使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测量右心室壁变化与尘肺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相关性,并寻找早期预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指标。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Tei(TDI)]、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使用VVI测量右心室壁变化相关参数,收集尘肺病分期、脑利钠肽(BNP)等信息,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各项参数的差异性,分析BNP、肺动脉高压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 与Ⅰ、Ⅱ期患者比较,Ⅲ期患者Tei(TDI)、TAPSE、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应变速度(TVC)、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位移(TDS)、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位移(TD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患者BNP、频谱多普勒测量右心室做功指数——Tei指数[Tei(PW)]、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应变速度(TVS)、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应变(TSS)、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应变(TSC)、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应变率(TSRS)、右心室长轴曲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无法行手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NSC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诱导化疗组与巩固化疗组,各52例。诱导化疗组患者首先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后给予同步放化疗;巩固化疗组患者首先接受同步放化疗,随后给予2个周期的化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缓解和进展情况、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诱导化疗组与巩固化疗组患者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中肾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及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巩固化疗组的食管炎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诱导化疗组与巩固化疗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维持稳定、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年内巩固化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与诱导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铂类化疗药物为基础的诱导或巩固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NSCLC切实可行,相比巩固化疗,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可能使患者具有更长的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9.
付金平  陈惠  晋发  张秀伟 《癌症进展》2017,15(12):1470-1472
目的 讨论胸部放疗中肺功能变化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接受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有放射性肺炎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7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和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探讨其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分级:1级有24例(68.57%),2级患者7例(20.00%),3级患者4例(11.43%),无4级和5级放射性肺炎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肿瘤来源、肿瘤部位、放疗参数和肺功能参数上均有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肺癌、深处肿瘤、放疗参数(PTV、Vdose和MLD)和肺功能参数(FEV1、FEV1/FVC和DLCO)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放射性肺炎是由多因素综合所致,尤其需要重视肺功能基础差的肺癌深部肿瘤患者,对此类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时间等,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