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采用基于一氢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使用维生素B12后,阻抑本已诱发的唇腭裂发育早期过程的变化,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只怀孕17.5 d的C57BL/6J雌鼠,分别是仅注射维生素B12的孕鼠和注射维生素B12后再注射过量地塞米松引起腭裂的孕鼠,处理动物的血浆样本,并且观察B12对腭裂产生率的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血浆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确定代谢物成分的变化。结果根据2组腭裂是否发生,PCA得分散点图产生了显著的差别。结论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可以深入探索唇腭裂的发病机制,并且为以后研究维生素B12的代谢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mcprl基因的蛋白在正常腭突及小鼠腭裂模型腭突发育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 实验组管饲含全反式维甲酸的植物油诱导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对照组小鼠管饲植物油.2组取胎龄12,13,14,16 d的胎鼠各3只,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2组胎鼠腭部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MCPRI蛋白在2组胎鼠腭突中的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维甲酸 (RA)在胚胎发育期间对胎鼠和母孕鼠的毒性作用 ,建立RA诱导腭裂动物模型。方法 :将C5 7BL近交系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 ,在GD8d、GD10d和GD 12d分别口饲灌胃植物油和RA ,其中在GD 10d用药组按照三种不同的剂量口饲灌胃给药。结果 :RA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均可诱导腭裂畸形 ,GD10d不同剂量的RA诱导胎鼠腭裂形成的比率不同。结论 :在GD 10d 10 0mg/kg维甲酸诱导C5 7BL近交系小鼠腭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腭裂形成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调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相关基因在腭裂形成中的变化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16只妊娠10d(GD10)的C57BL/6N系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管饲维甲酸80mg/kg,对照组管饲等体积植物油。分别于GD1314(妊娠第13天第14小时,下同),GD1322,GD148,GD1414,GD1422,GD158,GD1522,GD168d处死孕鼠取胚鼠。胚鼠头部切片做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染色。结果:在腭突垂直生长期及定向移动期,两组腭间质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的数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经外源性维甲酸作用后的小鼠腭突间质细胞发生大量程序性死亡,腭突体积发育瘦小,未能在中线相互融合而导致腭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不同时期小鼠胚胎腭突区Bmpr-1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0mg/kg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C57BL/6N近交系孕鼠妊娠第10天(GD10)给予灌胃,对照组纯玉米油灌胃。GD13、GD15、GD17时取出胚胎并暴露胎鼠腭突,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对3个时期的胚胎腭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r-1b在不同组内小鼠胚胎腭突组织内的表达。在GD15和GD17时按照上述方法取孕鼠的胚胎腭部组织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pr-1b的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观测发现实验组腭突没有在中线处融合,形成体积较小的畸形腭突和明显的中缝腭裂,成骨中心区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Bmpr-1b的表达与腭突间充质组织的生长发育呈正相关。GD13~GD17期间实验组小鼠发育中的腭突间充质中Bmpr-1b的阳性指数得分均少于对照组。GD17时期实验组小鼠腭突间充质组织的骨组织支架面积小于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GD17时期Bmpr-1b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GD15。在同一时间点内,对照组的Bmpr-1b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结论对GD10 C57BL/6N母鼠进行atRA灌胃可导致胎鼠腭突区Bmpr-1b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腭突发育不良,腭部骨骼形成进程都受到抑制,最终形成小腭突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mcpr1基因的蛋白在正常腭突及小鼠腭裂模型腭突发育中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实验组管饲含全反式维甲酸的植物油诱导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对照组小鼠管饲植物油。2组取胎龄12、13、14、16 d的胎鼠各3只,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2组胎鼠腭部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MCPR1蛋白在2组胎鼠腭突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切片HE染色观察发现实验组双侧腭突体积较对照组小,两侧腭突未接触;而对照组腭突融合,腭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胎龄12 d时MCPR1蛋白在腭突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而实验组小鼠胎龄12 d时腭突间充质细胞内MCPR1蛋白的表达较强,实验组胎龄16 d小鼠仅在上皮细胞附近的间充质细胞中有阳性表达。同一时间点比较,MCPR1蛋白的表达在实验组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MCPR1蛋白的表达变化随腭部发育存在时空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地塞米松(DEX)诱发 C57BL/6J小鼠的腭裂模型,并在腭发育期间检测E-钙黏素基因的表达,探讨DEX诱发腭裂与E-钙黏素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小鼠E10.0—E12.0,连续3 d按体重分别给予孕鼠注射DEX(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E17.5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测各组腭裂的发生率;分别在E13.5、E14.5、E15.5、E17.5取胎鼠腭部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腭部形态及E-钙黏素的表达情况;在E14.0、E14.5、E15.5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腭突中E-钙黏素以及β-钙黏素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EX组腭裂发生率为43.59%(17/39),对照组为3.03%(1/33)。DEX作用后,腭突体积明显缩小,上皮不能接触,E-钙黏素阳性表达于腭突间充质中。在E14.0、E14.5及E15.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腭突E-钙黏素及β-钙黏素的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DEX处理后,E-钙黏素在腭突间充质中异位表达,其基因表达上调,与其相结合的β-钙黏素表达量也增多,影响了间充质的增殖从而形成短小腭突导致腭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全反式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建立腭裂小鼠模型的基础上,检测胎鼠体内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周期分布,并检测相关周期蛋白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阐明维A酸(retinoic acid,RA)诱导腭裂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以atRA建立C57BL/6N胎鼠腭裂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周期分布,通过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记法检测p21和pRb在胎鼠胚胎腭突间充质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小鼠妊娠日(gestation day,GD)第10天时给予atRA,可以诱导胎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在一定妊娠阶段出现G1期细胞周期阻滞,同时也使胎鼠胚胎腭突间充质内p21和pRb的表达水平出现改变。而妊娠第12天(GD12)时给予atRA则无此现象。结论:p21与pRb参与了GD10时给予atRA诱导组胎鼠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G1期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21 Waf1/Cip1(p21)蛋白与调控p21的相关蛋白Jag1、Jag2、Notch1在正常胎鼠和腭裂模型侧腭突胚胎上皮,特别是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胚胎腭中线上皮带中的表达及变化,初步研究p21蛋白在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胚胎腭中线上皮带消失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为全反式维A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 RA)诱导建立的C57BL/6J胎鼠腭裂模型,对照组用同等剂量玉米油喂养孕鼠。在鼠孕期第13.5天(gestation day,GD13.5)、GD14.5、GD15.5、GD16.5解剖取得胎鼠腭突,吖啶橙染色观察腭突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21与Jag1、Jag2、Notch1在胎鼠侧腭突上皮的表达。结果:实验组Jag1、Jag2、Notch1、p21在各个时间点均呈阴性表达。在GD14.5、GD15.5,对照组Jag1、Jag2、Notch1、p21在胚胎腭中线上皮带细胞内均有阳性表达。在GD15.5,对照组胚胎腭中线上皮带消失,腭突基本融合;实验组则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未消退,形成腭裂。在GD16.5,Jag1、Jag2、Notch1在侧腭突所有被覆上皮仍有阳性表达,p21仅在鼻腔侧有微弱阳性表达。结论:在胎鼠侧腭突发育过程中,存在Jag1、Jag2、Notch1、p21特定时空的差异表达。结合前期试验,提示p21参与侧腭突上皮的凋亡与分化,尤其参与了ΔNp63在胚胎腭中线上皮细胞、胚胎腭中线上皮带消失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研究组蛋白去甲基酶UTX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8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在妊娠第10.5天,TCDD组孕鼠采用经口灌胃方式一次性给予64 μg/kg的TCDD(溶于0.2 mL的玉米油中),对照组采用经口灌胃方式给予0.2 mL玉米油。每组分别于妊娠第13.5、14.5、15.5天各安乐处死3只孕鼠,分离胎鼠腭突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腭突组织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胎鼠腭突组织中UT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妊娠第15.5天对照组胎鼠双侧腭突组织已接触融合;而TCDD组胎鼠腭突组织未融合,且舌体下降出现明显延迟,提示腭裂初步形成。在不同妊娠时间,两组胎鼠腭突组织中UT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有变化(F值分别为28.683、7.927,均P < 0.05);TCDD组胎鼠腭突组织中UT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F值分别为1167.309、348.274,均P < 0.05);且两组UTX的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而变大(F = 4.885,P = 0.017),而两组UTX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异随妊娠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F = 3.158,P = 0.061)。结论    胎鼠腭突组织中UTX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TCDD诱导腭裂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UTX可能在腭部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观察腭裂形成过程及腭突正常发育中形态发生、组织学变化。方法16只妊娠10天的C57BL/6N系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于GD13^14,(13d14h略写为3^14以下类同),GD13^32,GD14^8,GD14^22,GD15^8,GD15^22,GD16^8剖腹取鼠头部标本分别做扫描电镜及HE染色。  相似文献   

12.
J Oral Pathol Med (2010) 40 : 433–439 Background: Cleft palate is a frequent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with a heterogeneous etiology, for which folic acid (FA) supplementation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To gain more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pathways affected by FA, TGF‐β signaling and apoptosis in mouse embryonic palatal mesenchymal (MEPM) cells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induced cleft palate in organ culture were tested. Methods: C57BL/6J mice embryonic palates were explanted on embryonic day 14 and cultured in DMEM/F12 medium with or without ATRA or FA for 72 h. The palatal fusion was examined by light microscopy.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GFβ3/TGF receptor II and caspase 9 in MEPM cells. TUNEL was used to detect apoptosis. Results: Similar to development in vivo, palatal development and fusion were normal in control medium. ATRA inhibited palatal development and induced cleft palate, which can be rescued by FA. A higher apoptosis rate and caspase‐9 in MEPM cells were detected in the ATRA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r the ATRA + FA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or the ATRA + FA group, ATRA had little effect on TGF‐β3 in MEPM cells bu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GF‐β receptor II. Conclusions: Folic acid can rescue the cultured palates to continue developing and fusing that were inhibited and resulted in cleft palate by ATRA. Apoptosis and TGFβ signaling in MEPM cells were involved in folic acid rescued ATRA‐induced cleft palat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给予妊娠期C57BL/6母鼠不同剂量的微量元素锌,探讨母体锌含量与其子代腭裂畸形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及锌对致腭裂环境因素的拮抗作用。方法:将C57BL/6孕鼠随机分为Ⅰ和Ⅱ两大组,Ⅰ组为单纯锌干预组,即正常对照组、高锌组(a组)、低锌组(b组),Ⅱ组为锌+外界因素干预组,即高温组(A组),高温+高锌组(A’组),内毒素组(B组),内毒素+高锌组(B’组),并给予相应干预,于胚胎18d处死孕鼠,观察胚胎腭裂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a、b、A、A’、B、B’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3.13%、2.94%、27.27%、21.21%、5.02%、27.59%、6.06%。实验a组和对照组间胚胎腭裂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与实验b组间比较(P<0.05);实验A’、B’组胎鼠的腭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A和A’组间以及实验B和B’组间胎鼠腭裂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体血清锌含量与子代腭裂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易致腭裂的发生,在相同的致畸条件下,通过饮食摄入足量的微量元素锌可以对腭裂畸形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fau基因在维甲酸诱导的小鼠腭裂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fau基因的表达与腭裂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维甲酸诱导的腭裂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腭突组织中fau基因的表达。结果:fau基因在实验组小鼠腭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fau基因在维持小鼠腭突组织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在腭突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与腭裂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TCDD和B6 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二恶英(TCDD)和维生素B。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孕期10d(GD10)的小鼠,分别胃饲TCDD24μg/kg,5mg、10mg、20mgB6/kg+TCDD24μg/kg,对照组胃饲芝麻油50ml/kg,然后分别在GD12.5、GD13.5、GD14.5、GD15.5和GD17.5处死孕鼠,检查GDl7.5胎鼠有无腭裂的发生,GD12.5、GD13.5、GD14.5、GD15.5胎鼠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TCDD组的腭裂发生率为55.56%,对照组未见腭裂发生,TCDD+B6组浓度梯度下腭裂发生率为31.81%(5mg),44.44%(10mg),40.90%(20mg)。扫描电镜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形态规整,有大量微丝,伪足,随着孕期增加,融合的进行,微丝,伪足逐渐消失。TCDD组细胞肿胀变形,表面光滑,未见微丝,和伪足,而且形态并不随孕期的延长而改变,B6组腭中嵴上皮完全消失和TCDD组类似。结论:维生素B6不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从而无法逆转TCDD导致腭裂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新基因m cpr1在小鼠胚胎多组织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取妊娠(gestationday,GD)12、14、18 d的C57BL/6N孕鼠,拉颈处死,取出胎鼠,利用已制备的MCPR1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MCPR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PR1在小鼠胚胎多组织的发育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在小鼠胚胎14 d(E14)时,M eckel软骨内有少数MCPR1阳性表达细胞,软骨周围阳性细胞较多;在E18时,M eckel软骨内MCPR1阳性表达细胞增多,且前部较后部多。在胚眼发育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表达分布。结论:推测m cpr1基因在颅神经嵴细胞成骨过程中,可能以促PCD基因的身份在软骨细胞的移行中发挥作用;胚眼发育过程中m cpr1基因可能在视泡及晶状体等眼部结构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对BALB/C近交系小鼠腭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BALB/C系孕鼠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在妊娠第12d分别给药,并于妊娠期第138,1320,148,1420,158,1520,168d处死孕鼠,取胎鼠头部做冠状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结果: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可诱导BALB/C系小鼠形成腭裂,其主要原因是腭突上抬延迟。结论:维甲酸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形成腭裂是一种稳定的腭裂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细胞水平对维A酸致小鼠腭裂畸形作用和叶酸是否有拮抗维A酸的致畸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给予孕鼠过量维A酸,诱导胚胎腭裂模型,不完全消化法提取孕期第14天、17天(GD14、17)的胚胎腭突间充质细胞(EPM cells)进行培养并鉴定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叶酸与未加入叶酸细胞增殖的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在GD10、GD12管饲孕鼠50 mg/kg维A酸,可致胎鼠腭裂畸形;②不完全消化法提纯EPM细胞,纯度达到98%;③维A酸导致GD14的EPM细胞增殖受到抑制,20 μg/mL、40 μg/mL浓度叶酸可拮抗这种抑制作用。结论:①过量维A酸可致小鼠腭裂畸形,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受抑制是其致畸机制之一;②叶酸可拮抗维A酸对小鼠GD14 EP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