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膜,然后通过细胞毒性试验、肌内植入试验等体内外生物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测试表明,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膜无毒,膜植入早期出现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反应;随着膜的降解,炎症反应逐渐减轻,周围组织无不良反应。结论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复合生物膜引导颅颌骨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开发研制新型骨引导再生膜-壳聚糖复合膜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壳聚糖复合膜由可降解壳聚糖凝胶和珊瑚微晶复合而成,成膜经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测试后植入家兔的实验性颅颌骨缺损中,设置对照组;采用不脱钙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示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放射自显影观测以及多媒体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等手段对该膜制品促进骨创愈合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结果该新型壳聚糖复合膜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体内植入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促进家兔颅颌骨创愈合(P<0.05).结论新型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合膜具备良好的引导成骨活性,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一种有效的口腔颌面骨组织引导再生膜制品.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屏障膜机械性能与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壳聚糖膜的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方法 :制备用于引导组织再生的壳聚糖膜 ,以聚四氟乙烯膜 (e -PTFE)为对照 ,用 1195型Instron电子拉力机测定膜的抗张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 ,并测量其体内、外降解过程中重量丧失率和分子量变化。结果 :充分湿润后 ,壳聚糖膜的机械强度显著降低 ,伸长率显著增高。但即使在湿润状态下 ,壳聚糖膜的机械强度仍显著高于e -PTFE膜 ,伸长率显著低于e -PTFE膜 (P <0 .0 1)。在溶菌酶存在情况下 ,壳聚糖膜具有较快的降解速度 :3 0d时重量丧失约 3 0 % ,40d时重量丧失约 46% ,60d后 ,膜基本破碎溶解。结论 :从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降解性能上看 ,壳聚糖膜基本符合用于引导组织再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几丁糖胶原可吸收膜的体内埋植及降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几丁糖胶原膜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方法: 在家兔背部肌肉内埋植几丁糖风干膜、几丁糖冻干膜、几丁糖胶原复合膜、混合膜及冻干膜.埋植术后1、 2 周、 1、 2、 4、 5 月时取材,观察组织相容性;秤取膜材料植入前干重,术后1、 2、 3、 4、 5、 6 月时取出膜,计算膜的埋植降解率.结果: 家兔背部植入区肌肉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膜材料在体内3 个月时吸收率小于20%; 植入后6 个月,吸收达50%以上,膜基本破碎.结论: 几丁糖胶原膜材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体内可保持完整3 个月以上,其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能适宜作为引导骨再生膜.  相似文献   

5.
郭毅  周磊 《广东牙病防治》2009,17(12):579-581
目的 研究壳聚糖可吸收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埋入动物皮下后不同时期的降解情况.方法 12只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将壳聚糖可吸收膜埋入兔背部皮下,术后4、 8、 12、 16周时依次处死1组动物,作大体样本观察及组织学切片观察.结果 各观测时间段,无动物死亡,无伤口裂开,未出现过敏及毒性反应.埋植4周时膜周围软组织表现早期炎症反应,后较快消退, 12周时膜周围软组织已无炎症表现. 16周时膜已进入组织吸收改建阶段,但中心结构仍未完全吸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屏蔽膜的作用.结论 壳聚糖可吸收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适宜的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壳聚糖作为乳牙活髓切断盖髓剂的作用效果和反应,为研制生物型乳牙活髓保存剂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壳聚糖生物反应性实验:新西兰兔6只,随机选择背部一侧肌肉植入壳聚糖试条,另一侧植入氢氧化钙试条,分别于术后1、2、4周处死动物,取植入物及周边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壳聚糖乳牙盖髓实验:5月龄小型猪8头,以双侧上、下颌乳磨牙为实验牙,共32颗,行活髓切断术;随机选择一侧乳磨牙16颗用壳聚糖盖髓;对侧同名牙用氢氧化钙糊剂盖髓。分别于术后1、2、4、8周处死动物,取实验牙及周边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壳聚糖生物反应性实验:4周时壳聚糖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减弱,纤维包裹变薄;氢氧化钙周围炎症反应变化不大,纤维包裹仍然较厚。壳聚糖乳牙盖髓实验:壳聚糖盖髓组可见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与氢氧化钙相比,壳聚糖盖髓后牙本质桥的形成早、速度快,且不引起浅表牙髓组织的坏死。结论壳聚糖作为乳牙活髓切断盖髓剂效果明显,生物相容性好,可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研制的聚D,L-乳酸-β-磷酸三钙(PDLLA-β-TCP)膜的降解性及其生物相容性,以及引导牙周组织再生(GTR)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①将膜植入小鼠皮下,光镜下观察植入2、4、8、12、16周后膜的降解情况及周围组织反应.②将膜植入狗牙周骨缺损处,设空白对照组,16周后普通光镜和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①该膜可发生降解,膜的维持时间为4周,且生物相容性好.②实验组形成的新附着占暴露根面的70.2%,而对照组的新附着仅占30.2%.实验组获得的新牙骨质与新牙槽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LLA-β-TCP膜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好的GTR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珊瑚人工骨皮下肌肉种植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海南滨珊瑚,经加工处理后,植入SD大鼠皮下,肌肉组织内,观察局部组织对珊瑚骨的反应,2-12周观察显示,珊瑚植入软组织后,无明显炎症排斥反应,纤维组织及血管不断长入珊瑚多孔结构内,珊瑚骨被逐渐降解,结果表明珊瑚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消旋聚乳酸膜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峰  束蓉  李超伦  田臻  沈健 《上海口腔医学》2001,10(2):122-124,134
目的 采用动物实验方法,评价国产可降解消旋聚乳酸(poly DL-lactic acid,PDLLA)膜的组织反应和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国产可降解PDLLA膜和不可降解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莫膜分别植入大鼠背部两侧皮下组织中,分别于第1、2、4、8、12周5个时段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反应。结果 两种材料周围的组织反应均类似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浸润为主的非特异性物炎症反应;PDLLA膜周围的纤维包膜比较疏松,4周后膜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轻,ePTFE膜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异物异细胞存在的时间较长。结论 国产PDLLA膜具有较轻的组织反应和较理想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生物因子盖髓载体壳聚糖多孔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种方法制备的不同壳聚糖多孔膜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构建一种新型的生物因子盖髓载体。方法:利用冷冻诱导相分离(cryogenic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CIPS)的方法,分别在-5℃和-20℃制备两种不同的壳聚糖多孔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两者的微观形态特征,并对两者孔隙率和在0.0l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中30d的体外降解率进行比较。L929细胞与壳聚糖多孔膜复合培养,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两种膜均为不对称结构,一侧为多孔层,一侧为致密层。-5℃制备的膜多孔层的孔径在50~100μm之间,结构均匀,孔隙率93.2%,降解率25.2%;-20℃制备的膜多孔层的孔径在100~400μm之间,结构不均匀,孔隙率78.2%(P<0.01),降解率19.5%(P<0.05)。L929细胞可深人孔隙内部并以球形状态黏附于材料表面。结论:-5℃制备的壳聚糖多孔膜结构均匀、孔径适宜、孔隙率高,可均匀地吸附外源性生物因子,并能起到良好的细胞支架作用,更适合作为外源性生物因子载体应用于活髓保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粘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将第4代BMSCs接种于纤维膜,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MTT检测BMSCs粘附、分化及增殖能力。结果: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表面,BMSCs的黏附和增殖增强,呈现明显升高的ALP活性,并形成矿化结节,提示具有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的倾向。结论:静电纺聚己内酯/壳聚糖纳米纤维膜对BMSCs的细胞相容性较好,适合BMSCs的黏附生长,具有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温敏凝胶新型可吸收性引导组织再生膜,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初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CS/β-GP)体系的温敏相转变特性,合成温敏凝胶膜,并通过FTIR、SEM对膜的结构进行表征。MTT比色法对体外共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cell)的生长及增殖情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壳聚糖与β-甘油磷酸钠分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和化学键结合,最终形成了新的复合生物膜,且具有多孔的表面结构和内部结构。MTT比色法显示与L929细胞体外共培养第3、4、5d,以生物膜为实验组的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膜具有多孔结构和良好的生物活性,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作为一种新型引导组织再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比较新型双层壳聚糖膜和Bio-Gide膜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评估其作为引导骨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 双层壳聚糖膜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细胞对膜的黏附效果;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在3、7和10 d检测膜的细胞毒性;选择18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在其颅骨中线两侧制作5 mm的极量骨缺损,左侧为实验侧,覆盖双层壳聚糖膜,右侧为对照侧覆盖Bio-Gide膜,分别于术后第2、4及8周时处死各组大鼠,通过大体观察、微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及组织学方法,评价2种膜修复骨缺损的效果。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MC3T3-E1细胞在双层壳聚糖膜上培养2 d后的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到细胞较好地粘附于多孔层上。第3、7及10天时,实验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114.49%、107.17%和98.73%,细胞毒性级别为0或1级,表明膜的细胞毒性轻微。2周时,Bio-Gide膜组的骨形成量(BV)和骨体积分数(BVF、BV/TV)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但在第4和8周时,2组的BV和BVF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型双层壳聚糖的体外和体内生物学性能符合GBR技术的要求,具有作为GBR膜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骨形成蛋白与胶原膜复合物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BMP)与胶原膜相复合,探寻有效的复合方法并评价其生物体内的诱导活性及组织学反应。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BMP与胶原膜相复合,并将三种复合膜及1mg的BMP分别植入小鼠股部肌肉陷窝内,于术后1、2、3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 三种复合膜均能很好地诱导分化成骨,较单纯BMP植入组成骨时间早且致密,植入后三周,复合膜已完全为骨组织所取代。但在植入早期,采用胶粘法制导制得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膜对人牙周膜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壳聚糖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制备用于引导性组织再生的壳聚糖膜。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 ,用酶动力学观察在壳聚糖膜、聚四氟乙烯膜、壳聚糖膜浸出液及空白对照 4种条件下 ,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壳聚糖膜组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高于其他组 (P <0 .0 1) ,壳聚糖膜浸出液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高于聚四氟乙烯膜组和空白对照组 (P <0 .0 5 ) ,聚四氟乙烯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体外培养时 ,壳聚糖膜可以促进人牙周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artilage formed by tissue engineering is not practical due to the failure to maintain long-term tissue structural integrity.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maintaining integrity is the biomaterial for a scaffold.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ly-lactic glycolic acid (PLGA) and chitosan as scaffolds. Human auricular chondrocytes were used. Chondrocyte-scaffold complexes were implanted in nude mice and analyzed at 4, 8, 12, 16, and 24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The volume of chondrocyte-PLGA complexes decreased rapidly. The volume of chondrocyte-chitosan complexes was well maintained with a slow decrease rate. In histological findings, mature cartilage was formed by 4 weeks in the PLGA group. However, cartilage structure was hardly found after 16 weeks. In the chitosan group, mature cartilage was detected at 8 weeks and cartilage formation became more marked with time. The expression of type II collagen protein and mRNA became weaker with time in the PLGA group. However, the expression in the chitosan group was strong for the whole perio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tosan is a superior scaffold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in terms of the maintenance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It is expected that after some modification for more rapid chondrogenesis, chitosan scaffolds ma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useful scaffolds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生长因子(rhBMP-2)缓释微球制备牙周组织再生引导膜。方法:将载有生长因子的钙藻酸盐微球与主体羟基磷灰石(CCS/nHA)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具有"串珠"丝状结构的复合纤维膜,并观察微球及纤维膜的体外释药过程。结果:电纺技术制备出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缓释微球的纤维膜。体外释药在50hr时纤维膜释放速率78%,较微球的释放速率96%缓慢,之后各自接近平缓释放。结论:用静电纺丝技术平台制备缓释再生引导膜是可行的,这一技术为牙周组织再生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新的研究空间,其生物学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