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患的睡眠图异常改变及与抑郁症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图对62例脑卒中和30例抑郁症患进行整夜睡眠描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PSD组与对照组和非抑郁组比较多项睡眠指标均有显性差异(P<0.05-0.01);PSD组的REM睡眠时间和密度明显低于抑郁症组,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PSD状态病人除具有睡眠障碍在多导睡眠图改变外,REM睡眠时间和密度是一个较为特征性的改变,PSD的发生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5-TH)递质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方法将42例强迫症患者按照临床症状结合强迫量表评分分为不同临床类型,采用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不同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高香草酸等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强迫思维型和强迫行为型(简称单纯型)强迫症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程较短,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高于混合型,而强迫量表评分低于混合型(P〈0.05);混合型强迫症患者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含量显著高于强迫思维型和强迫行为型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强迫症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混合型强迫症患者脑脊液中高香草酸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PSD组)和4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SD组ERP测定异常率为91.7%,ERP中N2及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较对照组降低(P<0.01);PSD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较对照降低(P<0.01);PSD组ERP成分中P3波潜伏期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呈负相关(P<0.05),P3波幅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降低与认知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ERP和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测定可作为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诊治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并发脑病时脑组织中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变化,从而探讨尿毒症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成年健康Wister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2只)、模型组(24只)。模型组大鼠给予顺铂10mg/kg连续两日腹腔注射,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按设定的分组标准据其临床表现再将模型组大鼠分为尿毒症组和尿毒症脑病组。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分别检测上述三组大鼠大脑额叶皮质内多巴胺、5-羟色胺两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自动生化仪检测三组大鼠的血肌酐值。结果尿毒症组、尿毒症脑病组血肌酐值(205.67-4-27.69tmaol/1,304.50±66.17tnno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7.00±27.44tanol/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脑病组肌酐值明显高于尿毒症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组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含量(0.74±0.10μg/g)、5-羟色胺含量(0.36±0.11μg/g)低于正常组(0.78±0.11μg/g,0.38±0.11μg/g),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脑病组多巴胺含量(0.65±0.09μg/g)、5-羟色胺含量(0.24±0.09μg/g)低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脑病组多巴胺、5-羟色胺浓度低于尿毒症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脑病组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与血肌酐值无线性相关(r=-0.347;-0.277,P〉0.05)。结论顺铂10mg/kg连续两日腹腔注射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时脑组织中多巴胺、5-羟色胺-浓度无变化,并发神经系统症状时含量降低,因此多巴胺、5-羟色胺可能参与了尿毒症脑病的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肌酐值越高,越容易并发神经系统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脑病时,并非血肌酐值越高,脑组织中多巴胺、5-羟色胺浓度越低,二者无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毒素性脑水肿心房肽(A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分内毒素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内毒素组于每只兔脑池内注射内毒素400μg,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不同时间收集血液、脑脊液和脑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P和ANGⅡ含量,干燥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注射内毒素6h后,脑组织(海马区)、脑脊液和血浆中ANP和ANG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注射前(P<0.05或P<0.01),12h后脑组织和脑脊液ANP逐渐降低,24h后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NGⅡ仍然持续增高。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4h后脑含水量达到高峰。结论:中枢神经系统在内毒素作用下,中枢和周围组织ANP/ANGⅡ平衡失调,早期ANP升高可能是代偿性机制,持续性ANGⅡ增高可加剧脑水肿和炎症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2d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d,连续用7d。分别于伤后1、3、5和7d采血,用特异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于治疗前及治疗3d和7d观察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变化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伤后1d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参考值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伤后3d起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7/31)比46.67%(14/30),P〈0.01]。治疗后两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至7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与病情轻重有关,血必净注射液较常规治疗能更迅速降低血浆ET含量,减轻继发性脑损伤,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甲基苯丙胺的神经毒性及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诱导实验大鼠的神经毒性及大鼠各脑区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寻找有效的神经保护性药物。 方法:实验于2002—08/12在四川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子病理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予甲基苯丙胺[20mg/kg,腹腔注射,每天两次(8:00,20:00),连续4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潜法测定各组大鼠不同脑区的多巴胺、5-羟色胺含量的改变,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 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1)末次给药后第7天,实验组大鼠额叶应质、海马和纹状体的5-羟色胺均有下降(P〈0.05),在3个脑区的下降率分别为58.09%,56.76%和25.51%;额叶皮质和纹状体的多巴胺含量有一定降低(P〈0.05),下降率分别为16.58%和22.28%,而海马的多巴胺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2)末次给药后第7天,实验组大鼠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的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的表达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分别下降60.87%,72.59%和36.50%。 结论:甲基苯丙胺对实验大鼠的中枢5-羟色胺.多巴胺系统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并导致5羟色胺转运体信使RNA表达的下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wL)预防脑卒中后抑郁(PSD)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54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wL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wL组口服WL3粒,1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胶囊3粒,1日3次,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及3个月末动态评定PSD发病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结果wL组6周末及3个月末PSD发病率分别为4.0%(11/277)、3.3%(9/277),对照组分别为8.8%(24/272)、7.4%(20/272),wL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HAMD、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BI在治疗后2、4、6周末及3个月末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wL预防PSD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低频rTMS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12只SD雄性大鼠制备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磁刺激组和抑郁模型组,磁刺激组给予低频rTMS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大鼠于磁刺激前、后进行敞箱试验、蔗糖水消耗试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组大鼠敞箱试验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蔗糖水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磁刺激组大鼠经磁刺激后,敞箱试验的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蔗糖水消耗量与磁刺激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与抑郁模型组模拟磁刺激后比较,也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模型组大鼠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海马内5-羟色胺及多巴胺、纹状体内多巴胺、下丘脑内5.羟色胺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磁刺激组(P〈0.01);磁刺激组大鼠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海马内5-羟色胺及多巴胺、纹状体内多巴胺、下丘脑内5.羟色胺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明显改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对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作用是低频rTMS的抗抑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克汀病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对促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8/12在锦州医学院她甲病研究所完成。取SD雄性大鼠20只,单纯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2组(n=10)。模型组用8以NaClO4饮水复制克汀病大鼠,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各组每周称重,观察大鼠行为状态。3个月后测体质量后处死,迅速断头取血,制备血清。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温下取脑及甲状腺,用荧光法测定下丘脑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同时测甲状腺相对质量及含碘量,然后进行促甲状腺激素与上述下丘脑神经递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甲状腺肿大,生长发育.运动明显迟缓。②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甲状腺含碘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而甲状腺相对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③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吲哚乙酸/5-羟色胺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④模型组大鼠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浓度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⑤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5-羟吲哚乙酸/5-羟色胺与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均呈正相关(r=0.68,0.81,0.76,P〈0.01)。 结论: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系统能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系统在甲状腺功能低下条件下代谢比较活跃,这种神经递质代谢的变化可能是克汀病某些异常行为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背景:孤啡肽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其在中枢及外周的广泛分布提示它可能有较为广泛的调节整体行为的功能。目的:测定产后抑郁症妇女血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的含量,探讨产后抑郁症时孤啡肽含量的变化及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及长海医院妇产科。对象:2002-02/2004-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长海医院妇产科门诊产后复诊的健康产妇25例(对照组)及发生产后抑郁症的产妇17例(抑郁组)。均为自愿参加者,年龄为21~43岁,文化程度相当。抑郁组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为产后15~25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13分。试验对象对本试验的内容知情同意。方法:测定25例健康产妇(对照组)及17例产后抑郁症妇女(抑郁组)静脉血中孤啡肽及单胺类递质含量。①标本采集:抑郁组于发病2周后取血,对照组于产后35d抽血。②测定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孤啡肽含量,药盒由美国phoenix公司提供,操作程序严格按药盒说明进行;5-羟色胺及多巴胺测定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主要观察指标:①抑郁组及对照组血孤啡肽含量及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的变化。②抑郁组爱丁保产后抑郁量表总分与孤啡肽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25例健康产妇及抑郁组17例发生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均纳入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孤啡肽含量升高,而5-羟色胺及多巴胺含量则下降(抑郁组及对照组血孤啡肽:(27.39±6.04),(10.37±3.65)ng/L;抑郁组及对照组血5-羟色胺:(0.93±0.21),(1.43±0.36)μmol/L;抑郁组及对照组血多巴胺:(2.15±0.41),(3.64±0.72)μmol/L,P<0.01或0.05)。②抑郁组孤啡肽与5-羟色胺及多巴胺含量呈负相关(r为-0.601及-0.593,P<0.05)。③抑郁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总分与孤啡肽含量呈正相关(r=0.512,P<0.05),与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呈负相关(r=-0.571,-0.526,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血孤啡肽含量增加并与5-羟色胺及多巴胺的含量呈负向相关,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呈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电项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72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项针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脑脊液和血液中5-HT浓度。结果治疗前,脑脊液5-HT:电项针组(0.67±0.13)μmol/L,对照组(0.71±0.11)μmol/L(P>0.05);血液中5-HT:电项针组(0.44±0.19)μmol/L,对照组(0.41±0.10)μmol/L(P>0.05);治疗后,脑脊液5-HT:电项针组(1.12±0.32)μmol/L,对照组(0.83±0.15)μmol/L(P<0.05);血液中5-HT:电项针组(0.87±0.13)μmol/L,对照组(0.63±0.07)μmol/L(P<0.05)。结论电项针早期干预能够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5-HT浓度,可能有益于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药物组36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口服西酞普兰治疗。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SDA)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药物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电项针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事件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项针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尚未达到抑郁诊断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项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分别进行抑郁状态评定。结果电项针组发生PSD5例,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1例;对照组发生PSD12例,其中轻度6例,中度4例,重度2例(P<0.05)。结论电项针能减少PSD事件的发生并减轻其程度,可以应用于PSD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6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施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与针灸按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每日早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8w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抑郁状况,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结果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2.07%,文化程度越高,抑郁发生率越高;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研究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脑卒中量表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疗对老年卒中后抑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发现在大脑中与情感和行为有关的皮质和边缘区域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特别丰富。调节5-羟色胺能神经反应的强度和持久性改变大脑5-羟色胺能神经传递,同时5-羟色胺转运蛋白也是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的重要靶标。目的:观察南京地区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浆5-羟色胺浓度及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精神科。对象:于2001-01/2003-12选择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32例和健康志愿献血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多态性分析技术对抑郁症患者和健康者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分析血浆中5-羟色胺浓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抗抑郁药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两组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型与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治疗前后血浆5-羟色胺浓度的关系。结果:132例抑郁症患者和100例正常健康者均采集到血样,并完成量表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症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L24.2%,LS44.7%,SS31.1%),(LL29.0%,LS47.0%,SS24.0%),χ2=1.4058,P>0.05];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L46.59%,S53.41%),(L52.5%,S47.5%),χ2=0.6962,P>0.05]。②不同基因型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差异有显著性(F=6.48,P=0.0021);经4周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显著下降,减分值差异有显著性(F=3.38,P=0.037)。③治疗前不同基因型患者5-羟色胺浓度差异有显著性(F=5.38,P=0.0057);4周治疗后,血浆中5-羟色胺浓度均升高,不同基因型的增高值差异有显著性(F=23.55,P<0.01)。结论:南京地区人群中5-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发病不存在相关性,但与抑郁症疾病严重程度和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治疗效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一区域的基因型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郁消汤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郁消汤和百忧解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百忧解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疗效,同时测定外周血清5-HT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外周血清5-HT水平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或〈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郁消汤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清5-HT水平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PSD患者69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23例)、TMS组(21例)和联合组(25例),分别予以常规康复、常规+rTMS康复或常规+rTMS+音乐疗法康复4周。于入院后当天及治疗后第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况,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 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测定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的HAMD评分、m BI评分和5-H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4周各组HAMD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P0.05);各组的mBI评分和5-HT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rTMS联合音乐疗法治疗PSD可明显降低抑郁量表的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5-HT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患者精神状态异常与血浆5-HT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精神状态异常与血浆5-羟色胺(5-HT)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40例偏头痛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进行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血浆5-HT浓度的差异,分析偏头痛组患者精神状态异常与血浆5-HT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显著升高,其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评分显著升高;SAS和SDS标准分亦显著升高(均P0.01)。血浆5-HT浓度,偏头痛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偏头痛组血浆5-HT浓度与SCL-90总分及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和恐惧等因子分呈明显正相关(R=0.344~0.458);与SDS和SAS标准分呈明显正相关(R=0.323、0.271)。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精神状态异常和血浆5-HT浓度的升高,且精神状态异常与血浆5-HT浓度的升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理情行为疗法(REBT)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新型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每天2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EBT,每次20 min,每周3 次。疗程均为8 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Barthel 指数(BI)对患者的抑郁障碍、认知功能和ADL3 个方面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MMSE 和BI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BI 变化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变化正相关(P<0.05),观察组BI 变化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变化和躯体化因子分变化均呈正相关(P<0.05)。两组抑郁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REBT 结合抗抑郁药较单用该药能更好地改善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和ADL,且REBT 改善情绪障碍中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可能与ADL 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