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检测弥漫性脑创伤(DBI)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和葡萄糖转运体3(GLUT3)的表达以及牛磺酸对其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创伤组、低剂量牛磺酸组(200 mg/kg)和高剂量牛磺酸组(3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建立大鼠DBI模型,脑创伤后24 h,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中GLUT1和GIUT3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各组脑组织中均可见有GLUT1表达的阳性细胞,其表现为在微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创伤组大鼠脑GLUT1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与脑创伤组相比,低、高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且低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剂量牛磺酸组(P<0.05)。各组仅在第三脑室周围可见GLUT3表达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细胞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创伤组大鼠脑GLUT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脑创伤组相比,低、高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且高剂量牛磺酸组脑GLU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剂量牛磺酸组(P<0.01)。低剂量牛磺酸组大脑皮层神经元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牛磺酸可对DBI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GLUT1和GLUT3蛋白表达,维持脑组织的能量供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内毒素(即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模型组及牛磺酸处理组。正常对照组和内毒素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牛磺酸处理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牛磺酸(100 mg/kg),2 h后,内毒素模型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LPS(10 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内毒素6 h后,采集血样品和心肌组织,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环氧合酶2(COX-2)、TNF-α、IL-6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及心肌组织HO-1表达明显降低(P0.01),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p-NF-κB、COX-2、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模型组比较,牛磺酸处理组大鼠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牛磺酸处理明显降低心肌组织COX-2、TNF-α、IL-6及p-NF-κB水平(P0.01),血清SOD活性及心肌组织HO-1表达明显提高(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内毒素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有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排列疏松不规则,而正常对照组和牛磺酸处理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结论:牛磺酸预处理能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HO-1/CO信号下调p-NF-κB/COX-2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补锌对睡眠剥夺(SD)后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大鼠SD模型,3天后通过Y-型迷宫行为测试结合NADPH-d组化与免疫组化ABC法,分别观察大鼠海马结构不同亚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D组大鼠迷宫实验学会次数(89.3±25.3)较正常对照组大鼠(67.1±29.3)增加(t=1.81,P<0.05),补牛磺酸锌(5.9g/kg饲料牛磺酸锌水平)组大鼠的迷宫实验学会次数(71.9±21.4)较SD组减少(t=1.66,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的NOS(CA1:32.6±2.1;CA3:20.5±1.8;DG:27.5±1.8)活性和nNOS蛋白(CA1:68.3±4.1;CA3:41.7±2.5;DG:44.4±2.8)表达相比,SD组大鼠海马结构各亚区NOS(CA1:14.8±1.2;CA3:10.6±1.0;DG:13.1±1.3)活性和CA1区与齿状回nNOS蛋白(CA1:51.3±3.6;DG:41.6±2.7)表达减少(P<0.05),CA3区nNOS蛋白变化不明显(38.1±4.8,P>0.05)。与SD组大鼠相比,补牛磺酸锌组大鼠海马结构不同亚区内的NOS表达增加(CA1:27.2±2.8;CA3:15.3±1.6;DG:21.8±1.9,P<0.05),CA1区的nNOS蛋白表达增加(60.1±3.4,P<0.05),CA3和齿状回nNOS表达变化不明显(CA3:39.6±4.9;DG:42.8±3.5,P>0.05)。结论:牛磺酸锌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促进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上调海马结构NOS、n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牛磺酸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百草枯染毒组、百草枯染毒+小剂量牛磺酸组和百草枯染毒+大剂量牛磺酸组。采用生化检测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标本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评估氧化应激状态;另以ELISA法检测血标本中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评估炎症反应;DHE荧光探针检测肾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标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中p-P38 MAPK、p-JNK和pERK1/2的蛋白水平;并以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肾脏内TNF-α、TGF-β1及IL-6的mRNA水平。结果: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增高,牛磺酸干预后降低了中毒大鼠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且大剂量牛磺酸组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更低。牛磺酸的干预不仅明显减轻了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同时也降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肾脏的MAPK活性。结论:牛磺酸干预能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了肾脏MAPK活性、减轻了肾脏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烧伤后心肌细胞胞浆、线粒体、核内钙含量变化及牛磺酸的干预作用。方法大鼠30%Ⅲ度烫伤(烧伤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2%牛磺酸液(200mg/kg体质量,牛磺酸治疗组)。两组均于伤后1、3、6、12、24、48h检测核膜Ca2 -ATP酶活性,核、胞浆、线粒体钙含量。37℃假烫伤为对照组,1h后检测上述各项为对照值。结果大鼠伤后心肌细胞核Ca2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而核内、胞浆、线粒体钙含量均明显升高。牛磺酸治疗组核Ca2 -ATP酶活性明显高于烧伤组,胞浆、线粒体、核钙含量均明显低于烧伤组。结论大鼠烧伤后心肌细胞胞浆、线粒体、核钙含量均明显升高,牛磺酸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在不同时间点移植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治疗效果的影 响。方法:取雄性3 周龄SD 大鼠,体外分离、培养BMSCs 传至3 代备用。将50 只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 组,每组10 只:对照 组、脑创伤模型组、早期治疗组、中期治疗组、晚期治疗组。使用脑皮质挫伤撞击仪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后 各治疗组,早期治疗组(1 d)、中期治疗组(28 d)、晚期治疗组(56 d),分别给予BMSCs(1×106 ml-1 )干预治疗,对照组以及模 型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另取40 只大鼠行水迷宫测试,每组划分为伤后6 d、7 d、8 d 及9 d 四个时间点,检测大鼠的空间 记忆能力。各实验组分别在干预治疗后的第14 天处死取材。应用HE 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 测自噬相关蛋白LC-3 和Beclin-1 的定量表达。结果:脑创伤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神经元细胞胞体出现形状改变,能够看到 在细胞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隙,并且伴有坏死的神经元细胞出现;脑创伤早期组(1 d)和中期组(28 d)与脑创伤模型组相比 较,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有所减轻,蛋白的表达有明显减弱(P<0.05);BMSCs 在脑创伤晚期(56 d)移植治疗效果不明显。结 论:在大鼠脑创伤的早期以及中期BMSCs 的移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脑创伤的损伤程度,晚期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背景:铜具有广谱杀菌及耐药性强的特点,而且铜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前期的实验得到了利于生物体吸收的牛磺酸铜有机化合物。 目的:检测牛磺酸铜的抗菌活性及其对感染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的影响。 方法:①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牛磺酸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②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牛磺酸铜组与生理盐水组两组,于每只大鼠背部制作1个直径1.5 cm的圆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牛磺酸铜组创面应用最低抑菌浓度的牛磺酸铜溶液1 mL,生理盐水组创面应用生理盐水1 mL,隔日用药1次,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结果与结论:①经测定牛磺酸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抗菌浓度为4 g/L。②用药后第7,10天,牛磺酸铜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5);至第21天,两组创面都完全愈合。③组织学观察显示:用药后第7天,牛磺酸铜组肉芽组织更成熟;用药后第14天,牛磺酸铜组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瘢痕窄,胶原内可见再生的毛囊和皮脂腺。④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变化显示:牛磺酸铜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用药后第3天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1),第7,10天,牛磺酸铜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量下降,但仍高于生理盐水组(P < 0.05)。其余时间点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 > 0.05)。证实感染创面外用牛磺酸铜药液可以发挥有效的杀菌作用,提高创面愈合率,促进大鼠感染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从而提高创面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牛磺酸联合安定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牛磺酸治疗组(200mg·kg-1)、安定治疗组(10mg·kg-1)、联合治疗组(牛磺酸100mg·kg-1+安定5mg·kg-1),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2h后拔出栓线形成再灌注,再灌注时各组分别给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2h后各组重复注射1次。另分批实验同样5组动物,每组16只,分别于再灌注后10h给药,12h后重复治疗1次。各组中12只动物同先前5组于再灌注后48h观测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以及脑含水量测定。每组中余下4只大鼠,2周后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缺血后2h、12h联合治疗均能显著降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少脑含水量、缩小脑梗死体积,同时能明显减轻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P0.01或P0.05),且其保护作用优于牛磺酸或安定单用组。结论:缺血性脑损害所致急、慢性损伤时牛磺酸联合安定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糖尿病 (DM)大鼠模型 ,牛磺酸给予DM大鼠 4周后 ,检查肾皮质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脂质过氧化物指标丙二醛 (MDA)水平 ,并检测血糖、尿酸及尿白蛋白排泄量。结果 :给予牛磺酸的DM大鼠与DM大鼠血糖水平无差别 ,DM大鼠血尿酸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而给予牛磺酸的DM大鼠血尿酸水平下降 (P <0 .0 1 ) ,与正常对照无差别 ,尿白蛋白排泄量也减少 (P <0 .0 5 )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DM大鼠肾皮质SOD和GSH -Px活性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肾皮质MDA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给予牛磺酸的DM大鼠SOD和GSH -Px活性明显高于未处理的DM大鼠及对照组 (P <0 .0 5 ) ,肾皮质MDA水平则明显低于DM大鼠 (P <0 .0 5 )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牛磺酸能增强DM大鼠肾皮质的抗氧化能力 ,减轻DM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 (OS) ;降低DM大鼠血尿酸水平 ,对其肾脏功能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用儿茶酚胺引起大鼠心肌损伤观察牛磺酸的抗心肌损伤作用,并探讨其心肌保护机理。雄性Wistar大鼠,重250—300g,随机分五组(n=6):(1) 对照组:生理盐水0.5ml/日皮下注射(S.C);(2) 牛磺酸组:牛磺  相似文献   

11.
观察合并全身放射损伤大鼠伤口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Neu)凋亡率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变化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创伤组(单创组)和放射复合伤组(复合伤组)。致创伤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control);(2)LIR组;(3)牛磺酸处理组(LIR+taurine);(4)生理盐水处理组(LIR+saline)。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气变化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记方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及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和X-盒结合蛋白-1(XBP1)基因表达的改变;光镜下观察肺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IR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数增多,CHOP蛋白表达上调,XB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牛磺酸能明显减轻LIR后肺损伤;肺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肺组织MDA的含量减少,SOD和CAT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CHOP蛋白表达下调,ATF4、XBP1和CHOP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参与LIR后肺损伤,牛磺酸对LIR后肺组织的保护作用与其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牛磺酸、丹血通(丹参联合血栓通)和灯盏花素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健侧睾丸的远期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比较3种药物对抗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4只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牛磺酸单次和连续给药组、丹血通单次和连续给药组以及灯盏花素单次和连续给药组,每组8只,建立左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720°,2 h)。于术后6周处死大鼠,取右侧睾丸及附睾,检测睾丸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精子畸形率和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浓度,行睾丸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个连续组的SOD活性、TAOC、精子活动率和精子浓度均增加,MDA含量和精子畸形率均降低(P0.05)。3个单次组的SOD活性和精子活动率(除灯盏花素单次组)均增加,MDA含量和精子畸形率均降低,牛磺酸单次组T-AOC和精子浓度增加(P0.05)。模型组可见生精小管退变,间质水肿,其它给药组睾丸扭转复位诱发的组织学改变明显改善。结论:青春前期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可致健侧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牛磺酸、丹血通和灯盏花素均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健侧睾丸远期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牛磺酸明显优于丹血通和灯盏花素,丹血通明显优于灯盏花素,且连续给药明显优于单次给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创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依达拉奉组,Marmarou's法建立弥漫性脑创伤模型.H-E染色观察皮质区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ERK1/2及Bax的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并对大鼠综合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中皮质区部分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和凋亡的改变,磷酸化 ERK1/2(1、 6、 24、 48h)和Bax(6、 24、 48、 72h)表达水平增高;神经细胞凋亡数目(6、 24、 48、 72h)增多;大鼠综合运动能力评分下降.与创伤组比较,依达拉奉组中脑组织形态结构损伤程度、磷酸化ERK1/2和Bax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数目显著下降;大鼠的运动功能评分升高.结论:依达拉奉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途径活化,进而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弥漫性脑创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改良Neely氏大鼠离体作功心脏模型,动物分为缺血(旷置40分钟)再灌注(30分钟)组,缺血再灌注+牛磺酸组(再灌液中含20mM牛磺酸)及假旷置组。结果显示:(1)牛磺酸改善再灌注损伤心脏的作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磷酸化胰腺内质网激酶(p-PERK)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4-苯基丁酸钠盐(4-PBA)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创伤后脑损伤(TBI)程度的机制.方法 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TBI组和4-PBA组.Marmarou法建立SD大鼠中度弥漫性脑创伤模型;于伤后即刻腹腔注射4-PBA(120 mg/kg)每天1次,共3d.分别于伤后3、6、12、24、48和72 h处死大鼠,观察伤后24、48和72 h大鼠的神经行为表现;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伤后不同时间点皮质区GRP78、p-PERK和CHOP蛋白的表达.结果 4-PBA组大鼠脑创伤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与TBI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TBI组GRP78、p-PERK和CHO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GRP78于伤后3 h增加,12 h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72 h回落至基线水平;p-PERK于12 h达高峰(P<0.05);CHOP于24 h达高峰,48~72h回落,仍高于基线水平(P<0.05);4-PBA组GRP78、p-PERK与CHOP的表达均低于TBI组(P<0.05).结论 脑创伤后启动内质网应激反应,4-PBA对脑创伤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阻断内质网应激启动的PERK/CHOP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不同剂量移植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雄性3 周龄SD 大鼠BMSCs 传至3 代备用。将50 只SD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 组,每组10 只:对照组、脑创伤模型组、BMSCs 治疗1 组(1*106 ml-1 )、BMSCs 治疗2 组(3*106 ml-1 )、BMSCs 治疗3 组(6*106 ml-1 )。使用脑皮质挫伤撞击仪制作大鼠脑创伤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的第28 天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BMSCs 干预治疗,对照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另取40 只大鼠行水迷宫测试,每组划分为伤后6 d、7 d、8 d 及9 d 四个时间点,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各实验组分别在干预治疗后的第14 天处死取材。HE 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 法检测LC-3 和Beclin-1 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脑创伤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神经元细胞胞体出现形状的改变,能够看到在细胞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隙,并且伴有坏死的神经元细胞出现;治疗1 组和2 组与脑创伤模型组相比较,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有所减轻,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减弱(P<0.05),治疗1 组和2 组相比较,治疗1 组程度较治疗2 组有所减轻(P<0.05);治疗3 组移植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BMSCs 的移植对大鼠脑创伤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且与治疗剂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Wnt1和LGR5的表达变化,进而研究其与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健康7周龄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组和重度创伤性脑损伤(sTBI)组,每组10只。用电子皮质损伤撞击仪打击分别致mTBI及sTBI,造模前后分别对3组大鼠计算24和48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造模后48 h,大鼠在全麻下开腹利用多普勒血流量计测定胃底、胃大弯、幽门和贲门部黏膜血流量,造模48 h后处死大鼠并取胃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nt1及LGR5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2种蛋白在细胞水平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TBI组和sTBI组NSS评分明显升高(P<0.01),TBI后大鼠胃各部黏膜血流量显著下降(P<0.01)且sTBI组较mTBI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mTBI组中Wnt1及LGR5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5),sTBI组较mTBI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sham组胃黏膜组织HE染色可见正常腺胃组织,未见异常改变,mTBI组与sTBI组胃黏膜腺体、黏膜及黏膜下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结论:脑损伤后可导致Wnt1及LGR5表达上调,从而诱导胃黏膜组织发生炎性改变,进而诱发应激性溃疡。本研究对创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和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在创伤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应用Noble-Collip创伤仪构建机械创伤SD大鼠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伪创伤组(n=6),创伤组(创伤后0 h、3 h、6 h、12 h和24 h各时点n=6)和创伤+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组(n=6)。用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的活化水平,ERS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需肌醇酶1α(IRE1α)的表达或磷酸化水平,以及ERS相关凋亡分子C/EBP同源蛋白(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或活化水平。结果:与伪创伤组相比,创伤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增强,cleaved caspase-3、GRP78、ATF6、磷酸化PERK、磷酸化IRE1α、CHOP和cleaved caspase-12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或P0. 01);而给予创伤大鼠4-PBA处理后,caspase-3活性及CHOP、cleaved caspase-1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结论:创伤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由于激活ERS凋亡途径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Edaravone对脑创伤的保护机制,本研究观察了Edaravone对弥漫性脑创伤大鼠脑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变化的影响。11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对照组(A组,n=18),(2)创伤组(B组,n=48),(3)Edaravone治疗组(C组,n=48),采用Marmarou’s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伤后1、3、6、24、48和72h,HE染色观察伤后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质和海马区p-ERK1/2的表达,术后24、48、72h对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和综合运动能力评分。结果显示:光镜下,伤后6、24h即可见B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胞体收缩呈三角形,胞浆嗜色性减弱,核皱缩浓染,细胞周围出现空隙,即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改变,C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ERK1/2(即p-ERK1/2)活性在伤后1、3、6、24、48h显著增高(P<0.05);与B组比较,C组中p-ERK1/2在6、24及48h显著回降(P<0.05);神经功能与综合运动能力评分在B组中(8.73±1.4,63.8±27.7)明显低于A组(24.00±0.00,278.4±27.7),C组(17.36±1.63,117.6±20.9)显著回升(P<0.05)。本研究表明Edaravone可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与调节脑创伤后ERK1/2信号活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