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念珠菌抗原对侵袭性念珠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本院诊治的怀疑为侵袭性念珠菌肺炎、侵袭性曲霉菌肺炎、非真菌感染病例253例,使用我们与军事医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检测血液中念珠菌抗原。结果本研究共测定临床血液标本253例,其中诊断为侵袭性肺念珠菌感染的有30例,非真菌感染患者213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10例。胶体金法检测念珠菌的灵敏度为87%,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98%。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于侵袭性肺念珠菌肺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具有快速、方便等特点,能够用于临床念珠菌肺炎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真菌分布的特点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及ATB真菌试剂盒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结果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临床共分离真菌816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3.2%)是引起真菌感染的最常见菌种,其次是热带念珠菌(21.6%)、光滑念珠菌(15.6%)、近平滑念珠菌(5.0%)和克柔念珠菌(2.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各种真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的敏感性最高,分别达98%和99%,其次是氟康唑、伊曲康唑。结论真菌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率也逐渐增高。因此应及时对送检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多重耐药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是机会性真菌感染之一。念珠菌是口腔正常菌群,单纯培养并不能确诊感染。涂片中检出假菌丝和大量芽孢,提示念珠菌为致病状态。因此涂片镜检在诊断念珠菌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常采用KOH涂片直接进行显微镜检测,作为初步实验室诊断。但是单独涂片染色检查的阳性率仅为36%。43%,尚有12%的假阳性。因此有必要改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廖冬梅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128-128,130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的病人院内感染逐年增多,随着感染率的升高,以及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又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抗真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病原性真菌在临床上诊断、治疗不易,已经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将我院近期检出的312株念珠菌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器官移植患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癌症患者长期接受放化疗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免疫功能低下者人数不断增多,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增加,尤其是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最为常见。三唑类药物氟康唑是治疗念珠菌感染的常用药物,长期用药和重复给药往往会引起耐药现象,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已经明确的白念珠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6.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CMC)较为少见,其为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慢性复发性、常规抗真菌治疗难以治愈的皮肤、甲及黏膜的念珠菌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白念珠菌。CMC主要为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分为两大类,最常见的为CMCD(CMC disease,CMCD),念珠菌感染多局限在皮肤黏膜的表面,不合并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或其他临床症状;系统性CMC(syndromic 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SCMC),除存在CMCD的症状外,可同时伴有其他病原菌的感染或系统性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或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目前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原发性CMC均与细胞因子IL-17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基因突变致免疫缺陷相关。信号通路某些分子缺陷导致了Th17的增殖分化受阻、IL-17或者IL-22细胞因子分泌减少,或者中和IL-17、IL-22抗体增多等,由此导致了机体对念珠菌或者其他病原菌的易感性增加。在CMC治疗方面,除了应用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如唑类、多烯类及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外,生物制剂或者靶基因治疗都提供了可能的新的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与IL-17信号通路分子先天性免疫缺陷与CMC的相关性研究,并综述了可能的治疗方法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分布与二重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51例确诊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鉴定.结果在251例标本中微生物阳性总分离率为47.1%(119/251);以念珠菌为主共分离出68株,占阳性总分离率的57.1%(68/119),白色念珠菌共分离出53株,占念珠菌分离总数的77.9%(53/68).而9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微生物阳性总分离率为50.5%(47/93),但念珠菌的分离率较低.仅分离出10.6%(5/47).结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避免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 对156份临床确诊为泌尿系感染的送检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15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微生物17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2.0%(141/172),而革兰氏阳性菌只占18.0%(31/172);其中在革兰氏阴性菌中,肠道科细菌的分离率为72.3%(102/141);而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67.7%(21/31);念珠菌被检出有6株(19.5%),除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其他细菌对各种药物呈现不同的抗药性。结论 对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的患者,有必要作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避免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儿童生殖道感染病原谱状况。方法 从儿科门诊和病房中收集到58例生殖道感染的患儿的病灶部拭子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淋菌)、7种支原体、念珠菌、滴虫等病原体检测。结果 1.50例女童中47例(94%)检出淋菌,16例(32%)检出支原体,1例(2.0%)检出念珠菌;8例男童中6例检出淋菌,3例检出支原体。2.58例生殖道感染儿童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发酵支原体、梨型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24.1%、6.9%、3.4%、3.4%、1.7%、0%、0%。3.儿童淋菌阳性者(淋病)支原体合并感染严重(近三分之一)。结论 儿童生殖道感染者淋菌和支原体为主要的病原体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儿童真菌感染的病原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状况,为防治儿童真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患儿感染部位的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ATB^TM FUNGUS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条进行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从患儿标本中分离出558株真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有299株,占53.58%;其次是消化道、伤口(创口)、泌尿系统和血液等,分别占28.14%、6.27%、4.66%、3.76%。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67株,占65.77%;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季也蒙假丝酵母菌等,分别占15.28%、5.02%、4.48%、3.41%、2.69%。从骨髓中检出5株马尔尼菲青霉,从脑脊液中检出3株新型隐球菌。真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总耐药率分别为8.78%、4.84%、10.54%、1.36%、0.85%。结论引起儿童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真菌感染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高效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临床标本接种到沙保弱培养基,分离培养出的真菌经革兰染色、芽管形成试验、CHROMagar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并进行氟康唑、两性霉素B药敏分析。结果120份临床标本分离培养出念珠菌52株。白色念珠菌占69.2%,热带念珠菌占7.7%,克柔念珠菌占5.8%,其他念珠菌占17.3%;分离出的5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86.5%、94.2%。结论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有差异,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随着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恶性肿瘤和免疫缺陷患者的逐年增加、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念珠菌的感染日益增多。尤其易引起住院患者的感染,因此念珠菌感染的诊断和分型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有报道称,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均可引起医院内的流行。由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PCR)是一种以PCR反应为基础、可根据扩增产物的条带的数量及大小反映各菌株之间明显的差异方法。利用此种方法可分析三种临床常见念珠菌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念珠菌病患者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分析.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78株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分型,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白色念珠菌不同基因型对两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唾液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A型占57.7%,B型占26.9%,C型占15.4%.药敏试验结果为:78株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的占89.7%,对伏立康唑敏感的占98.7%,对伏立康唑敏感率高于氟康唑(P<0.05).结论 引起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呈多态性,且不同基因型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基因分型对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nsivefunsal infections,IFl)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LF合并IFI患者的I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LF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虽然以浅部口腔为主,但是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肺部感染;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新型隐球菌及曲霉菌有上升趋势;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LF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结论 CLF合并IFI预后差,有效的预防措施为: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严密监测患者体液标本,尽早明确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注意定期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