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初榨大豆毛油中天然磷脂,通过添加β-谷甾醇,使其与天然磷脂形成复合凝胶剂制备油脂凝胶,研究β-谷甾醇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硬度、热力学性质、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凝胶晶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 ℃条件下,油脂凝胶中β-谷甾醇添加量不小于12%时,即可出现凝胶行为。油脂凝胶的硬度和SFC都随着β-谷甾醇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硬度变化显著。β-谷甾醇添加量对热力学特性影响较大,熔化结晶均为单峰。油脂凝胶主要为β型晶体,晶体为长针状并均匀分布,随β-谷甾醇添加量的增多,油脂凝胶晶体密度增大,尺寸变小,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更加紧密,截留植物油的能力不断提高,表明β-谷甾醇可以与初榨大豆毛油中的天然磷脂结合形成油脂凝胶,该油脂凝胶中无反式脂肪酸,富含天然营养成分,具有适宜油脂凝胶硬度及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β-谷甾醇在非均相食品体系和非均相生物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和VE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β-甾醇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升高逐渐降低。β-谷甾醇与VC协同作用时,FTC法测得在葵花油乳状液中VC的加入使3种浓度β-谷甾醇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而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0.008 mg/mLβ-谷甾醇和VC共同作用时的抗氧化效果最好;TBARS法测得0.001 6 mg/mLβ-谷甾醇和0.008 mg/mL VC共同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增效作用。在考察β-谷甾醇与VE的协同作用时发现:在大豆磷脂脂质体中,FTC法测得的0.008 mg/mLβ-谷甾醇和0.001 6 mg/mL VE共同作用显示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其余各种不同浓度的β-谷甾醇与VC、VE共同作用时均不显示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β-胡萝卜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以吐温80、吐温60和磷脂为乳化剂,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制备了纳米乳液。测定了纳米乳液的粒径、透光率、色价、储藏稳定性和应用稳定性。结果显示,维生素E对纳米乳液粒径和透光率有轻微影响,对包埋率和色价没有影响。在25、37 ℃和光照下储藏28 d期间纳米乳液的透光率没有发现明显变化,55 ℃储藏期间透光率呈现下降趋势。在25 ℃和光照下储藏28 d期间色价没有发现明显变化,37和55 ℃储藏期间色价有所降低。不同含量的维生素E均提高了β-胡萝卜素的色价保留率。维生素E的加入显著提高了β-胡萝卜素在酸性和中性饮料中的应用稳定性,且添加量为3%时饮料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与β-谷甾醇的脂溶性及抗氧化效果.脂溶性试验表明,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45.24%,而β-谷甾醇在花生油中的溶解度为1.13%.抗氧化性试验表明,在40、50和60℃条件下,共轭亚油酸B-谷甾醇酯添加量为0.10mg/g时,对cLA、AA和DHA均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效果.而在40、50℃条件下,β-谷甾醇添加量为0.30 mg/g时,对CLA的抗氧化效果较好,但没有共轭亚油酸β-谷甾醇酯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在60℃条件下,β-谷甾醇的抗氧化效果不明显.二者的抗氧化效果与其在油脂中的添加量之间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卵磷脂和植物甾醇为包封材料,用薄膜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用凝胶层析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胰岛素并测定目标组分包封率.当卵磷脂与β-谷甾醇质量比为1.75:1,胰岛素溶液质量浓度为2.0g/L,制备温度为42.3℃时,包封率达到53.8%.显微观察显示β-谷甾醇脂质体为典型的球状多室形态,平均粒径约3.086μm.在模拟人体消化体系中,该脂质体包载可提高生物活性成分对酸、酶的抵抗能力.该脂质体制剂应用于牛奶体系,可耐受巴氏消毒处理(63~65℃/30min),在冷藏条件下最初7 d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8~9d后脂质体之间发生聚集、融合,分散悬浮稳定性显著降低.β-谷甾醇-卵磷脂脂质体具有作为乳源活性成分强化载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表征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键合特征的方法.在红外图谱中可以看出,β-谷甾醇的羟基伸缩振动峰明显向低波数移动,并导致谱带变宽,γ-谷维素的羰基吸收峰也出现向低波数位移,说明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之间产生了分子间的氢键效应.当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质量比为2∶3时氢键效应最强,并且质构和锥入度分析表明其硬度也最大.β-谷甾醇与γ-谷维素的油脂样品在偏振 光显微镜下呈现四瓣形的自组装新晶体.  相似文献   

7.
以旋转蒸发-超声法制备脂质体,比较了以β-谷甾醇为助膜材料的脂质体(PC/Sito脂质体)、以胆固醇为助膜材料的脂质体(PC/Chol脂质体)和不加助膜材料的脂质体(PC脂质体)在抵抗超声作用、AAPH(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引发的氧化作用、紫外线引发的氧化作用过程中的区别。结果表明:相比PC脂质体,PC/Sito脂质体和PC/Chol脂质体具有明显抵抗超声作用和推迟由AAPH引发的脂质体氧化反应发生的作用,并能有效维持脂质体在超声和氧化过程中脂质体的稳定性;在维持脂质体稳定性的效果上,β-谷甾醇优于胆固醇;在抵抗紫外线引发的脂质体氧化的过程中,3种脂质体未表现出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作为壁材,采用薄膜分散-高压均质法制备佛手精油脂质体。以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为指标筛选工艺参数和配方参数,确定脂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并对脂质体的形貌、稳定性进行考察,同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佛手精油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均质压力120 MPa、均质次数5次、磷脂/胆固醇比例5:1、精油添加量3.5 mg/mL。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183.53 nm,PDI多分散指数为0.147,Zeta电位值为38.75 mV,包封率为47.23%,载药量为1.67 mg/mL。所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贮藏稳定性4℃贮藏30 d,精油保留率为85.03%,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58%、78.02%、70.89%。结论:在均质压力120MPa、均质次数5次、磷脂/胆固醇比例5:1、精油添加量3.5mg/m L的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粒径适中、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为壁材,采用逆相蒸发结合p H梯度法制备得到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研究了温度、光照及抗氧化剂的添加对该花青素脂质体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脂质体包埋的花青素比游离的花青素的稳定性显著提高;随着温度的上升,脂质体中的花青素稳定性下降;花青素脂质体在避光条件下的稳定性高于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而脂质体的粒径分布受温度及光照影响不大。在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在磷脂层添加维生素E,且与卵磷脂的质量比高于1∶20时,可提高花青素脂质体的稳定性,但脂质体的包封率降低;而在内水相添加维生素C不会影响脂质体的包封率,并能显著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当花青素和维生素C质量比为4∶1时,花青素脂质体的稳定性达到最高,此时脂质体在4℃下储藏14 d的渗漏率约为60%,37℃下储存48 h时渗漏率低于60%。  相似文献   

10.
以β-胡萝卜素的包封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β-胡萝卜素-薏苡仁油复合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内部结构及形态,并以β-胡萝卜素脂质体、薏苡仁油脂质体为对照,采用DPPH法评价复合脂质体的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复合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搅拌温度43 ℃,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7 ∶ 1,PBS缓冲液体积25 mL,此条件下的β-胡萝卜素包封率(EE)为84.39%,平均粒径为(187.9±7.5)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04 ± 0.09,平均Zeta电位为(-29.33±4.77)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脂质体较β-胡萝卜素脂质体分散更加均匀,复合脂质体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高于β-胡萝卜素脂质体和薏苡仁油脂质体。  相似文献   

11.
Zeta电位值是评价脂质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在前期对中链脂肪酸脂质体研究的基础上,考察磷脂种类、脂质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吐温-80添加量、不同pH值、不同金属离子种类及浓度对中链脂肪酸脂质体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大豆卵磷脂,脂质质量浓度为8g/100mL,吐温-80与磷脂质量比为3:10时制备的中链脂肪酸脂质体Zeta电位的绝对值最高,为51.08mV;中链脂肪酸脂质体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环境阳离子价电数、环境离子浓度的增加均逐渐减小;中链脂肪酸脂质体在偏中性(pH7、8)环境下最稳定,其Zeta电位绝对值为50mV左右,而在强酸(pH1、2)、强碱(pH13)性环境下,其Zeta电位值趋近于0mV,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haal烘箱法结合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研究在不同添加量(50、100、150 mg/kg)下,3种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对菜籽油储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家允许添加量范围内,添加150 mg/kgα-生育酚的菜籽油货架期最长,储藏稳定性最好,色泽最为接近空白油样;α-生育酚在菜籽油中比较稳定,能更有效地延缓菜籽油氧化酸败,其效果优于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3.
陈亮  刘悠  姚茂君 《中国油脂》2021,46(3):68-73
为增加杜仲籽油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将杜仲籽油制成冻干脂质体。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杜仲籽油脂质体悬浮液并进行冻干处理,以冻干后样品外观、再分散性及复溶后包埋率为指标优化其冻干工艺条件,分析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的微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与储藏稳定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冻干保护剂在脂质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表明: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制备的最佳冻干工艺条件为预冻温度-50℃、预冻时间12 h、干燥时间36 h、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甘露醇与大豆卵磷脂质量比8∶1。在最佳冻干条件下,杜仲籽油冻干脂质体为白色球状,复溶后包埋率为(72.52±1.95)%,粒径为(389.67±4.81) nm,PDI为0.255±0.013,Zeta电位为(-22.62±1.66) mV,储藏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王颂博 《中国油脂》2021,46(7):121-126
在火腿肠中分别以不同油凝胶部分替代动物脂肪,对其质构、保水性、流变特性、色泽、pH、乳化稳定性以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评价油凝胶对火腿肠品质的影响,以得到更适合添加在火腿肠中的油凝胶。结果表明:在50%的脂肪替代量下,火腿肠硬度值显著下降,其中乙基纤维素油凝胶处理组具有最高的硬度值,但与对照组相比,其硬度下降49.60%;单甘酯油凝胶处理组保水性最弱,除单甘酯、单甘酯/β-谷甾醇油凝胶处理组外,其他油凝胶处理组保水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单甘酯/β-谷甾醇油凝胶处理组降低了样品的黄度值,其他油凝胶处理组提高了火腿肠的亮度值及黄度值,降低了红度值及pH;动态流变过程中,部分油凝胶处理组减小了肉糜加热过程中的储能模量,到最终加热温度时,单甘酯、β-谷甾醇/γ-谷维素、单甘酯+β-谷甾醇/γ-谷维素油凝胶处理组具有与对照组相似的储能模量;蜂蜡油凝胶处理组乳化稳定性最差,总汁液损失率为428%,水分损失率为3.51%;感官评价方面,蜂蜡、乙基纤维素、β-谷甾醇/γ-谷维素、单甘酯+β-谷甾醇/γ-谷维素油凝胶处理组具有总体相对较高的感官得分。在实验条件下,β-谷甾醇/γ-谷维素、单甘酯+β-谷甾醇/γ-谷维素油凝胶更适合作为火腿肠中脂肪替代品。  相似文献   

15.
对维生素D_3-β-环糊精(VD_3-β-CD)包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改善挤压营养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_D_3-β-CD包合物增强V_D_3储藏稳定性;降低挤压营养米米粉糊化焓,提高挤压营养米复水率、糊化度,延缓营养米回生老化,改善挤压营养米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V_D_3-β-CD包合物最佳添加量为1.5%。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具有更高储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负载DHA藻油的脂质体粉末,以DHA藻油为原料,首先利用大豆卵磷脂制备负载DHA藻油的纳米脂质体悬液,继而分别使用3种壁材(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及二者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对脂质体悬液包埋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DHA藻油纳米脂质体粉末,最后比较了3种壁材对脂质体粉末氧化稳定性、体外消化和细胞摄取的影响。结果表明:DHA藻油脂质体悬液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大豆卵磷脂与DHA藻油质量比3∶1、超声时间1 min、旋蒸温度45℃、PBS的pH 7.0、PBS浓度0.02 mol/L、PBS用量10 mL(大豆卵磷脂与藻油总质量0.4 g时),在此条件下DHA藻油脂质体悬液的包封率为88.01%;3种脂质体粉末粒径范围在(253.87±1.96)~(408.80±1.23)nm之间,Zeta电位在(-40.80±0.78)~(-34.87±0.25) mV之间;羟丙基-β-环糊精与麦芽糊精混合物为壁材时,DHA藻油纳米脂质体粉末具有更高的氧化稳定性、更低的水分含量和更慢的脂肪酸体外消化释放率;3种脂质体粉末使Caco-2细胞中SLC27 A4、FABP4...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姜黄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两种生物活性成分在稳定性和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局限性,进一步发挥其协同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采用薄膜超声法构建共递送姜黄素和EGCG的脂质体。以粒径、PDI和电位为评价指标,分析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磷脂与吐温80质量比、水合时间及超声时间对脂质体的影响,并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对脂质体进行乳铁蛋白和透明质酸修饰。使用脂多糖构建BV2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探讨乳铁蛋白和透明质酸修饰的共递送姜黄素和EGCG的脂质体对神经炎症的改善作用。在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10∶1,磷脂和吐温80质量比为10∶3,水合时间40min,以及超声时间15min时,成功制备了呈均匀球形、平均粒径为(131.53±0.258)nm的共递送姜黄素和EGCG的脂质体,在乳铁蛋白体积为0.3mL,透明质酸体积为0.5mL时对脂质体进行修饰。实验结果显示,乳铁蛋白和透明质酸修饰的共递送姜黄素和EGCG的脂质体显著提高了姜黄素和EGCG的稳定性和抗氧化特性,抑制了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形态的改变,恢复线粒体功能障碍,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改善了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的炎症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功能食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β-谷甾醇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和微胶囊化前后甾醇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β-环糊精制备β-谷甾醇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是加水量60mL、搅拌温度50℃、搅拌时间50min、β-谷甾醇体积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10(mL/g),在此条件下包埋率为87.98%。微胶囊β-谷甾醇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效果优于未包埋的β-谷甾醇和VE;随着甾醇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脂质体的稳定性,本研究将壳聚糖、海藻酸钠逐层修饰在维生素C(Vc)/β胡萝卜素(βC)复合脂质体(L)的表面,制备出了壳聚糖单层修饰脂质体(C-L)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修饰脂质体(S-C-L),并对三种脂质体的包埋率、粒度分布、微观形态、形成机理和贮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修饰前后,脂质体中活性成分的包埋率无显著变化,其中Vc的包埋率高于75%,βC的包埋率高于95%;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经表面修饰后,脂质体的z-平均粒径从250.1 nm增大到541.9 nm;Zeta-电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成功修饰在脂质体表面,不改变脂质体的内部结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C-L和S-C-L中Vc和βC的保留率在同一条件下要比L中Vc和βC的保留率约高2%~10%,说明脂质体经表面修饰后,其贮藏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以合成磷脂DPPC和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为膜材,采用薄膜超声法和乙醇注入法制备β-紫罗兰酮脂质体,并对其超声条件及配方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较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4 min。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β-紫罗兰酮脂质体的较佳配方为:DPPC与HSPC摩尔比为8∶2,磷脂质量浓度10 mg/m L,β-紫罗兰酮与Tween80、磷脂的质量比为1∶1∶20。该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60.62±3.48)%,平均粒径在200 nm左右,在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下为球状或近似球状的小囊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