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原料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以甘蔗渣、玉米芯、麸皮、啤酒槽为原料酶解制备低聚木糖并对其酶解液的还原糖含量和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5.0;同时在温度为40~60℃和pH为6的情况下,木聚糖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采用木聚糖酶酶解甘蔗渣、玉米芯、麸皮、啤酒槽中的木糖,通过测定酶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以分析木聚糖的水解度,结果表明,麸皮中木聚糖的水解度最高,为21.19mg/mL;其它依次为啤酒糟、玉米芯、蔗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不同原料的木聚糖酶水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啤酒糟的酶解产物中木二糖和木三糖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3%、26.7%,其他依次为玉米芯、麸皮、甘蔗渣。  相似文献   

2.
以甘蔗渣为原料,研究了甘蔗渣水解液的制备与利用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生产丁二酸的主要工艺参数。甘蔗渣经过1%NaOH预处理后,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共同水解,在底物质量浓度为75 g/L时,水解液的还原糖质量浓度为65.6 g/L,甘蔗渣中总纤维素水解率达到90%。以还原糖质量浓度为55g/L的甘蔗渣水解液为碳源,在3 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29 h产39.9 g/L丁二酸,丁二酸对甘蔗渣水解液中还原糖的得率为0.82 g/g,对甘蔗渣的得率为0.46 g/g。反映了以甘蔗渣为原料发酵生产丁二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甘蔗渣为原料制备低聚木糖。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压力0.9MPa、微波处理时间17min、木聚糖酶用量0.7%(相对于原料甘蔗渣),甘蔗渣酶解液中还原糖含量可达到9.21mg/ml。最佳条件下的TLC显示:酶解液主要成分是木二糖和木三糖。  相似文献   

4.
低聚木糖的功能特性及木聚糖酶的生物制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低聚木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低聚糖。其生产原料为我国富有的玉米芯、甘蔗渣及农作物秸杆等农业废弃物。对低聚木糖的研究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低聚木糖的功能特性以及制备高产木聚糖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黑根霉降解甘蔗渣固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甘蔗渣与麸皮的比例、氮源、pH值、培养时间、水料比等对产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麸皮为6:4,氮源为酵母膏,pH值为5,培养时间为5d,水料比为2.5:1,产酶量达406.18U/g。  相似文献   

6.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副产物,也是一种产量丰富、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绝大多数甘蔗渣被直接用作生物质燃料或生产纸浆的原料,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较有限。本文就甘蔗渣在制备纸浆和生物质燃料等传统领域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近年来以甘蔗渣为原料,在制备低聚糖、纳米纤维素、碳量子点以及活性炭新型高值化产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甘蔗渣资源梯度、多值化、高值化综合利用策略,为甘蔗渣高值化产品的产业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白芸豆水提物、甘蔗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直接压片工艺,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甘蔗渣粒度、原料(白芸豆水提物和甘蔗渣)质量比、原料添加量、黏合剂(微晶纤维素)添加量、甜味剂(葡萄糖)添加量对咀嚼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确定白芸豆甘蔗渣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白芸豆甘蔗渣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原料27%、微晶纤维素10%、葡萄糖40%、可溶性淀粉21%、硬脂酸镁2.0%。其中,白芸豆与过100目筛甘蔗渣的质量比为80∶20。该配方下制得的白芸豆甘蔗渣咀嚼片色泽均匀,表面光滑,硬度与甜度适中,具有甘蔗香气,口感较好,平均片重1.26 g,硬度102.33 N,脆碎度<1%。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在食品、饲料、造纸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生产成本是决定微生物木聚糖酶能否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木质纤维原料富含木聚糖,许多能够利用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诱导产生木聚糖酶的微生物得到了分离,有效地降低了酶制剂的生产成本.综述了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原料产木聚糖酶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了微生物木聚糖酶的产生、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搅拌球磨对甘蔗渣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具有刚性结构的甘蔗渣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活化时间、单体与甘蔗渣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与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率的影响。在本试验考察范围内活化1.5h的甘蔗渣制得的产品去离子吸水率和0.9%氯化钠溶液的吸水率分别为1300g/g和142g/g。相同条件下未活化的仅为820g/g与82g/g。并用FT—IR对甘蔗渣及其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甘蔗渣、麦麸、豆渣为原料,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科学干燥、粉碎得半成品,配以木薯淀粉、面粉,生产保健功能显著的灵芝型膳食方便食品。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种发酵材料最佳配比为:膨化产品60kg、糖粉20kg、奶粉18kg。  相似文献   

11.
以怀菊花、甘草、雪梨为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等辅料经科学加工调配而成一种具有花味果汁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怀菊花甘草汁含量为15%、雪梨汁含量为5%、甜味剂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5%。按照最佳配方制成的复合饮料,产品综合得分为87分;该产品呈透明金黄色,均匀一致,清凉可口,酸甜适中,具有怀菊花,雪梨和甘草的天然风味。  相似文献   

12.
以杜仲叶提取液、白糖等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醋酸菌混合发酵,真空浓缩后,再与酸奶粉、功能性甜味剂、酸味剂等调配,采用恰当的固体饮料工艺,制成低热量具有保健作用的发酵固体饮料。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传统的米酒酿造工艺,以大米为原料,在红曲霉和酵母菌的作用下,研制出一种新型米酒饮料。该产品清亮透明,甜爽适口,呈红色,有醇香、酯香味和淡淡的蜜香,营养丰富,并含有一定浓度的功能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品工业》1998,(6):49-50
<正> 在我国,酸奶和乳酸奶饮料被认为是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相当流行。然而,这类产品往往很甜,影响了其保健的形象。有鉴于此,许多生产商已在酸奶和乳酸奶饮料中以蔗糖和强力甜味剂混合进行加甜。 1997年3月,一种新型的强力甜味剂—蔗糖素获批准在中国使用,为我国的酸奶和乳酸奶饮料生产商带来了喜讯。这种甜味剂是第一种采用蔗糖制成的强力甜味剂,具有像蔗糖一样的味道,其甜度比蔗糖平均高出600倍,且不会产生热量,不会引起龋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一种新型花果茶类的泡腾片固体饮料,以新鲜的茉莉花茶叶和饱满黑加仑果试为主料,添加少量聚乙烯吡咯烷酮,并将食用无水乙醇溶液、β-环糊精和维生素C作为辅料,采用喷雾干燥制成喷粉及直接压片两种工艺制成花果茶泡腾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使用响应面软件(Design-Expert)进行试验分析来优化产品配方,最终以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喷粉添加量14 mg/mL、碳酸氢钠和柠檬酸为泡腾剂,使用量分别为8 mg/mL和12 mg/mL、三氯蔗糖为甜味剂,添加量为3 mg/mL。该配方产品崩解迅速且均匀,色调呈浅靛蓝色,散发柔和香气,酸甜可口,易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6.
女性卫生用品、婴儿尿裤尿片、成人失禁用品等一次性卫生用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即弃产品。大健康环境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传统一次性卫生用品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其功能性和高质化的使用需求。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更新换代和功能化升级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新原料、新结构、制备技术以及生产设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制备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纽甜(Neotame)--一种新型强力甜味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食品科技》2003,(5):65-66
纽甜是一种新型的强力甜味剂,它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甜味比蔗糖甜7000~13000倍,比阿斯巴甜甜30~60倍。其能量值几乎为0且甜味纯正,清新且没有不愉快的风味。纽甜不仅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而且可以单独食用或与其它强力甜味剂或多糖混合使用。它在干燥或中性的条件下都十分稳定,尤其在含水的食品体系中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高温热解法提取戊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戊聚糖提取液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5(g/mL),热解温度180℃,热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84%。色谱图结果显示:提取液中含有大量的戊聚糖、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和木六糖,为后续酶解工艺制备低聚木糖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油脂纳米乳作为亲脂性物质载运体系被认为是有效且安全的,近年来国内外对功能性油脂纳米乳潜在价值的研究日渐深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应用前景广阔。为促进功能性油脂纳米乳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更好地拓展其应用领域,综述了功能性油脂纳米乳的构成、理化特性与制备方法,分析讨论其在脂溶性营养素包埋与传递、抗菌与抗氧化、营养药物递送载体等方面的探索性应用研究成果。建议重点探究、优化新型功能性油脂纳米乳的制备方法,赋予其更多的营养性、功能性,以满足食品工业对纳米乳体系优质原料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大豆及大豆食品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关乎大众的营养与健康,理顺和调控好大豆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利用和食品制造现代化之间的发展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十分重要。我国是重要的大豆生产国,总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四,每年有85%以上国产大豆用于食品加工,但是,目前我国大豆食品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构建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在原料利用方面,尽管国产大豆在需求量上保障了大豆食品产业的供给,但品质难以达到专用大豆原料的要求;大豆的混种、混收、混用仍是让大豆食品加工企业感到困惑的难题;国产食品专用大豆原料要在未来保持竞争地位,就要在品种选育、种植管理、产销品质控制方面有明确的定位;需建立统一协调的生产、加工、销售制度体系;完善我国大豆原料标准体系以及大豆品种名和加工产品商品名统一的原料标示推广系统。在产业加工方面,大豆食品加工现代化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传统工艺深度挖掘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不足,针对增强营养健康和不同使用功能性诉求的产品市场细分尚需加强。今后,我国的大豆食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开发一定要走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地提升大豆食品加工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原料、储运、产品生产、制造和流通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制造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