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S195、S1100型柴油机油量限制和扭矩校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式主要以S195型柴油机为例,论述了改善单缸小功率柴油机扭矩特性的途径。从影响柴油机扭矩特性的因素考虑,分析了S 195型柴油机用单体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文中还分析了机械式校正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介绍了校正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柴燃并车传动装置双速齿轮箱工况切换时的扭矩冲击特性,构建了柴燃并车传动试验台,建立了CODAG传动装置运行切换冲击仿真模型。通过物理模拟和仿真试验,对双速箱中低速比向高速比切换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燃并车传动装置工况切换会产生一个明显的扭矩冲击,其中双速齿轮箱中扭矩冲击的试验峰值为7 000 N·m,仿真峰值为6 400 N·m,并且冲击值与双速箱输出端联接的转动惯量大小成正比,验证传动装置运行切换冲击仿真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凸轮轴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型线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水平.本文通过对PFI增压汽油机进行不同型线的凸轮轴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了凸轮轴型线对发动机性能及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当减小气门重叠角可以有效提高低速扭矩,但是燃烧变差,适当增大进气门升程及包角,可以增加扫气的同时提高燃油雾化效果,改善燃烧降低油耗,但对扭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姚晓山  李琳  张友荣 《内燃机车》2011,(12):15-18,42
对柴油机摩擦扭矩进行深入分析,将整机摩擦扭矩分为活塞组、轴承、气阀等几个部分,并分别进行建模研究。模型以多缸四冲程机为研究对象,分别得到了各部分单独的摩擦扭矩模型和柴油机整体摩擦扭矩模型,并利用某型四冲程柴油机实测倒拖时的气缸压力和转速等参数对模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二次平衡技术及节能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存在负扭矩、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二次平衡装置,对抽油机的二次平衡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给出了通过抽油机扭矩曲线信号叠加,实现抽油机净扭矩的正值化的方法,同时降低一次平衡曲柄轴净扭矩的两个峰值,从而降低了电机的功率,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节能达到15% ~20%.该技术具有很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用高压喷油泵驱动扭矩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直列机械喷油泵采用凸轮驱动供油,喷油泵凸轮轴(以六缸机为例)旋转一周,喷油泵供油6次,因此,相应的驱动扭矩为脉冲式,每周波动6次,其瞬态值远远大于平均值。而在提前器、联轴节等零部件设计时,了解瞬态扭矩的峰值则至关重要。经过对目前扭矩测量的两种主要方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通过测量喷油泵泵端压力计算喷油泵瞬态驱动扭矩的新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给出了计算实例,并通过测量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喷油泵工作能力提高对驱动扭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气压下B50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对B50与B0燃料,在不同气压下做了台架试验,对燃烧特性、负荷特性、外特性等的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气压下与燃用B0相比,燃用B50的输出扭矩、爆发压力、压升率和放热率等降低但峰值提前,其输出扭矩降低5%-7.06%,比油耗升高4.7%-6.9%;HC、CO和烟度分别下降31.4%、23.7%和27%,NOx排放升高8.7%。大气压力升高后燃用B0输出扭矩约升高19.5%,比油耗约降低7.5%;燃用B50输出扭矩约升高15.7%,比油耗约降低5.5%,在低速下尤为明显。结果表明B50的燃用性能不是太理想。  相似文献   

8.
搭建搅拌式风力致热试验台,以自制的2种致热器为研究对象,使其分别在3个不同平均角加速度24.92、14.66、8.04 rad/s2下启动。通过动态扭矩测试仪和数据采集仪测试记录致热器启动阶段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致热器启动时所需扭矩与角加速度的一次方、转速、叶片半径的二次方成正比,同时得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式;满负荷时,启动扭矩会出现一个峰值,且角加速度越大峰值越大,自然风必须提供峰值以上的扭矩,否则装置无法启动。  相似文献   

9.
在某单级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基础上,围绕提升低速扭矩及改善涡轮迟滞效应进行了复合增压系统、两级涡轮增压系统匹配方法研究。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汽油机单级涡轮增压与两级增压发动机(复合增压发动机和两级涡轮增压发动机)仿真模型,并借助实测结果进行校核。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计算结果对单级涡轮增压和两级增压系统的低速扭矩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增压与两级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扭矩特性比单级涡轮增压发动机分别增加了62.80%和54.35%,燃油经济性分别减少了23.45%和22.71%;动态响应特性由优到劣依次为复合增压、两级涡轮增压、单级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在1 500r/min(低速区域)三者动态响应特性差距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涡轮谐振复合增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四缸柴油机采用谐振复合增压系统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国产R4100ZT型柴油机的谐振复合压系统,改善了增压柴油机的低速扭矩特性,并使整机性能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