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钢7号高炉自点火开炉以来,受原燃料条件限制和操作因素的影响,煤气利用率始终徘徊在45%左右,燃料比高,导致生铁成本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生铁成本,2012年以来,本钢7号高炉结合自身的原燃料条件及操作炉型,通过优化装料制度,采取疏导中心兼顾边缘气流,稳定环带的技术措施,煤气流分布合理,改善了煤气的热能和化学的利用;提高热风温度和煤粉燃烧率、采取稳定炉料结构,提高熟料比,兼顾干熄焦和水熄焦合理搭配使用,入炉原燃料成分趋于稳定,保持了较高的煤气利用率,实现了高产低耗。  相似文献   

2.
高炉布料矩阵对高炉顺行和煤气利用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钢7号高炉以前采用的布料矩阵是中心加焦布料模式,通过中心透气性较好的"焦柱"使边缘区气流横向穿过中间区到达中心,增强中间区矿物与煤气流的接触面积,但是实际生产中煤气利用率差。通过对本钢7号高炉布料矩阵的调整,对比分析调整前后顶温、壁体温度和煤气利用率等因素的变化,总结出适合本钢现有原燃料条件的最佳布料矩阵——采用中心加焦结合平台漏斗布料方法使通过中间区煤气流增加,本钢7号高炉煤气利用率提高2%,燃料比降低15 kg/t。  相似文献   

3.
德钢2号钒钛矿冶炼高炉通过调整送风制度、缩小进风面积、提高鼓风动能,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打下了良好基础。积极摸索合理布料制度、稳定气流、提高煤气利用率,创造了单月煤气利用率40%、燃料比597 kg/t的良好成绩。减少炉内漏水,降低不必要的燃料消耗,促进了炉况稳定顺行。加强日常管理和操作,采用精细化管理为燃料比的继续降低提供了有力支撑。德钢2号高炉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燃料比,使高炉稳定顺行,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福 《金属世界》2011,(6):10-15
本钢7号高炉技术人员通过对布料矩阵的理论探索,对布料轨迹进行理论计算,初步推算出不同档位对应的溜槽倾动角度;同时结合现有的原燃料条件和送风制度进行适当改进,根据合理煤气流分布原则,实现上下部制度相结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依据高炉炉内顺行情况进行逐步调整和优化,摸索出适合七号高炉自身生产条件的布料矩阵,控制好边缘和中心气流发展程度,保证煤气流的稳定分布,高炉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改进,高炉实现高效、优质、低耗生产。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高炉操作中,煤气分布与送风制度、装料制度关系密切。送风制度决定了煤气的原始分布,装料制度可以调节煤气的分布状况。宝钢高炉的实践表明,煤气分布以中心流比较发展,边沿流适当发展为理想的分布。煤气分布调整的基本考虑有以下三点。 1.下部调节的送风制度对于气流的合理分布和炉缸工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在调整煤气分布时,首先要考虑送风制度(风量,风温、湿份、喷吹量,风口面  相似文献   

6.
对本钢七号高炉降低焦比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原燃料条件的改善、合理的炉型、优化布料矩阵及大批重、合理的送风制度、高风温、高富氧,以及各项制度的合理匹配是本钢七号高炉降低焦比的主要经验。由于七号高炉率先使用大批重煤气利用率好,炉况稳定顺行,焦比降低,煤比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3000m3级高炉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钢板材新1号高炉开炉运行至今,利用系数始终不高,生产能力没有达到最佳。根据原燃料质量条件,同时结合高炉的实践运行参数,对影响高炉炉腹煤气量、K值的各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提高炉腹煤气量的对策,为高炉下一步强化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魏凯 《金属世界》2011,(6):21-23
本钢新1号高炉是本钢最大的现代化高炉,其装备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但从2009年2月份开始,由于产量大幅提升,原燃料开始出现大的波动,同时对大高炉的操作和管理的认知也不够,造成炉况一直不稳,高炉顺行未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合理的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及强化炉前管理等措施,高炉冶炼强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2010年12月份达到平均日产过万的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邯宝2号高炉在原燃料劣化趋势下实现低燃料比条件下的降焦增煤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通过加强原燃料筛分、合理匹配上下部制度、改善煤粉燃烧条件、制度化出铁模式等操作调整,实现了低燃耗生产条件下的指标进步。  相似文献   

10.
王超  宋文虎  徐飞 《上海金属》2013,35(1):35-39
为了应对生产条件的变化,保证高炉炉况稳定和获得较高的煤比,需要调整初始煤气流分布,而鼓风动能是决定初始煤气流形成和分布的关键参数。结合宝钢2号高炉2011年生产攻关操作实绩,分析摸索合适鼓风动能的过程,讨论2号高炉合适鼓风动能的控制范围,并提出选取合适鼓风动能的依据和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胫骨是一种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组成的自然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具有层状的微结构并且平行于骨的表面排列.观察也显示这些羟基磷灰石层又是由许多羟基磷灰石片所组成,这些羟基磷灰石片具有长而薄的形状,也以平行的方式整齐排列.基于在胫骨中观察到的羟基磷灰石片的微结构特征,通过微结构模型分析及实验,研究了羟基磷灰石片平行排列微结构的最大拔出能.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片长而薄的形状以及平行排列方式增加了其最大拔出能,进而提高了骨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4.
15.
钢材打捆机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材打捆机是一种用于轧钢精整工艺的新型自动化设备,其控制系统基于SiemensS7 PLC和TP7触摸屏。系统的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液压高低压自动控制、在线监视、离线故障检测、多台设备协同工作、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本文描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论述了CAD技术中参数化设计的三种建模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机械设计中的机构结构,归纳出其零件的几何特征构成。设计了机构CAD图形库,并提出了该图形库生成步骤和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18.
刘兴  赵霞 《表面技术》2008,37(1):37-39
采用激光辐照对FeCrAlW电弧喷涂层的组织进行致密化处理,借助扫描电镜和X衍射对涂层的组织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涂层组织致密度提高,孔隙率明显降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加,涂层的显微硬度降低.在较低的扫描速度下,涂层与基体之间形成互熔区,涂层与基体之间产生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9.
Metal Science and Heat Treatment - The effect of parameters of hot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on formation of the martensite-austenite component of bainitic and ferritic-bainitic structures in...  相似文献   

20.
V法造型工艺在铸造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但V法造型设备的发展却比较缓慢。由于非标设备的缘故,设备在安装调试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列举了V法造型设备经常出现的故障,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