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科创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是主要的载体。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了更好支撑和服务地方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培养,建设新型产业学院模式尤为重要。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中药产业学院"为例,根据地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建设意义、研究背景、建设模式展开讨论。本研究通过探索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学院提升应用型生物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面临的人才需求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为油气产业变革下的石油工程教育升级改造指明了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虚实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推广、工程素养培养、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方面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教学与科研生产有机融合的"三个融合",实现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为契机,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1个核心,2个融合、3个层次、4个贯通、5个模块"的教学改革思路,建立了"四平台"课程体系,探讨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容和实施方案,形成了与本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重要载体,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行业为纽带、企业为依托、研究所为支撑的"五位一体"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发挥"政、校、行、企、所"资源优势,探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和共享机制,实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谋、共建、共管、共用、共享"机制,服务人才培养和区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闽江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经过近4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平台、校企合作、科技竞赛、人才需求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与实践。面临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通过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实习基地、培养成效等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从而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医药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7.
浅谈材料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丙红  周长忍 《广东化工》2011,38(3):194-195
加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举措。文章从突出专业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新工科建设历程及建设具体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高端化工产业规划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引教入企、引企入教、校企融合,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体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和柔性化、特色化培养机制,打造产、学、研、育立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和平台。  相似文献   

9.
周崇松  邓斌  刘文奇 《广东化工》2016,(12):283-284
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行业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结合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重点从专业集群建设、校企师资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讨论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能源化工群在能源化工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能源化工专业群建设指导思想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菏泽市地方发展需求和菏泽学院实际,从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创业、凝练专业特色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能源化工专业群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实践操作型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服务于化工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化工》2021,49(8)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卓越人才培养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需求,立足于办学定位和建设条件,构建"三个融合"、"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结合地区产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为坭兴陶产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系统开展坭兴陶产品设计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推进设计教育和北部湾陶瓷产业融合,解决坭兴陶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陶瓷产业发展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培养符合坭兴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面对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南京工业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回归大学本源,以学生为中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加大教学投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特色建设、实习实训体系构建、加速第一与第二课堂融合、优化教学方法和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等方面集中发力,以期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理工综合性学科,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为培养高水平应用性生物技术专业人才,我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初步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评估是强化高校质量保障自觉意识,构建教学质量长效保障机制的重要举措。论文围绕分类培养、课程模块化、技术升级为组成的"一人一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教师队伍、双向教材、课程建设、图书资料、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就业调查分析等方面建设阐述了药学专业评估对"一人一专"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将人才培养与评估指标融合,实现以评促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以新乡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阐述了专业定位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思路,重点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大纲制定、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分析了一流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对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并以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讨论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础。探索发挥地缘、业缘特色优势,着力解决如何构建“政、校、行、企”多主体协同的长效育人机制,符合能源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旨在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从合格到卓越,从应用到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实施为地方本科高校打破身份壁垒、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重点介绍了长春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和做法,从强化思政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深化“双创”教育、融合教学科研、打造优质团队和完善政策机制六个方面,探索建立了化学专业“六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从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和示范辐射作用三个方面总结了改革成效,以期为其他地方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滁州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最终形成了"校企政协同、产教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初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本专业所采取的方式对其他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新工科"给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带来了新挑战,需要开展"新工科"研究,落实办学定位,紧跟企业需求,加快应用化学专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已经进入深入实施阶段,随着教育深化改革及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已经在多地区实施,并且取得一定成绩。现以我校食品专业为例,探索研究了新时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多功能实训室的创新路径,包括实训室设备的校企共同建设以及VR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以期实现持续高质量的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