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双通道煤粉燃烧器就是将一次风分为上下两通道,两股一次风是以贴壁受限射流形式进入一个突扩稳燃腔,在稳燃腔内上下两股一次风之间设计一个回流空间,用以卷吸炉内高温烟气加热一次风粉气流,预热点火,上下两股一次风气流可以防止稳燃腔喷口上下壁在燃烧运行中不变形烧坏、不结渣。浓相煤粉气流降低了煤粉着火热,缩短了着火距离,使煤粉提前着火,点燃淡相煤粉气流,淡相煤粉气流的及时混入有利于提供煤粉燃烧所需的氧气,有利于提高煤粉的燃尽度。大大降低着火期间煤粉气流的辐射散热,提高了燃用难燃煤种及劣质煤时的着火稳燃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温回转窑的热工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煅烧温度在1700℃以上的高温回转窑是生产合成耐火原料的主要装置之一。回转窑要实现高温煅烧,必须具备五个条件:1)承受高温的能力;2)必须有好的燃料;3)一次风要预热到250~350℃;4)二次风温控制在600℃以上;5)入窑料要预热到400℃左右。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合成耐火原料。  相似文献   

3.
梁明超 《小氮肥》2015,(3):19-20
<正>1空气预热器的作用在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中,空气预热器的作用是利用烟气的余热来提高空气温度,一方面吸收烟气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使排烟温度控制在指标之内,从而提高余热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另一方面,使冷风变为热风、与可燃废气一同送进燃烧炉内燃烧,可改善燃烧条件,提高燃烧效率。因此,确定空气预热器在流程中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2设置空气预热器的必要性利用引风机前的低温烟气余热,将常温的二次风空气预热至150℃以上,然后送入燃烧炉助燃,以此来提高燃烧炉内的燃烧温度,同时烟气温  相似文献   

4.
石油焦煅烧回转窑内多场耦合数值仿真与操作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焦烧损严重是石油焦煅烧回转窑存在缺陷。为研究降低石油焦烧损的方法,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窑内流场、温度场、浓度场、燃烧释热场进行耦合计算,并对二次风与三次风的位置与方向对窑内各种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二次风的位置与方向对煅烧带氧气浓度分布的影响较大,适当调整其位置,有利于降低该区域氧气浓度,减少石油焦的烧损;改变三次风的位置与方向,对挥发分的燃烧影响较大,其合理布置可加速挥发分的燃烧,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
《炭素》1976,(1)
目前碳素工业许多工厂采用回转窑进行煅烧炭素原料,一般使用煤气或重油作为燃料,燃料在窑内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明火直接煅烧原料,同时产生巨量高温烟气,烟气中含蓄着大量的热能,当前这些热能有的已得到利用,如有的用于产生蒸气,有的作为烘干碳素原料或其他用途。我厂拥有二台(?)1.4×24M回转窑,使用发生炉煤气(冷煤气)作为燃料,煤气组成如  相似文献   

6.
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和低氮排放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一、二次风的风率和烟气再循环技术改造来增强分级燃烧效果,降低炉膛燃烧温度,减少烟气含氧量,从而遏制氮氧化物(NOx)的形成。低氮燃烧改造实施后,辅助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脱硝,使锅炉烟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重要基础材料的水泥产品需求量极大且趋于稳定。水泥生产过程中的NOx排放与燃煤火电厂和汽车尾气产生的NOx排放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分解炉是降低水泥生产工艺中NOx排放的有效设备。笔者在引入高温烟气的模拟分解炉内进行空气分级燃烧试验,研究配风位置、配风比例以及石灰石/煤比例对分解炉内燃烧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稳定过程中,高温烟气发生装置的给煤量和配风量保持不变。此时,高温烟气发生装置的时间平均温度为911℃,其产生的高温烟气温度稳定在750℃左右,高温烟气中NOx主要以NO和N2O的形式存在,其浓度分别为261.49×10^-6和12.96×10^-6。该股高温烟气将模拟实际回转窑产生的烟气进入分解炉内。在分解炉的上部区域(距离顶部0~2 000 mm区域)的温度为800~1 000℃,与实际分解炉运行温度一致,排放烟气中NOx主要以NO和N2O形式存在。随着中间配风位置的下移,煤粉燃烧放热区域下移,而顶部区域的石灰石吸热量变化较小,则原有热量平衡被打破且原有吸热量高于现有放热量,导致顶部区域内燃烧温度降低。此时,还原气氛中煤粉燃烧和石灰石分解反应时间均变长,导致NOx的还原反应更加充分。但石灰石分解产生的氧化钙(CaO)作为中间产物会促进NO的生成反应,其反应时间增加也促进了NO的生成;另一方面,石灰石作为催化剂参与焦炭和挥发分还原NO的反应过程,分解炉顶部区域的温度下降使得该还原反应变弱。综上,NO的最终排放浓度是以上反应的综合结果。随着配风位置的下移,该变化对NO的生成作用更加明显,故NO的排放浓度逐渐升高。当一级风量与二级风量的配风比例降低时,分解炉上部区域的煤粉燃烧份额减少和石灰石分解量降低,而分解炉下部区域的煤粉燃烧份额增加和未分解的石灰石份额增加,但石灰石的吸热增加量高于燃烧增加份额的放热量,因此分解炉内整体温度均降低。分解炉内NO浓度是由石灰石催化的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综合决定的。一级风量变小时,尾部CO浓度随之增加,烟气中NO浓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当石灰石/煤比例增加时,分解炉内沿程温度逐渐下降。随着石灰石给粉量增加,分解炉内石灰石受热分解产生的CaO浓度增加,CaO催化NO还原反应更剧烈,从而NO浓度逐渐降低。而石灰石给粉量增加和分解炉温度降低的过程导致尾部的CO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玻璃熔窑在采用高温低氧燃烧(HTAC)技术的条件下使用烟气再循环联合燃尽风燃烧对降低NOx排放有极其显著的效果。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烟气再循环联合燃尽风燃烧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际运行数据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1)随着烟气循环率增长,炉膛火焰温度下降,小炉出口NOx浓度下降;(2)加入燃尽风有利于提升烟气对玻璃液的热通量;(3)本研究条件下烟气再循环联合燃尽风降氮燃烧优化运行参数为:烟气循环率5%,燃尽风率20%;在优化参数下运行时,其对应的NOx质量流量为0.009 51 kg·s-1,热通量为41.54 kW·s-1,与基础工况(循环率0、燃尽风率0)相比,NOx排放浓度下降60.73%,烟气与玻璃液间热通量增加13%;而与循环率0、燃尽风率20%的工况相比,NOx浓度下降49.4%,烟气与玻璃液间热通量下降3.7%。为玻璃熔窑NOx减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1存在问题我公司1500t/d熟料生产线是在原单列五钵的克虏伯型立筒预热器Φ4m×60m回转窑基础上的改造项目,烧成采用了CDC预热预分解炉系统。本着节省投资、充分利用原有厂房建筑结构的原则,Φ1800三次风高温调节阀(见图1)安装在入分解炉前管道1郾2m处,紧靠分解炉立柱和框架梁。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预热燃烧过程中,预热燃料在下行燃烧室的燃烧过程至关重要。为了研究预热燃料在下行燃烧室中的流动和燃烧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结合试验手段,对不同二次风喷口配风方式下,预热燃料在下行燃烧室的燃烧过程进行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配风方式下,流动特性、温度特性、组分浓度分布特性以及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预热燃料在下行燃烧室的燃烧过程中,二次风会卷吸烟气在下行燃烧室上部产生回流,稀释反应物,在中心喷口配风时回流区域更大。不同配风方式下,下行燃烧室中的温度分布不同。环形喷口配风时下行燃烧室中的温度峰值为1 459 K,而中心喷口配风时下行燃烧室的温度峰值为1 555 K,同时环形喷口配风时下行燃烧室的高温区域较小,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环形喷口配风时,预热燃料和二次风的混合更加充分,高温煤气和空气的反应更加强烈,有助于燃料的着火及升温。而中心喷口配风时下行燃烧室顶部的CO和H_2等还原性气体浓度较高,有助于还原NO_x。同时较高的温度促进了气化反应,生成更多的CO和H_2,在燃尽风喷入前的区域形成还原性气氛,有助于进一步还原NO_x。二次风中心喷口配风时,更多的氮氧化物被还原,尾部烟气中的NO_x排放浓度为107×10~(-6),二次风环形喷口配风时,尾部烟气中的NO_x排放浓度为121×10~(-6)。  相似文献   

11.
在1kg/h规模的常压流化床气化实验系统上,在850℃,900℃和950℃,n(O)∶n(C)分别为1.0,1.1,1.2,1.3和1.4,生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40%的条件下,对某地PRB煤和一种生物质(美国竹柳)的共气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H_2含量(体积分数,下同)逐渐增加,CO和CH_4含量及Q_(HHV)(合成气热值)逐渐减少,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较多.随着n(O)∶n(C)的增加,CO,H_2,CH_4含量和Q_(HHV)呈下降趋势;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随着生物质比例的增加,CO,H_2,CH_4的含量先减少后增加,Q_(HHV)增加较多,合成气产量和碳转化率增加.n(O)∶n(C)为1.0时的炭黑量要高于n(O)∶n(C)为1.3时的炭黑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与苯乙烯(ST)的悬浮接枝共聚合,考察了PC/ST质量比、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对共聚合的影响,获得了接枝率为35%,接枝效率为65%的接枝共聚物,并对接枝共聚物进行IR、DSC、DMA等表征,测定了支链PS的分子量及支链数。  相似文献   

13.
孙之达  陈雨虎 《大氮肥》1999,22(5):298-300
介绍金陵化肥厂DCS和PLC系统从运输到运行期间所发生的故障,同时也对十几年来的系统维护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镜和孔径分布测定仪对自制聚醚砜( PES)和磺化聚醚砜(SPES)膜进行表征,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研究PES膜和SPES膜过滤牛血清蛋白液(BSA)阻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ES膜孔径为0.22~0.27 μm,初始纯水通量为642 L·m-2·h-1,过滤质量浓度为1 g·L-1的BSA溶液时平衡通量为30.4~31.9 L·m-2· h-1; SPES膜孔径为5.2~11.1 nm,初始纯水通量为8.1 L·m-2·h-1,质量浓度为1 g·L-1的BSA时平衡通量为3.4~6.9 L· m-2·h-1.过滤时PES膜阻力主要集中在吸附和堵孔阻力,2者相加为总阻力的91.1%;而SPES膜阻力主要集中在膜本身的阻力,为总阻力的41.8%,其次为堵孔阻力,占总阻力的38.3%.经清洗后,PES膜的纯水通量可以恢复到82%,而SPES膜可以恢复到494%.  相似文献   

15.
甲酸甲酯合成与转化的催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述了甲酸甲酯(MF)合成与转化的催化技术,展示了从MF出发发展C_1化学的可能途径,在MF的合成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从甲醇出发的羰化法、脱氢法和氧化法催化技术,简介了我们的有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GE-HPLC、NMR、EI-MS、GC-MS对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醚化反应产物的各个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别.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1995年国内涤纶长丝、短纤的供需状况。预测了1996年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向及需求量。指出涤纶应朝着差别化方向发展,重点开发仿毛、仿丝、异形涤纶纤维。  相似文献   

18.
19.
粉煤灰与水泥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及评述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结合水泥混凝土向绿色高性能化发展的方向,综述了近十年来粉煤灰和熟料共同水化硬化的基础研究进展,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祁楠  陈兴 《精细化工》1996,13(6):23-27
芳胺与四种取代苯甲醛缩合,合成了20个希夫碱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提纯,讨论了希夫碱的分解与分解抑制。测试了希夫碱化合物的紫外 可见吸收曲线及SHG效应,发现有7个化合物有倍频效应,其中两个倍频能力高于尿素,讨论了取代基对λmax、Δλ1/2max及SHG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