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75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消除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075铝合金厚板的预拉伸量、时效工艺制度与淬火后残余应力大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拉伸量的增加,轧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当预拉伸量为2%左右时,残余应力降到 零;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增加,轧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均呈下降趋势。合理的预拉伸量和时效制度是减少7075铝合金厚板淬火残余应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铝加工》2021,(3)
研究了不同固溶制度、预拉伸及时效制度对6101铝合金性能与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变化小,但晶粒呈长大趋势,折弯橘皮越加明显;预拉伸提供了更多的形核地点,提高了合金的时效强化能力;在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过程中,随着人工时效温度的提高,更快进入到过时效状态,电导率随之增大;相对单级时效而言,双级时效下的各项性能更佳、更稳定,有利于实际生产控制。结合热处理各工艺参数对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在固溶(530℃/(15~60) s)+预拉伸量0.5%+双级时效(165℃/4 h+200℃/(5~12) h)制度下,材料可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厚度为6 mm的7075铝合金中厚板为对象,开展预拉伸对板材几何精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表明,当预拉伸量相同时,板材宽厚比越大,回弹后的纵向永久变形率越小;预拉伸对板材的宽向尺寸影响很小,其预拉伸过程近似于纵向延伸、厚向减薄的平面应变状态;通过数据拟合,建立了3种宽厚比中厚板的预拉伸量与其纵向和厚向回弹后永久变形率之间的关系方程;随着纵向永久变形率的增加,预拉伸板时效后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纵向永久变形率为2.0%~2.5%时,预拉伸板的强度性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钻孔法对经不同拉伸量的60mm厚6061铝合金预拉伸板进行残余应力的测量,分析其现存残余应力大小与拉伸量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对于60mm厚的6061预拉伸板经拉伸率1.9%左右的预拉伸后,其残余应力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工业纯钛TA2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预应变后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预应变后应力应变曲线上升,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预应变量及应变速率影响,建立了预应变后材料强度的经验表达式。根据Hollomon本构方程,研究了预应变后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及应变强化指数的变化,确定了预应变试样的拉伸本构方程。断口观察表明,预应变后材料延伸率下降,断口收缩率及韧窝尺寸均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和室温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形变时效中预变形对含钪Al-3.5Cu-1.5Li-0.12Zr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的预变形能促进T1(Al2CuLi)相弥散细小析出,显著提高合金强度,使时效峰值提前。合金强度随预变形量和时效时间增加而增加,到峰值后,随预变形量增加和时效时间的延长,T1相长大粗化,合金强度和塑性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合金合宜的预变形量为3.5%~5.6%。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预拉伸变形对DX51D无铬钝化镀锌板在氯离子环境中的电化学行为及腐蚀机理,通过盐雾试验箱进行加速腐蚀试验,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讨论了不同预拉伸变形量的DX51D无铬钝化镀锌产品在3.5wt%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预拉伸变形量对DX51D镀锌板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影响不大,但不同变形量的DX51D镀锌钢板的阻抗谱有较大差异。电化学阻抗谱和盐雾试验结果均表明,在0~30%的预拉伸变形范围内,DX51D镀锌钢板的腐蚀速度随变形量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之后又随着变形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航空航天用2024-W铝合金固溶状态下的型材进行拉弯加工,研究不同预拉伸力对拉弯回弹的影响,并建立2024-W的线塑性方程。同时对预拉伸阶段产品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异及不同拉伸量下的回弹趋势做了初步理论分析。试制结果表明,在应变量达到2.5%以上时,回弹量较小,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王旭等人分析了不同预变形量下退火态Zr-4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了预变形量对退火态Zr-4合金室温和350℃下拉伸性能的作用规律,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不同预变形量试样的显微形貌、位错组态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退火态Zr-4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显著提高,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有一定的降低。对不同预变形量试样的显微形貌及位错分布情况的  相似文献   

10.
稀土、钛和铌对冷轧超低碳搪瓷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全社  王先进 《钢铁》2004,39(5):59-62
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加工不同稀土、钛和铌含量的冷轧搪瓷钢板。测定了钢板的力学性能,分析了钢中的第二相粒子,用电化学方法测定钢板的氢渗透性以及预拉伸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RE、Ti和Nb元素的钢板既具有较高的伸长率和γ值,又具有良好的贮氢能力。随着预拉伸变形量的增加,钢板的贮氢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铝加工》2021,(2)
针对2A12合金板材在化铣面后出现的粗大晶粒问题进行了宏观形貌、显微组织及偏光组织分析。结果表明,2A12样品化铣面的粗大晶粒是由预拉伸时变形量偏大所致。拉伸量小于4%时,基材晶粒度1级;拉伸量为5%时,基材晶粒开始长大;拉伸量大于5%时,基材晶粒明显粗大。  相似文献   

12.
在Al-4.4 Cu-1.5 Mg-0.60 Mn合金的基础上控制杂质元素Fe、Si的含量得到了高纯度合金,将其挤压成型为型材,并研究了预拉伸永久变形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发现在预拉伸永久变形量为0.5%~3%时,高纯2024合金挤压型材的屈服强度随着永久变形量的增加不断提高,而断后延伸率则不断降低,永久变形量的增加对于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电导率测试及常温拉伸实验,结合剥落腐蚀测试、晶间腐蚀测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微量Zn对Al-Cu-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量Zn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合金T3态(预拉伸+自然时效)的塑性.随着Zn含量的增加,T3态合金点蚀电位提高,S相、阴极相和铝基体...  相似文献   

14.
预变形对Cp276型Al—L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斯仁 《稀有金属》1997,21(4):311-314
研究了预变形程度对Cp276型AlL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变形改变了合金的拉伸性能,使合金的拉伸强度明显提高,时效峰值提前,但塑性下降。随着预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峰值也越大,时效峰值到来的时间也越短。同时,预变形增加了位错密度,却降低了位错的可动性,加剧了变形的不均匀性,使沿晶断裂倾向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连续拉伸矫直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对传动系统中的无级变速器进行了几何计算,初拉力分析,可传递的最大扭矩计算,分析了拉伸矫直机系统延伸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原因。提出增大从动轮弹簧的预压缩量对提高无级变速器传递的扭矩,并提高系统的延伸率,满足生产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340 MPa级冷轧低合金高强度钢“桔皮”缺陷钢板和正常钢板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缺陷钢板的应力-应变曲线屈服点伸长率达到了3.73%,屈服延伸过大导致了所冲压的前风窗横梁连接板表面产生“桔皮”缺陷。在实验室采用对钢板预拉伸的方法模拟钢板工业化生产的平整与拉伸矫直工艺,随着预拉伸量的增加,试验样屈服平台的长度减少,当预拉伸量超过1.8%时,试验样的屈服平台消失。微观组织进一步分析显示,退火温度高导致钢板晶粒粗大和晶粒取向异常是冲压钢板 “桔皮”缺陷产生的根源。在连续退火工艺环节中合理控制平整和拉伸矫直工艺可以消除或者缩短试验钢屈服平台长度,并避免冲压件表面“桔皮”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5MN铝板预拉伸机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的组成、软件设计方法;通过预拉伸方法,有效的消除7050超厚铝合金因淬火引起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8.
4厚板系统 伊苏尔轧制厂航空用厚板典型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熔炼→铸造→铸锭均匀化→铸锭铣面→加热叶热轧叶剪切叶冷轧(12mm以上不冷轧)→固溶热处理→淬火→预拉伸→超声波探伤→人工时效→涡流电导率检测→锯切→精锯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7A04合金瞒状态预拉伸厚板熔铸、热轧、热处理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制度,使其生产出的T6状态的预拉伸厚板各项性能均能达到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铝加工》2014,(4)
正截止2013年,中国拥有拉伸机的铝合金厚板生产企业8家,共有拉伸机12台,最大的为120MN。目前在建与拟建的预拉伸机如果在2018年全部建成的话,中国将拥有预拉伸机50台,占世界总数的62.5%,所生产的预拉伸板足可以满足全世界那时的需求还绰绰有余。2014年,中国在建的有预拉伸机的厚板项目有5个,共有拉伸机12台。截至2014年6月,中国拟建的有预拉伸机的板带项目至少在10个以上,估计拉伸机总数超过35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