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法学专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认为应确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科学有用合理为课程设置原则,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并通过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制度保障,有效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现培养较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法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训练与法律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锋 《法学杂志》2007,28(6):24-27
针对法科学生培养质量日趋下降、知识结构单一、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性课程定位偏差、法律价值迷失等问题,法学院应进一步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在重视传统的14门核心课程的同时,还应扩充设置人权与民主宪政、市场经济、法律职业伦理等方面的课程,并按法律人的特有思维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权力制衡和司法自治等社会理想和法律观念。在法律实践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是非观、法律观。  相似文献   

3.
陈新华 《法制与社会》2013,(13):230-231
法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意在使学生在掌握法学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法律职业素质,运用所学法学理论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其中,模拟庭审教学是法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模拟庭审存在模拟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表演重于实训等问题,应以多元解纷机制为切入点,从模拟内容、课程设置形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4.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应侧重实践性而不是学术性,重点考察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实践能力。为了恢复其应然功能,必须实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法律诊所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该课程的结课作业可以作为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形式。为此,应重视、规范并保障法律诊所课程。  相似文献   

5.
律师参与法律实践教学在英美国家由来已久,但对于法学教育长期缺乏实践性的我国来说其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加强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加大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力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借鉴英美国家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说明了律师参与法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从交流平台、课程设置、硬件设置、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双导师制度以及经费投入等几个角度构建了律师参与实践教学的全方位体系,为律师走进法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法理依据与条件。  相似文献   

6.
模拟法庭教学基本上是法律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在学校环境下有机结合的最佳课程设置之一。但是,目前模拟法庭教学的随意性、教条性、杂乱性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将通过讨论模拟法庭教学的目的、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估来探究和思考如何系统组织模拟法庭教学,以期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和老师主导、学生主动获取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及老师辅导、学生积极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老师的激励与评估三者的和谐结合。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院校法律专业的大面积开设是高考扩招的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但高职法律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又显示出了我们学校的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本文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实践环节的设计与改革为切入点,拟从一门具体的课程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然后再扩而广之的去探讨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课程特点,针对性的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体系,以利于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实践教学已成为近年来法律课改革的亮点。实践教学就是列入教学计划的以法律课教学内容为主题,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必要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互动和演练中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素质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来加强高职法律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达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还没有以“模拟法律诊所”命名的课程。复旦大学法学院自2009年开始在法律硕士学生中开设的“法律诊所与模拟法庭”课程,与美国的“模拟法律诊所”课程更为相似,因而不应命名为“法律诊所与模拟法庭”。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弥补由于学科划分所造成的学生知识的片断性和不完整性,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法律诊所课程选课人数多、教学成本高与师资不足的矛盾。该课程应作为法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本科和法律硕士生教学中设置。  相似文献   

11.
郭金福  欧舸 《法制与社会》2011,(2):236-237,239
高等师范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必须尽快设置法律实践课程,以适应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指出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理清法学专业的办学思路,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加大对法律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从而培养更多拥有司法实务技能和刑事侦查方面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张平 《法制与社会》2013,(28):233-234
课程设置是一项看似简单但却相当复杂的项目。法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培养的法律专业人才是否合格。可见,课程设置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规律以及对于法律的理解都会对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产生一定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课程设置与法律体系及法学体系的关系法律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学科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过去课程设置上的种种弊端,都与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关。所以要改革课程设置,首先要从分析课程设置与法律体系、法学学科结构的关系入手。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法律既分门别类又相互关联的系统,法律体系是建立在部门法律的基础之上的,而部门法又主要是根据  相似文献   

14.
曹泮天 《法制与社会》2012,(21):235-236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培养偏重实践性的复合型法律人才教育.我国现行法学本科培养模式存在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模糊和过于偏重理论传授,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的缺陷.完善我国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举措包括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的调整,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常态化、机制化以及教学水平和师生考核评价体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一、法律实训课程的创建从课程开发角度看,一门课程应具备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大纲、教材、成绩评定体系。对于实训课程而言,还应有实训项目。教学目标是课程开发的指针,法律实训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开展法律实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法律职业工作。法律实训的常见方式有:案例讨论、辩论、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学等。由于模拟法庭的实训活动具有可控性、仿真性、重复性、自主性和易普及性等优点,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能力、法律方法能力和社…  相似文献   

16.
代义 《法制与社会》2012,(34):226-227
民法实训课是高职法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结合运用民事程序法与实体法,以法学思辨能力和法学基本理论来准确分析、解决民事法律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定位笼统,学与用结合不理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高职民法法律专业毕业生应俱备的各项基本职业能力着眼,分析如何在民法实训课中,以基本职业能力为导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设计教学活动与步骤,训练与强化学生这些基本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着培养目标大致类同,忽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单一的政治学或管理学类课程设置取向等现实困境。本文认为,要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应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课手段等领域大力加强改革和突破力度,重点是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自身优势特色培育。  相似文献   

18.
卷宗具有资料较为齐全、法律文书较为多样以及内容较为真实等特点。在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卷宗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法律实务的情境中来学习法律文书,不仅能激发学生制作法律文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实现法律教学中学以致用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王喆  王琼 《法制与社会》2011,(18):234-235
诉讼法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法学应用性课程,诉讼法的教学应当注重实践环节的合理设置。模拟法庭是我国目前法学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它能够较为全面地强化学生的理论应用技能和素质。在诉讼法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课程特点,有效运用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公正理念和规则意识,塑造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府法律执业者。  相似文献   

20.
《模拟法庭》教学中创新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是近几年为适应高校法学教育培养对象的创新性、实践性能力在高校法学教育中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目前由于探索的时间较短,从学校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模拟法庭课程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如何贴近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如何能够满足学生对创新实践的要求等方面都将是今后开展模拟法庭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