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昊 《理论界》2011,(8):98-10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虚拟实在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计算机和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的生存和交往空间——赛博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作为两门古老的学科——哲学和法学——共同关注的自由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哲学上,赛博空间的自由是意志与创造性的统一,是意志与逻辑必然性的统一,也是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由此在法学上,对赛博空间自由的规定必须遵循三大原则:互动平等原则、虚拟冒犯原则、网络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自力 《文史哲》2004,3(5):13-19
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空间力量不仅重新型构了哲学美学上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对数字世界艺术创作和消费的观念与实践提出挑战,同时也为研究赛博空间或虚拟世界的美感经验,及其与人类思维想象空间的联系创造了更为直接的条件。数字化时代存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赛博空间同样具有美感特质,建立针对数字化审美艺术的新媒体美学已是相当紧迫的问题,艺术家、美学家应面对挑战,担负起时代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赛博空间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终端为窗口,以网络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新传媒和符号传播为媒介,最终形成主体和技术相融共生的崭新空间样态。赛博空间以其"向内"的虚拟性、仿真性和"向外"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特质深化了"超空间"哲学意蕴,也成为后现代空间转向中主导的表征形式。无论是网络游戏、慕课系统,还是网络文学、仿象界面,其背后都透露了主体生存状况、审美经验体察以及知识权力在后现代时期的新变,促使多元审美文化时代的来临,给当下的美学发展和研究提供契机。赛博空间实现了后现代美学功能的释放,其主体性的重建、超真实的审美自由和"仿象"的审美"内爆"都给美学自身的介入性和实践性注入了活力,也从对象、主体和意义等层面丰富了自身的话语资源。审视美学的未来前景,信息技术的延展和赛博空间的勃兴也将以学科互涉、文化研究和微观政治论的视角重构美学的文化诗学和审美意识形态面貌。  相似文献   

4.
沈洁 《社会科学家》2008,(3):145-149
本文以赛博空间和物理空间为基础,将赛博文化与传统形态的文化进行比较.以世界的信息共享为前提,赛博文化显然具有了全球性的色彩,然而赛博空间自身的非中心化,又使得赛博文化的多元化得以保证.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赋予了赛博文化的消费者巨大的主动性,使之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搜索高度个人化的信息,并直接介入文化的生产过程.因而赛博文化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兼容、文化个性化与全球化的统一、以及多元文化与一元文化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形态的文化不同的是,它从真实性走向虚拟性,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单向性走向互动性,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互联网上的生活,互联网已经构建了一个新型人类生活空间。人们用许多名词来描述这个空间,如赛博空间、网络空间、网络社会、虚拟世界、虚拟实在等等。然而,大量词汇的出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不便,不利于对这个空间的研究、认识和应用等。从中文翻译的习惯以及人类活动空间的本质来看,用赛博空间来命名是恰当的。其他几个词偏重于虚拟化或网络化特征,用来命名这一空间略显不足。因此,在界定赛博空间概念的时候,必须对赛博空间与网络空间、虚拟世界、虚拟实在、网络社会进行比较和区别。  相似文献   

6.
网络与文学的结合,催生出一个新的产物:网络文学.随着近几年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这个新型事物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赛博空间中自由而为、率真而发的精神更是人们在技术世界里难以寻觅的,网络文学从诞生开始就注定要颠覆传统的美学观念,甚至对以往传统的文学观也进行了一次不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商谈伦理学。商谈伦理学以可普遍化原则和话语伦理学原则为核心内容,映现着哈贝马斯在伦理学探究中的反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精神以及对互主体性原则的坚持。通过赛博社群成员之间的商谈建构赛博空间商谈伦理,需要理想的商谈环境和伦理商谈机制。赛博空间商谈伦理建构的难点和落脚点在于赛博空间道德主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张怡 《社会科学》2004,(12):86-90
本文从赛博空间、文字本体论的转移所带来的超文本现象以及人机互动界面三个方面对虚拟现象进行了认识论研究。认为由于虚拟现象的出现,人类传统的认识模式出现了重大变化,在赛博空间里人们是以全身心的沉浸方式通过界面去感知对象,从而主客体之间有了新的关系,实践有了新的特点,而这一切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出现了技术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第四世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第四世界”,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人类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信、虚拟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模拟缩合,构建起的一个新天地。它是对赛博空间、虚拟现实、网络世界和信息社会等新实体的综合。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信息和网络,有其存在的形式赛博空间和赛博时间,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它具有鲜明的文化性质和重要的社会价值。它与波普尔的“世界3”有质的区别,突出展示了其主体性、超现实性、虚拟性和想象性。  相似文献   

10.
塞博空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虚拟的社会交往空间形式,改变了全球性政治结构。西方各国政党都在利用网络世界或赛博空间尽可能地实现政党能力的再生、强化和提升,以期实现民众对其政党的认同、提升和再建政党形象,增强在政党沟通中的民主性、参与性和政党网上监督等目标。西方各政党都希望在赛博空间这个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利用其中的人力和政治资源来提升政党自身的影响力,进而巩固和提高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赛博朋克科幻电影在描述一个独具魅力的后人类世界的同时,也为性别研究提供了特殊的文本。相较于其他影视作品而言,赛博朋克电影中的赛博格和超人工智能等主体身上体现出以下特点:赛博格身体可更换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传统性别气质规范的失效,性别气质趋于非自然化和非稳定化;对传统两性角色、性别分工模式的超越导致了传统性别结构的破裂;在赛博朋克科幻文化所携带的后现代微观政治烙印的影响下,传统性别政治中性地位的瓦解。赛博朋克科幻电影为我们展望了一种性别政治图景:性别规范的失效、性别差异作为偏见之源的退隐,以及两性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自由发展与彼此合作。同时,这种前景也指导当下的女性主义者们注意到二元边界的不确定性,帮助接纳性别内的多元化身份,从而在尊重身份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同一支点,以吸纳、包容更广阔的人群参与到性别平权之路上来。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兰州学刊》2009,(3):150-153
文化批评家与女性主义学者哈拉维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革的新时代提出赛博科学观。她用模糊边界和断裂身份的赛博本体批判了二元论及立场论的整体性认识论,纠正了人们对技术的错误认识,为女性主义政治学重建提出建议,由此走向后现代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后,科学哲学进入后实证研究阶段,关注焦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科学实践。在这一研究中,西方学者逐渐形成了一种“赛博”的科学观,即指科学进入了一种人与物的混合本体论,科学认识是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相互作用,人类与机器耦合的结果。在这种科学观中,自然与社会的界限,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消失了,从而进入真实意义上的“后现代科学哲学”阶段。二战以后,科学与军事的联姻产生出来的一系列科学,如控制论、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生态学等映证了这种“赛博”科学观何以显现问题,这表明赛博科学与赛博对象是二战后文化的一个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赛博空间”是一个新的空间,甚至是日常生活空间、多维物理学之外的第三个空间,因此,要像哥伦布那样发现并占领这个新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殖民。其实,网上空间只是真实空间的延长而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个去除其神秘化的过程。互联网只是一个联结人与人的通信网,在其中存在着的是人的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另一个世界。要走出互联网所构建的这种“太虚幻境”,走出互联网研究者的浪漫情怀,回到真实的空间之中。由此联系到网上文化,其特征只是现实生活中文化特征的表现。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文化的多样性,网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就必然会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技术:人的发展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的“活动方式”的意义上,技术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的生命空间是人的发展空间的“大限”,不仅作为人的生命空间原初前提的人的初始生成推动于技术,而且技术使人的生命空间延续或扩展获得着现实的历史性。人的生命空间与发展空间统一于由“物性空间”、“赛博空间”、“思维空间”和“意义空间”等整合建构的实践空间。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的发展的实践空间归结向技术。人的发展的实践空间展示着人的存在自由,人的发展的自由空间以自由时间为现实形式。自由时间的占有即人的发展的自由空间的占有,在直接性与最终意义上,赖于技术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坛各类终结论盛行,针对"诗歌死了"的宣判,溯源古典诗歌,探寻诗歌发展过程中样式建立和经典化过程的基本规律,仔细辨识当今诗歌面临的危机,就能彻底否定诗歌终结论.诗歌的确面临困境,但是不会灭亡.新时代,赛博空间为诗歌提供了栖息之地,诗歌语言发生了变化,诗歌写作沾染戏谑风格,不能否认网络诗歌的芜杂.可又正是这种变迁带来了诗歌涅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从网络主体实践发展看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防 《理论界》2003,(6):57-58
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实践基础,扩大了人类实践的范围,倍增了人类实践的能力,改变了人类交往实践方式。网络实践活动发生在赛博空间中,因而其具有虚拟性、高度自由性、高度风险性特征;网络实践活动创造了人们对网络道德的需要,也即自由的网络实践活动必须受到网络道德的制约和调节。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一种科幻亚文类,赛博朋克小说具有后现代主义融合与内爆的特质.在小说内容上,高科技和反文化的融合构成一个独特的近未来后人类社会,挑战传统人文主义关于人及其身份的概念.在创作手法上,批判性地吸取了传统科幻和新浪潮科幻、主流后现代小说、侦探小说的元素,有着浓厚的混杂性和拼贴性.其融入大众文化的过程涉及到后现代审美实践的重要主题,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异质感和对话性.  相似文献   

19.
李继武 《东岳论丛》2006,27(5):141-14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的完整内容应该既表现为人类的自由,又表现为个人的自由,而且各有不同的内容。人的自由这两个方面,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其同一性既表现在它们“目的自由”的一致性,又表现为两者前提和归宿关系上的联结;其差异既表现在自由主体上两者有时呈现对立性甚至对抗性,又表现为目的自由方面的、在利用自由时间方式上的冲突。导致类与个人自由的这种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既派生于个人与类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又取决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赛博空间中性别模糊化和民主化的宣称并不合适。网络互动过程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传统社会的性别权力结构。两性具有不同的在线行为风格和沟通道德规范。男性仍然主导着互动的话语风格、参与数量以及话题;而女性被边缘化,并时常受到歧视性偏见。互联网媒介本身仍然提供了机会,使女性可以在“原型”化的性别模式之外有更复杂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