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四川省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构成特点,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2 年12 月手术取出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79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结石成分,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79例结石中,上尿路结石452例(94.4%),下尿路结石27例(5.6%),男312例,女167例,男女比例为1.9∶1.其中,草酸钙结石最多(54.1%)、尿酸结石(2.9%)、L-胱氨酸结石(0.6%)、六水磷酸镁铵结石(0.8%)、二水磷酸氢钙(0.2%);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25.7%)、草酸钙+尿酸(1.9%)、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2.5%)、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11.3%).男性尿酸结石明显高于女性(P<0.05),女性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比例高于男性(P<0.01).结论 四川省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有其地域特点,即以单纯草酸钙结石为主,尿酸结石发病率低,上尿路结石远多于下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闽南地区泌尿系结石(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和不同性别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 983例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应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确定结石成分,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患者的结石分布特点。结果 2 983例结石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5∶1,其中混合型结石2 238例,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多见(40.0%),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21.4%)次之;单纯型结石745例,以一水草酸钙为主(71.3%),尿酸结石(16.6%)次之。混合型结石中,男、女性患者结石成分前三位均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女性患者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结石和感染性结石多于男性患者(P<0.05)。单纯型结石中,男性患者以草酸钙(70.6%)、尿酸结石(19.2%)和感染性结石(3.2%)为主,女性患者主要为草酸钙(72.9%)、尿酸结石(无水尿酸和尿酸铵,12.5%)和感染性结石(碳酸磷灰石和六水磷酸镁铵,8.6%),男性患者的尿酸类结石占比高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感染性结石占比高于男性患者,差别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为临床防治泌尿系结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86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结石成分,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2.02∶1,40~60岁是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49.61%);结石好发于上尿路(93.22%),且下尿路结石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19.15∶1);夏秋季发病率较春冬季高,且男性患病率随季节的变化波动较女性大;共发现53种成分组成,其中单一成分型1147例(29.67%),混合成分型2719例(70.33%),一水草酸钙最多(24.75%),其次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9.14%);按结石成分分类,草酸钙类最多(79.57%),除磷酸铵镁类结石,其余类型结石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草酸钙类随季节变化差异较大。结论 宁波地区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上尿路结石最常见,夏秋季是结石的高发季节,对当地结石的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312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构成,并结合年龄、性别构成、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及城市居住人群与农村居住人群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太原地区各医院2009年l月~2011年10月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312例,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12例结石中,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42.0%,草酸钙+六水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结石占6.4%,草酸钙结石占38.1%,黄嘌呤结石占1.0%,六水磷酸镁铵结石占2.2%,碳酸磷灰石结石占3.8%,L-胱氨酸结石占1.9%,无水尿酸结石占1.6%。尿路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67∶1。上尿路结石占76.6%,下尿路结石占23.4%,比例为3.2∶1。城市患者180例,农村患者132,城乡比为1.36∶1。结论本地区泌尿系统结石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为主,上尿路结石多于下尿路结石,城市发病对于农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泌尿系上尿路结石的成分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为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 832例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析结石成分,然后对结石成分比例、性别差异以及主要结石类型伴随的相关危险因素、伴发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在1 832例结石中,单一成分结石共478例,占26.1%,其中一水草酸钙结石占比最高(193例,占10.6%),无水尿酸结石次之(144例,占7.9%);混合性结石共1 349例,占73.6%,其中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占比最高(725例,占39.6%)。分析结石主要成分,草酸钙为主的结石共1 545例(占84.3%),碳酸磷灰石为主的结石1 048例(占57.2%),无水尿酸为主的结石208例(占11.4%),六水磷酸铵镁为主的结石111例(占6.1%),胱氨酸为主的结石29例(占1.6%);其他结石5例。男性患者的结石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70.1%(1 285/1 832) vs 29.9%(547/1 832),P<0.01]。结石的总体高发年龄段在31~60岁,男性好发于41~50岁,女性好发于51~60岁。无水尿酸结石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比例及痛风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结石类型的患者。结论 上尿路结石成分的这种变化趋势,对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余姚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余姚市人民医院经自行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硬镜碎石取石术,膀胱腔内碎石取石及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的尿路结石标本651例,而后予以患者红外光谱分析测定,至对结石成分特征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6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行分析可知,男性发病率同女性比对明显较高,上尿路结石同下尿路结石比对明显较多,结石成分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草酸钙+碳酸磷灰石、草酸钙、无水尿酸、碳酸磷灰石、二水磷酸铵镁以及六水磷酸铵镁。结论: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余姚地区泌尿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性别的不同均会影响结石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云南省彝族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为该地区彝族人群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云南省205例彝族泌尿系结石标本,应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上尿路结石占90.7%,下尿路结石占9.3%.单一成分结石占51.2%,混合成分结石占48.8%.单一成分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为草酸钙结石(43.4%);混合成分结石中最常见的结石为草酸钙、碳酸磷灰石(31.2%).男女泌尿系结石成分存在差异:含有草酸钙结石成分的男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于女性患者(P=0.023);而含有碳酸磷灰石成分及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女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多于男性患者(P<0.01).结论云南省彝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草酸钙是最主要的结石成分,性别对结石成分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76-279
目的:分析南充地区经腔镜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发病情况、结石成分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腔镜治疗的835例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报告,结合患者的地域、性别、年龄和结石成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3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地域分布有差异,以顺庆区和嘉陵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20.1%和17.4%,周边地区以广安地区为多,占12.2%。男患者明显多于女患者,二者比例为1.49∶1。结石发病年龄分布较广,儿童和高龄老人发病率较低,而中年组中所占比例较高,尤其是50~60岁龄段,所占构成比最高,约为27.43%,其次是40~50岁和60~70岁年龄段,构成比为20.48%和24.67%。835例上尿路结石标本,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多(33.9%),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8.4%),不同年龄段结石成分构成有差异。结论:本院经腔镜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发病情况存在一定的年龄及地域差异,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年龄段,患者主要来自邻近县市。结石成分主要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多,混合性结石多于单一结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尿路结石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IIR型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110例尿路结石的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结石标本分别取自患者自排、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和经皮肾镜碎石。在结石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39例,男:女:2.6:1。结果在结石的构成比中,草酸钙结石最多,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再次为尿酸类结石;感染石少见。在构成比中,碳酸磷灰石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不同成分的检出率中,男性依次是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尿酸和六水磷酸铵镁;女性依次是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六水磷酸铵镁。在不同成分的检出率中碳酸磷灰石存在性别差异(P〈0.05)。此外,在110例结石中,单一结石成分占26.36%(29/110);二种结石成分占43.36%(48/110);三种石成分占30.00%(33/110)。最常见的混合性结石成分为-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论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自动、准确、快捷、方便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91-293
目的:对芜湖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为本地区结石患者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于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住院且手术取出或自行排出而确诊的38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标本,用红外光谱进行成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389例泌尿系结石标本中男性患者254例,女性患者135例,男女比例1.88∶1。上尿路结石占总人数的93.83%,下尿路结石占总人数的6.17%。男性患者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女性患者结石成分以碳酸磷灰石为主。在所有泌尿系结石患者中,含有草酸钙成分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P<0.05);含有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及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男性患者比例低于女性患者(P<0.05);而含有尿酸铵、尿酸钠、磷酸氢钙、L-胱氨酸和羟基磷灰石成分的患者在男女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芜湖及周边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中,上尿路结石患者多于下尿路结石患者,混合型结石患者多于单一型结石患者,草酸钙是主要的结石成分,结石和性别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疾病患者利用泌尿系结石红外光线自动分析仪分析的结石成分构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20年5月3760例泌尿系结石疾病患者资料,采用泌尿系结石红外光线自动分析仪(LIIR-20型)分析结石成分组成。结果泌尿系结石以肾结石为主(2932例,77.98%)。从结石成分看,草酸钙结石最常见2999例(79.76%)、其次分别是无水尿酸结石229例(6.09%)、碳酸磷灰石187例(4.97%)。从性别来看,男性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2659例(70.72%),女1101例(29.28%)],其中男性一水草酸钙结石较女性明显多发(男71.86%,2155/2999;女28.14%,844/2999),女性六水磷酸铵镁类感染性结石明显多于男性(男36.36%,52/143;女63.64%,91/143)。从年龄上看,成年患者多表现为一水草酸钙结石,而小儿患者(10岁及以下)多表现为尿酸胺(30.43%,56/184)及胱氨酸结石(3.80%,7/184)。结论本医疗中心泌尿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类结石为主,存在着年龄及性别等的差异;泌尿系结石红外光线自动分析仪作为新技术可以很好地分析泌尿系结石成分,为针对结石成分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诊疗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螺旋CT 对体内尿路结石化学成份的预测以及在体外震波碎石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 年至2010年尿路结石患者117 例,均在治疗前行螺旋CT 平扫,测结石CT 值并对治疗后获取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选择结石大小适合体外震波碎石(PESWL)的患者,用结石CT值预测ESWL的结石粉碎率和排空率。结果所有结石的CT 值为323~1 580 Hu。单一结石成分仅33 例(28.21%),包括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二水磷酸氢钙和二水草酸钙结石,CT 值分别为(P693±128)Hu、(P1 233±241)Hu、(P368±38)Hu、1 580 Hu 和73 Hu;混合性结石84例(P71.80%),混合结石主要含两种化学成分,CT 值在相应两种成分纯结石的CT 值之间。一水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结石、无水尿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碳磷灰石结石、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碳磷灰石结石之间CT 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一水草酸钙结石与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六水磷酸镁胺+碳酸磷灰石之间C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水草酸钙结石和二水磷酸氢钙结石各1 例,CT值为673 Hu 和1 580 Hu,未参与统计分析。117例患者中结石排空者81 例(69.23%),结石残留者36 例(30.77%),其CT 值分别为(P754±146)Hu 和(P1 068±247)Hu,2 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结石CT值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体内尿路结石成分,而且还能预测体内尿路结石ESWL 后结石的排空率和失败率。CT值低者则ESWL 后结石容易粉碎和易于排空;CT 值高者结石的粉碎率和排空率较低,此类患者可考虑选择输尿管镜下取石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相似文献   

13.
天津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构成。比较上下尿路结石成分的特点,年龄、性别构成比例及城市居住人群与郊区居住人群的尿路结石成分的异同,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和住院患者手术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20例,使用红外光谱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420例泌尿系结石中单纯草酸钙结石占26.4%(111/420),草酸钙+磷酸钙结石占31.4%(132/420),草酸钙+羟基磷灰石结石占17.4%(73/420),尿酸结石占12.4%(52/420),碳酸磷灰石结石占8.8%(37/420),磷酸镁铵结石占3.1%(13/420),胱氨酸结石占0.5%(2/420),磷酸氢钙结石为0,其中含钙结石占75.2%(316/420);尿酸结石比例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男女患病比例为2.75∶1,发病高峰在25~65岁之间,老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上尿路结石占94.5%(397/420),下尿路结石占5.5%(23/420),比例为17.3∶1;郊区下尿路结石所占比例9.0%(12/134)高于市区3.8%(11/286),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5年间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组含钙结石上尿路比下尿路多,含尿酸结石及磷酸镁铵结石下尿路比上尿路多。(2)尿酸结石所占结石总数百分比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这对于本地区治疗及预防尿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泌尿系结石发病年龄高峰延迟,说明老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增加。(4)郊区下尿路结石比例高于市区,考虑与生活条件及医疗水平有关。(5)本地区5年内结石成分构成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上尿路结石最为常见,给患者造成沉重负担。上尿路结石成因复杂,与性别、年龄、地理位置、气候、饮食等密切相关,不同地理环境患者的结石成分是否存在差异仍不清楚。目的分析河北省不同地理环境上尿路结石成分,为临床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和住院手术取出结石的患者资料,获取1 192例患者的上尿路结石标本,使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成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河北省山区、平原、沿海地区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结果上尿路结石患者高发年龄为30~70岁,男女比例约为1.75∶1,肾结石与输尿管结石占比相当(约为1.1∶1),结石成分以混合性结石为主(61.5%)。三种地理环境上尿路结石均以含钙结石为主,以一水草酸钙为最多。感染性结石在山区、平原地区及沿海地区的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原地区的尿酸结石占比与山区及沿海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三种地理环境上尿路结石分布均以含钙结石为主,山区及沿海地区尿酸结石占比较高,需引起泌尿外科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尿路结石主要成分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6年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010例结石患者,采用红外光谱分析(IR)检测方法,分析尿路结石主要成分,并随访2 a,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复发率。结果尿路结石以含草酸混合性结石为主,占比为47.92%(484/1 010),其中以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结石为主,占比为40.59%(410/1 010)。上、下尿路结石均以草酸钙与磷酸钙混合性结石为主。随访2 a,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复发率为11.21%(24/214),内腔镜取石碎石术复发率为8.99%(32/356),经皮肾镜取石术复发率为12.57%(40/350),腹腔镜肾盂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复发率为8.88%(8/90)。结论草酸钙、磷酸钙混合性结石是安阳地区尿路结石主要类型,且其发生、进展与饮食习惯存在密切联系,可通过加强饮食指导,达到降低尿路结石发生率,减少尿路结石复发,发挥良好防治效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结石成分,为尿石症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6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尿石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比例为1.98:1。30~50岁和50~70岁为结石高发年龄,分别占62.60%和30.20%。草酸钙结石检出率最高,其中一水草酸钙(W1)达到89.2%,其次为碳酸磷灰石,占63.6%。混合性结石高于单一成分结石,占73.9%,混合性结石组成多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主。上尿路结石发病率明显高于下尿路,占84.1%。结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对建立广州地区结石防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歌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50-2552
目的观察分析30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300例(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泌尿系结石患者,采集患者结石标本,均行红外光谱分析,并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300例泌尿系结石中混合型结石共181例,占60.33%,其中草酸钙、磷酸钙混合型结石139例,占46.34%。单纯性结石119例,占39.67%,其中草酸钙结石97例,占32.34%,尿酸铵、磷酸钙、胱氨酸等所占比例较低。结论通过对300例泌尿系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泌尿系结石治疗、预防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尿路结石的发病情况及结石成分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帮助。方法对收集的合肥地区783例尿路结石标本的化学成分进行红外光谱法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本地区尿路结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6∶1。结石成分单一459例(58.6%),混合成分324例(41.4%)。单一成分中常见为草酸钙(314例)和无水尿酸(112例)。男性尿路结石成分单一成分较多(66.45%)。感染性结石成分(碳酸磷灰石)在女性患者常见。上尿路结石中草酸钙结石成分所占比例较高(84%)。老年男性患者结石尿酸成分比例较高(52.8%)。结论红外光谱法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对指导临床对尿路结石的治疗和减少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右江医学》2019,(4):250-253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构成情况,为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泌尿系结石患者614例,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结石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检测的尿路结石成分呈多样性,主要成分为草酸钙380例,约占总数的61.89%,主要成分为尿酸113例,约占总数的18.40%;泌尿系结石男女比例为1.57∶1;在614例患者中,40~5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达57.98%;上、下尿路结石比为5.20∶1。结论桂西地区尿路结石成分以草酸钙最常见,尿酸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的比例也较高,结石患者以40~59岁组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百分比及性别、年龄与地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结石治疗的住院患者结石标本557例,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7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1;40~6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占58.7%;398例混合型结石(71.45%)高于159例单一成分结石(28.55%);单一成分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最多,占61.94%,草酸钙结石第二,占19.21%,无水尿酸结石占12.2%,碳酸磷灰石占1.97%,仅发现2例胱氨酸结石。含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泌尿结石患者组年龄[(41.0±9.3)岁]与草酸钙组[(51.0±12.3)岁]、无水尿酸组[(57.9±9.8)岁]、草酸钙和尿酸混合结石组[(54.3±11.0)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结石组[(49.1±11.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发病以混合型为主,胱氨酸结石较为少见;含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成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而无水尿酸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