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察了震动膜超滤处理技术对四种不同来源乳化液废水的效果和处理过程中膜通量变化,结果表明该技术对选用不同乳化液废水COD去除率在50.81%~95.25%,油类去除率在71.53%~98.96%,对SS能够100%截留,震动膜出水回收率为82%~85%,处理过程中,膜通量并没有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是能够保持一定值甚至略有上升,表明震动膜超滤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膜污染现象,可用于乳化液废水处理预处理。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震动膜处理2种不同乳化液废水的效果和处理过程中膜通量变化,结果表明,2种乳化液废水经震动膜处理后COD和油去除率分别为95.4%、99.0%和93.5%、99.0%,震动膜出水回收率分别为82.0%和84.3%,出水可生化性较好,适合进一步生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震动膜装置的膜通量在一定时间内不降反升,说明震动膜...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节挤出头的尺寸和拉伸倍数,制备出4种不同壁厚和孔径的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采用真空膜蒸馏(VMD)技术处理印染反渗透(RO)浓水,研究了壁厚和孔径、料液温度、浓缩倍数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连续运行20 d测试。结果表明,减小膜丝壁厚、增加膜孔径和料液温度均可增加产水通量,浓缩倍数增加会降低产水通量;产水通量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膜丝经HCl水溶液清洗后,产水通量能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以上;产水TDS、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整车厂涂装车间产生的高浓度水性漆废液,经混凝预处理后,采用纳滤-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膜处理过程采用纳滤-反渗透二级膜处理,使COD(化学需氧量)从1.75×10 5 mg/L左右降低到1.10×10 4 mg/L左右,去除率达93.7%。其中,纳滤的COD去除率在25%~31%,反渗透对纳滤进水的COD去除率在85%~93%。通过考察膜通量,比较管式纳滤膜和振动纳滤膜的性能,表明振动膜的处理性能和耐用性高于管式膜。能谱仪(EDS)分析表明,该水性漆为丙烯酸类,且硫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目前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为生化处理+纳滤+反渗透工艺,处理过程中膜工艺会产生反渗透浓缩液。为达到节能减排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相关企业需完善废水处理工艺,采取减量化手段。焦化废水浓缩液的减量化是目前国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STRO膜工艺,对焦化废水浓缩液进行减量化处理中试研究,考察最佳浓缩比、STRO膜稳定运行情况以及膜通量恢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TRO膜工艺对反渗透浓缩液的最佳水回收率为55%左右,对进水COD_(Cr)的去除率达到97.0%,NH_3-N去除率为97.3%,TDS去除率为98.7%。经化学清洗工序后,STRO膜的运行通量表现出良好的恢复性能。试验结果可为STRO膜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采用DTRO工艺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膜浓缩液进行减量化中试,考察了不同水回收率下的DTRO系统运行工况及产水水质,并分析了膜清洗后的通量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水回收率为50%时,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此时脱盐率达到97%左右,CODCr、总氮、氯离子去除率分别达到99.3%、97.3%、98.1%以上;而水回收率从50%提高至65%时,膜污染较严重,但产水水质变化不大;系统连续运行14 d后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对膜进行化学清洗,膜通量恢复程度高,恢复率达到95%以上。DTRO产水与原反渗透产水混合后可作为垃圾焚烧厂锅炉补给水,而减量后的浓缩液可全部回喷至焚烧炉焚烧。  相似文献   

7.
以管式无机陶瓷膜作为主分离工艺,对经过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预处理后总油和化学需氧量(COD)依然很高的金属表面加工所产生的废乳化液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工艺参数对膜通量及出水水质的影响,探究了膜污染的原因与清洗方法。在跨膜压差为0.16 MPa,废乳化液温度为15~35°C,pH为5~9,总油初始质量浓度不超过300 mg/L的最佳条件下,处理后的COD和总油分别为315.37 mg/L和33.7 mg/L,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无机陶瓷膜的清洗周期为2 h,在0.20 MPa的跨膜压差下采用0.1%H_2O_2和1%NaOH溶液先后清洗之后,膜通量可恢复至原来的84%以上。  相似文献   

8.
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絮凝-纳滤处理及过程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是一种含高浓度腐殖酸类物质和高盐含量的复杂有机废水, 传统生化处理后仍难达标排放。本工作围绕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的特性, 开展了Ca(OH)2絮凝、臭氧氧化预处理与NF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并对处理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渗滤液生化出水经过Ca(OH)2絮凝处理, 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中的杂环类化合物。生化出水经8 g·L-1的Ca(OH)2絮凝处理后, 比MBR出水产水通量提高达8.2%。对Ca(OH)2絮凝出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 虽然降低了它的COD, 但并未进一步提高其NF膜通量,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臭氧氧化生成的硅氧烷类物质造成了膜的污染;与RO处理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相比较, NF膜无法分离废水中的酮类、胺和酰胺类、杂环类化合物, 使得NF产水的COD处在100~160 mg·L-1。NF平均膜通量的增大可导致产水COD略有上升;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及其预处理水在NF处理过程中, 都没有表现出严重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COD废乳化液的综合处置工艺,采用"酸化破乳+芬顿氧化+水解酸化+MBR膜池+臭氧氧化+二次A/0生化"相组合的处置工艺,通过该工艺的处理,高COD的废乳化液经处理后,废水出水COD指标达到《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COD≤60mg/L。实现废乳化液的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疏水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对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进行真空膜蒸馏(VMD)试验,研究了曝气量、原液温度、冷侧真空度和浓缩倍数等对产水通量、COD、BOD5、氨氮含量、电导率、色度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可提高产水通量,当曝气量超过4 m3/(h.m2)时,产水通量趋于稳定;随着原水温度和真空度的提高,产水通量显著增加;浓缩倍数增大会降低产水通量,浓缩4倍后产水通量急剧下降。试验最大产水通量为8.38 kg/(h.m2),产水COD≤100 mg/L,BOD5≤30 mg/L,NH3-N的质量浓度≤25 mg/L,色度小于40度,电导率≤60μS/cm。  相似文献   

11.
无机膜处理乳化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0 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 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 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 L/(m2·h);化学清洗30 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平均料液运行成本为4.49元/m3.用无机陶瓷膜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0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L.m-2.h-1;化学清洗30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经初步经济分析,平均单位(m3)料液运行成本为4.49元,实验结果表明,用无机陶瓷膜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裂返排液处理难度大是其开采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长宁地区返排液进行了理化指标检测,用PTFE双向拉伸微孔膜搭建了平板型真空膜蒸馏装置,保持真空侧绝对压力为10KPa,探究了雷诺数及料液温度等主要操作条件对膜蒸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PTFE双向拉伸微孔膜蒸馏能有效处理这类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料液温度对膜通量影响显著。在料液温度335K,流动雷诺数为800的条件下,膜通量能达到30.3kg.m~(-2).h~(-1);产水的电导率均小于20μS.cm~(-1),计算脱盐率大于99.9%,产水COD均小于15mg.L~(-1),去除率达到93%,产水达到一级国标。  相似文献   

14.
项军  张平  李治水  聂增来  唐娜 《化工进展》2021,40(2):1097-1105
丁辛醇在缩合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味重、化学需氧量(COD)高、碱性强、盐度高且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其中COD浓度高达80g/L。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丁辛醇缩合废水的新工艺,即“酸化-隔油”预处理-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碟管式反渗透(DTRO)膜组处理深度处理。本文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种类、pH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在DTRO处理过程中探究了操作压力对产水水质的COD和TD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丁辛醇缩合废水在pH≤3的条件下进行“酸化-隔油”预处理,之后将“酸化-隔油”后的废水pH调节至7,再进行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120min,其中每100g废水中需添加4号商业催化剂20g,最后DTRO膜组在7MPa的操作压力下对氧化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经检验,膜组出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9.6%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含次氯酸钠(NaClO)膜生产废水具有氧化性强、盐含量高、COD高的特点,采用还原预处理与减压膜蒸馏(VMD)相结合的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还原工艺的还原效果,进料温度、冷侧真空度、蒸馏时间、原水有效氯含量对VMD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水溶液还原性能最好;升高进料温度及冷侧真空度都有利于产水通量和盐、COD截留率的提高;蒸馏时间及原水有效氯含量增加均导致产水通量和盐、COD截留率下降;VMD工艺条件对盐截留率的影响较小;在得到的较优VMD工艺条件下,不同有效氯含量的废水的盐截留率均接近100%,COD去除率也高达92%。  相似文献   

16.
工业循环水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污染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膜蒸馏法工业循环水处理过程中的膜通量衰减及污染问题,将鼓气强化及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引入到膜蒸馏处理过程中,研究了2者对膜蒸馏过程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减压膜蒸馏(VMD)过程直接处理该废水,初始通量为17.6 kg/(m2.h),浓缩至5倍时,通量衰减至8.5 kg/(m2.h);采用鼓气强化减压膜蒸馏(AVMD),初始通量为26.1 kg/(m2.h),浓缩至4.8倍时,通量仍保持在19.8 kg/(m2.h);原水经化学处理后,VMD过程初始通量为19.2 kg/(m2.h),浓缩至5倍时通量为17.7 kg/(m2.h)。膜蒸馏通量衰减及膜面扫描电镜照片均表明,化学处理及鼓气强化方法可有效缓解膜蒸馏过程的膜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电渗析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MBR产水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采用电絮凝和臭氧氧化2种预处理方式对MBR产水进行预处理,考察2种预处理方式对离子交换膜污染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电絮凝预处理后的废水COD和吸光度分别降低26.1%、 14.5%,经过臭氧氧化预处理后的废水COD和吸光度分别降低28.0%、 87.8%,电絮凝和臭氧氧化预处理使得膜电阻比没有经过预处理时分别下降了7.74%和52.87%,臭氧氧化预处理对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现象的预防效果优于电絮凝技术;采用pH值为11的NaOH溶液可以有效地恢复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清洗后的膜电阻和脱盐效率均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而产生的高温、高盐、高COD、高固体悬浮物的皂化废水,开发去除SS、调pH、板式换热器等预处理工艺,水质达到进膜要求.再经反渗透预浓缩,操作压力为5.5 MPa,产水回收率为40%,产水直接回用.浓水用纳滤处理,操作压力为2.0MPa,产水回收率为80%,去除大部分COD与硫酸根.再经电渗析浓缩至CaCl2质量分数为25%后再用蒸发法回收CaCl2,电渗透淡水再用反渗透处理后回用,浓水再回到电渗析.经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后,回用水的水质COD去除率95%以上,CaCl2去除率99%达到回用要求.水的回收比率为85%,CaCl2回收率为80%.可以达到CaCl2回收、淡水可以回用、减少排放的目的.经研究表明,整个工艺经济可行,从而达到减排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多孔管式炭膜为载体制备二氧化钛动态膜并开展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的研究,考察了载体孔径对动态膜的截留率和稳定渗透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膜处理油水乳化液的截留率在98%以上,渗透液浓度低于8.3mg·L-1,达到国家环保排放要求;稳定渗透通量随载体孔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膜稳定渗透通量衰减率(FDR)的概念,并将FDR的变化趋势与动态膜类型进行关联研究。分析发现,FDR随载体孔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动态膜由完全堵塞过滤型过渡为中间堵塞过滤型;用中间堵塞过滤型动态膜过滤油水乳化液时,随着载体孔径的增大,渗透通量衰减变缓。  相似文献   

20.
江苏某钢铁企业废水深度处理设计进水规模为 1.5×104 m3/d,采用“超滤+反渗透+钠床”组合工艺,反渗透浓水再经浓水反渗透后进一步回收产水。超滤设计膜通量为 50 L/(m2·h),回收率≥90%,反渗透设计通量 19 L/(m2·h),回收率≥75%,浓水反渗透设计通量 16 L/(m2·h),回收率≥75%。出水经多级回用分质供水,系统产水的浓盐水送至高炉冲渣,实现了全厂无废水外排。膜系统设备投资1 600万元,成本为1.23元/m3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