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在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42例应用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DFS)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FOLFOX4组未完成8个周期化疗的患者有28例,XELOX组有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FOLFOX4组患者的3年DFS为72.4%,XELOX组为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FOLFOX4组和XELOX组患者各种常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3~4度不良反应中,FOLFOX4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XELOX组(P<0.05),而XELOX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FOLFOX4组(均P<0.05).结论 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作为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同,但XELOX方案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陈晓秋  刘楠楠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8):1195-1198
  目的  比较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6)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两种方案辅助化疗的生存差异。   方法  147例Ⅰ~Ⅲ期胃癌术后(R0切除)患者接受治疗, 其中FOLFOX6组99例, XELOX组48例,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和生存率。   结果  FOLFOX6组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XELOX组(P < 0.05), XELOX组手足综合征(HFS)的发生明显高于FOLFOX6组(P=0.016), 其它不良反应的比较, 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肾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6组与XELOX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1.7%、49.5%、39.8%和93.8%、52.1%、33.8%, 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mDFS)分别为35、38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FOLFOX6组与XELOX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8.0%、68.1%、44.6%和97.8%、78.7%、44.7%, 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分别为55、58个月, 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194)。   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XELOX方案及mFOLFOX6方案在Ⅲ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耐受性,及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的差异.方法:分析2004-01-2007-04 60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Ⅲ期胃癌患者,其中31例患者接受XELOX方案化疗,29例患者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根据NCI-CTC 3.0毒性标准来评价化疗的毒性,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FOLFOX组(51.6% vs 13.8%,P<0.05).两组患者Ⅲ~Ⅳ度毒性发生率均较低,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32.2% vs 34.5%)和白细胞下降(12.8% vs 17.2%),无治疗相关的死亡.XELOX组和FOLFOX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XELOX组平均生存期为31.3个月,FOLFOX组为37.4个月,P=0.204.结论:Ⅲ期胃癌患者术后接受XELOX方案和FOLFOX方案辅助化疗毒性低、耐受性好、疗效相当,均优于5-FU单药辅助化疗,5-FU联合奥沙利铂的方案将成为胃癌辅助化疗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与FLP方案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10月共123例接受FOLFOX4方案(67例)或FLP方案(56例)辅助化疗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后患者。主要评价指标为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反应。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层分析。结果:FOLFOX4方案组和FLP方案组的中位DFS分别为35.9和16.8个月(P=0.008),中位OS分别为41.3和25.6个月(P=0.013)。分层分析显示,男性、45~65岁、腺癌以及Ⅱ期或ⅢA期患者接受FOLFOX4方案术后辅助化疗较FLP方案更具生存优势。FOLFOX4和FLP方案均耐受良好,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FOLFOX4方案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FLP方案组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结论:与FLP方案相比,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可明显延长食管胃结合部癌术后患者的DFS和O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iRN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胃癌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96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术后辅助化疗的Ⅰ~Ⅲ期胃癌患者,分析DICER rs13078,DICER rs3742330,RAN rs14035,XPO5 rs2257082,XPO5 rs11077遗传变异与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全组患者2年DFS为60.5%,3年OS为73.2%。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OS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63.7%和88.6%(P=0.017)。临床分期与3年OS显著相关,Ⅰ、Ⅱ和Ⅲ期患者分别为100.0%、87.9%和56.9%(P=0.020)。携带XPO5 rs11077 AC基因型患者的3年OS显著低于AA基因型患者,分别为64.8%和74.7%(P=0.029)。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及XPO5 rs11077遗传变异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XPO5 rs11077遗传变异可能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ene 1,ERCC1)表达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铂类辅助化疗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01月至2013年0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行CRC根治术后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患者共84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评估ERCC1在CRC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ERCC1表达与预后的关联。结果:ERCC1高表达30例(35.7%)。Kaplan-Meier曲线显示ERCC1高表达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均缩短(P均<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ERCC1高表达(DFS HR=4.645,95%CI:2.045~10.548,P<0.001;OS HR=4.898,95%CI:1.971~12.170,P<0.001)是CRC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分析各亚组患者中ERCC1表达与生存相关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复发患者中ERCC1高表达的肝肺转移占68.8%(11/16),低表达的腹腔转移为70.0%(7/10),ERCC1表达与首次复发模式显著相关(P=0.006)。结论:ERCC1表达可作为评价CR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ERCC1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CRC患者辅助化疗后首次复发模式。ERCC1表达的预后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序贯替吉奥(S 1)方案辅助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166例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08例接受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双周方案(对照组),58例接受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双周方案序贯S 1(观察组),采用 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果全组随访99~9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3个月。观察组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525和639个月,长于对照组的352个月和49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是否序贯S 1与预后有关,而性别、年龄、ECOG评分、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原发灶部位、化疗方案及化疗周期数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是否序贯S 1治疗均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因素。 结论胃癌术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序贯S 1方案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病理分期、是否序贯S 1治疗可作为独立预后指标用于指导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期间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476例胃癌患者, 筛选出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AUGB的患者, 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476例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者35例(7.35%), 其中经补液止血保守治疗好转者6例, 内镜下成功止血者5例, 血管造影栓塞术成功止血者7例, 余17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为65.13%, 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为60.71%。其中出现AUGB者3年OS为48.57%, 3年DFS为42.86%, 而未出现AUGB者3年OS、DFS分别为66.44%、62.13%, 两组患者的3年OS、DF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2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 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未分化型(P=0.004、P=0.008)、肿瘤cTNM分期为Ⅲ期(P=0.002、P=0.013)和出现AUGB后未继续行化疗治疗(P=0.003、P=0.005)是影响AUGB患者预后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此类患者需引起临床重视; 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后需积极对症止血治疗, 止血成功后继续化疗才可能延长此类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R0切除术后p T3~4N0或p T1~4N1~3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R0切除术后p T3~4N0或p T1~4N1~3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情况,共入组患者262例,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手术组(n=111)、辅助化疗组(n=91)和辅助放疗组(n=60)。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但辅助放疗组与辅助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4)。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均优于单纯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对于p T3~4N0患者,辅助化疗组OS高于单纯手术组(P=0.042);对于p T1~4N1~3患者,辅助放疗组及辅助化疗组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但辅助放疗组与辅助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而对于局部浸润较深且淋巴结转移的p T3~4N0患者,辅助放疗组和辅助化疗组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均P<0.05),且辅助放疗组也优于辅助化疗组(P=0.01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p T)、病理淋巴结转移个数(p N)、肿瘤分析程度、术后治疗均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p T1~4N1~3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或辅助放疗均可显著改善DFS和OS,其中p T3~4N1~3患者,辅助放疗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进行手术切除的157例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或氟尿嘧啶两药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两药组,采用三药方案(含铂两药基础上联合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或表阿霉素)治疗的67例患者纳入三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显微镜下无残留(RO)切除率、病理消退良好率(MPR)及生存时间的差异,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OS和DFS的相关因素。结果三药组MPR高于两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PCR率、R0切除率、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R0切除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提高新辅助化疗强度并不改善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需要探索新的新辅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登峰 《肿瘤学杂志》2010,16(3):184-186
[目的]评价CEF方案序贯多西他赛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90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EF方案(A组)和CEF方案序贯多西他赛(B组)进行辅助化疗。随访时间38~48个月。[结果]A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57.8%,3年总生存率(OS)为75.6%。B组3年DFS为84.4%(38/45),3年OS为9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05)。在绝经后、淋巴结转移4~9枚,T3期以及ER阴性患者中B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高于A组。多因素分析治疗方法、肿块大小及受体状况等方面与3年DFS及3年OS均相关。[结论]CEF方案序贯多西他赛的化疗方案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比CEF方案得到更高的3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特别是对肿块相对较小、受体阴性的患者而言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卡培他滨在Ⅲ期结直肠癌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以上患者术后接受8周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然后分组:A组(n=76)维持组,B组(n=137)非维持组.比较两组3年无瘤生存率(DFS)、5年总生存率(OS)以及A组维持化疗前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5月.A组3年DFS为62.0%,B组为51.3%(HR =0.6168,95%CI:0.4173 ~0.9118,P=0.0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5年OS为70.2%,B组为54.5%(HR =0.6502,95%CI:0.4150 ~ 1.1090,P=0.0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维持化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多数是Ⅰ/Ⅱ级,严重Ⅲ/Ⅳ级不良反应少见.A组和B组两组之间的Ⅰ/Ⅱ级和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一线化疗后加单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3年DFS和5年OS,且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522例,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264例和对照组258例.新辅助化疗组给予FEC或TEC方案化疗4~6周期后进行手术,符合保乳条件者实施保乳手术;对照组实施全乳房切除术.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保乳率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231/259),82.20%(217/264)的患者达到保乳条件,其中实际实施保乳手术85例.经67.4(36~166)个月随访,新辅助化疗组的复发率、转移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完全缓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64%(63/68)、88.23%(60/68),高于未达到临床完全缓解者的81.15%(155/191)、73.82%(141/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17);病理完全缓解的35例患者OS、DFS分别为97.14%(34/35)、94.19%(33/35),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224例患者OS、DFS分别为81.25%(182/224)、75%(168/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1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缩小,提高保乳率,准确地进行治疗前分期将是判断新辅助化疗对该癌预后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P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08月至2015年06月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科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远处转移,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给予TP方案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48例(给予TAC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其疗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其3年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0%(42/50),完全缓解率为36.0%(1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37/48),完全缓解率为14.6%(7/48),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837),完全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7)。新辅助化疗有效组3年DFS为96.2%(76/79),3年OS为100.0%(79/79),新辅助化疗无效组3年DFS为63.2%(12/19),3年OS为94.7%(18/19),3年DFS有统计学差异(P<0.001),3年OS无统计学差异(P=0.194)。结论:TP方案较TAC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有较好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无差异,新辅助化疗有效性可转化为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FOLFOX、SOX及mFOLFOX6三种化疗方案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65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主意愿选择化疗方案将其分为FOLFOX组(n=21,予以FOLFOX方案进行化疗)、SOX组(n=25,予以SOX方案进行化疗)及mFOLFOX6组(n=19,予以m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3组均化疗3个周期,对比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根据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其疾病进展时间(PFS)及总生存率(OS)。结果 FOLFOX组疾病客观缓解率(ORR)为23.81%,SOX组ORR为32.00%,mFOLFOX6组ORR为26.32%,3组ORR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SOX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00%,显著低于FOLFOX组的42.86%及mFOLFOX6组的52.63%(P<0.05),且SOX组恶心呕吐分级显著优于FOLFOX组及mFOLFOX6组(P<0.05)。FOLFOX6组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及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9个月,PFS及OS分别为44.0%、46.90%;SOX组平均无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L-OHP)联合5-FU/LV与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5-FU/LV两种不同辅助化疗方案对可切除胃癌术后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85例Ⅰ-Ⅳ期胃癌术后(R0切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奥沙利铂组(L-OHP组)43例,羟基喜树碱组(HCPT组)42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不良反应两组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及腹泻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L-OHP组及HCPT 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 95.4%、67.4%、18.6%和92.9%、64.3%、2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 -OHP组及HCPT组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83.7%、41.9%、9.3%和80.5%、45.2%、19.1%,随着时间延长,HCPT组5年DFS似有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化疗方案均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黄芳  刘超英 《实用癌症杂志》2016,(10):1675-1677
目的 对比分析FOLFOX4和XELOX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72例,按照姑息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XELOX组38例和FOLFOX4组34例.XELOX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14 d,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点滴,第1d,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FOLFOX4组患者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h,第1d,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h,第1~2d,5-氟尿嘧啶400 mg/m2快速静脉滴注后再用600 mg/m2静脉滴注22 h,第1~2 d,14 d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果 XELOX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55.3%,FOLFOX4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31,P=0.216).XELOX组患者有效率为52.6%,FOLFOX4组患者有效率为47.1%,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XELOX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5.8%,显著低于FOLFOX4组(64.7%和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9.5%,显著高于FOLFOX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FOLFOX4相当,但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同期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5年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DFS)结果,并分析该新辅助模式下的诱导/巩固化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收集2007—2013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前3DCRT或VMAT同期联合化疗(主要为Xelox方案:卡培他滨加奥沙利铂)及手术的334例LARCs资料,其中3DCRT组172例,VMAT组162例。VMAT组靶区处方剂量为计划靶区1(PTV1)50 Gy分25次,PTV2 46 Gy分25次;3DCRT组处方剂量为PTV2 46 Gy分23次。全组中185例接受术前同期放化疗(即单纯同期放化疗组),149例在术前同期放化疗前、后接受了1~7个疗程(中位数2个疗程)的诱导/巩固化疗(即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主要化疗方案为XELOX)。比较3DCRT组与VMAT组的5年OS及DFS差异,并分析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与单纯同期放化疗组放化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病理完全缓解(ypCR)率及生存的差异。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2.3个月(2.4~119个月),3DCRT组与VMAT组5年OS和DFS均相近,分别为79.0%与83.2%(P=0.442)和77.0%与82.1%(P=0.231)。同期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巩固化疗组≥3级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相近(7.0%与12.1%,P=0.114及14.1%与16.8%,P=0.491);术后并发症相近(17.3%与17.4%,P=0.971);ypCR率相近(25.4%与30.2%,P=0.329);5年OS相近(80.5%与82.0%,P=0.409)及DFS相近(78.0%与81.0%,P=0.252)。结论 与术前3DCRT技术相比,VMAT技术并不显著改善患者5年OS及DFS,即使针对瘤床额外推量。在术前同期放化疗中加入中位2个疗程的诱导/巩固化疗并不显著提高ypCR率与生存,但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SOX和XELOX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1日—2015年10月1日我院行SOX和XELOX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75例。分析两种方案临床分期、疗效评价、手术情况、术后病理、不良反应、生存分析等情况。结果 SOX和XELOX有效率分别为47.22%和41.03%。两组在CT疗效评价、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FS、OS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X和XELOX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XELOX远期疗效要优于SOX,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张彦  李曼  赵璐  任书娟 《肿瘤防治杂志》2014,(15):1168-117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表柔比星方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5-01-01-2008-06-3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含表柔比星方案辅助化疗的309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表柔比星大剂量(100mg/m2)组和小剂量(75mg/m2)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间1、3、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不良反应,并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Log-rank法比较两组生存差异,并分层分析筛选出从大剂量中获益的人群。结果: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1年DFS分别为95.05%和96.15%,3年DFS分别为84.16%和80.77%,5年DFS分别为77.23%和74.52%;1年OS分别为97.03%和98.08%,3年OS分别为93.07%和90.87%,5年OS分别为87.13%和83.17%。大剂量组疗效略高于小剂量组,但两组DFS(P=0.543)及OS(P=0.3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再次验证化疗方案中表柔比星的剂量不是影响DFS及OS的重要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ER/PR阴性表达(P=0.026)及三阴性乳腺癌(P=0.044)患者大剂量组平均DFS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的胃肠道毒性(P=0.042)及血液毒性(P=0.010)均较小剂量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柔比星大、小不同剂量组之间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ER和PR表达阴性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患者能从大剂量表柔比星辅助化疗中获益。大剂量组化疗胃肠道毒性和血液毒性明显大于小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