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回收利用承德某铁尾矿中超低品位磷,考察MES-1、MES-2及氧化石蜡皂三种捕收剂对选铁尾矿中磷的回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MES-1捕收剂对于尾矿中的磷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而氧化石蜡皂对尾矿中的磷的捕收性较好,组合捕收剂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合捕收剂配比m(MES-1):m(MES-2):m(氧化石蜡皂)=7:2:1的条件下,一次粗选可获得磷精矿P2O5品位为20.3%、回收率为85.41%的良好指标。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的试验条件下可以获得磷精矿产率为7.29%、磷精矿P2O5品位为34.60%、回收率为87.91%的良好指标。本研究对于促进选铁尾矿中的磷资源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然火山灰矿物材料经盐酸溶液改性后,可有效吸附去除水中磷污染物。改性用盐酸适宜浓度为1mol/L,1g改性后火山灰投加入30 mL 50 mg/L磷溶液中(pH值近中性),磷去除率为92.02%;磷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磷饱和吸附量为1.24 mg/g。  相似文献   

3.
孙恩呈  商平 《非金属矿》2007,30(6):47-49,62
对废弃玄武岩岩棉通过改性去除富营养化水中的磷,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加热、浓度为1%的NaOH改性的岩棉对磷的去除效果最佳,当水体中总磷的浓度为0.58~0.85mg/L时,在改性岩棉用量为每7g/100mL、吸附时间为90min、pH为7.2的试验条件下,总磷的去除率为50%以上,使用后的岩棉经再生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堆存有大量低硅铁尾矿,为了探索铁尾矿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方法,以河北省某高镁型低硅铁尾矿掺加少量菱镁矿为原料,进行了高温烧结制备轻质镁橄榄石耐火骨料试验研究,试验主要探讨了铁尾矿与菱镁矿配比、升温速度、最高烧结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铁尾矿与菱镁矿配比74∶26、升温速度3℃/min、最高烧结温度1 300℃时,可得到体积密度1.28g/cm3、筒压强度6.0 MPa、导热率0.425 W/(m·K)的轻质镁橄榄石耐火材料骨料。  相似文献   

5.
李德忠  倪文 《金属矿山》2014,43(1):172-176
为探讨山西灵丘南岐铁矿选矿厂铁尾矿高附加值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以该铁尾矿为硅质材料,水泥和石灰为钙质材料制备了尾矿加气混凝土。研究了升温时间、恒温时间、恒温温度和降温时间等蒸压养护制度对尾矿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升温时间为2 h,恒温时间为8 h,恒温温度为195 ℃(恒温压力为1.46 MPa),降温时间为3 h情况下,获得了抗压强度为5.28 MPa,干密度为597 kg/m3的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品,其力学性能符合GB/T11968-2006中A3.5、B06级加气混凝土合格品的要求。XRD分析结果显示,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品中的主要水化产物为托贝莫来石和羟基水化硅酸钙,原尾矿中的石英、斜长石等依然存在于制成品中,以骨料的形式对尾矿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强度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兰叶  王毓华  李艳 《矿冶工程》2006,26(6):43-46
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 氯化铁为改性剂, 制得改性尾矿, 用其吸附高浓度含Cr(Ⅵ)溶液中的Cr6+。试验表明, 在环境温度为30 ℃, 改性尾矿投加量为0.2 g/mL, pH值为3.52条件下, 对Cr(Ⅵ)含量为150 mg/L的溶液,Cr(Ⅵ)去除率可达到90.9%。改性尾矿对Cr2O72-的吸附复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7.
以固体废弃物磷尾矿为原料,通过高温焙烧法制备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丙烯酯反应催化剂。采用TGA、XRD和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及性能研究。研究表明:经焙烧后磷尾矿转变为由Ca(OH)2、MgO和Ca10(PO46F2构成的碱性催化剂,其表面的碱性活性中心使催化剂的活性较磷尾矿有大幅的提高。在催化剂的用量极低(0.034%,基于原料质量计算)、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 h、n(1,2-丙二醇)/n(尿素)=4的条件下,碳酸丙烯酯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1.8%和95.6%。催化剂经多次重复使用活性稍有降低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市饮用水中不断出现硝酸盐超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饮用水水质,威胁人体健康。为了进一步提高去除水中硝酸盐的效果,我们研发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水中硝酸盐吸附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煤基活性炭(OTAC-GAC),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OTAC-GAC的最优制备条件和对水中硝酸盐的最大吸附效能,并通过动力学吸附拟合和表面物化特性分析探究了OTAC-GAC对水中硝酸盐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当以煤基活性炭为母体、以OTAC为改性剂时,季铵盐改性煤基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改性剂浓度5 mmol/L,改性温度20℃,改性时间2 h;优化后的OTAC-GAC对硝酸盐的最大吸附量为22.05 mg/g,比改性前提高了15.31 mg/g,且OTAC-GAC对硝酸盐的吸附符合准二阶动力学吸附模型(R~2=0.999)、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13)和D-R等温吸附模型;此外,与改性前相比,OTAC-GAC的总孔容量减少了47%,N元素含量提高了44%,碱性官能基团含量增加了3.4倍,说明改性后带正电、含氮的OTAC已成功负载在煤基活性炭表面孔隙内,从而可推测出改性煤基活性炭去除硝酸盐的主要机理为离子交换和静电吸附作用,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氯化铁改性活性氧化铝的制备和表征及其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佳  郑重  丁春生  邹英龙  章小勇 《非金属矿》2012,35(3):61-63,67
为提高活性氧化铝对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以氯化铁为改性剂,采用碱性沉积法对其进行改性,测定了改性前后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及孔容,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废水初始浓度、改性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去除废水中磷的影响,探讨了改性活性氧化铝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430.582 m2/g,提高了23.5%;吸附时间为4 h时,吸附达到平衡,磷吸附量比改性前提高了10.2%;当pH值在5~7时,磷去除效果最好;随着废水中磷初始浓度的提高,磷去除率降低;随着改性活性氧化铝投加量的增加,磷去除率升高,当投加量为5.0g/L时,吸附效果最好;Freundlich和Langmuir 2种等温线模型均能较好反映改性活性氧化铝对磷的吸附行为,其中Langmuir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低硅铁尾矿大量堆存且利用难度大等问题,以杨家湾尾矿库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掺入了某铜尾矿和市售煤粉,通过烧结法制备轻质烧结陶粒,并考察了原料配比、水料比、尾矿粒度、烧结条件等因素对陶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配比为m(铁尾矿)∶m(铜尾矿)∶m(煤粉)=8∶1∶1(即铁尾矿掺量80%)、水料比1∶5、烧结温度1 120 ℃、烧结时间20 min的条件下制备出堆积密度为873.2 kg/m3、筒压强度5.13 MPa、1 h吸水率为7.65%的轻质陶粒,结合陶粒形貌、物相及热重分析,陶粒烧结过程中产生了起增强强度作用且呈致密网状结构的透辉石。该研究为低硅铁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别利用蛭石原矿和改性蛭石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Cu2+、Zn2+、Cd2+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重金属离子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单一离子在蛭石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蛭石吸附三种金属离子动力学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原矿经900℃的高温膨胀及2%的CTMAB改性后,其吸附容量较蛭石原矿有明显增加。当吸附剂用量为0.3 g、pH值为5~6、金属离子初始浓度为150 mg/L、吸附时间60 min、吸附温度为室温时,改性蛭石对Cu2+、Zn2+、Cd2+三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率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铁尾矿为原料,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表面改性经交联反应制备铁尾矿基复合材料。通过研究改性过程中铁尾矿粒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制备的铁尾矿基复合材料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各因素影响复合材料吸水率的主次顺序为:改性温度>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矿粉粒度,最佳改性条件为:矿粉粒度95~105 μm,温度20 ℃,搅拌时间6 h,改性剂浓度0.25%。所制备的铁尾矿基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可达76.8%,保水性能随着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呈降低趋势;吸盐水率为68.6%,耐盐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张连科  孙鹏 《金属矿山》2012,41(10):145-148
取包钢4号高炉水淬渣进行酸热联合改性后用于模拟含硝基苯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了吸附的影响因素及等温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室温、自然pH、模拟废水硝基苯质量浓度为10 mg/L、改性水淬渣粒度和用量分别为-100目和8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条件下,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81.8%;改性水淬渣对硝基苯的等温吸附行为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式,室温下饱和吸附容量为33.56 mg/g,吸附过程较易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以红土镍矿-硫酸铵混合焙烧后所得熟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溶出的方法提取铁,系统地研究溶出温度、液固比、溶出时间、搅拌强度对铁溶出率的影响,并对铁的溶出动力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溶出温度60 ℃、溶出时间60 min、液固比2.5 GA6FA 1、搅拌强度400 r·min-1的条件下溶出时,铁的溶出率可达到99%以上;动力学分析表明,铁的溶出反应受外扩散控制,根据阿伦尼乌斯经验方程计算得到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E=7.23 kJ·mol-1,得到溶出过程动力学方程为1-(1-α)2/3=0.208 5 exp(-7 234/RTt。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川包子铺高磷赤褐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袁启东  翁金红 《金属矿山》2007,(4):30-33,38
云南东川包子铺铁矿石性质复杂,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褐铁矿,杂质磷和硅含量较高,磷主要以胶磷矿或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赤铁矿和褐铁矿之中,属高磷难选赤褐铁矿石.在对该矿石进行了多方案实验室小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阶段磨矿-高梯度强磁选粗粒抛尾-正浮选除磷-反浮选得精工艺流程进行扩大连选试验,获得了铁精矿铁品位58.72%(烧后62.13%)、含磷0.397%,铁回收率58.20%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烧结厂脱硫所产生的脱硫石膏和选铁后的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对铁尾矿陶粒的配方和焙烧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矿、脱硫石膏、粉煤灰和煤粉的最佳质量配比为57.2%∶16.8%∶22.5%∶3.5%,在预热温度300℃,焙烧温度1110℃,焙烧时间30 min,冷却温度500℃的焙烧制度下烧制陶粒,性能满足 GB/T 17431.1-2010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铁矿选矿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及特点,总结了近5 a我国铁矿选矿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评述了微细粒铁矿分选、破碎磨矿、磁化焙烧、深度还原、铁尾矿再选、常温捕收剂研发等方面形成的铁矿选矿新技术及新成果。磁重浮联合分选工艺可以实现微细粒铁矿和铁尾矿的高效分选;与常规碎磨技术相比,高压辊磨、自磨/半自磨和搅拌磨技术可以降低矿石碎磨过程中的能耗;磁化焙烧新技术(闪速焙烧、流化床焙烧和悬浮焙烧)与深度还原技术为难以利用的铁矿资源开辟了新途径;新型常温铁矿捕收剂的应用可以降低浮选作业温度,显著降低能耗。指出了未来我国铁矿选矿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微细粒铁矿强化分离基础性课题的研究,高效碎磨设备及新型矿石预处理设备的研制与应用,绿色环保选矿工艺及药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8.
采用赤铁矿法脱除低品位氧化铜矿浸出液中的铁离子。结果表明,适宜的除铁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180 ℃、初始硫酸浓度2 g/L、反应时间3 h、氧分压0.3 MPa、搅拌速度400 r/min,此时除铁率为95.2%,渣中铁、铜、硫含量分别为62.7%、0.14%、1.6%。  相似文献   

19.
常庆伟 《金属矿山》2016,45(12):109-112
铁矿阴离子捕收剂大多采用脂肪酸类捕收剂,工业上需要进行加温浮选才能确保浮选的效果。通过化学改性及复配合成了一种耐低温型铁矿捕收剂CY-20,并与高效速溶型抑制剂CYZ-20应用于山东某铁矿的低温反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Y系列药剂在浮选温度15 ℃下获得了精矿品位65.86%,回收率95.18%的浮选指标,与30 ℃时浮选指标基本相当。CY-20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和选择性,可实现整个铁矿阴离子反浮选作业的常温操作,对矿山企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文  陈东  刘林艳 《非金属矿》2012,35(4):64-67
为了提高天然沸石的除氟能力,对其进行了氧氯化锆改性研究。X衍射图谱和电镜扫描图谱均显示,改性后有一定量二氧化锆负载于沸石表面和孔道中。静态吸附试验表明,锆改性沸石饱和除氟容量达19.84 mg/g,饱和吸附率达93.4%,除氟性能远优于沸石原矿(56.4%)和酸改性沸石(84.4%)。动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流速、原水氟质量浓度和填充柱床层高度对锆改性沸石除氟有很大影响,溶液pH值影响不大。当改性沸石用量为5.0g时,最大流速为10.0mL/min,流速为6.0mL/min时可将原始质量浓度在20.0mg/L以内的含氟溶液处理达到国家饮用水含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