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华兵  卢兴国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2):178-178,13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最初由1931年Von Braos所描述,直至1978年Breton-Gorias等开创血小板过氧化酶(PPO)染色证实巨核细胞白血病存在后才得到公认,1985年FAB协作组把它列入AML亚型的M7[1],并对M7的细胞化学与免疫化学染色进行了一些探讨[2~4]。现将我们确诊的M7病例就形态学的特点及诊断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褚金龙  邢桂芝  李艳红  李骏  李静 《临床荟萃》2005,20(20):1191-1192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属少见类型白血病,国外报道占急性白血病的1.2%,在全部髓系白血病中约占4%.儿童M7更为少见,而婴儿期M7则罕见.统计国内1979~2004年文献共计报道21例儿童M7,仅1例婴儿期M7(10个月).笔者报道1例婴儿期M7患者,仅8个月,为目前国内M7病例中年龄最低者.  相似文献   

3.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cytic leukemia AMKL)是一种原发的巨核细胞系统异常增殖、病程经过凶险、迅速致死的疾病,FAB^[1]把这个类型的白血病归类到ANLL-M7,现在一直沿用这一名称。M7诊断难度较大,仅靠细胞形态或细胞化学检查不能做出诊断^[2]。我们运用形态学、细胞化学、  相似文献   

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自 Boros 和 Korenyi 首次报告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eg-L)以来已有50余年,但由于原始巨核细胞缺乏特异性形态,因此对该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了解较肤浅。近年随着对巨核细胞超微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深入研究,对 AMeg-L 的认识逐渐丰富。FAB协作组在1985年已将本病列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7型,这势必引起血液学界更广泛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是较为少见的一种,约占3%-5%,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则更为少见。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发病见于儿童及成人,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工作中发现1例幼儿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7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瑞氏染色的形态学及骨髓细胞的化学染色进行与分析.结果 表明:贫血为临床常见症状,血小板减少明显,骨髓中小巨核细胞多见.化学染色显示PAS阳性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素标记探针核酸分子原位杂交(ISH)对5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KL,FAB-M7)患者细胞的癌基因表达进行了观察。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巨核细胞变患者的N-ras、c-sis、c-abl和c-myc mRNA高表达,其中1例同时高表达c-fms;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M7患者c-mvc、c-sis和c-fms mRNA高表达;另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7(ANLL-M7)患者c-myc和c-fms mRNA高表达。本文对癌基因与AMKL恶性克隆扩增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多倍体化障碍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病例为分化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现将形态学诊断过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头晕无力,贫血,高烧,反复呕吐,颈椎痛于2011年7月10日收入本院脊柱关节科,查体:贫血貌,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时由于异常造血细胞克隆的恶性增殖,使巨核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导致巨核细胞在瑞氏染色时辩认困难,故对其了解较少。我们应用对巨核细胞特异的GPⅡb/Ⅲa单克降抗体(CD_(41))APAAP免疫酶标法观察了40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及部分外周血中的巨核细胞。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脱核和胞核胞质连体分离形态及其意义。方法用光镜观察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难治性贫血(R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和急性红白血病(M6)初诊患者的血片、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中巨核细胞形态特征。结果4例骨髓象均观察到多种病态巨核细胞,其中PMF和M6多为撕拉分离状的淋巴样病态巨核细胞;RA和M2多为脱核的或胞核胞质分离状的病态巨核细胞,胞体大,部分胞核远离母体,有的残留少量胞质成为小(或)淋巴样巨核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显示分离的胞核胞质。结论巨核细胞存在脱核或胞核胞质分离现象,提示在成熟中存在多核胞核分散向周边逸去的过程,甚至完全脱离母体,并提示微小巨核细胞可能由多小核巨核细胞的胞核连胞质分离或分割而成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巨核细胞逸核和胞核胞质连体分离的形态学变化,用光镜观察4例初诊血液病患者的血片、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中巨核细胞形态特征.4例初诊血液病患者为1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和1例红白血病(M6).结果显示:在4例患者骨髓象中均观察到多种病态巨核细胞,其中例A(PMF)和例D(M6)多为撕拉分离状的病态巨核细胞;例B(MDS)和例C(M2)多为脱核的或胞核胞质分离状的病态巨核细胞,胞体大或巨大,部分胞核远离母体,有的残留少量胞质成为小(或)淋巴样巨核细胞,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可显示分离的胞核胞质.结论:巨核细胞存在逸核和(或)胞核胞质分离现象,提示巨核细胞在成熟中存在多核胞核分散向周边逸去的过程,甚至完全脱离母体;微小巨核细胞可能是由多小核巨核细胞的胞核连胞质分离或分割而成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64 2例白血病巨核细胞增生与分化的观察 ,表明白血病巨核细胞可以是抑制 ,增生 ,甚至明显增生。急性白血病巨核细胞以抑制为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增生、明显增生为主 ,慢粒急变时则巨核细胞转为抑制。急性白血病巨核细胞以颗粒巨为主 ,产板巨少见 ,故急性白血病时血小板明显减少。白血病幼稚细胞比例越高对巨核细胞的抑制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 inChildhood FAB—M_7),临床少见,本文二例 M_7患儿分别经临床,细胞形态组化染色、电镜、抗血小板糖蛋白单克隆抗体 GDⅡb/Ⅲa 和骨髓活检证实,基本符合 FAB诊断标准。认为光镜细胞形态结合组化染色仍能诊断 M_7,儿童 M_7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是一种原发的巨核细胞系统异常增殖性疾病。由于本病程进展迅速,因此早期而准确地诊断与治疗,对M7病人至关重要。通过电镜或免疫组化,虽能达到诊断的目的,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近年我们通过光镜下细胞形态学结合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初诊M7七例,无一例误诊。现就其中有特征性的3例报告如下。1.女,80岁。发热十余天入院。查体:体温:38.8℃。神清,精神不振,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末及。血常规:WBCl.7×109/L,HB57g/L,RBC1.84×1012/L,PLT57×109/L。骨髓象: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原巨核占0.445,幼巨核占0.03,其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边缘大多育1~4个指状、泡状突起,并有细胞胞浆脱落散在,浆染深蓝色,少部分细胞浆内见少量紫红色颗粒,核形多呈圆形、椭圆形.可见1~2个明显核仁。染包质粗粒状。部分细胞边缘有产生血小板现象,血小板少见,可见巨大、长条型血小板。POX染色:阴性,PAS染色:块状阳性。诊为M7。2.男,18岁。呕血、黑便12h,低热1月余入院。查体:体温:38.1℃,颈部及四肢散在米粒大小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腹膨隆,...  相似文献   

15.
CD41标记微小巨核细胞染色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巨核细胞是一种病态巨核细胞,胞体直径<15μm,胞核大小如淋巴细胞,胞质量少,常伴血小板的生成[1].瑞特-姬姆萨染色微小巨核细胞常与原始巨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混淆,漏检率高,而细胞免疫化学标记的CD41染色易于辨认,可以显著提高微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2].  相似文献   

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可以多个系列急变,本文报道3例CGL急性巨核细胞变,每例均经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糖蛋白Ⅱb/Ⅲa抗原特异性单克隆免疫染色阳性所证实。3例慢性期细胞形态学及染色体均提示典型CG-L,急性期末梢及骨髓瑞氏染色示胞浆偶见颗粒,白血病细胞大小不等;骨髓活检大量巨核细胞内含丰富嗜酸性胞浆及不同程度骨髓纤维化,网状结构增生。细胞化学:过氧化酶阴性,氯化醋酸酯酶阴性,α-萘酚丁酸酯酶阴性,末端脱氧核苷酸酶阴性,甲苯胺蓝  相似文献   

17.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展昭民,陈立君,马军,魏负禾,杨光1988~1994年我们共诊断急性白血病1388例,其中经形态学、免疫学、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诊断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共16例,占同期急性白血病的1.2%。较日本报道5....  相似文献   

18.
流式细胞仪双荧光分析巨核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抗原分布和巨核细胞DNA的倍体性进行了分析,发现血小板恃异性抗原分布在各个病例间有一定差异,其中一例高达85%以上,HLA-DR ̄+,和细胞在各个病例间分布同样有一定差异,说明白血病巨核细胞系恶性克隆可发生在造血于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病态巨核细胞DNA倍性分布大部分处2N,少部分处于4N,未见高于4N巨核细胞。提示其DNA倍体化过程受阻。细胞处于S期和G_2+M期的细胞<20%,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正常骨髓细胞相同,超微结构显示白血病细胞有凋亡现象,提示白血病巨核细胞堆积可能与其凋亡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最近被列入急性白血病FAB分型中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或M7,过去被称为“急性骨髓纤维化”,“恶性骨髓硬化“和”急性骨髓增生异常伴髓外化生”等。虽然命名不同,但诊断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无特殊症状或器官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出现原始细胞,红细胞形态无显著改变;骨髓中网状纤维增生,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增加,原始细胞和不典型的形态奇特的巨核细胞增多。然而,近来的研究揭示骨髓纤维化(骨纤)可能继发于原始巨核细胞的增殖。临床上可见化疗后或骨髓移植后骨纤得到缓解。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体外培养时骨髓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显示正常核  相似文献   

2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慢性进行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红系、粒系和巨核系,也可增生引起红细胞量绝对增多,血红蛋白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及脾大[1]106.PV在病程中可发生各种转化,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比例为1.3%[2],转化成急性白血病亦以急性粒系或粒单系统白血病为主,转化为巨核细胞白血病的未见报道.近来我院诊断了一例患PV 6年的病人转变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