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米糠多糖铁脂质体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工艺。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米糠多糖铁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优化设计研究大豆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质量比)、米糠多糖铁/大豆卵磷脂质量比(药脂比)和超声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质量比为4∶1,药脂比为1∶1,超声5 min的条件下,脂质体对米糠多糖铁包封率最高。工艺验证结果显示此工艺条件下的平均包封率为87.473%(RSD值为0.643%,n=3)。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蒸发-动态高压法制备Vc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考察处方工艺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及正交设计法进行处方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制备Vc纳米脂质体的最优条件:制备温度60℃,Vc浓度5mg/mL,Vc和总脂材质量比为1∶10,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质量比为4∶1,表面活性剂和总脂材质量比为4∶10,动态高压处理压力为140MPa,处理2次.该条件下包封率可达(47.16±6.28)%,平均粒度为(73.9±4.4)nm.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椰子油的水溶性,扩展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方法:根据椰子油脂溶性的特点,以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盐作为壁材,椰子油为芯材,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椰子油胆盐脂质体。考察了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盐比、PBS/无水乙醇比、样脂比、超声时间、水化时间和水化温度等影响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椰子油胆盐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其最优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盐比2.53、样脂比0.56、水化温度64.7 ℃,椰子油胆盐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8.09%。结论:薄膜分散法制备椰子油胆盐脂质体包封率较好,可以提高椰子油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4.
以枸杞为原料,考察超声波辅助提取中的料液比、时间、温度对枸杞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枸杞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70℃,提取时间20 min,理论枸杞多糖得率为3.37%,实际枸杞多糖得率为3.35%,近似率达到99.4%。枸杞多糖总抗氧化性达到10.44 U/mL,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醋酸钙梯度法制备γ-氨基丁酸脂质体,利用Berthelot分光光度法来检测γ-氨基丁酸(GABA)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为:药脂比为1∶20,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醋酸钙浓度为0.12mol/L,孵育温度为50℃。所制备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1.4%。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吐温-80、DHA藻油为原料,探讨了薄膜超声法制备DHA藻油脂质体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原料配比、温度、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藻油脂质体包封率、粒径、电位的影响,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初探,并研究其体外模拟消化行为。结果表明,藻油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3∶1(g/g)、大豆卵磷脂与藻油比为5∶1(g/g)、水化温度为40℃、pH为7.4、超声时间为120 s、超声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脂质体呈椭圆球形,包封率为(91.55±0.4)%,粒径为(224.5±0.21)nm,PDI为0.224±0.003,电位(-32.4±0.03) mV;体外模拟小肠消化性能良好;室温放置一周后脂质体氧化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作为壁材,采用薄膜蒸发-冻融法制备葡萄糖氧化酶脂质体。以包封率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脂质体的形貌、粒径分布和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4∶1、芯材质量5 mg(500 U)、水化时间15 min、冻融循环10 次,此条件下包封率可达到(87.7±2.1)%;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164.75±2.55) μm;4 ℃和室温(23.0±0.5)℃贮存条件下脂质体包封率无变化,酶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怀远石榴籽油为芯材、麦芽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复合壁材、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石榴籽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壁材的质量分数10%,麦芽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配比1∶2(质量比),乳化剂大豆卵磷脂的添加量2.0%,芯材与壁材的配比1∶1.5(质量比),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75℃,进料速度25 mL/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石榴籽油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1.9%。微胶囊化后的石榴籽油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大蒜多糖、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制备了一种新型多糖脂质体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膜材比、脂药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包封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大蒜多糖脂质体最优制备条件,并对其微观形态、粒径、紫外扫描光谱、红外扫描光谱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多糖脂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膜材比4:1,脂药比24:1,超声时间14 min,最大包封率为61.00%±0.73%;所得脂质体为球状小囊泡结构、分散均匀、稳定性较好,粒径为213.50±1.85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0.187±0.005、Zeta电位为-21.07±1.27 mV;紫外和红外光谱表明大蒜多糖被成功包埋进脂质材料中,并且包埋过程不形成新化学键,仅产生静电相互作用;稳定性试验显示4℃保存28 d后,大蒜多糖脂质体粒径由211.13±0.54 nm增至225.70±0.65 nm,PDI由0.187±0.003增至0.236±0.001,包封率由60.96%±0.32%降至56.97%±0.74%,体系仍较为稳定。因此,本研究制备的大蒜多糖脂质体...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脂质体的制备和物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茶多酚脂质体以提高茶多酚的生物利用率.在制备工艺研究中运用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药脂比为1∶8,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为4∶1,缓冲液pH值为6.62,超声时间为3.5 min.理论最佳包埋率60.36%,实际包埋率为60.09±.69%.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平均粒径为160.4 n...  相似文献   

11.
以煎煮法提取枸杞子残渣中的枸杞多糖,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三个因素为考察因素,以枸杞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选枸杞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枸杞多糖的提取条件如下: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提取40 min,料液比为1∶40(g/m L),此条件下的枸杞多糖平均得率为10.65%。正交实验对枸杞子残渣中的枸杞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合理可行,为提高枸杞多糖的得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有着安全、营养价值高的优点,但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它在食品中的应用。利用脂质体技术包埋辣椒红色素可以提高它的稳定性。研究了辣椒红色素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影响包封率的几个因素,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脂药比(卵磷脂∶辣椒红色素)、超声时间和有机溶剂加入量是影响包封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脂药比和超声时间影响显著。包封率较高的工艺条件为:脂药比22∶1(卵磷脂0.44g,辣椒红色素0.02g)、胆固醇0.03g、超声时间12min、有机溶剂加入量为25mL(氯仿/甲醇=2∶1,v/v)。在此条件下脂质体包封率为98.98%,误差0.16%,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功能性类胡萝卜素,因化学稳定性及水溶性较差降低了生物利用率,将其制备成靶向脂质体可改善其水溶性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实验采用探头式超声-逆向蒸发法制备以硬脂醇半乳糖苷为配体修饰的番茄红素肝靶向脂质体,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后最佳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比7∶1、配体与固体脂质比1∶40、药脂比1∶48、旋蒸时间35 min、旋蒸温度5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91.13±0.20)%,载药量为(2.39±0.37)%,粒径为(252.63±5.87)nm,在不同光照条件、贮藏温度以及有无氧气条件下稳定性均良好。动物实验显示番茄红素肝靶向脂质体组小鼠肝脏部位番茄红素含量最高,证明了经硬脂醇半乳糖苷修饰后,番茄红素脂质体肝靶向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包裹的椰子油脂质体,以大豆卵磷脂和氢化大豆卵磷脂为膜材,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包裹的椰子油脂质体的工艺和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所制备脂质体的微观形态、包封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体外释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羧甲基壳聚糖与磷脂比为1:16,磷脂与胆固醇比为8:1,椰子油与磷脂比为3:1,pH为4.5,超声强度750 W,超声时间20 min,此条件下实际包封率为96.94%±0.20%。羧甲基壳聚糖包裹椰子油脂质体在0.9%氯化钠中,24 h的释放度为41.28%±0.30%。椰子油脂质体的包封率高和累积释放度高,稳定性好,可实现延缓释放和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15.
微胶囊化大豆卵磷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豆卵磷脂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生产大豆卵磷脂微胶囊.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为大豆分离蛋白、明胶、麦芽糊精,三者质量比为1.5:1:10;乳状液固形物含量为25%;在45℃、25 MPa条件下均质2次;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85℃.在此条件下,包埋率达到67.4%.大豆卵磷脂微胶囊化后,吸湿性降低,有利于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6.
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 超声法制备VC 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考察生产工艺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及正交设计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制备VC 脂质体最佳工艺:制备温度65℃、卵磷脂:胆固醇=5:1、总脂材:VC=25:1、总脂材:表面活性剂(吐温-80)=10:2,在此条件下包封率可达42.1%,平均粒度为373.9nm;将脂质体在4℃下密闭放置15d,以脂质体的粒径变化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质体悬液粒径无明显变化,脂质体悬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化蛋黄卵磷脂,可以充分保持蛋黄卵磷脂原有的活性,拓宽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以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包结络合法制备蛋黄卵磷脂微胶囊,选取包埋率作为制备工艺的优化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乳化剪切速率、壁材芯材比、单甘酯:蔗糖酯配比及单甘酯:蔗糖酯用量对蛋黄卵磷脂微胶囊包埋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剪切速率5000 r/min,壁材芯材比4∶1,单甘酯、蔗糖酯用量1%,单甘酯、蔗糖酯用量配比为1∶9,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得蛋黄卵磷脂微胶囊包埋率为65.81%±1.65%。因此,β-环糊精可作为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的良好包埋壁材。  相似文献   

18.
以叶酸为载药,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水化- 超声法制备叶酸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考察制备工艺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及正交设计法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比5:1(m/m)、叶酸质量浓度1.4mg/mL、制备温度60℃、水相pH8.0。制备的叶酸脂质体包封率可达到30.36%,平均粒度为335.4nm。将脂质体在4℃下密闭放置15d,以脂质体的粒径变化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质体悬液粒径无明显变化,主要集中在300~400nm,脂质体悬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月见草油包合物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经红外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进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投料比为5∶1 m L/g、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1.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分别为81.56%和92.28%。实验证明月见草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为月见草油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101-107
采用超临界CO_2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研究脂质体配方组成对包封率的影响。选取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缓冲溶液pH、番茄红素与磷脂质量比为考察因素,研究各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脂质体配方组成的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胆固醇∶卵磷脂(W∶W)为9∶20,缓冲溶液pH为7.0,番茄红素∶卵磷脂(W∶W)为1∶50,此条件下番茄红素脂质体包封率达83.4%±1.15%。该实验结果为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制备提供了方法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