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鼻咽癌(NFC)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ORN)的CT特征以利本病的诊断。材料与方法:了例NPC放疗后长期鼻咽坏死恶臭,其中6例已随访6年以上,故局部复发已为临床所排除,作者对该7例的一系列CT片进行过细的复习。结果:在7例的冠状位CT上均具有下列诸项特征性表现的大部分,尤其其中第1项:1.颅底骨破坏异常广泛而对称,呈虫蚀样,或雕花门楣样;2.骨的表面裸露在气腔中,失去软组织的覆盖;3.有腐骨片和/或病理骨折4.被覆在骨表面的软组织中含小气泡。而在NPC局部复发者则不会见到这些表现,特别是第1项。4例在两程放疗后发生ORN,3例在单程放疗后发生ONN,前者的潜伏期仅约半年,而后者长达9到10年。结论:对于颅底ORN是可以根据其典型CT表现在生前作出诊断的。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f the skull base,ORN)的临床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12例确诊的鼻咽癌ORN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结果:单程放疗者发生颅底ORN的潜伏期为3年-15年,而再程放疗者潜伏期为7月-2年,颅底ORN特征性CT表现:骨破坏广泛而对称或局限;骨体的表面裸露在气腔中;有死骨形成;软组织见小气泡,内窥镜表现为鼻咽或耳道骨坏死,可见骨质裸露或死骨形成。而鼻咽复发者则不会看到这些表现。6例局限性ORN手术治疗,1例死于衰竭;6例广泛性ORN保守治疗,3例死于鼻咽大出血,1例死于衰竭。结论:颅底ORN根据CT及内窥镜特征可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广泛ORN或伴放射性颅神经损伤者预后较差,鼻咽大出血及衰竭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治疗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手段之一,放疗常导致放射性口腔疾病,如放射性唾液腺炎、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放射性黏膜炎等。巨噬细胞主要分为M1、M2型,参与全身多种疾病的病理发生发展过程,在放射性口腔疾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放射性口腔疾病与巨噬细胞的关系研究进展迅速,分子机制复杂,本文就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mandible,ORNM)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一种用于指导放射性骨坏死治疗的新的分类及分期系统。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年1 月至2013年12月99例ORNM 病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将病损中骨组织(bonetissue)及软组织(softtissue )病损分别进行分类。再将骨、软组织病损的分类“合并”,同时结合国外关于ORNM 的分期研究,提出了最新的“BS”分类及分期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ORNM 标准化治疗的构思。结果:根据骨坏死的不同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 期:0 期(8 例),Ⅰ期(14例),Ⅱ期(65例),Ⅲ期(12例)。 0 期患者给予保守性治疗;Ⅰ期患者实施死骨摘除术;Ⅱ期患者行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或是节段性切除,血管化骨肌瓣或单纯软组织瓣修复;Ⅲ期患者则行下颌骨方块切除,血管化骨肌瓣或单纯软组织瓣修复。4 个不同分期患者接受相对应治疗后均获得较好效果。结论:“BS”分类及分期系统能够更容易且更为恰当地运用于ORNM 的临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病因、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性坏死性颌骨骨髓炎(ORN)是头颈癌放射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病率为4%。本病初期不易被发现,后期又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特别被误诊为肿瘤复发而未作积极处理,致使部分病例病情发展,引起感染出血,若发生大出血亦会导致死亡。应引起临床医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头颈部肿瘤常规放疗中,下颌骨往往不可避免地受到高剂量照射,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严重晚期放射并发症一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笔者将对其发生率、病因、诊断、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REVERSIONOFMALIGNANTPHENOTYPESOFHUMANLUNGSQUAMOUSCARCINOMACELLSBYORNITHINEDECARBOXYLASEANTISENSERNAGuanJun关钧,FanMuzhen范慕贞,Cao...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 RNA(circularRNA,circRNA),并对其结合的微小 RNA(microR NA,miRNA)及靶向的信使 RNA(messengerRNA,m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 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 宫颈癌组织芯片数据,利用 R4.1软件进行差异分析,选择表达上调/下调最显著的各 5个 circRNA,通过 circinterac tome网站预测 miRNA和 3个生物信息学网站(miRDB、TargetScan、miRTarBase)联合预测靶 mRNA,通过 Metascape数 据库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应用 STRING在线工具预测 mRNA的蛋白互作网络并获得关键 mRNA,最后预测关键 mRNA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差异分析,发现宫颈癌组织中共有 75个差异表达的 circRNA,通过上调/下调 最显著的共 10个 circRNA预测获得 202个 miRNA和 5个预后相关 mRNA(POLR2D、JUN、CTNNB1、H2AFZ、 RBBP7),最后确定了 8条 circRNA miRNA mRNA调控路径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异 常表达的 circRNA及其相关通路将可能成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PENTOCLO方案(己酮可可碱、维生素E、双膦酸盐)治疗中晚期放射性鼻咽颅底骨坏死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0月间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例中晚期放射性鼻咽颅底骨坏死患者。患者均为Ⅱ期和Ⅲ期放射性鼻咽颅底骨坏死患者。患者均采用PENTOCLO方案进行药物治疗及加强鼻咽冲洗保守治疗,并纳入治疗组。选取2019年01月前采用加强鼻咽冲洗为基础保守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历史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位用药时间6个月,治疗有效率为83.3%(10/12)。治疗组中位用药时间和有效率优于历史对照组的2年和40.0%(14/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0(0/12),低于对照组的25.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3例服药后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结论:PENTOCLO方案配合加强鼻咽冲洗治疗中晚期放射性鼻咽颅底骨坏死的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双磷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等药物通过抗血管生成,同时抑制骨吸收,进而增强骨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此类药常导致颌骨严重并发症,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药物相关性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研究进行总结,为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头颈部正常组织较高的放射敏感性,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如放射性白内障、口腔粘膜的放射损伤、口干、放射性骨坏死、颈部皮肤放射性纤维化等。现主要对放射治疗相关的头颈部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复方SOD制剂治疗放射性粘膜损伤的临床观察刘元华,赵玉珠,刘纬璐,郝淑霞,李敬君本文报道应用复方SOD(超氧化物岐化酶)制剂治疗口咽部粘膜放射损伤的临床效果。1材料与方法1.1鼻咽癌(61例)及扁桃体癌(11例)患者共计72例,防护组及对照组各36例...  相似文献   

13.
双膦酸盐和下颌骨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双膦酸盐的理化性质和药理学特性以及与其相关的下颌骨坏死的有关情况。方法:综述双膦酸盐和与其相关的下颌骨坏死的文献。结果:双膦酸盐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以骨吸收为特点的疾病。这些药物也越来越与下颌骨缺血性坏死这种严重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考虑到下颌骨坏死的发生和对其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事实,计划使用双膦酸盐治疗时,应认真分析风险-效益的关系,并向病人说明治疗的利弊。如果要使用双膦酸盐治疗,必须进行严谨的口腔卫生护理和定期评价口腔状况。结论: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双膦酸盐相关骨坏死的严重性,应谨慎使用这些药物并要认真观察病人。对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的病人,预防下颌骨坏死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双膦酸盐的理化性质和药理学特性以及与其相关的下颌骨坏死的有关情况。方法:综述双膦酸盐和与其相关的下颌骨坏死的文献。结果:双膦酸盐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以骨吸收为特点的疾病。这些药物也越来越与下颌骨缺血性坏死这种严重的副作用联系在一起。考虑到下颌骨坏死的发生和对其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事实,计划使用双膦酸盐治疗时,应认真分析风险-效益的关系,并向病人说明治疗的利弊。如果要使用双膦酸盐治疗,必须进行严谨的口腔卫生护理和定期评价口腔状况。结论: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双膦酸盐相关骨坏死的严重性,应谨慎使用这些药物并要认真观察病人。对使用这些药物治疗的病人,预防下颌骨坏死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放射性颌骨骨坏死 (ORNJ)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76年~ 1997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收治的 5 6例ORNJ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估ORNJ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结果 :创伤和感染、高剂量照射是重要致病因素 ,下颌骨是易发部位。结论 :为尽量减少创伤因素的影响 ,放疗和手术时间间隔以 3周为宜。临床上可将 6 80 0cGy作为高能线照射的临床阈值  相似文献   

16.
THEINTRACELLULARFORMOFEPSTEINBARRVIRUSGENOMEINNASOPHARYNGEALCARCINOMAWangHuimin1汪慧民ChenJun1陈军ZengMusheng1曾木圣LiManzhi1李满枝Jia...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价100例口腔、口咽、鼻咽癌放疗患者出现骨坏死及伴随的致病因素,照射野包括上颌骨或下颌骨。骨坏死发生在19/78例有牙齿的病人中和3/22例无齿的病人中。发生骨坏死的时间不同,15例发生在治疗后一年以上。发生骨坏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对骨的放射剂量,特别是对缺少血管的下颌骨。骨的放射  相似文献   

18.
肺癌并胸膜转移者胸膜肺切除术和局限性手术的比较(ShimizuJ,etal,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1996;61:1英文)李道堂*摘译秦笃祥*校肺癌胸膜转移者,外科治疗的作用及术式仍有争议,Kanazawa大学医院197...  相似文献   

19.
放射治疗基本原理在头颈部肿瘤综合治疗的应用LesterJPetersetal.IntJRadiatOncolBiolPhys,1997,39:831.20余年来,放射生物学研究得出的一些原理对放射肿瘤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包括:(1)单次照射...  相似文献   

20.
鸟氨酸脱羧酶反义RNA对人肺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获两株有鸟氨酸脱羧酶(ODC)反义序列稳定整合的细胞克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反义转染细胞的G0/G1期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数相应减少;其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裸鼠致瘤能力均显著下降。核酸杂交结果显示,在反义转染细胞中有ODC反义RNA表达,ODCmRNA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人肺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与ODC反义RNA有效控制多胺生物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