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DWI—MRI)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1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全部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前1周内和放射治疗50Gy时行DWI—MRI和PET/CT检查,观察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ean)值和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ADCmean)。[结果]与调强放射治疗前比较,治疗中(50Gy)的SUVmean值明显下降,而ADCmean值明显上升。放射治疗前的SUVmax值和ADCmean值呈显著性负相关。在DWI序列上勾画的肿瘤靶区在普通序列如BWI上会发生明显漂移。[结论]在初治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DWI—MRI与PET/CT有相似的临床价值,但DWI-MRI不能够通过融合直接参与靶区勾画。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分期及勾画靶区中的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适形放疗(IMRT)、呼吸门控技术及超高能射线(HLET)放疗,使得NSCLC的治疗结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
殷蔚伯 《中国肿瘤》1994,3(2):16-17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因此,现在国际上称之为放射肿瘤学(RadiationOncology)据统计60%—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接受过放射治疗,近年来,放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现仅就下述几个方面来叙述,即放射治疗设备、高线性能量传递(LinearEnergyTransfer  相似文献   

4.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引导放疗(IGRT)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放射治疗中心迅速推广并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是继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放射治疗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该技术为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及治疗准确度,控制放射治疗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本文对影像引导放疗技术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X刀治疗12例重度BPH,靶区为整个前列腺,采用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1.5—2)Gy/f,共(5—8)f,隔日一次,每周3次。治疗前、后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速。结果:临床治愈8例,显效4例,各项指标变化显著(P〈0.0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BP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新书介绍     
《四川肿瘤防治》2011,(2):135-135
放射肿瘤学是当今肿瘤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学协会(A—merieanSocietyforTherapeuticRadiologyandOncology,ASTRO)的放射/肿瘤生物学委员会自2006年开始,每年均编写了《放射/肿瘤生物学业务考核和学习指南》(后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7.
蒋联萍  赵玉萍  王弋 《中国肿瘤》2007,16(5):386-388
[目的]探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自体肿瘤细胞疫苗(NDV—ATV)存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8例宫颈癌行NDV-ATV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实验组),30例单纯接受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患者存接受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8^+、CD4^+/CD8^+比值变化以及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2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1~2个疗程后.其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同时CD^8+数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放射治疗近期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毒副反应轻。[结论]新城鸡瘟病毒修饰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对放射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是近年来介入心内科和肿瘤放射治疗科一项尖端课题,且迅速发展成一门崭新的学科—血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学[13]。  20年前,AndreasGrueutzing创始了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由此创建了血管介入治疗学。血管成形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成为冠脉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n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PTCA在近…  相似文献   

9.
由于放射影像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和突破,对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SPECT、MRS等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组织细胞代谢、增殖、乏氧状态、凋亡,甚至基因表型的功能影像,并已逐渐应用于放射治疗的靶区勾画并参与制订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国产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综合治疗肿瘤是目前的趋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较新的放疗技术,本文观察: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国产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3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化疗组,全部患者均行吉西他滨化疗,方案为每周1次吉西他滨250mg/m^2.36例患者分别完成3~7个周期的化疗。同步行3D—CRT,计划照射剂量8MV—X线DT65~70Gy.2~2.5Gy/次,1次/天,5天/N结果:3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胰腺痛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为2.8%(1/36),部分缓解率(PR)为27.8%(10/36),总有效率(CR+PR)为30.6%(11/36),无变化和进展(NC+PD)占69.4%(25/36),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91.7%(33/36)疼痛缓解率为90.3%。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24(12~29)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36.1%(13/36)和19.4%(7/3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不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耐受,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研究对于低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存在着争议,近来的前瞻性随机研究结果使临床医生能更好地对放射治疗的应用做出决策,即:(1)术后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低级别胶质瘤的无进展生存率,术后早期放疗与复发后再放疗的总生存率相似。(2)放疗剂量宜为45—54Gy,增加剂量无益处。(3)标准模式的放疗对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4)对于预后差的病例,放疗+化疗可提高无进展生存率,但生存率无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朝霞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2):2079-2081
目的:探讨DF方案联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35例行放射治疗配合DF方案化疗(综合组)。另一组30例行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放射治疗采用6MV—X和电子线常规照射,剂量60—70Gy;化疗在放射前后一到两个星期内,按3周行一周期。两组均随访5年。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5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9%、36.7%和77.1%、53.3%。综合组5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单放组,且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而毒副反应相仿。结论:放射治疗中晚期鼻咽癌配合DF化疗方案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调强放疗中剂量率改变对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  邬蒙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5):529-531,537
近年随着放疗技术及影像设备不断发展,上世纪初开始的二维放射治疗方法现逐步被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所取代,而解剖影像指导的四维放射治疗及生物功能影像指导的五维放射治疗也已开始投入临床使用。这些先进放疗设备的使用,无疑提高了靶区的精确定位,优化了靶区物理剂量的分布,减少了正常组织的平均照射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距离放射治疗机的发展与现状吴大可,柏森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610041)自从1898年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镭—226元素以后,医学家很快将其用于皮肤癌、口腔癌和宫颈癌的治疗之中,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1913年首次报道了一例用镭—226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放射治疗前、后鼻咽鳞癌组织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48例初治鼻咽鳞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P-gp的表达。结果 48例初治鼻咽鳞癌组织P-gp阳性表达率放射治疗前为18.75%(9例/48例),其中低分化鳞癌和中高分化鳞癌分别为17.65%(6例/34例)和21.43%(3例/14例);放射治疗后P-gp阳性表达率为75.00%(36例/48例),其中低分化鳞癌和中高分化鳞癌分别为79.41%(27例/34例)和64.29%(9例/14例)。放射治疗后P-gp阳性表达率较放射治疗前呈增高趋势,放射治疗后P-gp阳性率和放射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放射治疗可诱导和加强鼻咽鳞癌组织中P-gp表达,这可能是引起放、化疗交叉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肿瘤学杂志》2014,(2):143-143
为了推动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项目的建设,促进和提高放射治疗新进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水平,由浙江省肿瘤医院和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主办.肿瘤学杂志社协办,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2014春季研讨会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014—04—08—100(同)]和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在胸腹部肿瘤应用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014—09—03—001(国)],将于2014年3月15日在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高发区分布在我国南方及部分东南亚国家。放射治疗是NPC的主要治疗手段,近来,随着CT、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先进影像技术和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综合放、化疗研究的进展,大多数原发NPC病例,甚至部分复发病例均能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18.
翟少剑 《中国肿瘤》1999,8(4):149-151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装置的类型越来越多,要求设置放射治疗的单位也越来越多,导致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管理混乱等,已成了肿瘤防治工作的一个议论焦点。我省从80年代初开始就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从人日基数,放射治疗点辐射半径,卫生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申请建立肿瘤放射治疗科(点)的单位进行论证、严格考核审查。符合条件的,由省卫生厅行文批准,不符合条件的,也由省卫生厅下不同意建放射治疗科(点)的文。现将我省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布点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9.
徐晨阳  刘桂云  江蓉 《肿瘤学杂志》2018,24(10):1002-1007
摘 要: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等放疗新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广泛。全文综述新型放疗技术—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在全身各系统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优势、缺点及相关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从早期采用普通X线诊断机进行肿瘤放射治疗前靶区定位,已发展成了大孔径放疗专用CT模拟机,但各个放射治疗部门和单位的CT-Sim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同时,也有众多放疗单位和部门仍使用普通小孔径CT定位(但定位时的床板保证是平的),现将国内外采用的各种定位方法结合本院的CT—Sim影像定位工作经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