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我们访问了新加坡国家贪污行为调查局。调查局高级特别调查员刘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来自中国吉林的同行们,并让大家观看了《贪污调查局简介录影片》、《防止贪污步骤教育录影片》两部录像片。从录像片上我们看到,1959年新加坡自治和1965年建国后,政府从殖民地统治者手中接过的是一个贪污风气盛行的社会,百年来所遗留下的社会积弊多得不胜枚举,涉及国计民生的部门和公务员贪污现象猖獗,如申请组屋、驾驶执照、装置电线合格证等等,老百姓都要交上“咖啡钱(贿赂)”。对此,新加坡政府在颁布一系列反贪法令、法规的同时,将1952年成立的贪污行为…  相似文献   

2.
反腐倡廉己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放眼全球,各国纷纷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反腐机构,作为查处案件机构。 新加坡·贪污行为调查局。本世纪中叶,新加坡在李光耀领导下掀起声势浩大的反腐倡廉运动,1952年成立了专职反贪机构  相似文献   

3.
一、联邦政府反腐倡廉的法律机构本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法典中早已有禁止贪污、贿赂的规定,政府的个别部门也曾设立过监察机构。但在联邦政府系统地建立规范公务员道德行为的制度则是从本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由于越战的失利和水门丑闻的曝光,美国民众动摇了对政府的信赖和信心,社会舆论强烈要求政府建立一套系统规范公务员行为的法律和制度。《1978年政府道德法令》和《1978年监察长法令》即在此背景下出台。依照政府道德法令,政府设立了政府道德署;依照监察长法令,在政府行政部门中设立了监察长办公室,政府道德署政府道德署设立于…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检察》2004,(5):31-31
新加坡的反腐机构是贪污调查局。贪污调查局作为独立的组织,以调查新加坡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的贪污腐败行为并防止其发生为宗旨,直属于总理公署,其局长由总理直接任命。局长只对总理负责,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挥和管理。由于得到了最高决策者的支持,贪污调查局能够得到政府各部和公共机构的合作与支持,独立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原属英联邦国家,深受英国法律的影响,是普通法系国家。新加坡的法律渊源及主要依据:新加坡共和国宪法;被接纳的英国法令;新加坡国会制定法令,即成文法或称制定法;新加坡法庭的判例,即法官造法;有关部长根据法令拟定的辅助条规,即附属法规;国际公约;风俗习惯①。本文主要从这些渊源入手,对新加坡的法律渊源做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反贪污(印尼)辛基一、贪污罪的定义在印度尼西亚,贪污已经在1971年3月29日实施的关于消除贪污的1971年第3号法令中被确定为犯罪。根据该法,贪污主要是指有意使自己或他人从中获利的个人违法行为,以及直接或间接对国家财政造成损失的单位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7.
很难走出国门、冲出亚洲的中国足球,这次凭中国球员的犯罪行为"声名远扬"了.2月14日,辽宁广原队前锋赵志鹏成为首名认罪球员,他在法庭上供认2007年曾经三次接受领队的贿金打假球,被新加坡法庭以在联赛中接受贿赂并打假球、触犯防止贪污法令罪名指控,被判入狱7个月.涉嫌此案的另外几名队友已被新加坡取消护照,等待审判.赵志鹏自我辩护说自己此举是慑于领队王鑫淫威,其口供彰显出中国运动员自身体育道德的匮乏和中国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家长制师徒关系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国土面积不到700平方公里,总人口420余万,是一个“除了阳光和空气,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弹丸岛国。新加坡独立前,经历过腐败猖獗、民怨沸腾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贪污行为相当普遍。1959年人民行动党执政后,把廉政和反贪提到政治制度建设的高度,坚决扫除黑金政治,旗帜鲜明地打击贪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加坡打击贪腐和廉政建设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一个“严”字一是严明的执政操守。新加坡把“政治决心作为与贪污搏斗的第一武器”,廉政建设首先从高层做起。为此,新加坡制定了内阁部长《行为准则》和执政党议员《操行守则》,都强调建立一…  相似文献   

9.
李凌 《政府法制》2010,(14):37-37
新加坡反腐成效显著,得力于一个独立的反贪机构——贪污调查局。此局直属总理办公室,局长由总统任命向总理负责,它是行政机构又是执法机构,拥有独立的权力。该局的局长和特别调查员无需公诉人的命令,可以行使《刑事诉讼法》所赋予的特别权力,调查任何人的贪污受贿罪。贪污调查局虽然大权在握,但它也受到各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李郁 《政府法制》2010,(23):15-17
中国5000年文明史,有无数让人自豪的文明成果,但有一点说来让人气短,那就是吏治不佳、贪墨不绝。5000年里,反腐倡廉至少3000年,但始终是屡反屡贪,边反边贪。有学者评价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贪污史。”这话有点极端。如果中庸地说,应该是:一部二十四史,其实就是一部反腐倡廉史。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绩效评价是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起着导向、激励和鞭策作用。近年来,尽管一些地方在反腐倡廉绩效评价方面作了不少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看,开展这项工作的时间还不长,绩效评价制度还很不完善,相关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当前,深入研究反腐倡廉绩效评价体系这一课题,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它是直接隶属于我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独立的反贪行政机构,其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肃贪倡廉,成绩斐然。香港廉政公署有其特殊的地位与组织机构,以《防止贪污条例》、《防止贿赂条例》、《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构建的反腐倡廉的法律体系赋予香港廉政公署超乎其余公权力机关的权力,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以防官官相护。本文对我国香港廉政公署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内地反腐倡廉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政府的廉洁是举世公认的,一项有关国际组织最新 廉洁度排名中,新加坡名列世界第7位,是惟一排在前10名的亚 洲国家。 新加坡政府为何能长期廉洁高效?这主要得益于其积极的 倡廉举措。 以法治国:立国之初,新加坡就下定决心,要以法治国。他们 的反腐败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 上面没有权威。新加坡立国的第2年,国会就通过了《反贪污法》。 该法规定贪污调查局直接隶属于总理领导,向总理负责。贪污调 查局局长和特别调查员可以不用逮捕证逮捕任何受到指控或被  相似文献   

14.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是我国反腐倡廉斗争的打击重点,而贪污犯罪在大案要案中又常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由于贪污犯罪主体要求的特殊性,所以在同一贪污案件中共同犯罪人不同的主体身份加深了对这一类型共同犯罪定性分析的难度。并且,由于我们可遵循的司法解释又多有值得商榷或难以适用之处,这又进一步造成实践中对贪污共同犯罪定性的多种歧义,这不仅不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也不利于反腐倡廉斗争的进行。 是否所有的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的贪污调查局是新加坡在建设廉洁高效政府过程中的中流砥柱。文章试图以新加坡反贪机构——贪污调查局为切入点,结合新加坡《贪污防治法》的相关条文,简述其组织结构、职权、工作程序以及与贪污调查局相关的特殊规定,为我国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三、版权保护制度1973年,香港政府曾制定过一个《版权条例》,目的是将英国的《版权法令》作一些增补性修改之后延伸适用于香港。为了适应香港回归这一新的需要,香港制定了自己新的(版权条例》。新的(版权条例)是以英国1988年《版权法令》为蓝本,根据香港基本法第139条的  相似文献   

17.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是我国反腐倡廉斗争的打击重点,而贪污犯罪在大案要案中又常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本文从贪污共同犯罪的概念、表现形式、定罪依据以及贪污共同犯罪中的贪污数额认定等方面着手,对贪污共同犯罪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8.
袁立春 《中国监察》2009,(14):45-46
早就耳闻新加坡在一党执政、政府廉洁高效以及社会和谐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次参加中山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新加坡公共政策专题研究班,通过聆听专家、学者对新加坡公共政策具体实践的分析,实地考察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总部、贪污调查局、建屋发展局等部门,直接与政府官员、企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沟通,对新加坡的政党政治、公共服务、反腐败建设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有了一些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7日至31日,湖北省人民捡察院代表团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和交流,,其间,访问了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和义顺北邻里警局,与新加坡总检察署的高级官员就中新检察制度进行了交流,本刊特刊出他们撰写的“具有特色的新加坡检察制度”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略论新加坡治贪的刑事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新加坡政府在反贪治贪方面颇有成效,得益于健全的反贪污刑事立法,特别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初通过的《防止贿赂法》和《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本文概略地介绍了这两部法律的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者希望借鉴他国成功的反贪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反贪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