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合理规划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对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全省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由1.24人上升到1.69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84.20%、81.60%、84.47%,5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分别上升了237.50%、115.29%、38.88%,研究生学历人数分别上升了167.47%、105.88%、301.85%。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稳步增长,但存在疾控人员总数相对不足、省级疾控中心年龄结构老化、县级疾控中心高学历人才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了解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中心近5年(2014—2018年)人员流失现况并进行分析,为我国疾控系统人才培养和国家卫生健康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设计调查问卷,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中心填写问卷数据为依据,对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状统计分析。结果各省级疾控中心正式在册人员中女性(54.1%,6 718人)稍多于男性(45.9%,5 690人),年龄集中在30~49岁,学历学位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44.9%,5 565人),岗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87.6%,10 871人)。近5年各省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流出情况看,从2015年开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53.6%,465人)多于女性(46.4%,403人),以30~40岁(46.5%,404人)、本科以上学历(44.9%,5 565人)、中级及以下职称(70.9%,577人)、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下(51.7%,449人)的骨干人员流出为主,东、中、西部人员流出存在差异性(P 0.001)。结论疾控中心人员流失不利于我国疾控事业的发展,疾控体系改革和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应重点关注人力资源建设,切实做好全国疾控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疾控机构人才的激励机制,为我国卫生健康工作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阿拉善盟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为全盟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配置、利用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阿拉善盟疾控中心及所辖3个旗级疾控中心2010年填报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各项报表数据为基础,对全盟疾控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0年疾控机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占辖区总人口的5.73/万;平均年龄45岁,以45~55岁为主,有50人(占47.17%);学历以大专为主,有39人(占36.79%);职称以中级为主,有60人(占56.60%).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年龄结构断层,高学历技术人才少,初、中级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整体素质不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论 加强疾控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实施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大环节,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桂林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桂林地区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桂林市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2010—2020年桂林地区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0年桂林地区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增长20.00%,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长33.69%,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由0.99人上升到1.23人,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了82.28%、87.14%。所有地区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占比均大于70%,有4个地区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数占比低于85%,除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外,其他地区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均低于1.75人。卫生技术人员45~54岁、30年及以上工作年限、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正高及副高职称人员占比分别上升了6.47%、6.92%、16.26%、14.93%。其他技术人员中级及以上人员占比上升了7.33%,管理人员则无变化。结论 2010—2020年桂林地区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稳步增长,结构逐渐改善,卫生技术人员、专业...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动态,为疾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省疾控中心2011-2015年人员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中在编在岗人数逐年增加,但人员编制均未满,2015年最高为90.1%.在编在岗人员以中青年为主(2015年65.1%),本科学历占比最高(2015年48.9%),研究生占比逐年增加(从2011年的14.1%增至2015年23.4%).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占比:2015年高级32.1%、中级31.6%、初级31.8%,符合高级≤35%、中级≤40%、初级≥25%的岗位设置要求;人员流入流出比1.1∶1,除退休外,人员流出多为<30岁、工作年限<3年的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结论 某省疾控中心在编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职称晋升出现扎推现象;应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人才“招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保证疾控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疏附县县乡两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加强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2013年12月对疏附县县乡两级疾控机构在职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年限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疏附县共有疾控人员78人,县疾控中心35人,乡镇级43人,两级人员学历构成以中专学历为主,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以下为多(乡级无职称人员达到76.74%),专业构成以医学专业(非预防)为主,预防医学专业仅占11.54%。结论疏附县县乡疾控机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带头人匮乏,无法适应新时期疾控工作需要,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策和措施,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全国省级及部分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结构、流动情况和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6—2018年全国省级及部分市、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员队伍情况,对3年间人员数量、招录、流失、收入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调查各级疾控机构606家,2018年各级疾控机构实际空编率11.97%;虽然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合计占比的中位数均达到国家标准(85%和70%),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未达标。2016—2018年间,各地区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流失幅度均不断增加,人员累计减少最小为0.73人(2016年,地市级疾控机构),最大为10.52人(2018年,省级疾控机构)。离职人员中,初级职称占比最高,中高级职称占比逐渐增加;东部地区和省级机构研究生学历占比超过本科,其他地区研究生学历占比也在增加。2016—2018年间,大部分地区疾控机构人均年收入未达到同期全国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中部、西部地区县区级机构甚至普遍未达到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结论】全国省级及部分市、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完善,应在编制数量、人员招聘录用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高层次人才流失愈发严重,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人员队伍激励机制;疾控机构人员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人员地位与付出不匹配,应依据各地经济水平科学合理地设定疾控机构人员绩效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0—2017年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为进一步优化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7年浙江省各级疾控中心人员资料,对人员数和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以及职工年龄、学历、专业、职称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7年,浙江全省疾控中心在职在编人数从4 592人增加至4 835人,2017年全省、省级、市级和县级的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分别为0.855、0.068、0.186和0.600,均未达到编制标准。全省、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人员年龄构成2010年均以25~35岁为主,2017年以35~45岁为主。省疾控中心人员学历构成2010年以本科为主,2017年以研究生为主,全省、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人员仍以本科为主,但全省、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分别上升至75.12%、90.36%、80.76%和71.65%。全省、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人员均以公共卫生专业为主,且比例升高;2017年公共卫生和检验专业人员比例分别达到71.56%、79.17%、70.14%和71.15%。全省、省级、市级和县级疾控中心人员均以中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比例升高,2017年分别达到25.58%、38.80%、32.99%和21.79%。结论2010—2017年浙江省各级疾控中心人员呈高学历、高职称和专业化发展趋势,但也存在编制不足和35岁以下职工比例降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疾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东全省以及省级、地市级、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包括:每万常住人口配置疾控卫生人员数,疾控卫生人员学历,专业背景和技术职称构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疾控卫生人员数从8 886人增加到9 261人;每万常住人口疾控卫生人员数从0.955人减少到0.887人。省级和地市级疾控卫生人员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县(区)级疾控以大专为主;各级疾控卫生人员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其构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市级和县(区)疾控卫生人员技术职称以初级为主,各级疾控机构高级技术职称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全省疾控机构需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培养高素质疾控人才。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表法对2010年广州市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对现有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工龄、职称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5年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广州市各级疾控机构在编人员以中青年为主,人员较稳定,人员总量增加,但增长幅度明显低于服务人口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增加,但未达到标准;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县级市疾控机构仍有待优化;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增加,但职称比例仍不理想。结论广州市各级疾控机构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平衡,需制订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温州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报告系统导出2014年温州市各级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情况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温州市各级疾控中心人员共804人,其中市级疾控中心158人(含编外6人);县级疾控中心646人(含编外132人)。全市疾控中心人员年龄以25~35岁比例最高,占32.59%,工作年限以10~20年比例最高,占25.37%;以公共卫生专业比例最高,占29.73%,但龙湾区、瓯海区和洞头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比例均低于20.00%;全市疾控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36.08%,其中市级疾控中心本科以上学历占55.70%,高于县级疾控中心的52.01%;县级疾控中心人员硕士学历仅占2.01%,低于市级疾控中心的19.62%(P0.01);瓯海区、洞头县、泰顺县和文成县疾控中心均无硕士学历人员。全市疾控人员职称以中级为主,占33.08%;市级疾控中心高级职称比例为15.19%,高于县级疾控制中心的7.43%(P0.01)。结论温州市疾控中心人员配置不平衡,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入和激励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的现况,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天津市、区县两级19家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的资料,采用Excel2003进行汇总,运用SPSS15.0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全市疾控机构25—34岁人员比例占36.92%,35岁及以上人员比例占61.43%;研究生占8.49%,大学占45.90%;医学相关专业人数占38.08%,其中区县疾控人员为35.90%;市级疾控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5.11%,区县级疾控中心中高级比例为占34.89%;市级疾控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5.51%,区县级疾控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74.30%。结论该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存在大量非专业人员,职称比例结构亟待调整,需进一步完善专业人员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及区县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为疾控机构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人才战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数据,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市平均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0.91人,广州市各区县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最多的为2.014人,最低的为0.355人。广州市疾控中心45—54岁组这个年龄段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区县疾控中心35~44岁组这个年龄段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广州市、中心六区人员职称配备较为合理;周边六区县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无职称人员较多。广州市及区县疾控中心人员学历均以大学本科/大专为主。广州市研究生所占比例高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高于周边六区县;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以周边六区县最高。结论广州市疾控系统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普遍偏低,并且各区县配置严重不均衡。广州市周边六区县,学历偏低,无职称人员偏多,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偏少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南充市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探讨优化对策。方法:以南充市2020年10个疾控机构619名在职职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指标从地理面积和人口数量两个维度评价其公平性。结果:南充市每万人口配置在编、在职疾控人员数量为0.91人、1.10人,年龄以40岁以下为主(54.28%),学历以专科以上为主(88.70%),职称以初级为主(40.71%)。基于地理面积的公平性略好于基于人口数量的公平性。结论:南充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总量配置不足、学历水平偏低,部分县(市、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老龄化趋势明显、公平性较差。应当适当增加人员数量,放宽自主招聘权限,转变职称管理方式,综合地理面积和人口因素,完善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山东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探讨全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定相应政策,改善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应用专用调查表,对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2005年人力资源状况包括人员编制、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进行普查。结果全省三级疾控机构中,省、市级不超编,县级超编;全省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为1.47人;全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5.75%,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85%);全省疾控系统人员年龄构成以30~40岁、40~50岁两个年龄段为主;职称构成以中级职称为主;学历构成以专科为主;专业构成,全省防病及检验专业分别占55.49%和13.29%。结论全省疾控体系人员素质与国家规定仍有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4月,对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员共5 230人,全区每万人拥有疾控人数为2.18人。5 230人中,专业技术人员占78.34%;男性占43.25%,女性占56.75%;年龄以35~44、45~54岁为主,分别占35.97%、39.50%;工作年限以>20年为主,占61.99%;中级及以上职称占42.98%;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4.28%。[结论]全区疾控体系人员素质与国家规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县级疾控机构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疾控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20-09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收集石家庄疾控系统人员信息,采用χ2检验和描述性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家庄疾控机构在职人员1167人,其中在编比例为64.87%。市级疾控、市内区、山区县、平原县人员间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9,P<0.0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591名,占比50.64%。不同类型疾控中心职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593,P<0.01),山区县、平原县初级职称人员比例为48.25%和46.78%。人员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占比67.44%,不同类型疾控中心人员学历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211,P<0.01)。结论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差异。今后在人力资源配置中重视梯队建设,政策适当向基层倾斜,促进疾控机构人才引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11-2512
[目的]了解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宜宾市市、县2级疾控机构在职人员调查和访谈.[结果]2006年底宜宾市11家疾控机构共477人,其中市级101人,县级平均44人,每万人口拥有市级疾控人员0.19人,县级0.59~1.12人.专业技术人员市级81人(80.2%),县级300人(79.79%),业务人员所占比例低于我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初级以下职称、无学历、无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超标准配置.市县级疾控机构缺乏高学历人才、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人员.[结论]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是根本,加强对疾控机构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强人才的培养是各级疾控中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王洪芝 《职业与健康》2012,28(5):620-621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海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为今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海港区疾控中心2011年6月在岗职工的存档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和专业5个方面对海港区疾控中心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海港区疾控中心2011年6月共有在职职工78人,男女比例为0.32∶1。年龄以25~35岁所占比例最大,为39.74%。专业技术职称以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51.22%;高级职称人员不足,初级职称及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高。第1学历以中专为主,最高学历以大专为主,总体学历偏低。所学的专业初始学历和最高学历中均以非医学类专业(包括法律、会计专业等)为主,预防医学和检验专业人员比例均偏低。结论海港区疾控中心人员配备不足,男女比例不均衡,以中青年为主,总体学历偏低,高级职称人员偏少,所学专业中非医学类专业人员过多,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需加快对现有人员的补充、更新和专业技术培训,引进高层次、专业对口人才,以适应疾控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优化人才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疾病预防控制年鉴2016—2018年无锡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概况报表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无锡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编人员数从524人增加至559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万常住人口疾控人员数为0.80~0.85人,其中市级机构为0.26~0.27人,县(区)级机构为0.54~0.58人,均未达到江苏省编制标准。全市疾控人员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30~39岁和40~49岁为主。学历本科者居多,硕士学历者比例逐年上升,职称以中级为主。结论 无锡市拥有一支较为年轻、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但在编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高级、中级职称比例基本饱和,建议尽快增加机构人员编制数,优化职称岗位结构,促进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