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般认为,中医外治法起始于《内经》,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师机。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指出:“外冶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见解独到而精辟。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把中药外治开辟为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中医外治的方法很多,如中药外治、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大致可分为中药外治法和物理疗法两大类。近年来肝病外治法在各地都在开展,本人曾师从泰安市中医院赵学印院长学习中医肝病外治法,学有心得,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蒙医临床四施为饮食、起居、外治、药物,外治法是蒙医外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蒙医中将其分为5种疗法,内分为软疗、峻疗。近年来,外治法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内容也不断丰富,且临床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本文主要分析了蒙医儿科外治法的施治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中药外治法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穴位等部位,达到治病目的。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普遍用于临床,在局部疗效上与中药内治法相比优势显著,查询《中国药典》收录用于外治的中药材及成方制剂和中国知网近五年中药外治在临床治疗疾病上的研究,笔者从给药途径及其外治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给药途径在中药外治疗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二、现代中医外治发展的概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医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医外治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和较快发展。建国40余年已出版外治专著20余本,其中80%以上是近10年间问世的。在中医期刊上陆续刊载了不少有关外治法的文献探索、理论研究和临床报道的文章,尤以近10年发表的数量最多,质量较高,反映了中医外治理论与临床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戴洁琛  张忠德 《中医学报》2019,34(5):1112-1116
外感发热的中医外治法发展可分萌芽、发展、创新、成熟四个阶段。先秦时代的《五十二病方》详细载有敷贴、熏蒸、熨、药浴、涂敷、烟熏等多种方法,开创了中医外治法的先河;《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外治已逐渐趋于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针刺治疗方面。汉唐时期,外治法得到了很大发展,用于外治的药物种类趋于多样,方法方式也开始灵活丰富,为后世中医外治的专科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膏摩、穴位贴敷、蒸熨等疗法,并进入中医外治法的理论研究阶段。明清时期,外治专著《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等应运而生,提出取嚏、摸背、膏摩、脐疗、灯火灸、刮痧、刺血、拔罐等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价廉、有效等特点,在疾病防治、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穴位敷贴(注射)、拔罐、耳穴压豆等,已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中医外治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基于中医外治技术人才既需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更需娴熟的操作技能的特点,探讨中医外治人才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外治"疗法是与"内治"服药相对而言的一种治疗方法.外治疗法的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常用的有①药物外治法,即采用药物应用于体表特定部位或感官;②器械配合手法外治法,即利用某些器械配合手法作用于每一部位;③药物结合手法外治法,即用药物配合一定的手法,用于体表某一特定部位;以及其他外治法,如推拿、按摩、捏脊、佩带、灯照等.外治法丰富了治疗、护理的手段,具有疗效迅速、适应症广、安全可靠、易于推广的特点,可提高临床护理和临床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9,(3):505-508
针灸、推拿、拔罐属于常见中医外治法,其本质上均属于机械力刺激。中医外治法临床取效的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发挥其活血化瘀效应,从细胞生物学原理看就是通过外治法的机械力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调控,引发细胞生物学效应。但既往中医外治法的活血化瘀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观层面的研究,缺少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的探讨,给临床、教学、科研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中医外治法发展。本文就常见中医外治法活血化瘀理论溯源、符合中医外治法特点的相关细胞学模型的构建、中医外治调控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活血化瘀效应等方面来研究中医外治法调控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微观学机制,进一步研究其活血化瘀效应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湿疹是小儿最易出现的病症之一,我国古代称为"婴儿湿疮",中医外治法在小儿湿疹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总结了中医对小儿湿疹外治法的临床研究,通过外洗、湿敷、干敷、膏敷、脐疗、油搽等中药外治方法的总结,为临床对小儿湿疹的中医外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虎雷  谢洋 《中医学报》2019,34(2):279-283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灸法(艾灸疗法、督灸疗法及艾灸联合刺血疗法)、中药贴敷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法以及穴位埋线法。中医外治法通过局部操作和用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具有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等优势。中医外治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外治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方面,基础研究相对薄弱;②中医外治法的理论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加强;③如何结合患者病情及证型选择合适的外治方法尚无统一规范和标准。故今后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加强外治法相关的基础研究;加强外治法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加强外治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循证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外用因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原因, 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尤其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中药外用也存在部分关键性问题。笔者分析了中药外用制剂现状和中药外用的现代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指出中药外用理论有待完善、缺乏部分规范体系、临床数据分析总结和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临床应用等主要问题, 提出了建立指导中药外用的理论系统和规范体系、丰富现有外用中药的功效、组织专业人员对临床数据进行挖掘与归纳分析、加强中药外用平台建设等建议, 以期为中药外用剂型研发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应用中药熏洗、外敷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骨外科收治住院的50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早期应用常规西医复位治疗;研究组中患者,早期应用中药熏洗、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经早期中药熏洗、外敷治疗后,临床疗效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早期应用中药熏洗、外敷治疗,不仅可以提升临床疗效,还可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早日恢复,发挥积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药离子导入与内服诱发排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卵巢排卵功能障碍所致手不孕患45例,治疗组使用中药内外合治方法,对照组仅内服中药,并观察治疗前后的BBT、尿液LH等变化。结果:中药内外合治诱发排卵的总有效率为86.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研究进展.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结果:放射性肠炎是腹腔、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和中药外治法.中药内治法有清热燥湿祛邪;益气健脾、补肾扶正兼清热;调和肝脾.中药外治法主要是灌肠.结论:中医药在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上有其优势,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妊娠恶阻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妊娠恶阻方法颇多。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临床上常用治疗妊娠恶阻的方法,包括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并将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及临床实验进行汇总。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难愈性创面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其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中药外用法治疗难愈性创面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的优势,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回顾近5年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散剂、膏剂、洗剂、酊剂等中药外用制剂在治疗难愈型创面的应用以及中药外用联合中药内服、负压封闭引流、皮瓣移植术、光热疗法等最新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总体上疗效可靠,且有发展与创新。但临床研究有待提高,相关作用机制研究需广泛开展和跟进,其剂型亦有待改进,以利于更大程度挖掘和发挥中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历代中医文献论述、国家药典规定、名家理论经验及实验结果,阐述有毒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思考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有毒中药从理论、实验及临床经验均有广泛应用,解毒扶正培本理论从理论与现代研究上均取得一定的成就,解毒法从外治到内治亦取得一定疗效.结论:抗肿瘤治疗可以应用有毒中药,但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18.
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理念及实践模式,代表的是当今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其倡导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双向快速转化。就中医药学与转化医学的相互关系,中药复方在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并围绕如何服务临床转化,提出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策略的重点在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临床有效药物的开发、疾病防治新机制的发现、复方配伍的机理和规律的阐明。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分期治疗、内外合治及其他疗法阐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中医药研究概况。指出今后中医治疗RA的研究层面越来越广泛、深入并注意临床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重复性,使其应用更广泛,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熊文 《中国医学创新》2013,(34):134-135
目的:探讨外敷中药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60例乳腺增生患者给予外敷中药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60例乳腺增生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7.5±3.4)d,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33%,随访1年内复发率为3.33%。结论:采用外敷中药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临床治愈率高,复发率较低,可作为乳腺增生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