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脓毒症疗效.方法 严重脓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感染集束化治疗,观察组确诊脓毒症后立即给予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于治疗前、治疗72 h后测定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平均动脉压、血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乳酸水平;计算28 d生存率,记录心血管活性药物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治疗72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ALT、WBC、IL-6、SCr、CRP、血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率87.5% (35/40),与对照组的70.0% (28/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脓毒症,有助于减轻肝肾功能损伤,控制感染,缩短ICU、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ICU脓毒血症的效果。方法:试验组给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参考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试验组的APACHE评分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情况更好,死亡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内的脓毒症患者采取一系列的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炎性反应,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术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L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8例和常规联合血液灌流术(hemoperfusion,HP)治疗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第1、3、7天血清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血糖(GLU)变化及临床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第3、7天,常规联合血液灌流术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TG、CRP均明显下降(均P<0.01),血糖迅速控制(P<0.01),APACHEⅡ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液灌流术可迅速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改善胰腺微循环,降低C反应蛋白,减轻炎症反应,并迅速稳定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临床APACHE-Ⅱ评分,为临床治愈HL-SAP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0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有机磷中毒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接受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2组临床指标、炎性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ICU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623、2.021,P<0.01、P<0.05);治疗后1 d、2d时,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32、7.332、3.019、6.737,P<0.01或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含量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484、2.822、6.797、5.816、4.095、5.282,P<0.01或P<0.05)。结论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序贯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有助于缓解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26-129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MODS的5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洗胃、导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序贯性血液灌流(HP)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昏迷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MAP、HR、酸碱度(p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 O_2)、血氧饱和度(Sa O_2)、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MAP、p H、Pa O_2、Sa O_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HR和Pa CO_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AP、p H、Pa O_2、Sa O_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HR和Pa CO_2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等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昏迷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愈率、病死率分别为69.57%、30.43%和90.32%、9.68%,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MODS患者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7年5月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奥曲肽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液学指标、血气分析、炎性因子及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HR、RR、血淀粉酶、内毒素、ALT、BUN均显著下降,而血钙含量增加(P均<0.05),血清细胞因子IL-1、IL-6、TNF-α、CRP降低(P均<0.05),PaO_2、PaCO_2及PaO_2/FiO_2升高(P均<0.05),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奥曲肽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炎性因子,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采用中性大孔径吸附树脂的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2009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78例,其中联合治疗组32例,单纯血滤组5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确诊AKI后先行血液灌流治疗,再行血滤治疗。采用Baxter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使用费森尤斯AV600血滤器和HA330血液灌流器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液灌流每次治疗2.5小时,每隔24小时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h、48h、72h监测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OI)、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水平(Scr)、C反应蛋白水平(CRP)、血清IL-6和IL-10水平。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均能耐受血液灌流治疗,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第24h、48h、72h时的APACHEⅡ评分、Scr、CRP水平及血清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OI、MAP均明显上升(P<0.05),而血清IL-10水平、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24h、48h、72h时,联合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血肌酐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单纯血滤组(P<0.05),而OI和MAP均高于单纯血滤组(P<0.05),但两组间血清IL-10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直接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可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清IL-6水平,提高氧合指数及平均动脉压,而对血清IL-10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01-106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9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措施分为三组:A组29例,常规治疗+柴芍承气汤;B组26例,常规治疗+血液灌流组;C组34例,常规治疗+柴芍承气汤+血液灌流组。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8 h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三组组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PCT、CRP、TG、IAP、PaO_2/FiO_2、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APACHEⅡ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PCT、CRP及TG无明显下降,PaO_2/FiO_2无明显上升(P0.05),IAP、SCr有下降(P0.05);B组PCT、CRP、TG、IAP、SCr下降(P0.05),PaO_2/FiO_2上升(P0.01);C组各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A组、B组比较ICU住院时间最短(P0.05)。结论血液灌流和柴芍承气汤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均有一定疗效,两者联用临床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0例MODS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实验组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化指标、CRP、IL-6、TNF-α、脏器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BMI、Hb、FBG、FIBS、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AI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CRP、IL-6、TNF-α、Cr、CK-MB、PaO——2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有积极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大鹏 《中外医疗》2013,(25):74-7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连续高容量血液滤过(CHVHF)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高容量液滤过加血液灌流治疗,CHVHF使用剂量为45 m/(kg·h),连续进行72 h,HP应用一次性血液灌流器,12 h更换1次,单次治疗时间为2 h,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24 h后血肌酐(C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氧合指数(PaO2/FIO2)、C-反应蛋白(CRP)及APACHEⅡ评分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4 h后Cr、心率、氧合指数、乳酸、MAP均明显改善;APACHE 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2例除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使用CHVHF联合HP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