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析南瓜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南瓜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方法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单糖的柱前衍生化试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南瓜多糖的单糖组成。电泳缓冲液为pH10.8的150mmol·L-1硼砂水溶液;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8.5cm×75μm)的有效长度为48.5cm;分离电压10kV;柱温25℃;3.45kPa压力进样,进样时间5s;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各单糖的检测限均低于10μg·mL-1。南瓜多糖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1.33∶3.12∶7.33∶1.0∶3.67∶6.06。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等优点,可用于南瓜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唐古特大黄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测定唐古特大黄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其物质的量之比。方法将大黄多糖样品用2 mol·L-1的硫酸溶液降解成单糖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化成单糖,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各单糖。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 μm×70 cm,有效长度60 cm);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运行缓冲液为硼砂水溶液(浓度为150 mmol·L-1、pH值为10.8);分离电压10 kV;柱温25 ℃;0.5 Pa压力下进样,进样时间5 s。结果唐古特大黄多糖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葡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8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0∶23.27∶15.93∶2.95∶1.34∶49.07∶2.62∶4.31。结论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唐古特大黄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孙莲  孟磊  王岩  张煊 《中国药房》2009,(36):2842-2843
目的:分析新疆药桑叶、枝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并对其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新疆药桑叶、枝中的多糖,用2mol·L-1H2SO4将多糖水解成单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单糖。结果:桑叶、桑枝多糖均是由甘露糖、鼠李糖、葡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单糖组成。7种单糖在25min内可很好地分离。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新疆药桑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司他斯汀中2-氯乙醇的残留量。方法:采用HP-5(60 m×0.320 mm,1.00μm)毛细管柱;以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u ECD)为检测器,温度为280℃;进样口温度为220℃;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维持13 min,以50℃·min-1的速率升温至310℃,维持10 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4.0 ml·min-1;分流比:3∶1,进样量为1μl。结果:2-氯乙醇在2.038~13.25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平均回收率为85.90%,RSD=2.41%(n=9),定量限为1.019μg·ml-1(0.002 5%),检测限为0.510μg·ml-1(0.001 3%)。结论:本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经济,可用于盐酸司他斯汀原料药中2-氯乙醇残留量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药酒中甲醇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Technologies DB-WAX(30m×0.32mm×0.25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140℃;检测器温度220℃;载气流速:0.3 mL·min-1;梯度升温:29℃保持1min,以0.5℃·min-1速率升至31℃,保持10min,以5℃·min-1速率升至65℃,保持1 min,以50℃·min-1速率升至200℃,保持2min;时间周期:38min。结果甲醇在0.000 1~0.005mL·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6%,RSD 2.5%(n=6)。结论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药酒中甲醇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建立GC-MS/MS测定头孢拉定原料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及N-甲基乙酰胺(NMAC)的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VF-WAXms毛细管柱(30 m×0.25 mm, 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氦气,进样口为恒流模式,流速1.0 ml·min-1;分流进样,分流比10∶1。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1min,以10℃·min-1的速率升至180℃,保持2 min,再以20℃·min-1的速率升至240℃,保持10 min。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子轰击源(EI),离子源温度280℃。碰撞气为氮气,流速1.5 ml·min-1。质谱传输接口温度250℃。质谱监测模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结果:DMF在0.109~7.270μg·ml-1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92.70%(RSD=4.28%,n=6);NMAC在0.109~7.280μg·ml-1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标回收率为109.89%(RSD=4.24%,n=6)。结论:本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测定头孢拉定中DMF及NMAC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建立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基因毒性杂质水合肼含量的GC-MS方法。方法:采用DB-35MS(30 m×0.25 mm,0.25μm)分析柱,程序升温:65℃保持3 min,以25℃·min-1升温至250℃,保持3 min,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氦气)流速为1.3 ml·min-1,以25∶1的分流比进样,进样体积为1μl。水合肼在丙酮-冰醋酸条件下进行衍生化反应,在SIM的扫描模式下对水合肼衍生物进行分析,其定量离子为m/z 112。结果:所测的水合肼衍生物在0.03~1.5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 2),检测限为0.006 7μg·ml-1,定量限为0.02μg·ml-1,分析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准确度、溶液稳定性、耐用性等验证参数均在指导原则的规定范围内。结论:该GC-MS定量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耐用性强,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中水合肼的杂质检测。  相似文献   

8.
彭陈明 《中国药房》2008,19(16):1256-125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托普利缓释片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60∶40),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卡托普利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2·2443~14·962μg(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0·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中主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韩英松 《中国药房》2009,(25):1992-1993
目的:建立以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测定樟脑乳膏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TSE-54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中初始温度60℃,维持时间5min,升温速度为10℃·min-1,最终温度180℃,维持时间5min;进样口温度为13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15℃;进样量为2μL。水浴加热下用甲醇溶解樟脑乳膏,冰浴,过滤后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樟脑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0~12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41%~103.04%,RSD<0.5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适用于控制樟脑乳膏中主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辛夷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辛夷挥发油指纹图谱测定方法,为辛夷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的辛夷的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测定指纹图谱。色谱条件:DB-17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美国Agilent公司);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50℃;柱温以65℃为起始温度,以2℃.min-1升温至90℃,以8℃.min-1升温至145℃,以2℃.min-1升温至155℃,以10℃.min-1升温至250℃,保持5 min。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1,分流比为5∶1,进样量为1μL。结果建立了辛夷药材的GC指纹图谱,标定了23个共有峰。结论该方法可为更好的控制辛夷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宝林  杨昕  杨光 《中国药房》2007,18(12):923-925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酸枣仁中白桦脂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至pH=5.7,86∶14∶0.03),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漂移管温度为80℃,气体(氮气)流速为2.0L.min-1。结果白桦脂酸检测浓度在10.10~161.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2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2.
柱前衍生化GC法测定旱芹非淀粉多糖中各单糖组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旱芹非淀粉多糖中各单糖组分含量的柱前衍生化GC法。方法非淀粉多糖经衍生化生成糖腈乙酯,采用GC法进行分析。色谱柱:DB-17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程序升温;载气:N2;进样温度:270℃;进样方式:不分流;检测器温度:270℃;进样量:1.0μL。结果水不溶性非淀粉多糖(insoluble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INSP)水解后得到7种单糖,分别是:L-(+)-鼠李糖、L-(+)-阿拉伯糖、D-(+)-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oluble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SNSP)水解后得到6种单糖,除无D-(+)-岩藻糖外,其余均同INSP水解后单糖。结论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旱芹水溶性和水不溶性非淀粉多糖中各单糖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沙棘果油中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色谱柱DM-WAX(30 mm×0.32mm,0.50μm);载气为N2;流速为1.5mL·min-1;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为50∶1;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10℃;检测器温度为23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维持1min,以25℃·min-1的速率升至180℃,再以1℃·min-1的速率升至200℃,维持10min。结果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 0~1.010 4(r=0.999 2),0.100 2~1.002 4(r=0.998 4)和0.101 4~1.013 6μg(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98.9%和96.8%,RSD值分别为1.87%,1.58%和2.06%。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棘果油中棕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姚丹  王宏军  杨嘉玉  雷明生 《中国药房》2012,(23):2158-2160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多糖中单糖的种类和组成比例。方法:以2moL.L-1硫酸溶液水解南五味子多糖,用吡啶溶解干燥的水解产物,硅烷化衍生;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南五味子多糖的单糖组成:色谱柱为SE-30石英毛细管(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30℃,柱温为195℃。结果:南五味子多糖中含有甘露糖、木糖、半乳糖、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6种单糖成分,已确定的6种单糖的摩尔比为19.78:2.75:0.149:1:0.381:0.127。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可以准确测定出南五味子多糖中含有的各种单糖。  相似文献   

15.
孙红亚  朱琦峰  傅应华 《中国药房》2011,(45):4278-4280
目的:建立测定长春西汀中残留溶剂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6批长春西汀原料药中乙酸乙酯残留量。以二氧六环为溶剂,丙酮为内标;色谱柱为Ailgent DB-62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5℃,保持6 min,并以40℃·min-1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口温度250℃;氮气流速1.0 mL·min-1;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1;顶空温度85℃;平衡时间30 min;进样时间1 min。结果:乙酸乙酯与内标分离良好,乙酸乙酯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25~0.25 mg·mL-1(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1.82%,n=6);最低定量浓度为0.10μg·mL-1。6批样品中只有1批检出乙酸乙酯(0.023%),其余5批均未检出。结论:该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长春西汀原料药中乙酸乙酯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野菊花注射液的GC指纹图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野菊花注射液GC指纹图谱。方法使用DB-17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初温80℃保持5 min,以5℃.min-1升至100℃保持10 min,5℃.min-1升至170℃保持5 min,10℃.min-1升至250℃保持3 min;载气:高纯氮气,流量,1.0 mL.min-1;分流比10∶1;氢气:40 mL.min-1;空气:400 mL.min-1;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80℃;气化室温度:280℃;进样量:1μL。结果建立了野菊花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并确定了22个共有峰,各批注射液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野菊花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紫杉醇中残留的甲醇、丙酮和正己烷的限量检测方法。方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mm×3.0μm);氮气为载气,流速2.0mL·min-1;柱温:60℃保持15分钟,以30℃·min-1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5分钟;进样口温度:180℃,分流比5:1;检测器:FID,200℃。顶空进样器:顶空瓶温度85℃,平衡时间30分钟;传输管温度110℃;定量管温度105℃;加压时间0.5min;进样时间1min。结果甲醇、丙酮和正己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0~180.1μg·mL-1(r=0.9996)、1.996~299.5μg·mL-1(r=0.9999)和0.2314~17.36μg·mL-1(r=0.999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4μg·mL-1、0.57μg·mL-1和0.048μg·mL-1。结论本方法适合于限量检测紫杉醇中残留的甲醇、丙酮和正己烷。  相似文献   

18.
嘧霉胺中有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嘧霉胺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GC-MS法对嘧霉胺的有关物质进行初步研究。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HP-5MS 0.25 mm×30 m×0.25 μm,载气:高纯氦气,进样日温度:250℃,流量:1 mL·min-1,柱温:60℃以20℃·min-1速率升温至160℃保持1 min,再以30℃·min-1速率升温至280℃保持3 min,质谱条件,70 eV,EI电离源,扫描质量数30-300 amu。结果:得到了样品总离子流图及各相应的质谱图,对其进行解析,初步鉴定出嘧霉胺中的主要有关物质为A、B、C、D、E、F。结论:为研究嘧霉胺中有关物质来源用药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固相萃取-GC-MS联用法测定何首乌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何首乌中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并经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毛细管气-质联用仪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色谱柱为DB-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3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以8℃·min-1升温至220℃,再以5℃·min-1升温至250℃,保持10min),载气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为1μL。结果:9种有机氯农药能在30min内完全分离;平均回收率为80.4%~97.2%,RSD为3.5%~7.4%(n=6)。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符合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谦  王海坤  李含君 《安徽医药》2013,17(6):955-958
目的建立抗癫痫药托吡酯中残留有机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Wax(30 m×0.32 mm,0.25μm)毛细管柱;分流比:30∶1;进样口温度:150℃;柱温:初始温度45℃保持6 min,以25℃.min-1的速度升至150℃,保持4.5min;FID检测器温度:275℃;载气:N2;载气流速:1.5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各残留溶剂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托吡酯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