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治疗(3-DCRT)分别同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IMRT组(55例)和3-DCRT组(51例),两组均同步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结果 IMRT组和3-DCRT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白细胞数减少和消化道反应。与3-DCRT组比较,IMRT组Ⅰ~Ⅲ度的白细胞明显减少(P<0.05),直肠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虽未提高近期疗效,但急性毒副作用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于术前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予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化疗结束后2~4周根据评估结果行手术治疗+放疗;对照组19例直接手术+放疗;比较两组癌块消退情况、术后病理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行NACT有效率为88.89%(16/18);术后病理示淋巴结阳性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和宫旁累及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NACT可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癌块体积,增加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阳性率,从而减少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接受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后组只接受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化疗结合放疗,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安全性以及在提高手术切除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11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放疗:6MV-X线;处方剂量:95% PTV 50Gy,2.0Gy/次,1次/天,5次/周,共25次;三维调强适形放疗技术(sIMRT);放疗野为盆腔5野照射.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同步化疗.结果 11例患者均完成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其中Ⅰ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13%,无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肿瘤手术切除率为81%.结论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安全,同时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5.
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初步治疗为放疗加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局部控制不良和出现远端转移预示着较低的生存率,并可对新的初级方案进行正确的评估。紫杉醇和卡铂在体外均有增加复发性宫颈癌对放疗敏感性的能力,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并且是每周治疗方案中的细胞毒性药物。本研究旨在确定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每周接受紫杉醇、卡铂及放化疗的最大耐药剂量(M 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本研究选择未经处理的原发性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FIGO分期为IB2~ⅣA,主动脉旁淋巴结阴性,有良好器官功能和体力状态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盆部放疗(45G y,超…  相似文献   

6.
背景:淋巴结阳性的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治疗常用的方案为放疗结合每周一次的顺铂化疗,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将放疗野扩大到主动脉旁淋巴结。病例:本文报道2例宫颈癌患者治疗1个月和4个月后发生亚急性神经损伤,表现为下肢局部麻痹和感觉异常。结论:研究认为神经损伤是放化疗的少见的并发症。因为在总共25次放疗过程中脊神经根所接受的放射剂量不足37G y。作者考虑扩大放射野与顺铂化疗对神经系统具有协同损伤作用。宫颈癌患者接受包含盆腔及主动脉旁局部野放化疗治疗后并发多发性神经根病2例报道@Coulombe G.$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40例新辅助化疗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36例新辅助化疗后给予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4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患者采用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放疗,分析两组差异。结果对照组显著病例为4例,有效病例为12例,总有效率达到80.0%。观察组显著病例为6例,有效为12例,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 TP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作者回顾性分析了4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 CCR组)、新辅助化疗( NACT组),通过对这些患者在治疗前后局部病灶大小的变化、毒副反应、能否实施手术及术中情况、术后病理结果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明确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CCR组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NACT组68.2%的有效率( P<0.05),CCR可明显改善宫旁浸润情况,且不会增加总的毒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张文陆  王言 《广东医学》2012,33(8):1146-1148
目的观察术前放疗与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6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应用盆腔野放疗(剂量40~50 Gy/4~5周),同时应用顺铂每周方案(顺铂30 mg,每周1次,静脉滴注;共行3~4周化疗)进行治疗,同步放疗化疗4周后,再由两名妇科医生进行妇科检查,以决定可否进行手术,不能手术者,继续行腔内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是否降低临床分期,治疗后能否增加手术机会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同步放疗化疗后,肿瘤临床分期降低,有5例未能达到手术标准,占总数的19.2%,继续行腔内治疗,其余21例均达手术标准,占总数的80.8%。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同步放疗化疗治疗可使肿瘤不同程度消退,分期降低,提高临床手术切除率,提高晚期宫颈癌局部控制率,虽然放化疗的急性反应有所增加,但这些反应是可逆的,对骨髓也无严重毒性反应,因此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及巩固化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67例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分期为ⅡA~ⅢB期,研究组27例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及巩固化疗,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联合巩固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预后,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客观缓解率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8.9% vs.67.5%, P < 0.05;70.4% vs.45.0%, P < 0.05)。在3年总生存率方面,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8% vs.65.0%, P>0.05),2组在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方面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部位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部位、新辅助化疗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对于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再进行巩固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疗效优于直接进行同步放化疗后巩固化疗,且相关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以顺铂为基础的两种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动脉置管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8例拟进行宫颈癌动脉置管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PT(顺铂+紫三醇)方案组33例和PF(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组25例,动脉化疗1个疗程后手术。观察两种方案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手术时及术后病理等情况。结果:PT方案组临床近期有效率为90.9%,PF方案组临床近期有效率为88.0%,手术后病理提示宫旁浸润、脉管栓塞、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两组方案均一致,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毒副反应方面,PF方案组要高于PT方案组(P<0.05)。结论:两组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均有效,并无明显差异。但在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上PT方案优于PF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卡铂与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9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顺铂组48例与卡铂组51例,顺铂组采用顺铂同步放化疗,卡铂组采用卡铂同步放化疗,两组均采用同种放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程数、肿瘤缓解率、生存率及毒性不良反应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总体缓解率、各项毒性不良反应分级、3年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铂组接受≥4个化疗疗程的例数多于顺铂组(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对卡铂的耐受性比对顺铂更好,而且卡铂方案不会降低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化疗组30例和热疗联合放化疗组32例,均给予盆腔放疗+腔内后装治疗,化疗为顺铂联合氟尿嘧啶(PF)方案,热疗为盆腔深部热疗。治疗结束时,评价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后3个月,比较局部控制率和1年无瘤生存率。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热疗联合放化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放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放化疗组局部控制率及1年无瘤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放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为恶性呕吐、自细胞下降、膀胱反应和直肠反应,但均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热疗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局部控制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术前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方法: 60例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 30例术前采用1~2个疗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的静脉化疗(化疗组), 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30例直接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化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1), 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术前辅助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显著, 可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 减少淋巴结转移,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在中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联合放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9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放射治疗组(45例)及诱导化疗 放疗组(45例).常规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灶DT 70 Gy,颈部预防照射DT 50 Gy,转移灶DT 65~70 Gy;诱导化疗:第1~5天行DDP 20 mg、5-Fu 500 mg静脉滴注.结果化疗加放疗组和单放组治疗后,3个月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91.11%、93.33%和82.22%、84.44%(P<0.05),颈淋巴结肿大消退率分别为77.78%、84.44%和62.22%、66.67%(P<0.05).结论对中晚期鼻咽癌行放、化疗联合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下放疗治疗)和观察组(PETCT引导下放疗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化疗相关指标、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TVnd、CTV、PTV较对照组明显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PGTV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化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11%vs70.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优势,能够精准定位转移淋巴结以提高放疗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共6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92分期),随机分为A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B组同步放化疗组,A组35例患者行2个疗程的TP方案诱导化疗,然后行单药DDP同步放化疗,B组33例患者直接行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并观察患者总生存率。结果:68例所有的患者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计划。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17.1%,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1.4%。诱导化疗并同步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94.3%,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88.8%。以TP方案行诱导化疗患者耐受性好,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单纯同步放化疗组低。结论:以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式,患者耐受性好,且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卢庆刚  牟安娜  朱礼 《疑难病杂志》2014,(3):284-286,290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FOLFOX4方案治疗术后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发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85例,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45例)与单纯化疗组(40例),单纯化疗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方案,对比治疗结束后近期(3个月)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远期(3年)生存率。结果(1)近期疗效:同步放化疗组肿瘤控制率为82.2%、KPS评分为(83.0±5.9)分,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62.5%和(80.4±5.2)分(P<0.05)。(2)不良反应: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气管)炎为同步放化疗组特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同步放化疗组累积生存率(0.258±0.013)、平均生存期(26.867±0.214)月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0.137±0.012)月和(21.550±0.25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FOLFOX4化疗治疗术后腹膜后恶性淋巴结转移癌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具有较高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同步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食管癌不能手术的首选治疗,紫杉类化疗药物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为观察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共计45例,均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其中22例行白蛋白紫杉醇+顺铂(试验组)同步化疗及23例行顺铂(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行胸部CT、钡餐等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并电话随访患者1年无疾病生存率。   结果  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77.3%,顺铂同步放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4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疗组随访1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 OS, 90.2%)高于顺铂同步放化疗组(78.0%),虽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白细胞减少及周围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大多为1~2级反应,患者可耐受。   结论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临床疗效较好,1年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