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功能紊乱或数目下降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Foxp3在调控CD4^+CD25^+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Foxp3在其发育和功能上的作用、IL-2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对其产生、维持及活化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临床确诊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结果]e系阳性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明显高于e系阴性组,e系阴性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特性,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提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这种T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Medline、EMCC数据库和手工检索2006-2007年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D4 CD25 T调节性细胞,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Treg,autoimmune disease,immune tolerance"。资料选择:检索范围包括临床研究(不限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基础研究,不限体内和体外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675篇,选择其中33篇英文文献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资料综合: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杀伤性T细胞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D45RO、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淋巴细胞的无能相关基因等细胞表面分子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4、转化生长因子β等细胞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此外,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发挥还与FOXP3的表达密切相关。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抑制功能的受损和(或)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缺陷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和炎症性肠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结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主要通过细胞接触依赖机制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依赖机制发挥免疫抑制效应。其数量的减少、功能的受损和(或)表面分子表达的缺陷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CD4+CD25+和CD8+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节性T细胞(Treg)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CD4^+和CD8^+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因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CD4^+CD25^+Treg和CD8^+Treg的作用机制,并简述调节性T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费晓莉  刘林 《中国临床康复》2010,(45):8499-8502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在诱导移植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的:综述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1990-01/2010-02,维普数据库2000-01/2010-02以及运用Google网络数据库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研究的文献。结果与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产生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同时还能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很有希望成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风险预测的一项重要实验诊断指标,并且有可能通过调控移植后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来预防和控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但是,要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应用于临床尚有问题有待解决,例如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是什么,如何提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人体内的活性以及怎样充分发挥其免疫抑制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发生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调节紊乱导致的,因此抗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保护机理可以使肿瘤细胞免于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而FOXP3作为CD4^+CD25^+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表面的特征性标志,可以通过下调免疫活化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上调Tregs相关的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赋予CD4^+CD256+Treg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并有效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参与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小鼠和健康人体中约占外周CD4^+T细胞的5%-10%,占人体外周单个核细胞的1%-2%,其通过多种途径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效应,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c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ITP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和作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等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以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的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25例、完全缓解患儿28例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55±2.41)%,(8.54±2.51)%和(6.25±0.85)%,在初诊患儿组和缓解患儿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数量减少,完全缓解后患儿组NK细胞数量仍低于正常对照(4.11±3.87%和10.41±7.20%w14.06±5.95%,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CD25及cDl27检测Treg细胞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可靠、准确,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地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参与NK细胞的调节可能是Treg细胞在白血病免疫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5^+Treg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IBD患者,其它肠病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IBD患者中活动期患者25例,缓解期患者15例,使用和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活动期IBD患者分别为16例和9例。对以上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进行测定。[结果]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肠病和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稳定期患者(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体的免疫系统维持着对感染性抗原的反应和自身耐受的平衡,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则是防止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关键。阴性选择中的克隆清除、免疫无能和克隆忽略被认为是控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主要机制。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维持自身耐受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肿1瘤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前后其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变化。方法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肿瘤患者伽玛刀术前及术后7~10天,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伽玛刀术前及术后7~10天,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8.55±5.2%,28.35±4.18%,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伽玛刀术后7~10天,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提示伽玛刀对肿瘤治疗早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1995年Sakaguchi等发现将去除了CD4^+CD25^+组分的T细胞转移到裸鼠体内会引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回输CD4^+CD25^+T细胞则可抑制疾病的发生,由此明确提出了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的概念。此后,该类细胞成为免疫学研究领域的热点。Treg细胞具有免疫应答低下和免疫抑制两大特征,在维持自身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趋化因子CCL20对小鼠胸腺CD4^+CD25^+双阳性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影响,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调控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14.5天龄胚鼠胸腺进行体外培养,以FACS检测不同时间点胸腺CD4^+CD25^+细胞的改变,同时计数每个胸腺小叶的细胞数变化。结果表明:体外胸腺培养的第1-6天胸腺细胞比例、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胸腺体内发育的第14.5、15、16、17、18、19天CD4^+CD25^+双阳性T细胞的比例、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胸腺体外培养的第1-6天,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8.29%、12.14%、6.08%、17.78%、9.06%、4.04%,占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75%、10.81%、17.20%、51.93%、61.64%、80.06%,这一发育趋势与体内结果具有一致性。在4μg/ml的CCL20干预下,胸腺体外培养的第3、6天CD4^+CD25^+胸腺细胞分别从3.24±0.18、3.96±0.24下降至1.27±0.11、1.76±0.22(p值均〈0.001)。结论:体外培养的CD4^+CD25^+双阳性胸腺细胞数量和比例变化与体内发育变化趋势一致,CCL20明显下调胸腺CD4^+CD25^+的表达,这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与GVHD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表型和功能特异的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两大特性,通过细胞直接接触或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作用。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来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GVHD关联性的研究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即该类细胞可有效防治GVHD的发生及该类细胞与GVHD的发生率成正比。这一研究结果的明确将为GVH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免疫表型、特性、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CD4^+CD25^+T细胞与GVHD的关联性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相关实验表明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物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与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免疫变化的相关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9/2008-07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及其实验室完成。 参试者:52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 方法:肾移植后患者均服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所有患者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以及感染均按照相应指南诊断及治疗。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1,2,4,8,12周以及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时抽血检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按其免疫力恢复情况分为正常组26例,排斥反应组17例,感染组9例。 主要观察指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降低(P〈0.05),而感染组显著增高(P〈0.01)。与感染组比较:排斥反应组CD4^+CD25^highFoxP3/CD4^+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 结论:肾移植后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受者免疫状态密切相关。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的免疫状态的变化,其升高或降低可以作为预测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表型和功能特异的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类、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CD^+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征的抑制性T细胞亚群,是维持机体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维持母胎免疫耐受及调节肿瘤免疫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CD^+CD25^+调节性T细胞在体内含量较少,且在体外扩增困难,使得对其特征与功能的研究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都受到极大限制。本文对近年来体内和体外实验诱导CD^+CD25^+调节性T细胞扩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变化规律,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患者外周血CD3、CD4、CD8、NK及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检验水准。结果表明:MM患者治疗前CD4^+CD25^+highT比例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沙利度胺治疗有效患者的CD4^+CD25^+highT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无效者Treg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16例经化疗完全缓解,CD4^+CD25^+highT比例为6.91±1.12%,较治疗前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者CD3^+T、CD4^+T、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CD8^+T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下调MM患者CD4^+CD25^+Treg可能是沙利度胺治疗MM有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肺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并通过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对肺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但治疗后其比例明显下降(P〈0.05);(2)肺癌患者CD4^+CD25^+T细胞能抑制CD4^+CD25^-T细胞的增殖和干扰素γ的分泌。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其动态监测有助于肺癌患者免疫状态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和调控基因FOXP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22例MDS患者[MDS组,根据MDS分型标准分为:难治性贫血组(RA组)6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组(RCMD组)1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组(RAEB组)5例]和8例正常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RNA,采用RT-PCR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DS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组、RAEB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CMD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CMD组、RAEB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R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A组、RCMD组CD4^+ CD25^+ Treg比例、FOXP3基因表达水平与RAE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DS患者CD4^+ CD25^+ Treg占CD4^+ T细胞比例及FOXP3基因表达水平随预后危险级别的升高而升高,提示免疫异常是MDS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