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春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院前急救的认知状况,为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的院前急救培训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主设计调查问卷,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8所高校中方便抽样3所,再随机抽取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共计265人为调查对象。结果:判断心搏骤停知晓率仅为13.28%,但是却有92.97%的人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各种急救技能,有93.36%的人愿意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各种急救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以互联网为主(88.67%)。影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获取院前急救知识的主要因素主要为担心自己的急救能力不足以施救病人(46.09%),也担心被误解而背黑锅(35.16%)。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于院前急救知识的认知了解程度低,缺乏对院前急救知识了解的来源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和对工友等陌生人实施CPR技术的意愿,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800名员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仅有8.5%接受过CPR培训或熟悉CPR技术,其中只有3.5%知道2010年版CPR国际新指南的改变;96.5%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73.5%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而选择进行现场急救的仅占16.4%;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91.8%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结论]企业员工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多不具备CPR急救技能,对陌生人现场施救的意愿较低,但大多愿意参加CPR培训,因此应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员工现场实施CPR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校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知晓情况、培训现状、急救知识获取途径、施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急救知识与技能现状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我校2011级新入学本科生153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3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有效收回率为95.42%。结果:仅有4.79%的学生以前参加过急救培训;学生急救知识主要来自电视、广播、网络,仅有13.01%的学生急救知识来自讲座、培训;58.2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开展急救培训对全体学生有用;54.11%~69.87%的学生愿意对别人实施急救措施;担心自己急救能力不够是影响学生实施急救措施的主要原因,占68.49%~85.63%。结论:我校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状况不佳,其知晓率水平有待提高,需大力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大学在读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现状,并观察分析培训后的效果,以期对相关部门管理者有所启发。方法对湖北省某大学211名在读非医学类本科生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及技能规范授课,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被调查者培训前后CPR知晓程度、获取信息途径、接受培训意愿等。结果 (1)接受培训意愿:99.1%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培训。(2)培训前学习途径:在此次培训前被调查者中44.1%已通过专业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接触一些心肺复苏相关信息,仅有9%曾参加心肺复苏专业培训,在假设现场有人发生猝死情况时98.6%选择愿意实施现场急救,其中仅3.8%可以正确实施CPR操作。(3)培训后效果:通过此次培训大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步骤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有99.5%的大学生对本次授课内容、形式表示满意,并愿意再次接受此类急救知识培训。结论在读大学生对CPR的知晓率不高,急救技术在校园普及率低。医护人员应积极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系列、规范急救知识培训,在拓展医护人员服务领域的同时有效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以期为普及全民院前急救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梅媛  李映兰  李丽 《护理研究》2013,27(1):81-83
[目的]了解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并探讨心肺复苏训练人体模型在高校心肺复苏(CPR)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先对50名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调查,并由5名急救资深护士结合人体模型对该人群进行CPR培训,比较培训前后CPR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结果]50名大学生均表示希望获得急救知识与技能,其中49人表示愿意参加急救知识培训,且84.0%学生表示最喜欢的急救知识培训方式为现场讲座培训;培训后大学生对CPR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培训前。[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普遍较高,以学校为单位应用心肺复苏训练人体模型开展大学生CPR培训可显著提高其CPR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校在校本科生对灾害的认知水平及减灾教育后的效果,进一步探讨适合大学生减灾教育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54名我校在校本科生的灾害认知水平、急救知识及技能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并进行抽样访谈、急救技能现场培训,干预前后进行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测试。结果:经问卷调查显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30.5%的学生知道呼叫120,40.3%的学生知道呼叫但不懂如何进行施救。大学生干预前后急救技能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亟待提高,且对急救知识需求强烈,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意愿,寻求合理途径开展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成人心肺复苏(CPR)指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和对工友等陌生人实施CPR技术的意愿,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5家企业的800名员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仅有8.5%接受过CPR培训或熟悉CPR技术,其中只有3.5%知道2010年版CPR国际新指南的改变;96.5%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73.5%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而选择进行现场急救的仅占16.4%;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91.8%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急救.[结论]企业员工对CPR的知晓率不高,多不具备CPR急救技能,对陌生人现场施救的意愿较低,但大多愿意参加CPR培训,因此应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员工现场实施CPR的意愿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急救技能和施救意愿.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在校100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常见急救知识的回答正确率较低;12.59%的学生有信心做好急救;学生对急救知识认知和运用的能力不足,受多种因素影响;88.31%的学生对于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持支持态度;医学专业学生急救知识明显比非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得更好.结论:医学院校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程度高.在急救安全教育方面需做出一定的改进,实现急救知识和技能理论同实践并重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公众急救意识、掌握CPR技术情况、接受相关培训的意愿与倾向;据此探讨有效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CPR技能的方法,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对580名广州公众进行CPR急救知识等方面的现场面访调查.结果:现场有陌生人倒地时,多达400人(69.0%)选择只拨打急救电话(120),而选择并上前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的仅有86人(14.8%);但当倒地的是朋友或亲人时,则有421人(73.6%)选择拨打急救电话并检查伤势或进行急救.如被调查者接受过CPR培训,有高达336人(57.9%)愿意对需要的人进行CPR.仅有4.8%的被调查者熟悉CPR技术.52.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愿意参加CPR培训.绝大多数人都只愿意在短期假日(48.9%)或周末(45.5%)接受培训;多数希望通过公司或学校组织(279人次)及红十字会组织(201人次)培训CPR;培训方式倾向于现场演示(382人次)和培训人员实际指导(297人次).结论:公众具有较好的急救意愿,但多不具备CPR技能,不过愿意参加CPR培训,社会应有针对性开展有效的CPR培训,提高公众CPR技能.  相似文献   

10.
王霞  李聪  吴茜  吴慧  丛丽 《全科护理》2020,18(19):2436-2440
[目的]了解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对心肺复苏(CPR)知识与技能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公众救护意识和技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应用CPR知信行情况调查问卷,对466名长沙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9.0%医学专业学生和93.4%非医学专业学生听说过CPR,获取CPR知识主要途径分别是医护人员的讲解和电视。64.6%医学专业学生接受过有关培训,未接受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太忙,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讲解获取知识;14.0%非医学专业学生接受过培训,未接受培训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CPR的重要性,最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讲解获取CPR知识。61%在校大学生认为非医务人员非常有必要学习CPR知识与技能,73%认为自己有能力学习,66%有兴趣学习,经培训掌握CPR技术后69%愿意对陌生人行胸外心脏按压。性别、专业、所在院校、年级、家庭所在地影响学生对CPR知识与技能的态度(P0.05)。[结论]长沙市在校大学生对CPR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需求强烈,但对CPR的掌握程度较低,应大力开展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尤其加强对女生、非医学专业、一类本科院校、低年级学生的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突发事件救援急救能力及培训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我校24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94%的医学生之前学习过突发事件救援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完全掌握熟练操作每项急救技术的学生仅为8.57%18.78%。34.69%的学生将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急救作为首选学习项目;67.76%的学生将生动现场演示作为首选学习途径。结论医学生是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救援的后续有生力量,要推进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紧急救援的知识普及和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常见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现实存在的急救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杭州4所大学493名在校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媒体和书本知识。急救理论知识的错误率最高达50.30%,而急救技能的错误率最高达97.57%。88.4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急救护理知识,渴望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结论对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非常必要,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措施,以减轻伤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寻求有效提高公众院前(现场)急救意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方法 市紧急救援中心联合新余市红十字会对4 997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采用自制问卷对客运司机、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学生999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现场调查,比较培训前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结果 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认识显著提高;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 结论 应加快普及提高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培训情况和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救知识培训情况及需求的调查问卷,对1532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32名企业员工中,38.05%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从报刊、书上获得,78.13%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急救知识培训,82.25%以上希望和认为有必要接受急救知识培训,92.56%对急救培训内容的需求是一般急救常识,28.66%和41.05%最期望的急救培训方式是急救知识讲座和模拟演练。结论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极度缺乏。积极推进企业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提高公民自救或互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Teague G  Riley RH 《Resuscitation》2006,71(3):352-357
There are no published data on the efficacy of online first aid or resuscitation learning programmes in Australia. Our goal was to compare the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skills of subjects who have undertaken the St. John Ambulance Australia (WA) "online crash course", with those who have no first aid training. We evaluated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basic life support (BLS) skills of two groups of students. The control group (n = 11) had received no first aid training of any type and the test group (n = 12) had undertaken and passed the St. John Ambulance online "crash course". This course is purely theoretical. BLS skills were assessed using standardised patients and manikins. Knowledge was assessed by a written assessment. Assessors were blinded to which group the students belong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ritten test, between the group who completed the course and the group who did not complete the course (P = 0.036: Mann-Whitney U-tes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any other practical task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conclude from this that the online course improved course participant's knowledge of BLS significantly, but not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that online first aid courses may be useful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but that they do not confer any benefit, in performance of BLS skills.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手术室护士实施急救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成立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采用理论授课、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技能操作训练、急救模拟情景训练等方法.制订手术室急救能力考核项目细则,每月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均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注重手术室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可以强化手术室护士急救意识及急救操作技能,增强临床判断能力和急救能力、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培训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255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由我院6位专业的BLS/ACLS导师对她们进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AHA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掌握情况。结果:两组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总体掌握情况不理想,采用AHA的培训方法,能明显提高其掌握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对护士实行台风灾害救护技能培训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102名护士进行台风灾害救护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台风知识、台风灾害现场救护技能、心理危机干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的形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对台风灾害知识、救护技能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掌握情况,并调查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对台风灾害知识的认知、救护技能明显提高(P0.01),培训后护士心理危机干预认知的考核,除心理咨询外,其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本次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80.39%。结论通过培训能够提高护士对台风灾害的认识及台风灾害救护的能力,但应重视护士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并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