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临床32例脑室内出血病例。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连续4d每天二次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夹管2h后放开,51流血性脑脊液每12小时重复一次。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一周,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患者均引流通畅,29例患者术后4周意识恢复清醒,2例患者持续昏迷,1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该方法综合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术后,每天1次、连续5天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夹管2小时后开放引流血性脑脊液,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1周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26例患者均引流通畅,24例患者术后4周意识恢复清醒,3例患者持续昏迷,1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该方法综合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双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大池置管,脑室内灌注尿激酶等综合方法治疗全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自2006年5月-2011年10月行颅内血肿清除+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大池置管治疗,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56例全脑室内出血患者。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38例患者术后1—4周意识恢复清醒,6例患者持续昏迷,2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6例死于多系统脏器衰竭,4例自动出院。结论该方法综合治疗全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相对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方晖 《安庆医学》2000,21(5):225-226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指征、方法、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结果 32例术后恢复优良14例,病残12例,死亡6例。常见并发症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和肺部感染。结论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冲洗是一种治疗脑室内出血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溶液对口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置入引流管后,双侧引流管均不关闭,从一侧引流管注入含尿激酶5万u的生理盐水20~30ml,从另一侧流出,注完后,关闭双侧引流管1h后放开.术后第一天,同法分别从两侧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液各一次,关闭2h后放开. 结果 32例患者出血后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其中正常或神经功能轻度丧失19例,功能中度丧失5例,功能重度丧失2例,持续昏迷1例,死亡3例.结论 该方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有效减少了颅内感染、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林颖  刘苹  李云华 《黑龙江医学》2009,33(4):293-294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在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脑室内出血病人行双侧脑室引流,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进行纤溶治疗。结果38例中,恢复良好者12例,生活能自理者9例,需人照顾者8例,植物生存者2例,死亡7例。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 34例脑室内出血患者,GCS〈8分者9例,GCS 8~10分者15例,GCS 11~15分者10例,均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引流、溶解脑室内血凝块,辅以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结果 存活26例(76.47%);再出血3例(8.8%)。死亡6例(17.6%),放弃治疗2例。存活的26例患者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脑室内出血的治疗重点在于尽早清除脑室内血肿、疏通脑室梗阻,脑室外引流和尿激酶灌注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措施,但存在再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王立江  狄树亭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7):408-408,418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疗效及转归。 方法 :本组 2 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 ,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脑脊液外引流 ,配合脑室内注射尿激酶 ,必要时行脑脊液置换或椎管内注药治疗。 结果 :采用Greab氏分级方法 :评分在 1~ 4分 6例患者出院时ADL分级为Ⅰ~Ⅱ级 ;4~ 8分 11例患者出院时ADL分级为Ⅱ~Ⅴ级 ;8~ 12分 3例患者中 1例出院时ADL分级为Ⅴ级 ,2例患者死亡。结论 :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 ,创伤小 ,应激反应少 ,对治疗原发病、减轻脑水肿、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10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探讨微创治疗对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意义和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液化脑室内积血并将之引流.选择CT片上血肿最大的层面,以额部发际内作脑室穿刺点,用带芯12 F脑室硅胶管向双侧外耳道连线中点穿刺,深度<6 cm,引流管头端置于脑室三角区,引流管出口提高至距穿刺点10~15 cm.常规进行颅内压监护术,术后予以每天1~2万尿激酶脑室灌注,2 h开放引流,引流时间7~14 d,引流脑脊液至澄清为止.结果 100例患者基本痊愈38例,显著好转20例,好转3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4例.随访6个月至2年,按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指数计分:ADL1级40例,2级18例,3级10例,4级15例,5级7例,失访6例.结论 应用脑室内穿刺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损伤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溶液对口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将32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置入引流管后,双侧引流管均不关闭,从一侧引流管注入含尿激酶5万u的生理盐水20~30ml,从另一侧流出,注完后,关闭双侧引流管1h后放开。术后第一天,同法分别从两侧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液各一次,关闭2h后放开。结果32例患者出血后3个月临床疗效评估,其中正常或神经功能轻度丧失19例,功能中度丧失5例,功能重度丧失2例,持续昏迷1例,死亡3例。结论该方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有效减少了颅内感染、再出血、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脑室外持续引流尿激酶灌洗术治疗脑室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  孙立中 《吉林医学》2002,23(3):141-142
目的:探讨脑室外持续引流尿激酶灌洗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52例经头部CT诊断明确的脑室内出血病人,采用在手术室侧脑室额角穿刺,留置引流管,与脑室外引流装置连接,每次注入沈阳光大药业公司生产的2万U尿激酶,每日3次~4次。结果:除7例因病情较重引起并发症而死亡外,余45例病人中良好33例,中残12例,其中有9例病人已重返工作岗位。结论:对于一些重型脑室出血病人,本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治疗方法,并可使病人的脑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病人愈后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原发性脑室内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外伤性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救治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脑外伤后脑室内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 本组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开颅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腰穿脑脊液引流或保守治疗等.治愈17例,重残1例,轻残1例,死亡2例.结论 外伤性脑室出血患者多病情严重,应根据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对出血量较多,脑室内血凝块较大,全脑室铸型形成、脑室有扩张者,应积极行双侧脑室穿剌引流和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冲洗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采用一侧或双侧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及早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结果救治28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GCS评分≥9分),存活率89.3%(25/28);死亡率10.7%(3/28)。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冲洗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内出血患者8例,并与另一组17例行单纯脑室外引流者作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为全脑室系统出血或以脑室出血为主,脑内血肿量少于10毫升者。根据GOS和脑室内血肿溶解时间判断疗效。单纯引流组17例中死亡11例,重残4例,中残和良好2例。6例生存者脑室内血肿完全溶解时间为6-23天,平均15.7天.尿激酶组8例中7例生存良好或中残,死亡一例。7例生存者脑室内血肿完全溶解时间为2-12天,平均4.8天。作者认为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方法简单,安全,可明显降低严重脑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生华  郑秀菊  张合林  齐再利  王吉华 《医学综述》2009,15(23):F0002-F0002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其中常规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亚低温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亚低温治疗48~72 h。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3天亚低温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术后3个月ADL分级法生存质量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容易控制中枢性高热,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洪  李德康  杨晓滨 《四川医学》2017,38(9):1059-10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全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48例,其中29例行开颅右额叶皮质造瘘,显微镜下清除侧脑室血肿减压(A组),19例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血性脑脊液(B组)。术后两组均行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脑室内注射治疗,术后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及预后。结果 A组术后恢复良好15例,好转10例,死亡4例;颅内感染3例,癫痫3例,无脑积水患者;GOS评分:5分2例,4分13例,3分7例,2分3例,1分4例;救治成功率86%。B组术后恢复良好1例,好转10例,死亡8例;颅内感染4例,癫痫2例,脑积水5例;GOS评分:5分0例,4分1例,3分5例,2分5例,1分8例;救治成功率57.8%。两组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叶造瘘脑室血肿清除术加术后引流是抢救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并全脑室铸型的有力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方法,首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然后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行尿激酶灌洗。结果全部病例引流1-5d后脑实质血肿及脑室积血清除率90%以上者54例,70-90%13例,患者意识状态改善明显。结论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引流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 13例 ,中残 3例 ,死亡 2例。结论 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方法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 ,能加速脑室内特别是第三、第四脑室和导水管内积血的清除 ,促使脑室系统及早恢复通畅 ,解除梗阻性脑积水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徐廷伟 《医学综述》2014,20(21):4029-4030
目的探索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2月至2013年8月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治疗组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溶液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vs 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4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vs 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13)。对照组存活的43例患者中脑室内出血消散时间≤7 d占51.2%(22/43),治疗组存活的52例患者中脑室内出血消散时间≤7 d占71.2%(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迟发型脑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本科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