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β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入选发病24 h内可疑AMI的住院患者,且无研究药物明确禁忌证的。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β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组或相应安慰剂组。首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或安慰剂5 mg,间隔2~3 min后,再注射5 mg,注射3次共15 mg;然后美托洛尔/安慰剂口服第1天为50 mg,4次/d;第3天起为200 mg,1次/d。疗程最长4周或出院。主要研究指标是血压、心率、其他不良反应、病死率及其他并发症。结果1999-11-2000-05,10家大中医院完成预试验研究236例,其中随机分到美托洛尔治疗组120例,安慰剂对照组116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特征相似。当天进行静脉注射的美托洛尔与安慰剂组分别为100%与99.2%,完成3支静脉注射的为87.9%与95.8%;住院期提前停用的为24.4%与13.6%。治疗后,美托洛尔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0.01);两组总病死率(7.8%vs 8.4%)相似(P=0.86),其他并发症也无明显差异。美托洛尔静注及口服后治疗组心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压略低于安慰剂组。结论美托洛尔早期治疗AMI住院患者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不同基础心率下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191例,根据不同的基础心率分成3组,其中A组:70~79次/mi(nn=58);B组:80~89次/min(n=90);C组:≥90次/min(n=43)。所有患者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47.5 mg口服,2周后未达目标心率者每日增加23.75 mg,即71.25 mg,4周后仍未达目标心率,剂量加倍,即95 mg,总疗程8周。2周随访一次,测量血压及心率。结果:62%的高血压患者基础心率80次/min,36%的患者基础心率85次/min,20%的患者基础心率90次/min。所有患者的美托洛尔缓释片平均每日剂量为(59.7±17.0)mg。3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下降幅度依次为C组(29.3±7.8)次/min、B组(18.7±4.9)次/min、A组(11.0±4.0)次/min(P0.01);基础心率每增加10次/min,心率降低幅度约增加7.9%。3组患者间治疗前后血压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口服47.5 mg、71.25 mg及95 mg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患者心率平均降幅依次为(17.6±8.1)次/min、(19.5±8.7)次/min和(22.5±9.2)次/min;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剂量增至71.25 mg和95 mg,平均心率降幅分别增加10.8%和27.8%。研究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头晕,减量或停药后均好转。结论:本研究62%的高血压患者基础心率80次/min;患者基础心率越快,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率的幅度越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47.5~95 mg美托洛尔缓释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功能降低与病死率、致残率密切相关。本研究比较观察了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AMI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选择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5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及出院后门诊随访的AMI患者共 1 38例 ,排除入选时收缩压 <90mmHg( 1mmHg=0 .1 33kPa) ,心率 <5 0次 /min ;梗阻性肺疾病或哮喘 ;P R间期 >0 .2 4s,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killip 4级。将入选患者随机分美托洛尔组、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 ,前两组在症状开始 2 4h内分别口服美托洛尔 5 0mg ,bid ,与卡维地…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9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选择发病 36h内的AMI住院患者 2 494例 ,随机口服卡托普利或相匹配的安慰剂 ,治疗 4周。治疗组 (n =12 6 8例 )与安慰剂组 (n =12 2 6例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相似。结果 治疗组 4周病死率(9 5 4% )低于对照组 (12 15 % ) (P =0 0 36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心衰发生率减少 (15 38%对 18 76 % ,P =0 0 2 5 )。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 (13 96 % )高于对照组 (10 77% ) (P =0 0 16 ) ,但休克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明显(5 5 2 %对 5 46 % ,P =0 95 1)。治疗组休克者病死率 (5 1 43% )低于对照组 (73 13% ) (P =0 0 0 9)。结论 口服卡托普利有降低AMI 4周病死率的作用 ,主要是减少了心衰的发生并减少了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静注及口服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365例发病在24 h内的AM I患者随机分成美托洛尔治疗组(n=182例)和对照组(n=18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注及口服美托洛尔,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心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美托洛尔组患者吸烟和饮酒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一般临床特征相同;美托洛尔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心率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患者发生梗死后心绞痛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比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发生再梗、脑梗、心源性休克和住院期间死亡的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静注及口服美托洛尔,可明显降低AM 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但并不降低住院期间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93年 6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 ,旨在探讨该药对临床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98例 AMI病人均符合 1979年 WHO/AMI诊断标准。病人发病后 1周内入院 ,无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 <55次 /分 )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低血压 (收缩压 <10 0 mm Hg,1mm Hg=0 .133k Pa) ,无非心脏性严重疾患 ,随机分为倍他乐克组( 50例 )和对照组 4 8例。1.2 方法病人入选倍他乐克组后立即给予倍他乐克 (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托洛尔制剂 ) 12 .5mg,2次 /日 ,在心率、血压、心功…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采用溶栓疗法,已使住院病死率由10年前的12%~20%降至5%~10%。当今正在研究辅助治疗,以期增强溶栓效果,并增加安全系数。降低心肌耗氧量β阻滞剂:当今主张溶栓疗法配合β_1阻滞剂,首先静注,继以口服。据证明,静注阿替洛尔(atenolol)5~10mg,继以口服每日100mg,可使7日病死率下降14%(P<0.02)。有人认为,这可预防 AMI 后心脏破裂。或可用美托洛尔(metoprolol)15mg 静注,继以口服每日100~200mg。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反复心肌梗死在开始治疗时心率对美托洛尔的疗效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反复梗死病人48例,根据开始治疗时心率分成两组,第1组在心率达到75次/分开始口服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第2组在心率达到100次/分开始口服美托洛尔12.5 mg,每日1次.结果 第1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的病人24 h内疼痛症状缓解率优于第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1个月内病死率和1年内病死率低于第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美托洛尔早期干预治疗对病人短期和长期预后均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注射液治疗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与西地兰组,美托洛尔组21例予美托洛尔注射液5~15mg静脉注射,西地兰组21例予西地兰注射液0.4~0.8mg静脉注射,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0min、60min及120min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分别有12例和8例在120min内心室率降至<100次/m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7.14%vs38.09%,P>0.05)。2.美托洛尔组患者心室率降至<100次/min所需的时间为(18.33±12.31)min,西地兰组心室率降至<100次/min所需的时间为(65.00±35.05)min,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美托洛尔静注起效平均时间(14.00±9.95)min,西地兰静注起效平均时间为(62.50±41.66)min,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85.71%(18/21),西地兰组总有效率47.62%(10/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美托洛尔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无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结论: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房颤安全有效,为急诊科治疗快速房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控制围手术期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围手术期快速心房颤动患者75例,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41例,静脉注射美托洛尔5mg,效果不明显时重复推注3次,总剂量为15mg,毛花苷C(cedilanid)组34例,静脉注射毛花苷C0.008mg/kg,药物稀释注射时间5min,1h后无效者重复1次。比较两组病人给药前后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结果①美托洛尔组和毛花苷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74%(P>0.05);②美托洛尔组心率下降(48±17)次/分,而毛花苷C组(23±15)次/分(P<0.05);③美托洛尔组血压下降(7.8±1.4)/(3.8±1.1)mmHg(1mmHg=0.133kPa),毛花苷C组为(1.2±0.4)/(0.5±0.2)mmHg(P>0.05);④美托洛尔组起效时间与最大效应时间明显快于毛花苷C组;⑤美托洛尔组发生低血压1例,而毛花苷C组无。结论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控制围手术期快速心房颤动快速起效,可作首选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脉注射,30min可视心律情况追加150mg,最多可静脉注射3次,随后以0.5~2.0mg/min维持静脉滴注2~10d,续以胺碘酮0.2mg,1日3次口服。结果总有效率98%,治疗期间3例出现心动过缓,6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均缓解。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反复心肌梗死在开始治疗时心率对美托洛尔的疗效影响.方法 急性心肌反复梗死病人48例,根据开始治疗时心率分成两组,第1组在心率达到75次/分开始口服美托洛尔12.5 mg,每日2次;第2组在心率达到100次/分开始口服美托洛尔12.5 mg,每日1次.结果 第1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的病人24 h内疼痛症状缓解率优于第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1个月内病死率和1年内病死率低于第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美托洛尔早期干预治疗对病人短期和长期预后均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治疗后判定疗效,统计患者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好转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62.9%;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9%、2.9%,低于对照组的28.6%、8.6%(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AMI并SVT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若SVT控制不满意,间隔30 min追加75~150 mg负荷量,最多静脉注射达3 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2~9(4.53±1.8)d。结果:SVT控制率2 h内为47.1%(8/17),24 h内为64.7%(11/17),48 h内为82.4%(14/17), 72 h内为88.2%(15/17)。第一个24 h静脉用量为1 020~3 030(1 566±485)mg。治疗期间,2例(11.8%)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3 例(17.6%)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SVT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患者生命体征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的6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压实时监护下采取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入院30min心率、血压及心率血压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注射液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率过速,适时降低血压,使心率与血压乘积得到显著减少,达到阻断交感神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心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时心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至2004年我院AMI患者904例,随访728例,根据出院时心率水平分为55~70次/min(A组)、71~80次/min(B组)、81~90次/min(C组)及>90次/min(D组)4组,随访4.5年。结果:1.随出院时心率水平的增加,3~4年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D组及C组因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心绞痛再住院率及1年、2年及3年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心率水平是随访期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645,95%CI:1.390~3.018,P=0.005)。结论:过快的心率是AMI患者死亡及再住院的强预测因子,对AMI患者应严格控制心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药贝凡洛尔的降压疗效并与美托洛尔作对照.方法选择Ⅰ、Ⅱ级高血压病痛人43例,经2周安慰剂清洗后,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其中贝凡洛尔组23例,口服贝凡洛尔50~100mg,bid;美托洛尔组20例,口服美托洛尔50~75mg,bid.疗程均为8周,同时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结果(1)贝凡洛尔与美托洛尔比较,两组各自降压幅度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疗效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2)用药后两组心率均减慢(P<0.01),但贝凡洛尔减慢较少(P<0.01);(3)两组各项血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且可耐受.结论贝凡洛尔是治疗Ⅰ、Ⅱ级高血压病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贝凡洛尔对心率的变化的影响略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顿服西拉普利5mg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入选23例无合并症的AMI患者为西拉普利组,在其症状发生后2~4天测基础BRS一次,然后口服西拉普利5mg,3h后再测BRS。安慰剂组10例,入选条件相同,口服安慰剂,在同时间测定BRS,从而排除BRS自身的变化。结果服用西拉普利5mg3h后,BRS中位数值从3.769ms/mmHg上升到5.247ms/mmHg(P<0.05),其中54%患者的BRS值上升大于0.5ms/mmHg。对照组服药前后BRS无变化。结论西拉普利可显著改善AMI患者早期的BR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94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入组本研究,随机接受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治疗.卡维地洛组起始剂量为10 mg,2次/d,美托洛尔组起始剂量为25 mg,2次/d,2周后根据舒张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期间为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药物治疗两周后血压开始明显下降(P<0.01),卡维地络组比美托洛尔组更显著(P<0.05).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下降分别为[(18.5±15.2)、(13.5±7.9)mm Hg,P<0.01]及(5.9±13.1)次/min(P<0.01),降压总有效率达80.4%;与美托洛尔相比血压、心率降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线相比血脂、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卡维地洛用于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CCU病房收治的AMI病人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静脉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倍他乐克静脉注射15mg,继以口服治疗(200 mg/d),观察其对心率、血压、心功能及胸痛改变等指标,及急性期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早期使用β-阻滞剂可使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6%:5%,P<0.05)。结论:倍他乐克通过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减慢心率, 降低血压.降低室颤阈等作用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