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硝苯地平降压治疗对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31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40mg/d×14,用放射免疫法直接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85.6±21.0对42.1±20.3pg/ml,P<0.001);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1对55.4±17.8pg/ml,P<0.001).舒张压与ET水平呈正相关(r=0.5302,P<0.001),ET与CGRP呈弱的负相关(r=0.3707,P<0.005).治疗后,血压和ET水平明显下降(P均<0.001),CGRP水平呈显著增高(P<0.001).结论硝苯地平是一种有效的降压药,它通过调节EH时多种血管活性多肽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器官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老年非杓型高血压病(EH)患者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观察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EH患者疗效及其治疗前后ET和CgRP含量变化。结果老年非杓型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老年杓型EH患者,而CGRP则明显降低;氨氯地平使老年非杓型EH患者白昼及夜间血压下降,治疗后老年非杓型EH患者血浆ET水平降低,而CGRP明显升高。结论ET及CGRP参与了老年非杓型EH的病理过程,氨氯地平是一种治疗老年非杓型EH患者有效药物,能纠正老年非杓型EH患者ET与CGRP之间的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EH)合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60例老年EH+ACI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求出ET/CGRP比值,并与31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EH+ACI患者血浆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CG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而ET明显升高,且失去了CGRP和ET的正常平衡,这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 (EH)合并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 (ET)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测定 6 0例老年EH +ACI患者血浆CGRP和ET浓度 ,求出ET/CGRP比值 ,并与 31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结果 EH +ACI患者血浆ET浓度以及ET/CGRP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5 ) ;而CG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浆CGRP浓度明显降低 ,而ET明显升高 ,且失去了CGRP和ET的正常平衡 ,这对高血压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防治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伟素(糖胺聚糖,GAG)对早期DN干预治疗的研究.方法 测定60例DN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血浆CGRP、ET水平及GAG干预治疗1个月、3个月前后CGRP、ET、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 NA组与对照组相比,CGRP、24 h尿蛋白量有明显差异(P<0.05);ET水平差异更显著(P<0.01).MA组与对照组相比,CGRP、24 h尿蛋白量、ET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1).使用GAG患者CGRP、ET 1、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量1、3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GAG治疗患者三项指标1、3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CGRP分别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强负相关(r=-0.447),ET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强正相关(r=0.515,P<0.01);CGRP与ET呈强负相关(r=-0.427,P<0.01).结论 老年早期DN患者CGRP水平下降.ET水平升高,GAG干预治疗后CGRP水平回升,ET水平下降.GAG对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非洛地平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72例EH患者(EH组)非洛地平治疗前后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洛地平治疗前EH组血浆N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洛地平治疗6周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非洛地平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能使EH患者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因此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合并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入选EH患者149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EH组44例,EH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40例,EH合并心房颤动(EH-AF)组36例,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EH-LI)组29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149例EH患者按血压水平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主要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治疗8周)和辛伐他汀干预组(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 mg/d),药物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内皮素.结果 (1)EH组ET浓度高于对照组[(71.42±6.62)pg/ml对(45.52±8.28)pg/ml,P<0.01]并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746,P<0.001),EH-LVH组、EH-AF组、EH-LI组ET浓度均高于EH组[(97.67±10.53)pg/ml、(102.15±12.96)pg/ml、(103.49±9.91)pg/ml对(71.42±6.62)pg/ml,P<0.01],ET浓度变化均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671,r=0.592,r=0.530,P均<0.001).(2)EH-AF组左心房内径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684,P<0.001);EH-LVH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545,P<0.001).(3)EH-LVH组、EH-AF组、EH-LI组的3级高血压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EH组.(4)EH 3级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5)EH 2级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ET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EH 3级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辛伐他汀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ET水平与EH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干预能更显著降低EH患者ET水平和EH3级患者的血压,提示对EH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合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偏头痛病人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探讨其在偏头痛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4例诊断明确的偏头痛病人,按发病时间分为发作期和间歇期,抽取肘静脉血2 mL,采用放免分析技术(RIA)分别测定ET及CGRP含量,并与31名同期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偏头痛组ET及CG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发作组与轻中度组及间歇期组相比,ET的水平前者高于后两者(P<0.05或P<0.01);CGRP轻中度组及间歇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ET轻中度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0.5860,P<0.01)和间歇期组(r=0.6047,P<0.05)ET和CGRP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偏头痛病人血浆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60例高血压病病人(EH组)及28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浆ADM和CGRP浓度。高血压组服用厄贝沙坦,3个月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EH组血浆ADM浓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随血压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血浆CGRP浓度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随血压分级程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厄贝沙坦治疗后血浆ADM浓度显著下降(P<0.01),而CGRP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ADM和CGRP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厄贝沙坦治疗可降低高血压病病人ADM水平及升高CG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1(ET -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不同病情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48例缓解期患者血浆中的ET-1及CGRP水平,并与30名健康体检者的上述指标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及缓解期组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CG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ET-1水平较缓解期组升高(P<0.05),两组间CG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急性加重期ET -1与CGRP呈负相关(r=-0.277,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存在血浆中ET-1及CGRP水平失衡,血浆ET-1与CGRP升高可能是该病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GRP和S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动脉血浆CGRP和SP水平;对血浆CGRP和SP水平与PaO2、MP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心病组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aO2均呈正相关(r=0.658,P<0.01;r=0.597,P<0.01)。肺心病组急性期CGRP及SP水平均低于缓解期(P<0.01);急性期SP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314,P<0.05);CGRP、SP水平与MPAP均呈明显负相关(r=-0.658,P<0.05;r=-0.661,P<0.05)。证实慢性缺氧时血浆CGRP、SP水平下降,CGRP、SP变化可反映肺心病病情,二者降低可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部分血管活性肽水平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在不同程度血压增高情况下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变化及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组对84例EH患者和36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左室舒张功能和上述血管活性肽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浆ET、AngⅡ和ANP与血压及LVH有关,血压越高,左室重量指数(LVMI)越高,ET、AngⅡ和ANP浓度亦越高;相反,血压越高,CGRP浓度越低.EH并左房增大(LAE)和(或)LVH时,血浆ET、AngⅡ和ANP浓度更增高,CGRP下降更明显.EH早期就有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出现LVH时,舒张功能损害加重,表现为A峰升高,E峰及E/A比值下降更明显(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AngⅡ、ANP与平均动脉压(MAP)、左房内径(LAD)及LVMI均呈正相关(P<0.05~0.001),CGRP与MAP无明显相关性,与LAD、LVMI呈弱负相关.提示EH的发生、发展及LVH的形成均与血浆ET、AngⅡ、ANP及CGRP有一定关系;测定血浆ANP水平可作为诊断LVH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扩张型心肌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DCM患者及30例对照者血浆CGRP水平.结果:DCM患者血浆CG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7926,P<0.01),与肺动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8789,P<0.001).20例DCM患者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血浆CGRP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作为机体重要的防御和代偿机制参与DCM充血性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索-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并观察福辛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测定4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和90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Ⅱ和CGRP浓度,随后90例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福辛普利组(常规治疗+福辛普利10 mg,1次/d),每组45例.治疗14 d后复测血浆ET-1、AngⅡ和CGRP浓度,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正常对照组和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 Ⅱ明显升高(P<0.01),ET-1和AngⅡ与LVEF呈负相关(r=-0.71,r=0.62,P<0.01),ET-1和AngⅡ呈正相关(r=0.69,P<0.01).治疗14 d后,福辛普利组血浆ET-1和AngⅡ明显下降(P<0.01),CGRP显著升高,(P<0.01),LVEF得到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1、AngⅡ浓度明显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血浆CGRP显著下降.福辛普利具有降低ET-1和Ang I、升高CGRP并改善LVE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商品名:波依定,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EH患者,用非洛地平5~10mg,每日一次,连服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并与30例健康者血浆ET、NO对照。结果:EH患者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O显著降低(P<0.01)。经非洛地平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显著下降(P<0.01),ET显著下降(P<0.01),NO显著升高(P<0.05)。结论:非洛地平不仅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还能逆转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内皮素(ET)、肾上腺髓质素(ADM)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B组)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A组)30例、B组30例和正常老年人(C组)30例血浆UⅡ、ET、ADM水平,分析A组血浆UⅡ、ET、ADM水平变化与B组的关系。结果B组血浆UⅡ、ET、ADM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均<0.01),B组血浆UⅡ、ET、ADM水平与患者平均动脉压呈明显正相关(r=0.517,r=0.498,r=0.553,P均<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升高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CHF患者分成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 ,测定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及用药 6个月后血浆ET 1、CGRP水平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 (2 0例 )进行对照。结果 CHF患者血浆ET 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1) ,血浆CGRP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卡维地洛组治疗后血浆ET 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血浆CGR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 1、CGRP水平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ET 1有降低作用 ,对血浆CGRP有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内皮素(ET)、肾上腺髓质素(ADM)、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血压正常、46例合并高血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UⅡ、ET、ADM、NO水平,分析患者血浆UⅡ、ET、ADM、NO水平变化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较血压正常老年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r=0.617,r=0.596,r=0.682,均P<0.01),血浆NO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37,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浆内皮素 (ET 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测定 60例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浆ET 1、CGRP的变化 ,2 5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血浆ET -1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5) ,CGRP则低于正常组。卡维地洛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 ;血浆ET -1水平降低 ,CGRP水平升高 (P <0 0 5)。结论 卡维地洛可有效控制血压 ,并有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浆ET 1,升高血浆CGRP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门诊收治的年龄>60岁EH患者(老年EH组)122例,收集基线资料(吸烟史、饮酒史、体质指数、血压及合并发症)并检测常规血生化指标(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及血糖),根据高血压分型将老年EH组进一步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亚组、全期型高血压(SDH)亚组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亚组,分析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S)、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内皮型NO合成酶(e NOS)水平,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不同时期肱动脉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同时选取130例>60岁非EH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结果老年E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常规血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老年EH组总体及不同亚组的血浆TAS、NO、e NOS及FMD水平降低,血浆ET、IMT水平升高,且ISH亚组的以上指标均劣于其余亚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老年EH患者血浆TAS水平与血浆ET水平(r=-0.512)、IMT(r=-0.647)呈负相关,与血浆NO(r=0.473)、e NOS水平(r=0.368)及FMD(r=0.604)呈正相关(P<0.05)。结论门诊老年EH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降低,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尤其在ISH型中更显著,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过程,应加强此类患者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