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发展现状 ,特点及其工艺流程 ,着重讨论了发展冻干食品工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冻干技术的发展及冻干食品的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冻干技术的概念和冻干食品的特点,强调了发展我国冻干设备的必要性和成绩,指明了我国冻干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工艺流程,着重讨论了发展冻干食品工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仲礼 《肉类研究》2000,14(1):11-13
本文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工艺流程,着重讨论了发展冻干食品工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明了冻干技术的概念和冻干食品的特点,强调了发展我国冻干设备的必要性和成绩,指明了我国冻干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技术与设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工艺流程,着重讨论了发展冻干食品工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工艺流程,着重讨论了发展冻干食品工业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真空冻干食品的优异品质及冻干食品的生产设备和流程,着重讨论了发展冻干食品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我国冻干食品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我国冻干食品和设备的发展现状 ,并展望了 2 1世纪冻干食品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孔凡真 《肉类研究》2001,15(4):47-47,42
本文阐明了冻干技术的概念和冻干食品的特点,强调了发展我国冻干设备的必要性和成绩,指明了我国冻干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白妍  葛雨珺  向迎春  李苑  丁甜  胡亚芹 《食品科学》2019,40(15):314-322
传统热杀菌会对食品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造成食品颜色变化、产生异味、营养损失等不良后果;非热杀菌技术是食品工业新型加工技术,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对食品的色、香、味以及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同时有利于保持食品中各种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要求。芽孢在加工过程中抗性强,在食品中萌发和生长的潜力较大,因此,利用低热或非热灭菌技术对芽孢进行灭活是当前食品工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本文综述现有非热杀菌技术(如高静压技术、高压CO2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紫外辐射技术、高压脉冲电场技术等)独立处理或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对芽孢灭活的效果及其机理,着重讨论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以及芽孢灭活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生产安全食品、减少不同种类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快速的监测,控制食品加工中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和建立食品病原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及人们健康也就越来越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繁琐复杂、周期较长,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比传统的检测方法更加敏感。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先进技术,并对这些在当前较为先进的主流的快速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检测技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温度升高(也称为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比2019年增长30%,而化石燃料仍将是满足这些需求的主要能源(预计占比74%),其直接燃烧所排放的CO2量也将持续增长.目前全球CO2总利用量低于2亿吨/年,与每年320亿吨以上的CO2排放量相比,...  相似文献   

14.
目前,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全球非常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食源性致病菌则是导致此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依靠有效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对控制食源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食源性致病菌现有的检测技术,主要应用的检测技术包括传统的培养检测、稍成熟的分子检测技术、正在发展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等。得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向着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并有效的方向努力,需要基于现阶段应用技术的优化革新、各种检测技术的共同联用及将来更多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出现的结论,从而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为检测机构及科研机构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吉春和  张新民 《轻工机械》2007,25(4):109-111
基于目前在使用传统喷丸技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前人对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喷丸强化技术——水射流喷丸强化。它的使用将改变传统的热加工技术为冷加工技术。通过对某种合金的实验性研究分析,初步得出了该技术优越性所在。与传统喷丸技术的比较,进一步阐明了高压水射流喷丸强化技术的优越性、环保性和前景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6.
清洁化制革生产工艺的研究是建立在毁毛废液、复灰废液和铬鞣废液循环利用研究的基础上,它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既能保证成革质量,又可大大减轻生产污染的制革工艺。本部分报道了清洁化工艺连续执行过程毁毛废液、复灰废液及铬鞣废液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并从微观组织学及革的理化指标角度比较了清洁化工艺与基本工艺的成革质量。实验证明该研究达到了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7.
淀粉的三大物理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涉及食品工业中三大具有发展潜力的淀粉物理改性技术,包括湿热处理技术、挤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介绍了其作用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生物燃料尤其是生物乙醇的生产过程。简单介绍了生物燃料生产的"问题":"第一代"生物燃料(关于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的问题)和"第二代"生物燃料(关于生产技术有待改进的问题)。介绍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每一步的生产过程,包括对原材料的预处理、水解和发酵的过程。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筛选有效的甚至是多效的水解酶,发酵过程中对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利用厌氧作用将糖转化为生物乙醇的最优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生物毒素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物源化学物质,在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等多方面具有多样性,其収展对生命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医学、药物学、环境科学等均有重要意义。许多生物毒素可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新药效模型和结构构架。寻求高效、安全的脱毒技术,成为当下安全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本研究对生物毒素的分类、危害及应用、产毒机制进行简要概述,重点阐述了生物毒素最新的检测技术和脱毒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以期为生物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