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31-2014-12-31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接受局部放疗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6.2%和15.5%。单纯放疗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45.9%、9.8%和4.9%,放化疗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62.2%、34.4%和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9,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临床分期(χ2=30.254,P=0.000)、放疗剂量(χ2=7.464,P=0.038)、近期疗效(χ2=13.299,P=0.003)、放化疗(χ2=13.459,P=0.003)和术后复发时间(χ2=6.560,P=0.035)是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临床分期(HR=0.289,95%CI:0.224~0.356,P=0.001)、放疗剂量(HR=2.525,95%CI:2.246~2.543,P=0.002)、联合化疗(HR=0.520,95%CI:0.465~0.594,P=0.00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复发食管癌患者预后差,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联合化疗、术后分期早、放疗总剂量54~<64Gy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放射治疗策略和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为食管癌且经R0切除后出现复发转移的66例患者,肿瘤中位复发时间10.6个月;50例患者局部区域复发,16例患者复发合并远处转移;全组患者中,单纯放疗10例,单纯化疗23例,放化联合治疗33例;联合放化疗组:先行化疗者22例,先行放疗者11例。放疗采用6MV-X线,中位放疗剂量60 Gy。  结果  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1.9%、25.9%、16.5%和14.3个月(95% CI=2.4~16.2个月)。三种治疗模式中单纯化疗、单纯放疗和联合放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4、25.5和14.3个月(P= 0.037)。复发合并远处转移的联合放化疗患者,先行化疗较先行放疗生存有获益(P=0.03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初治时的肿瘤分段、术式、复发是否合并转移、复发后治疗方式以及复发后是否放疗与患者预后相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初始治疗时的肿瘤分段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1)。  结论  术前食管癌分段或许能提示复发的预后;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先行化疗后再放疗,对延长生存更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挽救性放疗在食管鳞癌根治性手术后发生区域淋巴结寡复发患者再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2016年间确诊的胸段食管鳞癌,首程治疗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根治术后发生局部区域淋巴结寡复发(1~3个),病例资料完整可分析者共74例。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法行组间对比。结果复发后全组中位总生存(OS)期9个月(2.5~43个月),复发后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4个月(1~33个月)。挽救性放疗、未放疗分别为47、27例,治疗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36/47)和30%(8/27)。挽救性放疗组比未放疗组有更好的OS(P=0.042)和PFS(P=0.01)。挽救性放疗患者中累及野放疗和选择野放疗有着相似的OS(P=0.963)和PFS(P=0.599);放疗剂量≥60Gy比<60Gy有着更好的OS(P=0.001)和PFS(P=0.001)。结论对于局部区域淋巴结寡复发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局部挽救性放疗比未放疗有更好的OS和PFS。建议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放疗的作用并规范放疗靶区和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局部区域复发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挽救治疗预后因素。方法 按入组标准纳入1995-2014年间首次治疗后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且接受了挽救治疗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6例,分析挽救治疗对OS、复发后OS的影响,并对复发后OS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总中位随访时间 35.9个月,3年OS率为73%。复发后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3年复发后OS率为58%。挽救治疗方式中加入放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OS (P=0.040)和复发后OS (P=0.009),二程放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OS (P=0.018)和复发后OS (P=0.019),二程放疗的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多为1-2级(84%)。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KPS评分、首治有无放疗、挽救有无放疗均对复发后OS有影响。结论 放疗是局部区域复发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挽救治疗中不可或缺手段,能改善生存且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食管鳞癌再程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失败的152例胸段食管鳞癌治疗失败后总生存(OS)及不同挽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术后首次复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6(2.0~69.1)个月。复发后的中位OS期为8.0(0.8~43.3)个月。全组患者复发后的1、2、3年OS率分别为36.0%、15.1%、5.2%。单纯局部区域复发、单纯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远处转移患者进展后中位OS期分别为11.3(1.8~43.3)、6.7(1.2~28.6)、5.1(0.8~22.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ypTNM分期、复发后综合治疗、局部区域复发与复发食管鳞癌OS相关(P=0.009、0.012、0.000、0.026)。结论 新辅助治疗模式、ypTNM分期、复发模式及复发后治疗模式是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新辅助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总体预后不佳,复发后应根据复发位置、新辅助治疗模式、患者体力状态等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使患者取得最大挽救治疗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食管鳞癌再程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失败的152例胸段食管鳞癌治疗失败后总生存(OS)及不同挽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术后首次复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6(2.0~69.1)个月。复发后的中位OS期为8.0(0.8~43.3)个月。全组患者复发后的1、2、3年OS率分别为36.0%、15.1%、5.2%。单纯局部区域复发、单纯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远处转移患者进展后中位OS期分别为11.3(1.8~43.3)、6.7(1.2~28.6)、5.1(0.8~22.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ypTNM分期、复发后综合治疗、局部区域复发与复发食管鳞癌OS相关(P=0.009、0.012、0.000、0.026)。结论 新辅助治疗模式、ypTNM分期、复发模式及复发后治疗模式是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新辅助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总体预后不佳,复发后应根据复发位置、新辅助治疗模式、患者体力状态等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使患者取得最大挽救治疗获益。  相似文献   

7.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TGLN)转移患者3DCRT±化疗疗效。方法 对2003—2010年间符合入组条件的95例有TGLN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失败模式等。 95例放疗 54~68 Gy分27~34次5~7周完成, 38例加“顺铂”为基础方案化疗,其中同期放化疗14例、序贯放化疗24例。Kaplan Meier 法计算生存率, Cox 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治疗结束后患者食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4%;转移淋巴结病变治疗后有效率为100%。1、2、 3年OS分别为53%、32%、24%,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有无胸背部疼痛(P=0.041)、病变造影长度(P=0.002)及食管病变近期疗效(P=0.000)为预后影响因素。全组患者出现单纯食管复发18例,单纯淋巴结转移或复发 4例,食管复发伴淋巴结转移或复发 5例,单纯远处转移 28例,食管复发伴远处转移4例,远处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复发3例,食管复发合并淋巴结转移或复发并伴远处转移 2例。结论 食管癌伴TGLN转移患者接受3DCRT ±化疗较为安全,但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食管癌伴TGLN转移患者的主要预后因素与食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91例术后局部复发转移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行放疗的91例患者资料,术后复发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数为11.1个月.吻合口复发4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吻合口复发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锁骨上区+纵隔淋巴结转移23例.常规放疗56例,三维适形放疗35例,剂量50~70 Gy.68例联合化疗1~4个周期.结果 随访率为9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2%、20%和14%.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与预后相关(P=0.001、0.000、0.001、0.000、0.028、0.00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复发时间、术后临床分期、放疗剂量、近期疗效是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06、0.009、0.000).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患者放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时间,术后复发时间长、术后分期早、放疗后近期疗效好、放疗总剂量≥60 Gy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Meta分析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疗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0年4月。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RR及 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 8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相比总生存率略低(RR=0.40,95%CI为 0.27~0.61,P<0.001),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则得到了提高(RR=2.91,95%CI为 1.43~5.95,P=0.003)。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治疗相关死亡率相近(RR=0.53,95%CI为 0.14~1.98,P=0.350),但手术组发生率较高(1.7%~11.4%∶1.9%~2.8%)。结论 再程放疗是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患者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65例和放化组65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化组于放疗的当天给予卡莫氟150mg 3次每日至放疗结束。结果: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23.1%、10.8%和58.5%、38.5%、24.6%(P=0.033);放疗组和放化组的1、3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7%、15.4%、3.1%和52.3%、27.7%、15.4%(P=0.007);放疗组和放化组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64.6%和44.6%(P=0.022);放化组的急性反应高于单放组,分别为46.1%和3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两组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36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卡莫氟可以提高老年食管癌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直肠痛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因素以及术后联合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搜集2000年4月至2004年4月间105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次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结果,回顾分析17项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确定影响局部复发性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复发后不同治疗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率为95.2%,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34%、19%,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手术+放化疗(34例),单纯手术(35例)和放化疗(36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32%,68%、40%、14%和64%、36%、11%(χ~2=7.96,P=0.01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发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首次术后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及复发后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其中首次术后TNM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及单纯辅助治疗.结论 首次术后TNM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式是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可能会给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分析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放疗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105例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患者,按照复发时间分为3个组:A组6~12个月复发,B组12~24个月复发,C组≥24个月复发。所有患者复发后均行放疗,其中96例联合化疗。比较组间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预后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1%、31.4%,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3个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C组优于A组(P=0.010)。肿瘤最大径<4 cm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4 cm者(P=0.000)。复发病灶局限于阴道断端治疗中位生存时间为47个月,超出阴道断端为32个月(P=0.005)。结论 放疗可以作为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的挽救性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复发时间、肿瘤大小及肿瘤侵犯范围是影响宫颈癌术后阴道断端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为主直肠癌单纯放化疗疗效与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47例放化疗为主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3例单纯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DMF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3、5年OS率分别为53%和33%,PFS率分别为37%和31%。局部进展15例(32%),PFS期1~60个月(中位数14个月);远处转移23例(49%),DMFS期2~60个月(中位数17个月)。中剂量和高剂量放疗的3、5年局部进展率分别为54%和11%、57%和11%(P=0.004)。放化疗后pCR 9例(19%),其3、5年OS和PFS均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门距离(P=0.026)和是否cCR (P=0.000)均是影响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仅cCR是影响生存的因素(HR=12.24,95%CI=1.64~91.29,P=0.015)。结论 因各种原因放弃手术治疗或未能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高剂量放疗可提高直肠癌LC率,放化疗的获得CR预示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局限期小细胞食管癌(SCE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及预后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本院1998年3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6例局限期SCEC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14例)、手术+术后化疗组(42例)、单纯放疗组(11例)和放化疗组(39例),回顾性分析4组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远处转移情况,同时采用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在106例局限期SCEC患者中,联合化疗和未联合化疗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7.2%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0个月和11.0个月,后者的死亡风险比(HR)为2.30(95%CI:1.42~3.73, P=0.001)。放化疗组和手术+术后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1%和31.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0个月和26.0个月,前者的死亡HR为1.25(95%CI:0.75~2.09, P=0.72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未化疗的死亡HR为2.92(95%CI:1.25~6.80)。结论 对于局限期SCEC,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可能有益,手术+术后化疗与放化疗的总生存情况相似。化疗是影响局限期SC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最佳治疗模式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接受放疗患者不同照射方式的人群获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344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接受了调强适形放疗或同步化放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复发部位分布的情况、预后影响因素,并对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和累及野照射(IFI)两种方式的获益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术后单区域复发 276例(80.2%),其中≥2个区域复发 68例(19.8%)。随访率96.2%。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3.6%、22.6%、16.4%,中位生存期12.8个月(95%CI为 11.3~14.3个月);1、3、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6.5%、16.9%、12.0%,中位生存期11.0个月(95%CI为 9.6~12.4个月);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9.8%、11.3%、6.7%,中位生存期7.9个月(95%CI为 5.8~10.0个月)。全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化疗周期数均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3、<0.001、<0.001)。亚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食管病变长度<5.0cm、N0期、手术清扫淋巴结≤9个、术后阳性淋巴结转移区域数为0个、LODDS≤0.030患者进行ENI可使其受益(P=0.032、0.012、0.001、0.012、0.014);而对手术清扫淋巴结≥16个患者进行IFI可使其获益(P=0.035)。结论 放疗为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有效治疗模式,对于术前食管造影显示食管病变较短、术后病理N分期较早、LODDS评分较低和清扫淋巴结数目较少者可能应用ENI较IFI更能使其获益;而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较多患者可能应用IFI较ENI更能使其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8例经术前同期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化疗采用氟尿嘧啶+顺铂或紫杉醇+顺铂方案,放疗剂量为36~40Gy,常规分割。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51%、5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51%、45%;中位生存期为72.4个月,无瘤生存期为60.1个月。pCR与非pCR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0%、70%与70%、44%、43%(P=0.00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71%、68%与53%、43%、37%(P=0.002)。pN(-)与pN(+)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6%、55%与50%、38%、38%(P=0.004),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56%、51%与43%、38%、31%(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pCR和pN状态是影响总生存和无瘤生存的因素(P=0.012、0.011和P=0.025、0.033)。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疗效显著,是否pCR和pN状态是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