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体外产气法模拟瘤胃发酵,通过测定24 h体外累计产气量、中性洗涤纤维(NDF)的降解率和细菌氮含量,研究添加不同水平异位酸对山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异位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2%、0.4%和0.6%,每个水平4个重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和0.4%水平的异位酸组能显著提高24 h累计产气量(P<0.05);NDF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其中以0.2%水平的异位酸组NDF降解率最高(P<0.01);细菌氮含量差异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以0.4%水平的异位酸组细菌氮含量最高(P<0.01).日粮中的异位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0.4%.  相似文献   

2.
钒对肉鸡消化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1日龄AA肉鸡144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每1kg日粮添加钒30mg,试验期42d。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胃的平均质量和相对质量大于对照组,部分周龄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腺胃的平均质量和相对质量大于对照组。试验组各肠段长度均小于对照组,部分周龄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试验组小肠绒毛、肠腺长度均大于对照组,部分周龄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每1kg日粮添加30mg的钒,对消化管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米酒老面添加量(40%、50%、60%、70%和80%)对面团的pH、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馒头的比容、硬度、白度、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酒老面添加量的增加,面团pH呈现下降的趋势。米酒老面添加量为60%的面团中湿面筋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四种添加量(P<0.05),馒头的比容、硬度、白度和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四种添加量(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面团pH与馒头的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面团湿面筋含量与馒头比容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馒头硬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馒头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面团面筋指数与馒头比容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馒头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馒头白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米酒老面的添加会改变面团和馒头的品质,其最适添加量为60%。  相似文献   

4.
高精料条件下酵母培养物对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精料日粮条件下,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山羊瘤胃液动态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显著提高瘤胃液pH值,降低瘤胃液氨氮和乳酸浓度。6h时,30和40g/d试验组pH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0.29(P<0.05)和0.30(P<0.05);2h时,20、30和40g/d试验组氨氮浓度分别较对照组降低6.11%(P<0.05)、10.48%(P<0.05)和12.63%(P<0.05)。酵母培养物提高了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4h时,20g/d试验组TVFA浓度较对照组提高21%(P<0.05);18h时,30g/d试验组TVFA浓度较对照组提高28%(P<0.05)。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奶牛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奶牛血液和乳中的β-胡萝卜素质量浓度.研究不同β-胡萝卜素制荆添加水平对奶牛血液和乳中胡萝卜素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β-胡萝卜素第60天,奶牛血液中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变化为:基础日粮 300 mg/dβ-胡萝卜素添加组(Ⅱ)比基础日粮对照组(Ⅰ)增加了38.55,差异显著(P<0.05);基础日粮 600mg/dβ-胡萝卜素添加组(Ⅱ)比对照组Ⅰ增加了99.24%,差异极显著(P<0.01);基础日粮 900 mg/dβ-胡萝卜素添加组(Ⅳ)比对照组增加了122.85%,差异极显著(P<0.01).Ⅱ、Ⅲ、Ⅳ组奶牛牛乳中β-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在添加胡萝卜素第60天,分别比对照组(Ⅰ)增加了63.27%,148.46%,262.29%,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以紫花苜蓿幼苗(Medicago sativa L.)为材料,对紫花苜蓿幼苗分别进行了2、4、6、8、10、12 h UV-B辐射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UV-B对其营养品质、药用价值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B照射4、6、8、10 h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68.4%、57.3%、71.1%、43.9%,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照射4 h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22.4%,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UV-B照射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于(4~10)h之间分别增加了49.2%、49.4%、66.7%、69.5%,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总酚、类黄酮、花青素等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照射4 h时,总酚含量增加了5.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照射10 h时,类黄酮含量增加了4.6%,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花青素含量于照射8、10、12 h时分别增加了44.4%、81.8%、63.7%,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此外,UV-B辐射后的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照射12 h时增加了7.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由此可见,UV-B辐射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幼苗的品质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添加5%的鱼粉作为对照组,不添加鱼粉和发酵谷物蛋白作为空白组,不使用鱼粉但分别添加2%、4%、6%、8%、10%和12%的发酵谷物蛋白作为试验组配制8组配合饲料,饲养异育银鲫90 d。结果显示:发酵谷物蛋白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10%和12%发酵谷物蛋白试验组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发酵谷物蛋白试验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4%~12%发酵谷物蛋白试验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发酵谷物蛋白含量的增加,试验组总磷表观消化率呈递增趋势。发酵谷物蛋白配比以10%~12%(占饲料)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发芽提高黑豆的营养价值,并对黑豆添加微量元素发芽后对雌性大鼠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健康雌性SD(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摘除卵巢的大鼠动物模型(去势动物模型),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生豆组、清水发芽组、富微低组、富微高组,分别给药,考察黑豆添加微量元素发芽后对摘除卵巢的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阴道角化上皮细胞含量极显著降低86%(P<0.01),白细胞含量极显著升高1233%(P<0.01),上皮细胞含量极显著降低96%(P<0.01),雌二醇(Estradiol,E2)显著降低68%(P<0.05),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显著升高28%(P<0.05),成功建立模型。与模型组相比,生豆组、清水组、富微高组、富微低组都能极显著升高角化上皮细胞含量281%、362%、455%、466%(P<0.01);生豆组与模型组相比E2极显著升高85%(P<0.01),FSH显著降低12%(P<0.05)。富微高组、富微低组与模型组相比FSH分别显著降低10%、14%(P<0.05);与模型组相比,富微高组与富微低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厚,腺体数量增多,病理性增生减少,炎性浸润减轻。与生豆组相比,清水组、富微低组、富微高组均能显著升高角化上皮细胞含量21%、46%、48%(P<0.05)。与清水组相比,富微低组、富微高组均能显著升高角化上皮细胞含量19%、22%(P<0.05)。富微高组与富微低组比角化上皮细胞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黑豆添加微量元素发芽后对角化上皮细胞含量有极显著的升高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改善雌性大鼠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天然的防腐保鲜剂ε-聚赖氨酸对牡蛎防腐抗菌效果,使用浓度为0.2%和2%的ε-聚赖氨酸浸润处理牡蛎,通过监测(4±1)℃贮藏过程中牡蛎的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TPA质构和氨基酸组成,评价贮藏期间的牡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对牡蛎有很好的防腐抗菌效果。2%的ε-聚赖氨酸的抑菌效果更为显著,贮藏第5 d,与空白组相比,菌落数至少低1个数量级,TVB-N值小3.59 mg/100 g,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贮藏的10~13 d,空白组与高浓度组牡蛎的pH、TPA和FAA这三项检测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2%的ε-聚赖氨酸组硬度增加极显著(P<0.01)。此外,2%ε-聚赖氨酸组的Glu和Gly含量在贮藏10 d后变化平缓,较之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贮藏19 d,FAA总量比空白组低16.98 mg/g,差异极显著(P<0.01)。ε-聚赖氨酸能抑制牡蛎微生物增殖,延缓牡蛎腐败进程,表明ε-聚赖氨酸用于水产品生物防腐剂的研发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对固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同批孵化的健康固始鸡慢羽纯系公母混雏1 15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添加0%、5%、10%、15%、20%、25%苜蓿草粉的日粮至8周龄。结果表明:在4周龄和8周龄时日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对大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除在4周龄时胸腺指数试验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在6周龄时法氏囊指数试验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在8周龄时脾脏指数试验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各周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免疫器官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固始鸡能够从苜蓿草粉含量较高的饲粮中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自身的营养和能量需要,在为固始鸡配制日粮时可以添加较高水平的苜蓿草粉。  相似文献   

11.
沙果渣膳食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发酵法制备的沙果渣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功能,为开发利用沙果渣膳食纤维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便秘模型组和低(2.5g/(kg.d))、中(5.0g/(kg.d))、高(10.0g/(kg.d))3种剂量膳食纤维组。以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黑便时间以及排便质量,判断沙果渣膳食纤维对小鼠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结果:在连续灌胃14d后,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均高于便秘模型组,其中,中、高剂量膳食纤维组与便秘模型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便秘模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低、中剂量组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便秘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极显著低于便秘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的首次排黑便时间均比便秘模型组缩短(P<0.01);中剂量组的12h的排便质量大于便秘模型(P<0.05),而高剂量组的12h的排便质量极显著高于便秘模型组(P<0.01)。结论:沙果渣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归粗多糖对运动疲劳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归粗多糖低、中、高(100、200、400 mg/kg)剂量组5组,灌胃给药后迫使小鼠游泳直至疲劳,持续10 d,检测其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脏器指标,血清BUN、IL-4、IFN-γ、白蛋白、IgG、ALT含量的影响,评价其对运动疲劳小鼠的调节作用。结果:各剂量组西归粗多糖均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佳。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P<0.01)西归粗多糖均显著上调小鼠碳粒吞噬系数,中、高剂量组均极显著地上调胸腺和脾脏质量及指数(P<0.01);中、高剂量西归粗多糖均极显著下调血清BUN含量(P<0.01);中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P<0.05)西归粗多糖显著下调血清IL-4含量,升高血清IFN-γ含量,极显著降低了IL-4/IFN-γ比值(P<0.01)。西归粗多糖中剂量组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清IgG含量(P<0.01)。低、中、高剂量组西归粗多糖均下调运动疲劳小鼠的肝脏质量(P<0.01或P<0.05),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ALB含量,降低血清ALT含量(P<0.01或P<0.05)。结论:西归粗多糖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免疫平衡,减轻肝脏损伤,对运动疲劳发挥积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米糠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及通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米糠为原料,对其膳食纤维制备过程中碱提条件、酸提条件、超微粉碎条件以及产品通便功能特性进行研究。制备工艺研究结果显示,最佳碱提条件为:NaOH浓度5%、提取温度50℃和提取时间2.5 h,酸提最佳条件为:H2SO4浓度6%、提取温度50℃和提取时间2.5 h,超微粉碎条件为:料球比为1:10超微粉碎12 h。小鼠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能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增加小肠运动;低、中剂量组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降低首次排黑便时间;不同剂量组能极显著(P0.01)增加6 h排黑便粒数,中、高剂量组极显著(P0.01)增加6 h排黑便质量,小米糠膳食纤维具有一定通便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80只2月龄南江黄羊与贵州白山羊杂交一代断奶育成羊,随机均分为4个组(Ⅰ、Ⅱ、Ⅲ、Ⅳ组),每组20只。研究4个组日粮蛋白质水平为20%、18%、16%、14%的补饲效果,结果表明:Ⅱ组与Ⅰ、Ⅲ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与Ⅳ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育成羊的体长、体高和胸围生长指标与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Ⅰ、Ⅲ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组料肉比优于Ⅲ、Ⅳ组(P<0.05)。用18%蛋白质水平的日粮给断奶羔羊补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油菜花粉对蛋黄和鸡肉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选用210日龄的海兰褐壳蛋鸡540只,随机分为4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A组)、3%(B组)、5%(C组)、8%(D组)的油菜花粉,预饲1周后,连续饲喂50 d后改喂基础饲粮,观察至第70 d。结果实验前期(0~50 d)蛋黄中ω-3PUFA、α-ALA、DHA含量随着饲粮中油菜花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D组增加极显著(P0.01)。蛋黄中ω-6/ω-3PUFA比值随着花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D组在第5d至30d降低极显著(P0.01)。实验后期(50~70d)蛋黄中ω-3 PUFA、α-ALA、DHA含量和ω-6/ω-3PUFA比值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添加花粉对脑组织中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中ω-3PUFA含量随着花粉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其中C组差异极显著(P0.01),D组差异显著(P0.05);各花粉添加组鸡肝中ω-3PUFA含量分别为1.96%、1.89%、3.11%和3.28%,D组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组织中ω-3PUFA含量分别为1.61%、1.84%、1.86%、2.27%,D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油菜花粉能够提高蛋黄、肝脏和脂肪组织中ω-3PUFA的含量,在3%、5%和8%三个花粉添加水平中以8%花粉添加水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一水肌酸对肥育猪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5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288头,分为8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饲喂含有0、250、500、750、1000、1500、2000和2500g/t一水肌酸(CMH)的日粮,试验时间45d,研究CMH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肉质和血清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MH添加剂量在250~1500g/t之间时,肥育猪的增重提高,料重比下降,以500g/t组最明显,增重提高了6.7%,但差异不显著,料重比则下降10%(P<0.05);眼肌面积试验组提高了9.04%(P<0.01),背最长肌率提高了15.73%(P<0.01);背肌和半膜肌的粗脂肪含量试验组分别提高34.75%(P<0.01)和36.36%(P<0.01);而背肌和半膜肌的水分含量则分别下降4.06%(P<0.05)和4.9%(P<0.05);背肌、半膜肌的肌酸含量分别上升14.27%(P<0.01)和21.3%(P<0.01);背肌、半膜肌糖原含量分别上升8.81%(P<0.05)和10.83%(P<0.05);背肌、半膜肌的肌苷酸和肌苷含量分别提高29.21%(P<0.01)、32.14%(P<0.01)、32.7%和32.2%(P<0.01);背肌的胶原蛋白下降13.79%(P<0.01),半膜肌的乳酸含量下降4.64%(P<0.05);另外,背肌、半膜肌24h的滴水损失试验组分别降低30.43%(P<0.01)和31.3%(P<0.01);肌酸激酶活力则分别提高16.4%(P<0.01)和19.2%;半膜肌24h的pH提高了4.15%(P<0.05);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33%(P<0.05)和5.35%(P<0.05),而肌酸激酶的活力则提高18.84%(P<0.05)。  相似文献   

17.
以未添加抗氧化剂和添加0.02%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的牛肉饼作对比,研究添加5%,10%,15%,20%青梅(Prunus mume,PM)对-18℃冻藏10d的牛肉饼脂肪氧化、蛋白质氧化、抑菌能力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15%,20%PM试验组的TBARS值显著降低(P0.05),且20%PM试验组的抗脂肪氧化效果与添加0.02%BHT效果相当;所有PM试验组在4d后TVB-N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20%PM试验组在贮藏期间的TVB-N值与添加0.02%BHT无显著差异(P0.05);10%,15%,20%PM试验组在贮藏期间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P0.05),且20%PM试验组4d后的抑菌能力与添加0.02%BHT的相当;此外,添加青梅能显著增加牛肉饼总酚含量,降低pH值、红色度,增大黄色度(P0.05),并能提升肉饼的多汁性,降低油腻感,改善感官特性。  相似文献   

18.
日粮纤维源对四川白鹅腿肌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日龄健康的四川白鹅120只,随机分为苜蓿组、黑麦草组、燕麦草组和花生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实验期共70d,探究不同纤维源日粮对鹅腿肌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秧组肌肉的pH24 h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黑麦草组肌肉色度值(C)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但色调值(H)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苜蓿组、黑麦草组、燕麦草组肌肉的剪切力值无显著差异(P>0.05);花生秧组肌肉的蒸煮损失率和滴水损失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黑麦草组肌肉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花生秧组和苜蓿组(P<0.05);花生秧组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苜蓿组和黑麦草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燕麦草组和花生秧组(P<0.01);苜蓿草组肌肉的缬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黑麦草组(P<0.01);花生秧组肌肉的苯丙氨酸含量最低,苜蓿草组氨基酸总量最高;除缬氨酸外,各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均大于1,对于化学评分而言,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评分均小于1,必需氨基酸指数以苜蓿组最大,花生秧组最小。饲以苜蓿源纤维有利于提高四川白鹅肌肉品质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9.
酵母核酸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酵母核酸,研究酵母核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125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1%、0.2%、0.3%、0.4%的酵母核酸。试验期4周,在第2周末和试验结束时,分别测定生长性能,并采取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酸能显著提高后2周的日增重,而在前2周,虽然各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日增重有所提高,但只有添加0.3%,0.4%的核酸对肉鸡的日增重的影响较显著(P<0.05);添加酵母核酸后料肉比降低,前2周差异不显著(P>0.05),后2周添加0.3%、0.4%酵母核酸组同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酵母核酸能提高两个阶段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但前2周,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后2周,添加0.3%核酸组蛋白质的含量有明显的提高(P<0.05)。前2周,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血清尿酸、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后2周,添加酵母核酸对肉鸡血清尿酸、血糖和高密度胆固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添加0.2%酵母核酸组能显著提高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P<0.05)。  相似文献   

20.
分析用含不同梯度水平(0.01%、0.05%、0.10%和0.20%)VB1的漂洗水处理鲢鱼鱼糜对其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洗后,除0.20%组外,其他各处理组的鱼糜pH值均在6.5~7.5的近中性范围,白度与不含VB1的对照组鱼糜差异不显著(P>0.05),且具有正常鱼肉气味,无苦味。漂洗后(冷藏0 d),各处理组鱼糜蛋白总巯基(the total sulfhydryl,TSH)和Ca2+-ATPase(CA)活性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表面疏水性(protein surface hydrophobicity,PSH)则显著(0.05>P>0.01)或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4 ℃冷藏期间,TSH和CA活性呈下降趋势,6 d时各处理组均显著(0.05>P>0.01)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SH呈上升趋势,6 d时除0.01%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鱼糜硫代巴比妥酸值冷藏4 d内无显著变化(P>0.05),6 d时显著上升(0.05>P>0.01),但各处理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在漂洗和冷藏过程中,VB1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保护鱼糜蛋白免于氧化,延缓鱼糜冷藏品质下降,且综合各项指标,以含0.10% VB1的漂洗水处理鲢鱼鱼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