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综合考虑自适应滤波算法设计中收敛速度、稳态误差、计算复杂度和跟踪性能等指标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类箕舌线函数的变步长归一化自适应滤波算法,用类箕舌线函数代替Sigmoid函数作为步长迭代公式,引入基于相关误差的变步长调整原则,在大大增强算法稳定性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跟踪性能,减小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Matlab平台上分析了改进的步长函数中参数\begin{document}$\alpha $\end{document},以及的不同取值对算法的影响,并将该文算法与已有的基于Sigmoid函数和基于箕舌线函数的变步长LMS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好的跟踪能力以及较小的稳态误差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该文将Keccak的S盒一般化为n元Keccak类S盒,研究了Keccak类S盒的线性性质。证明了这类S盒的相关优势的取值都为0或\begin{document}${2^{ - k}}$\end{document},其中且,并且对于此范围内的任意k,都存在输入输出掩码使得相关优势取到;证明了当输出掩码确定时,其非平凡相关优势都相等;给出了非平凡相关优势为最大值时的充要条件与计数,解决了这类S盒的Walsh谱分布规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战术指挥车内多部电台同时工作,发射电台将对接收电台产生严重的互扰。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多通道最小均方算法(MCLMS)的多发单收同车电台射频干扰对消方法。首先,分析同车电台N 发M 收情况可分离为M个N发单收场景的叠加,进而建立多发单收射频干扰对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MCLMS算法的射频干扰对消方法,并理论分析该对消方法的性能,推导得出互扰对消比(MICR)与发射电台数目N、收敛因子\begin{document}$\mu $\end{document}之间的闭合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同车发射电台对接收电台的互扰影响,增强指挥车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降噪差分混沌键控(NR-DCSK)传输速率低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正交调制的新型降噪差分混沌键控(QM-NRDCSK)系统。发生器产生两路混沌序列,每一路的参考信号是信息承载信号的\begin{document}$P$\end{document}次重复,不同用户信息通过不同时隙区分,两路信号使用正交调制在相同频带上传输。接收端通过滑动平均滤波器对每一路的参考信号进行次平均后与信息信号进行非相干解调。通过在AWGN和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表明该系统在具有较高频谱利用率的同时,能有效提高传输速率且拥有较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层匹配博弈不能跟踪信道变化以及循环迭代收敛慢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定价的无线虚拟网络资源分配策略:匹配/Stackelberg分层博弈。分别以基于流带宽的用户满意度、系统带宽及切片功率作为报酬函数建立3级联合优化模型,并采用匹配/Stackelberg分层博弈求解。在博弈下层,定义移动虚拟网络操作者(MVNOs)m—切片n对mn及其与用户(UEs)的1对1匹配博弈以代替UEs与MVNOs的多对1匹配,对\begin{document}${m_n}$\end{document}定义基于信道平均信息的切片功率价格,加速上、下一致收敛并使UEs适应信道选择最优,证明均衡点存在并给出了低复杂度的分布式拒绝-接收算法;在博弈上层,基于UEs与已匹配关系,形成基础资源提供者(InPs)与的Stackelberg博弈,给出了基于局部信道信息的功率定价和分配策略,使系统效用及频谱效率基于信道最优。最后定义了双层循环稳定条件及过程。仿真表明,该策略在信道跟踪、频谱效率、效用方面均优于随机定价的匹配/Stackelberg分层博弈以及传统分层匹配博弈。  相似文献   

6.
在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系统中,以用户活跃性为先验信息,接收机可以基于稀疏感知最大后验概率(S-MAP)准则来检测多用户信号。为了降低S-MAP检测的计算复杂度,基于干扰消除的思想,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活跃性感知有序正交三角分解(IA-SQRD)算法,以适用于mMTC系统上行链路多用户信号检测。IA-SQRD算法将传统的活跃性感知有序正交三角分解(A-SQRD)算法的最终解作为初始解,并额外增加迭代干扰消除操作,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此外,利用与改进A-SQRD算法相似的思路,该文对稀疏感知串行干扰消除(SA-SIC)、有序正交三角分解(SQRD)及数据相关的排序和正则化(DDS)算法亦进行了改进设计,分别获得了相应的改进型算法,即ISA-SIC、I-SQRD及I-DDS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A-SQRD算法,在未显著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在系统误比特率(BER)为\begin{document}$2.5 \times {10^{ - 2}}$\end{document}时,该文所提IA-SQRD算法可取得3 dB性能增益;并且,对于不同的活跃概率或扩频序列长度等参数配置下的mMTC系统,IA-SQRD算法相对于其它算法均表现出更优良的多用户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同平台雷达与电子支援措施(ESM)存在系统误差、上报目标不完全一致等复杂场景下航迹关联鲁棒性和有效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航迹矢量分级聚类的雷达与ESM航迹抗差关联算法。首先推导修正极坐标系(MPC)下目标等价测量方程,基于等价测量的近似展开得到目标状态估计分解方程,利用真实状态对消的方法得到航迹矢量,基于高斯随机矢量的统计特性,采用航迹矢量分级聚类的方法提取同源航迹。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所提算法在不同系统误差、目标分布密度、检测概率等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关联效果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脑-机接口(BCI)研究中采用单一特征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EEG)识别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脑功能网络和样本熵的特征提取方法。根据事件相关同步/去同步(ERS/ERD)现象以及皮层与肢体运动想象间的对侧映射机制,选取小波包变换消噪重构后的\begin{document}$ \mu$\end{document}节律脑电信号,用左侧27个通道、右侧27个通道分别对左半球脑区和右半球脑区构建脑功能网络,计算网络的平均节点度和平均聚集系数作为运动想象的脑功能网络特征,并结合C3, C4通道节律的样本熵构筑分布性和指向性相结合的特征向量。选用支持向量机(SVM)对左右手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脑功能网络和样本熵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实现更优的分类效果,分类准确率最高可达90.27%。  相似文献   

9.
系统误差下异地配置的雷达和电子支援测量航迹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系统误差下异地配置的雷达和ESM航迹关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统计量和最大似然准则的异类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首先,基于位置统计量对目标进行了航迹粗关联,排除掉一些虚假关联组合;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似然准则对目标进行了航迹细关联,以求进一步提高雷达和ESM航迹关联的检测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可较好地完成对多目标的航迹关联。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达与电子支援措施(Electronic Support Measures,ESM)异地配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ESM虚定位点的异类传感器航迹关联算法。ESM属于无源传感器,只能获取角度信息而缺少距离信息。该算法首先基于雷达量测定义了ESM虚定位点,为ESM提供了目标的距离信息。然后利用ESM虚定位点与交叉定位点构造距离统计量,基于统计理论方法对雷达与ESM航迹是否关联进行判决。在不同的测量误差和目标数目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实现雷达与ESM的航迹关联。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距离分级聚类的机载雷达航迹抗差关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林  熊伟  何友 《电子学报》2018,46(6):1475-1481
针对目标密集分布、系统误差时变、传感器上报目标不一致等复杂环境下的机载雷达航迹关联问题,本文基于高斯随机矢量统计特性推导出一种基于距离分级聚类的机载雷达航迹抗差关联算法.文中首先推导运动平台等价量测方程,基于等价量测的一阶泰勒级数展开得到全局直角坐标系中状态估计分解方程,基于真实状态对消得到航迹距离矢量并基于距离矢量分级聚类提取同源航迹关联对.文中分别设置了目标密集、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适应性实验验证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关联准确性和环境适应性相比经典的基于参照拓扑特征的航迹关联算法(RET)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雷达与电子支援措施(ESM)存在系统误差、航迹异步等复杂条件下的航迹关联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序列离散度的异步抗差航迹关联算法。定义混合区间序列的离散信息度量,给出系统误差的区间化方法,通过计算区间离散度并利用经典分配法进行关联判定。与传统算法相比,可在系统误差存在的前提下无需时域配准对异步航迹直接关联,且对噪声分布不敏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差性且不受目标运动位置的影响,适用于传感器同地或异地配置等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刘万全  袁斌  李中杰  陈曾平 《信号处理》2011,27(9):1385-1390
红外传感器与ESM是军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二者之间的航迹关联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灰色关联度和类型信息的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将红外传感器和ESM的航迹序列看作离散时间函数,通过计算各航迹间的灰色B型关联度,形成灰色关联矩阵;通过归一化信息熵判断目标和辐射源类型信息的有效性,结合目标和辐射源的配属关系并利用VBS理论将不同框架下的证据转换到相同框架下,然后采用Jousselme距离度量证据的一致性,从而形成类型关联矩阵;最后,综合利用灰色关联矩阵和类型关联矩阵进行航迹关联判别。仿真结果表明,当可用数据点较多时,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航迹关联算法具有较高的关联正确率;当传感器分类效果较好时,基于类型辅助灰色关联度的航迹关联算法具有更好的关联性能。   相似文献   

14.
传感器观测目标的拓扑信息可用于解决系统误差下的航迹关联问题,但传统方法对航迹信息利用不足且难以适应传感器虚警和漏报的情形。论文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统计距离的航迹抗差关联算法,首先转换目标状态估计及其协方差以得到目标参照系下的拓扑描述;然后在推导拓扑统计距离的基础上,进行全局最优关联;最后以目标参照系下邻居目标关联对的平均统计距离作为参照目标间的关联度,根据双门限准则完成参照目标的关联判决。仿真结果表明,在密集编队目标、随机分布目标和传感器存在虚警漏报条件下,该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范恩  谢维信  刘宗香  李鹏飞 《信号处理》2011,27(10):1561-1565
为了有效提高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中航迹与航迹关联的计算速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临时航迹和信源相对可信度的多源模糊航迹关联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全局融合中心利用来自同一局部融合节点的同一航迹的两个量测形成临时航迹,再由临时航迹与系统航迹融合生成系统航迹,航迹关联是在临时航迹与系统航迹间进行的;并引入信源相对可信度,当有多条临时航迹与系统航迹关联时,选取信源相对可信度最大的临时航迹与系统航迹关联。将该算法用于一个多源航迹关联的仿真实验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关联正确率的前提下,与传统的模糊航迹关联算法相比,进一步提高了航迹关联的计算速度和系统航迹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多源航迹关联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被动传感器异地配置下的数据关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雷达和ESM传感器异地配置的情况下,分别基于角度统计量和距离统计量提出了二种异类传感器数据关联算法,对算法进行了讨论,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二种算法有基本相同的正确关联概率,但基于距离统计量的异类传感器数据关联算法有相对较低的错误关联概率。  相似文献   

17.
机载电子对抗侦察(ESM)和雷达已成为机载平台上获取目标信息的重要传感器。针对机载平台的特点模拟工程实践,从航迹配准、航迹关联和航迹融合三个阶段给出了一套仿真计算过程,构建了一个多参数航迹融合仿真模型。在航迹配准中主要考虑ESM传感器和雷达航迹数据之间的时空对齐问题,航迹关联中分析了基于统计理论的、基于模糊分析的和基于快速判别的三种航迹关联算法,在航迹融合中采用一种快速的加权融合的方法。仿真实验中给出了一种衡量不同航迹关联算法性能的评估计算方法,比较了在不同参数环境下三种航迹关联算法的性能及航迹融合的效果。最后给出了一些实验结论和工程实践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被动传感器网基于模糊综合贴近度的航迹起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宗香  谢维信  黄敬雄  杨烜 《电子学报》2007,35(8):1476-1480
提出了适用于被动传感器网数据关联的模糊数学模型,定义了模糊综合贴近度,基于模糊综合贴近度提出了模糊航迹起始算法.研究了最速下降法中搜索起始点选取、候选目标初始状态估计、目标检测、多义性处理等问题.模糊航迹起始算法的优点是不必已知杂波特性及目标探测概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实现航迹起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