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纵横比算法对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价值差异,探索具有最佳诊断效能的纵横比数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8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超声检查及病理确诊的342个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资料,通过二维超声测量结节最大头足径(TL)、最大左右径(TC)及最大前后径(A),分别计算长轴纵横比(前后径/头足径,A/TL)与短轴纵横比(前后径/左右径,A/TC),分析两者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别评价两种纵横比在判别良恶性结节时的准确度,比较两者有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恶性结节的A/TC和A/TL分别为1.00(0.83,1.17)和0.81(0.65,1.00),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的0.81(0.67,0.93)(Z=-6.567,P=0.000)和0.63(0.52,0.75)(Z=-7.239,P=0.000)。A/TL和A/T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和0.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积差异:0.0210,标准误:0.0213,95%CI:-0.0207~0.0627,Z=0.987,P=0.3235)。A/TL和A/TC预测恶性结节时的界值分别为0.784 161 5和0.985 714 5。结论 两种纵横比算法A/TL和A/TC对判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用于判断恶性风险时所用的数值不同,A/TL>0.78时和/或A/TC>0.99结节恶性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助力式弹性成像(EI)与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VTIQ)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对拟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62例患者行常规超声、EI及VTIQ检查,EI模式下对应变图进行弹性评分,测量结节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应变率,计算应变指数(SI),VTIQ模式下获取病灶内剪切波速度。结果 62例患者中,40例为恶性,22例为良性。应变图评分≥3分视为恶性时,EI评分法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31.82%,准确度为69.3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EI-SI及VTIQ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7.8%(95%CI:0.64~0.91)(P=0.000)和74.3%(95%CI:0.62~0.87)(P=0.002)。EI评分法诊断的准确性受甲状腺结节大小(P=0.04)及位置(P=0.02)影响,SI法及VTIQ结果的准确性不受结节特征(P>0.05)影响。结论 EI评分法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率与结节特征相关,与半定量SI及定量VTIQ相互补充可有效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75例182枚甲状腺结节CT资料,其中良性结节60例,恶性结节122例。观察结节形态、密度、位置、ΔCT值(甲状腺与结节的CT差值)及强化方式在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检验,比较两组阳性CT征象对良恶性结节预测价值的OR值、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 结果 影像学显示形态(χ2=50.661,P<0.001)、密度2=60.042,P<0.001)、位置2=48.916,P<0.001)、ΔCT值(χ2=45.647,P<0.001)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方式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86,P=0.434)。4种阳性征象联合预测概率曲线下面积值为0.899,当预测概率为0.711时,约登指数最大,此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是0.869和0.783。 结论 CT双期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多种CT征象联合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伴有钙化的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常规超声以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方法评估76例患者的102处伴有钙化的甲状腺实性结节,并对常规超声以及超声造影特征赋分,最终比较单用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同超声造影串联联合诊断试验之间的诊断价值优劣。结果 良、恶结节在微钙化(P<0.001)、纵横比>1(P=0.039)、边缘模糊(P=0.027)、结节周边环状增强(P=0.000)、结节非钙化部分的增强程度(P=0.000)及增强均匀程度(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显著提高诊断试验的曲线下面积(0.841比0.701,P<0.001)和特异度(97.06% 比44.12%,P=0.007),而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55% 比73.53%,P=0.727)。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能够提高常规超声在伴有钙化的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且常规超声(实性、低回声、微钙化、纵横比和边缘模糊)和超声造影(结节周边非环状增强、非钙化部分呈低增强和非均匀增强)累及出现5项及以上恶性征象高度提示伴钙化的甲状腺实性结节为恶性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中心健康人群体质量指数(BMI)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1 月至2017年12月在5个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并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的607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指标及甲状腺超声检查,所有筛查人员均经过认证培训,其中课题组超声医生均参加了大型流调课题前的甲状腺结节超声风险评估培训,并考核通过。结果 6070名体检者中,5773人(95.1%)来自华北地区,其中2833人共有4274个结节;297人(4.9%)来自华中地区,其中158人共有183个结节;两地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χ 2=1.923,P=0.092)。2991例(49.3%,2991/4557)有结节的患者中,1479例(49.4%)为单发结节,1512例(50.6%)为多发结节;398例(13.3%)结节>1 cm,2593例(86.7%)结节≤1 cm。结节组女性比例(χ 2=156.36,P=0.000)、年龄(t=-18.768,P=0.000)和空腹血糖(FBG)水平(t=-3.808,P=0.000)均明显高于无结节组。在所有检出的4457个结节中,良性、极低风险、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5%、6.6%、85.0%、0.1%和3.7%。其中,中等风险及以下结节共有4291个,高风险结节共有166个。与中等风险及以下结节患者相比,高风险结节患者低BMI比例明显较高(χ 2=25.161,P=0.000),FBG水平明显较低(t=3.357,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BMI(OR=2.900,95%CI:1.461~5.783,P=0.002)和高FBG水平(OR=0.803,95%CI:0.675~0.955,P=0.013)是结节为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低体质量人群中高风险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人群和超重及肥胖人群(χ 2=25.16,P=0.000)。在≥55岁人群中,低体重人群中高风险结节的比例明显升高(χ 2=44.868,P=0.000)。 结论 低体质量和年龄≥55岁与罹患高风险甲状腺结节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Kwak与ACR(2017)两种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诊断效能。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以1 940个甲状腺结节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由2名从事甲状腺超声专业的高年资医师,分别采用两种TI-RADS评估标准对结节进行回顾性判读并进行统计学评价和比较。 结果 Kwak TI-RADS最佳诊断分界点为≥4a 级,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71%、76.06%;ACR(2017)TI-RADS最佳诊断分界点为TR5级,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8.67%、85.46%。Kwak TI-RADS的灵敏度高于ACR(2017)TI-RADS(P<0.001),而ACR(2017)TI-RADS的特异度高于Kwak TI-RADS(P<0.001)。Kwak TI-RADS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高于ACR(2017)TI-RADS的0.810(P=0.024)。在≥1 cm结节中,两种TI-RADS体系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8);在<1 cm结节中,两种TI-RADS体系的AUC均较低,且Kwak高于ACR(2017)(P<0.001)。 结论 Kwak TI-RADS诊断效能略优于ACR(2017)TI-RADS,Kwak TI-RADS的灵敏度较高,而ACR(2017)TI-RADS的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以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31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H.pylori将FD患者分为H.pylori+组和H.pylori-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指数(SID)、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评,并检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结果 两组患者在SID(Z=-0.858, P=0.858)、NDI(Z=-1.464, P=0.143)和医院抑郁评分(Z=0.699, P=0.48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pylori+组患者的医院焦虑评分明显高于H.pylori-组(Z=-2.470, P=0.014)。H.pylori+组的CGRP水平为(0.999±0.274)ng/ml,明显高于H.pylori-组的(0.812±0.172)ng/ml(t=2.238, P=0.033)。两组患者的HRV在极低频率(t=-1.210, P=0.236)、低频功率(LF)(t=0.419, P=0.678)、高频功率(HF)(t=0.612, P=0.546)、LF/HF(t=-0.882, P=0.399)和总功率(t=-0.963, P=0.34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FD患者中, H.pylori感染阳性的患者较阴性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情绪及CGRP水平,但是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心率变异性的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和筛选多层螺旋CT(MS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43个结节的MSCT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MSCT影像学特征。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数目、形态、边界、钙化、囊变、强化特点、边缘中断征及淋巴结肿大等征象上有统计学差异;在结节部位、最大直径上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边界、钙化、强化特点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边界、钙化、强化特点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特征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诊断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疾病的女性患者TGAb和TPOAb测定值进行统计,并选取同期内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除单纯甲状腺肿外的其他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GAb和TPOAb测定水平及阳性率有差异(P=0.00),而单纯甲状腺肿与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桥本甲状腺炎的TGAb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桥本甲状腺炎的TPOAb阳性率与Graves病无差异(P=0.54)而与其他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应用TGAb和TPOAb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甲状腺疾病进行诊断,其中对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作用较为明显而对单纯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层流无菌床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作用,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康提供有效新途径。方法 采用列表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我科住院,小于6月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146人,随机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医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药占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感染发病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3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抗生素使用率(χ2=11.48,P<0.05)、药占比(χ2=9.52,P<0.05)、住院天数(Z=6.58,P<0.05)、住院费用(Z= 5.96,P<0.05)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层流无菌床能有效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医院感染,降低抗生素使用率、药占比,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腹部恶性肿瘤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前后的动态超声造影(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DCEUS)定量分析曲线及灌注参数,探讨DCEUS技术在HIFU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疗效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8年9月到2021年5月,前瞻性地纳入计划接受HIFU治疗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所有的病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诊断为晚期恶性肿瘤。在HIFU开始治疗前1天及4周后分别进行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Vuebox图像分析软件分析CEUS检查过程并生成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并得到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ak enhancement,PE)、上升时间(rise time,R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HIFU治疗前后腹部恶性肿瘤病灶大小、CEUS增强-消退表现、TIC曲线、定量参数及肿瘤标志物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共19例。HIFU治疗前后,患者肿瘤标记物及病灶大小及CEUS表现均无明显变化。DCEUS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HIFU治疗前,HIFU治疗后肿瘤病灶的TIC曲线峰值强度降低、曲线下面积缩小。在所有DCEUS定量参数中,PE [(32 920.63±24 822.71)a.uvs. (17 296.11±16 570.41) a.u,P=0.001]及AUC[(624 665.28±593 711.71) a.u vs. (309 148.00±366 938.07) a.u,P=0.00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 DCEUS可在评估HIFU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疗效时监测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定量参数PE及AUC是具有潜在意义的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Sonoliver定量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在眼部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眼部肿块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良性26例,恶性11例),应用Sonoliver定量分析,获取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及动态血管模型(DVP),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眼部良恶性肿块的价值。结果:①TIC及DVP全面显示了肿块的微血管灌注模式及血流分布,对良恶性肿块具有鉴别诊断意义。②TIC参数中上升时间(RT)、造影灌注指数(PI)、上升支斜率(α_1)、半降斜率的绝对值(α_2)、mT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数中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到达时间(AT)及峰值强度(IMAX)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α_1≥67.5 dB/t,α_2≥22.2 dB/t、PI≥528.1a.u,RT≤8.6 s,mTT≤29.8s为诊断肿瘤恶性的最佳截点(cut-off)。结论:应用Sonoliver定量分析获得的时间-强度曲线及动态血管模型可对眼部肿块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参数,对眼部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前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内注射少量无水乙醇对提高RFA治疗效率的价值。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根据标准纳入98例(98个结节)病理确诊为良性的实性结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乙醇消融(EA)联合RFA组(EA+RFA组)和 RFA组,每组49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时间、消融能量、消融功率、术后结节体积缩小率(VRR)、症状评分(SS)及外观评分(CS)、甲状腺功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A+RFA 组平均RFA时间[(441.30±243.31)s比(790.70±349.82)s;t=4.403, P=0.000]、平均消融能量[(3.92±2.01)kJ比(5.15±2.12)kJ;t=2.709, P=0.009]和平均消融功率[(6.07±1.44)W比(7.30±1.29)W;t=3.612, P=0.006]均显著低于RFA组。术后 3、6、12 个月,EA+RFA 组VRR分别为(57.73±11.07)%( t=-3.16, P<0.001)、(64.40±10.56)%( t=-5.45, P<0.001)、(77.29±8.48)%(t=-10.46, P<0.001),RFA组分别为(55.44±13.01)%(t=-1.76, P<0.001)、(65.28±11.33)%(t=-5.09, P<0.001)、(75.17±9.84)%(t=-8.93, P<0.001),均较术前明显缩小;EA+RFA 组和RFA 组间术后1(t=3.41, P=0.33)、3(t=2.05, P=0.21)、6(t=2.77, P=0.49)、12 个月(t=5.05, P=0.10)的V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超声造影检查未见结节复发。术后12个月,EA+RFA 组SS[(1.77±0.86)分比(5.54±2.15)分;t=9.63, P<0.001]和CS[(1.39±0.77)分比(3.32±0.61)分;t=10.09, P=0.004]均明显低于术前,RFA组SS[(1.63±1.04)分比(5.90±1.79)分;t=12.72, P<0.001]和CS[(1.64±0.83)分比(3.15±0.72)分;t=8.13, P=0.012]也均明显低于术前,EA+RFA 组的CSS明显低于RFA组[(0.93±0.55)分比(2.44±0.53)分;t=-11.70, P=0.007]。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EA注射可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RFA治疗的效率,并在结节VRR、压迫症状和外观不适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外侵犯(ET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术前常规超声(US)和CEUS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172例(184个癌结节),回顾性分析结节的声像图特征,评估结节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比较两种手段诊断ETE的效能,分析结节增强水平对ETE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 CEUS诊断ETE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9%、89.4%和84.2%,US分别为60.0%、86.2%和73.4%,其中,CEUS诊断ETE的灵敏度(P=0.000)和准确度(P=0.009)均明显高于US,但在特异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CEUS诊断癌结节E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明显高于US的0.73(Z=2.24,P=0.01)。CEUS对ETE的诊断价值与结节增强水平相关,CEUS诊断ETE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在低增强结节中最高,高增强者次之,等增强者最差。结论 CEUS对PTC ETE的诊断效能高于US,通过CEUS检查可为临床制定治疗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ultrasound,US)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因超声可疑的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而手术的患者,术前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灶的超声、CEUS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按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对PTC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比较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在两组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93个结节,所有结节手术病理均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LNM组134个,非LNM组159个;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常规超声指标中肿瘤最大径、结节回声、纵横比、肿瘤血流信号(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二维被膜外侵犯、超声可见可疑淋巴结,超声造影指标中增强程度、消退速度、造影被膜连续性等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01)、年龄较小(P=0.008),常规超声指标中较大直径的肿瘤(P=0.017)、肿瘤彩色血流丰富(P=0.034),超声造影指标中被膜连续性中断(P=0.033)是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部分特征和PTC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可能在预测淋巴结的转移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中央区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参数与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分析参数联合诊断良恶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行辅助诊断的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71例和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SWE、CEUS检查,分析良恶性结节二维超声表现、中央区SWE及CEUS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SWE及CEUS中判断恶性结节的参数。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析各参数及联合应用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结果: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表现在形态、边缘、纵横比及微钙化上具有显著差异。良恶性结节的中央区弹性模量最小值(Emin)、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峰值强度(Peak)及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Emax与Peak对预测恶性结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结果表明,SWE参数中Emax的AUC最大,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Peak则是CEUS参数中最佳诊断指标, Emax与Peak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值为0.837,大于其他参数单独诊断。结论:甲状腺结节中央区Emax与Peak对良恶性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参数,对临床上甲状腺结节无创检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