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邓先明  胡国华  张凯 《重庆医药》2009,38(13):1643-1644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分析419例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病案资料,统计术中、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术中输尿管穿孔11例(0.26%),8例改开放手术,3例成功留置双J管保守治疗,随访1~3个月,平均1.5个月,3个月内结石均排净;术后肉眼血尿117例(27.9%),应用止血药物3d后多自行停止;术后腰痛57例(13.6%),其中肾绞痛7例(1.67%),分别针对引起腰痛的原因进行处理而好转;感染10例(2.4%),经抗感染治疗、拔除双J管等恢复;结石残留40例(9.5%),保留双J管行体外震动波碎石术治愈。44例并发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碎石后即进入多尿期,2周后复查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严重并发症较少见,仔细操作可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且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王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56-245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石部分或完全移位至肾脏3例(1.8%),行留置双J管,作体外震波碎石术治愈;输尿管穿孔1例(0.6%),因穿孔较小,留置双J管引流治愈,术后半年复查静脉注射肾孟造影术(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未见输尿管狭窄;假道形成1例(0.6%),改开放手术取石;进镜失败6例(3.6%),分别依据情况予以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开放手术等;输尿管黏膜袖状剥离2例(1.2%),用电凝钩剥离黏膜后留置双J管,术后半年复查IVP未见输尿管狭窄.结论:严格掌握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适应证,避免不适当的操作才能降低输尿管镜操作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及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并发症来探索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方案及手术技巧。方法60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n=30),另一组是在硬膜外麻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n=30),术中两组常规放置双J管,通过对该6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输尿管钬激光碎石组有1例患者术中转开放,其余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手术时间分别是:(52.0±10.7)min和(68.6±8.0)min,住院时间是:(3.8±1.3)天和f4.7±0.8)天;结石清除率是:87%和100%,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组有4例患者出现结石上移至肾盂,术后通过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发热,经加强抗感染后恢复,有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输尿管狭窄,经输尿管镜下行狭窄内切开并防止双J管后恢复,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输尿管大的结石时相比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更少的手术并发症,我们的经验提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进军  王智勇  徐军 《安徽医药》2013,34(4):461-46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分析宿松县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73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资料。统计术中、术后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进镜失败者5例(6.8%),2例术中改开放性手术,3例经留置双J管保守治疗;上镜困难(未达到病变部位)3例(4.1%),3例均术中改开放性手术;输尿管穿孔2例(2.7%),1例术中改开放性手术,1例经留置双J管保守治疗;结石上移4例(5.4%),4例均经留置双J管行ESWL治愈;输尿管壁间段黏膜损伤且形成假道7例(9.6%);未找到输尿管口2例(2.7%),2例均术中改开放性手术;肾绞痛1例(1.3%);结石残留6例(8.2%),术后行ESWL治愈。无输尿管断裂、黏膜脱套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最理想方法,熟练操作是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果断及时改开放性手术可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并留置双根双J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例29处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狭窄段并留置双根双J管进行治疗。结果 28例均获成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行随访36个月,有效2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92.9%。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切开并留置双根双J管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狭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6.
探讨输尿管镜下应用钬激光碎石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脓肾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科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联合负压吸引装置治疗的9例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输尿管结石平均直径0.6~1.6 cm,术前尿常规提示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术中均有脓性尿液,先通过负压吸引持续吸出引流肾内脓液,再在负压吸引的作用下应用钬激光击碎结石并留置双J管充分引流。9例患者均手术解除了梗阻并留置双J管充分引流,8例患者Ⅰ期碎石成功;1例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留置双J管提前结束手术,Ⅱ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20 min。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经抗感染治疗均治愈出院。输尿管镜术中负压吸引吸出肾内脓液有利于降低肾内压力、控制感染。输尿管镜下应用钬激光碎石联合负压吸引装置可Ⅰ期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性脓肾,具有清石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詹超明 《江西医药》2014,(7):590-592
目的:总结妊娠期尿路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27.5岁,平均孕28周,早期妊娠(〈12周)4例,中期妊娠(12-28周)16例,晚期妊娠(〉28周)8例;所有患者均有腰腹痛,给予解痉、止痛、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对其中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输尿管镜留置Fs进口双J管,3例行输尿管镜下插入钬激光光纤击碎结石,逆行置入F5双J管。结果19例(67.85%)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产后随访复查B超示结石排出。6例(21.43%)行置管术者于产后复查B超,其中1例结石排出;2例结石残留,于产后3-6个月内行微创手术取出结石。3例(10.71%)行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光纤击碎结石术,术后留置双J管2-4周后拔除。28例均顺利度过妊娠期和围产期,分娩出正常胎儿。结论妊娠期尿路结石应保守治疗为主,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用微创手术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张春宇  罗功唐  杨金强  陶然  邓飞 《河北医药》2014,(13):1980-1982
目的:探讨改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改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输尿管镜下应用双J管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7.78%(88/90)。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92.31%(24/26),中段成功率100%(29/29),下段成功率100%(35/35)。手术时间平均28 min(15~70 min)。术后平均住院4.1 d(2~7 d)。结论改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熟练掌握进镜技巧并应用双J管配合气压弹道碎石,可有效提高碎石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58例。结果158例输尿管结石一次碎石成功145例(91.7%),失败13例(8.3%),其中6例转开放手术(4例输尿管迂曲、狭窄导致输尿管镜无法到位,2例输尿管穿孔)治愈,7例术中结石移位至肾盂,放置双“J”管,行ESWL治愈。结论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力高、疗效确定、无热效应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留置不同型号(F6、F4.5)双J管对碎石排出的影响。方法对23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将符合入组条件患者随机分为留置F6双J管组和F4.5双J管组,比较两组术后碎石的排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碎石排出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尿管结石术中明显有碎石情况下选用小号双J管更有利于碎石排出。  相似文献   

11.
孙兴纯  毛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30-231
目的探讨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调查85例28~50岁患者留置双J管的情况。结果80例(94.1%)出现膀胱刺激症状,51例(60.0%)出现肉眼血尿,尿失禁14例(16.4%),尿不尽22例(25.8%),发热、腰痛、脓尿伴膀胱刺激症状12例(14.1%),5例双J管脱出后症状缓解,性功能障碍7例(8.2%)。结论输尿管留置双J管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其中过度活动是置管后并发症增多的重要原因。所以术中应严格遵守留置双J管的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坦洛新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55例.2例因进镜失败改行ESWL予以剔除,对照组25例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4~6周;药物组28例不留置双J管,术后6h起予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1次0.2mg,1日1次,药物口服2~4周.记录术后6周内相应的并发症并了解结石排出情况.结果 药物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包括腰腹部胀痛不适、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等症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100%与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一致.结论 对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可不放置双J管,联合使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7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14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 URL组),23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组),两组术中均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RLU组一次治疗成功率为100.0%,明显高于URL组的64.4%(χ2=4.15,P<0.05);RLU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0±7.8)min、(38.0±4.6)mL,明显高于URL组的(46.5±7.2)min、(10.0±3.2)mL(t=6.23、5.20,均P<0.05);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明显低于URL组的21.5%(χ2=4.06,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URL组有2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RLU组有1例中转开放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J管支架内置人应用于输尿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6月于我院就诊需行双J管支架置人手术的2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所有患者于输尿管镜下行逆向双J管置人手术,跟踪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肾积水肾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治疗后肾积水情况均无较治疗前加重现象,其中显著减轻10例;治疗后患者的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有效率为80%,其中治愈35%,好转45%。结论双J管支架内置入应用于输尿管狭窄治疗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分析,探究对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重点筛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64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探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主要为腰部隐痛不适、尿液反流、双J管移位以及血尿等并发症,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为:(1)双J管长度过长,在26 cm以上;(2)双J管留置时间过久;(3)每日饮水过低,在1200 m L以下;(4)没有使用抗感染药物。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在治疗的同时需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刘红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90-1691
目的 探讨术后继发肾盂内血块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5例非肾实质途径肾盂输尿管术后继发肾盂内血块梗阻病例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和教训.结果 15例患者中,经保守治疗治愈9例;给予膀胱镜下重置双j管后梗阻解除1例;经输尿管镜下血块吸除、留置双J管后治愈4例;合并腹膜后尿性囊肿,急诊于B超定位下腹膜后穿刺置管引流、膀胱镜下更换双J管1例.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6个月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肾盂输尿管术后容易引起血块梗阻,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必要时采用输尿管镜、膀胱镜治疗.  相似文献   

17.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7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提高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水平。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7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5例中一次性碎石成功率68例,占90.7%,碎石失败率7例,占9.3%,其中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移位至肾盂,留置双J管后行ESWL治愈,3例因结石下方输尿管严重扭曲,1例因输尿管穿孔,1例因息肉出血,影响视野,行开放手术治疗。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男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和女性全程结石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所致引起的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62例妇产科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总结损伤输尿管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术中发现22例,行输尿管损伤修补术,均治愈;术后近期发现19例,8例行膀胱镜下留置双J管,6例治愈,2例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治愈;13例通过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或输尿管膀胱壁瓣吻合术治愈;2例行输尿管膀胱壁瓣吻合,1例因重度积水行肾切除术,2例行回肠代输尿管术,肾积水消失。结论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需要及早实施手术,按照损伤部位、积水程度及损伤程度选取正确手术方法。大多数患者经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镜手术中保留斑马导丝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作用。方法将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均在斑马导丝引导下进镜:其中观察组在输尿管镜到达结石部位后斑马导丝越过结石并保留于输尿管内,退镜后重新进镜至结石处并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对照组则在输尿管镜到达结石部位后退出斑马导丝,直接用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后留置双J管;术后3~5d复查腹部x线平片(KUB)和B超,观察两组疗效,对手术成功率、结石移入肾盂率、输尿管腔道丢失率和输尿管损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成功率方面:观察组120例均取得成功,成功率100.0%(120/120);对照组100例取得成功,成功率83.3%(100/1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移入肾盂方面:观察组上段有14例移入肾盂,上移率25%(14/56),中下段4例移入肾盂,上移率6.25%(4/64);对照组上段24例移入肾盂,上移率48%(24/50),中下段9例移入肾盂,上移率12.9%(9/7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腔道丢失率方面:观察组无病例出现腔道丢失,腔道丢失率0.0%;对照组15例出现腔道丢失,腔道丢失率12.5%(15/1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损伤率方面:观察组4例发生输尿管损伤,损伤率3.3%(4/120);对照组14例发生输尿管损伤,损伤率11.7%(14/120X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手术中保留斑马导丝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使手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双J输尿管支架管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6):456-457
目的 :探讨各种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引流尿液手术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 1998年~ 2 0 0 3年 6 1例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作支架引流的多种手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1例并发急性膀胱炎 ,1例并发急性肾盂肾炎 ,提前拔管 ;3例体内留置 3个月后双J管表面形成水垢样结石。 6 1例均经膀胱镜顺利拔出 ,无 1例体内滞留。结论 :合理的饮食、科学的排尿习惯和体位 ,以及对双J管的正确认识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