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7月,在127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组。1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例剜除术失败的患者退出试验。62例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61例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比较手术腺体切除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剜除组术中出血少[(78.5±46.2)ml vs(115.0±43.5)ml,t=4.511,P=0.000],切除腺体多[(60.5±29.3)g vs(45.9±30.5)g,t=2.709,P=0.008]。两组手术时间相近[(93.4±35.5)min vs(81.3±46.3)min,t=1.629,P=0.106]。术后3个月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61 vs 5/6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比较,剜除术腺体切除更彻底、出血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联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粉碎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切除前列腺腺体超过100 g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例,年龄62~78岁,平均(68±3)岁,术前经直肠超声(TRUS)等计算前列腺体积162~263ml,平均(183±21)ml,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联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粉碎术.分析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95~126min,平均(103±11)min,其中完全性剜除前列腺耗时45~78min,平均(65±13)min,腺体粉碎并取出耗时15~35min,平均(22±5)min;切除腺体105~168 g,平均(124±16)g;术后当天血红蛋白下降15~36 g,平均(23±5)g.均未输血;未发生电切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6例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均在2周内恢复;11例术后住院9d,1例因尿管引流不畅,膀胱造瘘口漏尿,术后住院13d.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联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粉碎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安全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superpuls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SP+TU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5月,采用英国Gyrus公司经尿道超脉冲等离子体双极电切与影像系统行PKSP+TU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BPH210例。腺体不大者,直接剜除后行PKSP+TURP;腺体较大、中叶增生明显者,先剜除中叶,行PKSP+TURP后剜除两侧叶,再行PKSP+TURP;腺体较大、两侧叶增生明显者,分别剜除两侧叶,同时行PKSP+TURP。结果手术时间20~130min,平均50.2min;术中出血量15~210ml,平均62.1ml。未发生电切综合征和膀胱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管2~9d。210例随访2~30个月,IPSS由(23.8±4.7)分下降至(6.8±2.3)分(t=56.851,P=0.000),QOL由(4.3±0.8)分下降至(2.2±0.6)分(t=22.755,P=0.000),Qmax由(8.0±2.5)ml/s上升至(23.5±12.5)ml/s(t=-21.602,P=0.000),RU由(74.3±30.6)ml减少至(25.6±18.6)ml(t=11.315,P=0.000)。结论PKSP+TURP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BPH,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ic,TURP)在治疗有急诊手术指征的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急诊TURP治疗BPH37例,术前给予降压、降糖等治疗,合并膀胱结石者同时碎石。结果无输血、手术死亡、大出血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等发生。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80 ml。3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增生,2例为C期前列腺癌,进一步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及间断雄激素阻断治疗,随访12个月,排尿通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0~4 ng/ml。拔出尿管后均排尿通畅。3例术后1~3个月出现尿道狭窄,经定期尿道扩张3个月后治愈。37例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后最大尿流率[(8.2±3.3)ml/s vs(19.3±3.1)ml/s,t=-5.435,P=0.000],IPSS评分[(22.5±5.1)分vs(5.3±1.2)分,t=7.136,P=0.000],QOL评分[(4.5±1.1)分vs(2.0±0.7)分,t=2.494,P=0.000]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TURP治疗有急诊手术指征的BPH,效果满意。但急诊TURP治疗BPH,为一种非常规的治疗方法,麻醉与手术风险较大,要求成熟的有经验的医师操作,并注意前列腺偶发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剜除前列腺,联合耻骨上膀胱小切口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价值。方法应用等离子电切襻和镜鞘将增生前列腺从精阜上缘延外科包膜逆行推入膀胱,于耻骨上膀胱小切口将前列腺组织或膀胱结石取出。结果8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剜除前列腺时间25~45min,(34.3±11.4)min;经耻骨上膀胱小切口取出腺体或膀胱结石时间15~25min,(20.4±5.8)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80.2±16.5)ml,均未输血。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4~24h,(16.5±4.8)h,拔除尿管时间3~6d,平均4.4d。无电切综合征、尿外渗、闭孔神经反射,1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未做特殊处理,1个月后症状消失。80例随访3~12个月,平均9.6月,无再出血和逆行射精等,术后1个月IPSS由术前(25.3±5.2)分降至术后(11.2±1.6)分(t=36.308,P=0.000);Qmax从术前(6.9±3.1)ml/s提高至(16.7±2.9)ml/s(t=-18.725,P=0.00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联合膀胱小切口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或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侧入路4步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侧入路4步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治疗体积8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体积,手术时间,对比术前术后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结果 9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56±21)ml;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60±23)min;切除腺体50~120 g,平均(69±29)g。与术前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比较,平均切除率68.6%(62.5%~76.3%)。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83.4±25.6)ml vs(7.2±2.5)ml,P=0.017],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7.4±3.2)ml/s vs(21.3±5.6)ml/s,P=0.019],IPSS评分明显好转[(25.6±4.3)分vs(7.3±3.6)分,P=0.012]。结论侧入路4步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尤其对于外科包膜的寻找有独到优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剜除联合手术刨削器治疗大体积(80mL)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大体积BPH随机分为2组,刨削器组和剜除组(PKEP组),每组30例,刨削器组采用经尿道整体剜除前列腺,完整剜除后推入膀胱,更换手术刨削器,将剜除的腺体粉碎取出;PKEP组采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结果 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刨削器组手术时间较PKEP组短[(48.5±17.3)min vs.(65.8±15.5)min,t=4.079,P=0.000],术中出血量较PKEP组少[(51.8±14.6)mL vs.(87.6±23.5)mL,t=7.088,P=0.000]。两组腺体切除体积、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月IPSS、Qmax、残余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腔内整体剜除联合手术刨削器治疗大体积BPH,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效果与前列腺剜除术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mm曲卡行膀胱造瘘制造低压膀胱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35例,其中行膀胱造瘘者20例(造瘘组),未行造瘘者15例(对照组).总结分析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麻醉ASA分级、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术中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时间、术中中心静脉压、输血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造瘘组记录膀胱造瘘管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术前PSA均无统计学差异;造瘘组术前前列腺体积45~249ml,平均(107±52)ml,对照组术前前列腺体积24~126 ml,平均(65±31)ml(t=2.92,P< 0.05);麻醉ASA分级(Ⅱ/Ⅲ)分别为7/13和14/1(x2=9.84,P< 0.05).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造瘘组和对照组术中平均中心静脉压分别为(4.7±2.6) cmH2O和(7.6±4.2) cmH2O(t=2.56,P< 0.05);留置导尿时间分别为112.9(64.2)h和184.5 (23.4)h(Z=3.13,P< 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5 (1.8)d和9.0(3.0)d(Z=2.77,P<0.05);造瘘组膀胱造瘘管留置时间为68.4(65.8)h.两组术中血红蛋白下降值、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输血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2 mm曲卡膀胱造瘘制造低压膀胱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可使膀胱保持低压状态,降低手术时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前列腺增生完全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行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指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失败病例。两组患者出血量等手术情况见表1。剜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5.23±36.17) ml,前列腺切除重量(37.8±7.4)g,手术时间(45.2±10.2)分钟,膀胱冲洗时间(1.2±0.8)天,尿管留置时间(2.5±1.2)天,术后住院时间(3.1±1.8)天,与切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剜除组(8.3±1.6)分;切除组(9.5±1.7)分。生活质量评分:剜除组(1.4±0.8)分;切除组(1.5±0.1)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治疗安全有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优于切除术,具有临床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miumlaserenucleationoftheprostate,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100W钬激光和组织粉碎器对480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和组织粉碎术。分别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的临床资料,分析及评估HoLEP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0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25~240min,平均(76.1±39.2)min,切除腺体15~320g,平均(45.8±15.4)g。术后留置导尿48~216h,平均(72.5±23.2)h,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0~48h,平均(23.6士11.2)h,术后住院时间3~15d,平均(3.36±1.25)d,血红蛋白平均降低(1.1±0.5)g/dL。术后IPSS、QOL、Qmax、PVR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并发症率低。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剜除彻底,并且适应范围广,有可能挑战TURP成为治疗BPH的新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腔内治疗方法——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40±10min;术中出血量70±10ml;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0.5d;全部患者随访6~12个月,IPSS由27.8±2.3分下降9.6±2.6、QOL由5.5±0.5减少至1.5±0.5;剩余尿量由110±7ml下降到25±4ml;Qmax由8.0±2.3ml/s上升至18±2.4ml/s。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法切除组织彻底,出血少,并发症少,技术可行,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U”字形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方法体会.方法 本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使用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采用“U”字形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尿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导尿管留置时间等相关指标,评估经尿道双极等离子“U”字形前列腺剜除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 100例患者均成功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U”字形法完成前列腺腔内剜除手术.无死亡、输血和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最大尿流率明显大于术前(t =15.912;P=0.000);术后残余尿明显少于术前(t =44.069,P=0.000),术后随访无逆行射精、性功能障碍和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U”字法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安全、有效、设备条件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PKRP)近期疗效。方法将具有手术指征的12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PKEP和PKRP,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6个月复查的有关指标,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O.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PKEP组明显少于PKRP组(P〈O.05);切除腺体重量,PKEP组((31.6±11.5)g3明显多于PKRP组[(19.7土10.4)g3(P〈O.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均比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O.05)。结论PKEP治疗BPH具有与PKRP相近的近期疗效;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时间PKEP明显少于PKRP,是目前有望替代PKRP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单极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在2006年11月1日至2010年8月1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BPH)的男性患者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因前列腺包膜与腺体粘连紧密无法行剜除术3例,退出试验。经尿道单极前列腺剜除术组(TUERP)34例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组(PKERP)3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0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检查、残留尿量(RUV)、前列腺重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各项观察指标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观察指标手术前后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手术技巧娴熟前提下,TUREP术与PKERP术相比,同样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相近,值得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00例BPH患者根据前列腺大小及其与包膜粘连情况,253例采用单纯顺行电切法,449例采用分割顺行电切法,912例采用分割逆行剜除法,286例采用完全逆行剜除法进行PKRP。结果四种方法手术均顺利进行,PKRP手术时间20~195min,平均(78±27)min。切除腺体组织8-200g,平均(63±23)g。术中无电切综合征、直肠穿孔、膀胱穿孔发生,176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7±6.4)个月。术后短期尿失禁83例、继发出血1例、尿道狭窄54例、膀胱颈挛缩4例、增生复发3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PKRP治疗BPH安全有效,再根据腺体大小及其与包膜粘连情况等,采用不同方法电切,能拓宽前列腺电切适应证,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3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3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冲洗液量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值亦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术后复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结论 对于巨大前列腺增生,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优势更明显,能更完全地切除腺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采用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气压弹道或超声碎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86例。结果 86例均手术成功,膀胱结石均一次性清除。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89min,其中膀胱结石清除时间为11~48min,平均29min。术后4~5d拔除导尿管,其中79例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Qmax)15ml/s,7例排尿不畅(Qmax6ml/s),尿动力学检查显示与膀胱逼尿肌功能减退有关,给予膀胱造瘘、药物治疗和膀胱训练2~3个月后排尿通畅。结论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气压弹道或超声碎石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避免开放手术所致的伤口感染,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组织学前列腺炎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的影响程度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对2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138例BPH伴组织学前列腺炎患者(炎症组)和93例单纯BPH患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增生腺体剥离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排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IPSS评分以及尿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剥离时间分别为:(55±20)min和(37±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5例发生前列腺包膜穿孔,对照组无穿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90)ml和(105±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8例需术中输血,对照组无输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对照组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分别为63例和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学前列腺炎是导致PKEP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加剜除术治疗BPH(附23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TUPKVP)加剜除术治疗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加剜除术治疗BPH 230例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操作45~150 min,术中平均失血(1004±20)ml.切除前列腺重量约12~90 g,平均(30±9)g.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23例(10%)术后膀胱痉挛;2例(0.8%)继发术后出血再次电凝止血.随访2~24个月,IPSS评分平均降至5分.无剩余尿.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加剜除术具有安全性高、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束切割前列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经尿道等离子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712例,平均年龄70.6岁,平均前列腺质量52 g;术前、术后行尿流率、残余尿量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并予以比较。结果:本组病例712例,平均年龄70.6岁,手术时间20~120 m in,平均51 m in。切割前列腺组织15~96 g,平均46 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1~52个月,平均27.6个月,最大尿流率(Qm ax)由术前的4.7上升至19.1 m l/s;IPSS由术前的26.6分下降至5.8分;QOL评分由术前的5.4分下降至1.7分,3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均<0.0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束切割前列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