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收集我院1964年1月至1978年12月有病理证实的外耳道和中耳恶性肿瘤68例。 外耳道、中耳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为47.1%(32/68)十年生存率为(28%)(11/50)。 本文重点讨论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影响放射治疗疗效因素,治疗方式:单纯放射治疗、术后放疗二组五年生存率均为47.1%(16/34)。剂量:单纯放射治疗和术后放疗最适宜剂量似乎以5000—6000rads/4—6周为好,此处还讨论其它影响疗效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NP方案和MVP方案及ICE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方法:105例晚期NSCLC分为三组,NP方案组36例,MVP方案组35例,ICE方案组34例,三组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其他因素具有可比性。结果:NP方案组有效率为44.4%(16/36),中位生存期11.5个月,1年生存率44.4%(16/36);MVP方案组有效率37.1%(13/35),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40.0%(14/35);ICE方案组有效率38.2%(13/34),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41.2%(14/34)。三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静脉炎。结论:三组化疗方案对晚期NSCLC均有效,但提示NP方案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均可缓解。  相似文献   

3.
MF方案为主治疗Ⅱ期肝癌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自力霉素和5-氟尿嘧啶从不同途径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84例的结果。其中非手术者30例和姑息性肝癌切除者16例均为静脉给药,余38例为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灌注给药。治疗结果表明:完全缓解(CR)2例(2.4%),部份缓解(PR)13例(15.5%),有效率(CR+PR)为17.9%;AFP下降10例(11.9%);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22.6%,治疗后生存8.04±6.45月(2~43月),插管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给药者。提示MF方案对原发性肝癌治疗右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1975年6月~1993年3月收治30例鼻腔NHL。 单纯放疗16例, 综合治疗(放疗+化疗)14例。 照射剂量:<45Gy15例, ≥45Gy15例。 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70.8%(17/24)。 病变局F民于鼻腔和超出鼻腔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0.0%。 单纯放疗组和放疗+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90.0%。 照射剂量<45Gy和≥45Gy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和80.0%。 建议:病变局限于鼻腔者不必做颈部预防性照射。 对病变超出鼻腔或有区域淋巴结受侵者, 应采用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院1975年7月—1985年12月收治130例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男107例,女23例。全部病理证实,其中腺癌60例,低分化腺癌25例,印戒细胞癌5例,粘液腺癌22例,未分化癌6例,溃疡恶变2例,Ⅰ期22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32例。手术后3—4周开始化疗,化疗方案MFV方案49例,MF方案66例,其它方案15例。治疗结果:本组病人随访率为95.3%(124/130),五年生存率为40.8%(53/130),MFV方案五年生存率为30.6%(15/49),MF方案五年生存率为51.5%(34/66),其它方案五年生存率为26.7%(4/5).MF方案其五年生存率同MFV方案及其它方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MF方案具有给药时间短,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我院1975年7月—1985年12月收治130例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男107例,女23例。全部病理证实,其中腺癌60例,低分化腺癌25例,印戒细胞癌5例,粘液腺癌22例,未分化癌6例,溃疡恶变2例,Ⅰ期22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32例。手术后3—4周开始化疗,化疗方案MFV方案49例,MF方案66例,其它方案15例。治疗结果:本组病人随访率为95.3%(124/130),五年生存率为40.8%(53/130),MFV方案五年生存率为30.6%(15/49),MF方案五年生存率为51.5%(34/66),其它方案五年生存率为26.7%(4/5).MF方案其五年生存率同MFV方案及其它方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MF方案具有给药时间短,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Ⅰ-Ⅱ期食管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63例Ⅰ-Ⅱ期食管鳞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同期化疗组(紫杉醇120mg d1.8,顺铂30~ 40mg d2~4)(A组:34例)及单纯三维适形治疗组(B组:29例);三维适形治疗给予60Gy/30次.对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进行随访.结果:同期放化疗组(A组)共有32例完成治疗,其中完全缓解21例(65.6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75.0%、56.25%,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8.04%;单纯三三维适形组(B组)共有27例完成治疗,其中完全缓解17例(62.96%),1、2、3年生存率为85.18%、62.96%、37.03%;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6.67%.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A组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4个月,B组患者的中位PFS为2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Ⅰ-Ⅱ期食管鳞癌患者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和中位PFS时间,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童瑞田  孙玉华 《癌症》1990,9(6):507-508
我院使用UFT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0例,近期有效率为53.3%。在有效的16例中,9例又做了病灶清除术(手术组),7例未做手术(对照组),两组继续使用UFTM方案化疗,两年随访手术组生存率8/9,对照组生存率4/7,两年生存率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本文报告《UFTM方案化疗→手术→UFTM方案化疗》,称综合治疗,其两年生存率高于单用UFTM化疗。  相似文献   

9.
范顺发  闵华庆 《癌症》1992,11(3):239-242
本文报告用ADM、DDP与外照射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60例,随机分为A—P组与DDP组各30例。ADM、及DDP剂量均按50mg/m~2计算,A—P组同时用ADM和DDP两药,DDP组仅用单药。化疗结束后近期疗效评定有效率为:A—P组53.33%稍优于DDP组20.0%;加行常规分段外照射鼻咽组织量达60~80Gy后,两组的癌灶消失、残留及恶化病例数相等,综合治疗后近期疗效相同。经7年以上随诊,5年生存率41.67%(25/60),其中A—P组36.67%,DDP组46.67%;Ⅲ期46.81%(22/47),Ⅳ期23.08%(3/13);7年生存率为33.33%(20/60),两组各10例,Ⅲ期36.17%(17/47),Ⅳ期23.08%。提示ADM、DDP与外照射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未能显示其协同抗癌作用,其治疗方式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纯放疗和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毒副反应、临床疗效和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院诊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169例,其中113例患者接受单纯根治性放疗(对照组);56例患者接受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诱导化疗2周期后行根治性放疗,同期给予DDP每周方案化疗(研究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比较,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研究组的鼻咽肿瘤和颈淋巴结完全消退率优于对照组(92.9% vs80.5%,85.7% vs 72.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7%、61.3%和56.6%、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增加,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口腔黏膜炎为主.结论: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毒副反应较大,但不影响治疗进程.  相似文献   

11.
1985年3月至1991年3月手术治疗TNMⅢ、Ⅳ期贲门癌81例,切除64例,切除率为79%。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54.7%),姑息性切除29例(45.3%),手术死亡率4.9%(4/81),并发症发生率13.6%,病理检查 6例切缘有癌残留。随访;探查或短路手术17例均于6个月左右死亡,切除64例中,除4例手术死亡外,1年生存率78.3%(47/60),2年生存率43%(26/60),3年生存率16.7%(10/60),不低于扩大根治术。本文提出了晚期贲门癌手术治疗的术式和理论及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并指出如何提高此类病人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当中预后较差的一个部位,以消化管癌为例,从口腔向下到胃按其部位划分,五年生存率逐渐下降。我院从1985年5月~1994年3月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病人65例,一年生存率87%(53/61),三年生存率45%(13/29),五年生存率25%(4/16),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健择和卡铂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择、卡铂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7例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健择(Gemcitabine,GEM)、卡铂(Carbopla—tin,CBP)方案联合化疗,按WHO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完成2个周期以上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可评价患者16例,有效率为37.5%(6/16)。中位缓解期为6(1.5-1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4-16)个月,1年生存率43.8%(7/16)。16例患者共化疗47个周期,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毒性反应较轻,主要为Ⅱ~Ⅲ度胃肠道反应。结论健择、卡铂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DC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81医院进行DC-CIK细胞治疗的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DC-CIK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分析患者生存期,评价远期疗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预后因素,并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结果: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经DC-CIK细胞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38.1% (16/42),疾病控制率为61.9% (26/42);1年生存率为59%,2年生存率为48%,3年生存率为48%;肿瘤标记物CA153治疗后显著性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除辅助性T细胞(CD3+ CD4+)水平显著性升高外,其他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性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P=0.012)、治疗前CA153水平(P=0.000)是DC-CIK细胞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A153水平(P=0.003)是DC-CIK细胞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经DC-CIK细胞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产生临床获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CHOP联合口服VP-16强化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小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下,CHOP联合低剂量、长时间口服VP—16强化方案治疗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溜(NHL)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中、高度恶性NHL39例(中度恶性26例,高度恶性13例),在保持标准的CHOP方案剂量的基础上,联合口服VP—16胶囊(VP—16 100mg,po,d1—10),继用G—CSF75 μg,d11-20,疗程每3周重复。结果:全组CR24例,PRl2例,S2例,PDl例,CR率61.5%,总缓解率(CR PR)92.3%。全组随访2年以上35例,2年总生存率65.7%(23/35),2年无病生存率45.7%(16/35),中位生存期54.3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分别为87.2%(34/39)及33.3%(13/39),恶心、呕吐为61.5%(24/39),方案给药的相对剂量强度为90.5%。结论:本方案对中、高度NHL能获得优越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尤其对一些不良预后患者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骨髓抑制反应较重,在小剂量G—CSF支持下毒性可耐受,并能保持较高的剂量强度,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综合组,n=19)和单纯放化疗(对照组,n=21).化疗采用常规EP方案,放疗为适形放疗.分别于治疗完成后3、6个月和1、2、3年复查,从KPS、肿瘤大小、生存率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价,研究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的KPS评分及肿瘤体积减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CR+PR)综合组为78.9%,而对照组为42.9%.综合组6个月、1、2和3年生存率分别约为100.0%(19/19)、89.4% (17/19)、73.6%(14/19)和57.9%(11/19);对照组分别为100%(21/21)、76.2%(16/21)、47.6%(10/21)和28.6% (6/21),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放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是目前较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1975年至1983年在我科治疗食管鳞癌327例,放疗组314例,未放疗组13例。5年随访率为90.4%,依据WHO“癌症治疗结果报告的标准”分析,5年绝对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分别为13.4%(29/217)和13.7%(29/212),根治性放疗5年生存率为14.9%(26/174)。5年生存率在颈及胸上段为20%,中段为14.2%,下段为12.5%(P>0.05)。病变小于5cm者5年生存率为15.6%,5.1—8cm为19.1%,大于8.1cm为5%(P>0.05)。NSD在1,700—2,000 ret疗效较好。食管癌放疗失败主要原因为局部未控与复发(6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单药多西他赛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3月收治的65例年龄63~82岁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单药多西他赛周方案化疗,剂量为35mg/(m^2·W),连用3周,休息1周,治疗有效者最多接受16周治疗或至疾病进展。[结果]65例患者共接受503周多西他赛化疗,PR19例,有效率29.2%;稳定26例,占40%。1年生存率32.4%,2年生存率8.6%。主要毒副作用轻微。[结论]单药多西他赛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NSCLC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吕春霞 《现代肿瘤医学》2016,(24):3947-395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DP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65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分为DP方案组和IP方案组,观察其近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DP方案组中,部分缓解(PR)11例,疾病稳定(SD)14例,疾病进展(PD)7例,RR为34.4%(11/32),DCR为78.1%(25/32);TTP为7.5个月,MST为12.5个月,1年生存率为53.1%(17/32)。IP方案组中,PR 10例,SD 15例,PD 8例,RR为 30.3%(10/33),DCR为75.8%(25/33),TTP为6.9个月,MST为11.8个月,1年生存率为54.5%(18/33),上述临床疗效及生存期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脱发,上述不良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IP方案组腹泻的发生率高于DP方案组(P<0.05),而DP方案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IP方案组(P<0.05)。结论:DP方案和I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胃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首位,老年人发病尤高,总的五年生存率为5—15%。本文总结了我院22例生存五年以上老年胃癌,以探讨影响五年生存率的有关因素。 临床资料 本文资料为1972年以来经随访60岁以上,并经病理证实的生存5年以上老年胃癌22例。均为男性,年龄60—74岁,平均65岁。 肿瘤部位:贲门8例(36%);胃体10例(45%);胃窦,幽门共4例,(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