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对48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常规SE序列扫描、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DWI及动态增强扫描.48例患者共检出53个病灶,其中良性肿瘤29个,恶性肿瘤24个,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病灶与正常腺体组织的DWI信号特点,定量比较分析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及良恶性组之间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除2例原位癌及1例小纤维瘤未显示外,其他良恶性病变DWI均可显示.恶性组平均ADC值[(1.41±0.37)×10-3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2.01±0.36)×10-3mm2/s]和良性组[(1.98±0.42)×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值作为诊断指标进行ROC分析,诊断阈值为1.542×10-3 mm2/s,诊断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9.3%.结论:ADC值是鉴别乳腺癌有价值的参数,小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联合多种MRI序列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菁  陈浪  漆剑频  王承缘  夏黎明  冯定义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44-1149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D在MR扩散加权成像,T2加权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T2- FLAIR)及增强梯度回波T2*加权血管成像序列(ESWAN)上的影像学特征及各序列的诊断价值,合理规划DAI患者的MRI检查方案.方法:10例DAI患者在伤后两周内行DWI、T2-FLAIR及ESWAN检查,DWI为3个垂直方向...  相似文献   

3.
向永华  祝益民  金科  陈桦  王海  何四平   《放射学实践》2013,28(4):459-462
目的:评价MRI在儿童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适合的MRI检查序列。方法:对20例胰腺正常儿童及10例经临床确诊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儿行MRI检查。扫描序列为脂肪抑制快速小角度激发T1加权成像(FLASH)、刀锋技术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BLADE-TSE)、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TSE)、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以及DWI成像(b=400、600、800s/mm2)。评价各成像序列在胰腺炎诊断中的优势,确定DWI成像时的合适b值。结果:本组10例胰腺炎患儿在MRI上均有阳性表现,在FLASH序列上胰腺相对于肝脏呈等信号(2例)及低信号(8例),在BLADE-TSE序列上,胰腺相对于肝脏呈较高信号。在FLASH及BLADE-TSE序列上,胰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胰腺与肝脏信号强度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LASH序列显示胰腺炎胰腺内在信号改变明显;True-FISP序列在显示胰周炎症敏感清晰;BLADE-TSE序列与常规TSE序列对胰腺及胰周炎症均可较好显示,但成像质量BLADE-TSE序列优于常规TSE序列。DWI成像时选择b值600s/mm2时图像既有较好对比度又有较高信噪比。结论:MRI在儿童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FLASH、BLADE-TSE以及True-FISP序列可作为评价胰腺炎的常规扫描序列,DWI扫描时使用b值为600s/mm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可疑DAI病例行常规TS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扫描.结果:SWI可清楚显示18例DAI的颅内异常小出血灶,表现为点状、条索状、类圆形或环形的低信号影,检出率为72%.常规TSE序列检出7例,检出率为28%,FLAIR序列检出12例,检出率为48%,DWI序列检出14例,检出率为56%.结论:SWI能非常敏感地检出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内小出血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MR同时多层采集(SMS)高清扩散成像(RESOLVE)技术用于宫颈癌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 前瞻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56例宫颈癌患者,每例患者均扫描SMS-RESOLVE扩散加权成像(DWI)、RESOLVE DWI和常规DWI三种扩散序列.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主观评分宫颈癌三组DWI(b=800 s/mm2)图像...  相似文献   

6.
MR各成像序列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比较MR各序列成像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诊断DAI的患者行常规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LASH)扫描,比较各序列脑内病灶的显示率,分析其信号特征。结果FLASH为显示DAI病灶最敏感的序列,能显示常规序列所不能显示的DAI小针尖样大小的出血灶。21例各序列脑内各部位DAI病灶平均检出数依次为:T1WI(0.78±0.58)个、T2WI(1.96±1.30)个、FLAIR(2.98±2.39)个、DWI(3.67±2.75)个、FLASH(6.24±5.46)个。FLASH的DAI病灶检出数最高,与SE T1WI、TSE T2W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14、2.47,P值均<0.05)。结论FLASH序列能提高DAI病灶的检出数及早期诊断率,应作为MR诊断DAI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成像方法的可行性。即使用短TI反转恢复平面回波成像(STIR-EPI)序列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其在鉴别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DWI(STIR-EPI)和T2加权成像。使用1.5T MR扫描仪(Gyroscan intera Master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1.5T磁共振对14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常规序列、DWI及SWI序列扫描并进行比较。结果DWI序列病变数量多于常规MRI序列,而SWI序列病变数量又明显多于DWI序列。结论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方面,DWI及SWI较常规序列有明显优势,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乳腺同时多层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MS+SS-EPI)和分段读出平面回波(RESOLVE)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图像质量及其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前瞻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乳腺病变而接受MRI检查并最终经病理证实的10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MRI常规扫描以及横断面RESOLVE和SMS+SS-EPI序列DWI, 评估2种序列成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 评价内容包括乳腺的几何畸变、伪影模糊、脂肪抑制、整体图像质量和病灶显著性;客观评价包括病灶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2种序列成像的主、客观评价指标。最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2种序列图像上病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结果 102例患者均为单发病变, 均为女性患者, 年龄25~68岁。乳腺恶性病灶60例, 良性病变42例。SMS+SS-EPI序列成像的采集时间为1 min 50 s, RESOLVE序列成像的采集时间为3 m...  相似文献   

10.
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基于多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的快速高分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例健康志愿者和13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常规和多序列DWI成像,分别测量各DWI序列扫描图像的信噪比(SNR)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分析.另将5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整体前列腺病理标本与DWI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和数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单次激发EPI相比,多次激发EPI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SNR (P<0.05),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减少了扫描时间分辨率(P<0.05).单次激发、多次激发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DWI序列采集的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值与健康志愿者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多次激发和二维空间选择激发EPI的DWI技术可以提高前列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SNR,有助于改善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曲宁  罗娅红  赵英杰  何翠菊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5-518
目的:确定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78个病灶)乳腺病变的DWI图像,其中良性病变26例(31个病灶),恶性病变44例(47个病灶)。测量DWI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符合正态性分布,良恶性病变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46±0.26)×10^-3mm^2/s和(1.02±0.19)×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8×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75.9%,86.8%;阳性似然比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035×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8%,96.6%,6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为0.836-0.975)。结论: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确定为1.28×10^-3mm^2/s,DWI的ADC值测定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一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试验、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试验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较其诊断效能。方法:对临床拟诊肿块的患者37例,同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均获得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8个,恶性病灶19个。对病变的边缘、形态特征、动态增强表现及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采用评分法对病变性质分恶性、可疑恶性及良性三组进行判断。参照动态增强病变位置确定扩散图像病变所在,描记扩散图像上病变的感兴趣区,由软件计算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良性和恶性ADC值比较。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和ADC值,采用评分法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综合定性诊断。比较动态增强扫描、DWI ADC值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效能。结果:动态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形态学表现结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9.5%、72.2%和3.221、0.146。良性病变组ADC值1.474±0.441(×100^-3mm^2/s),恶性病变组ADC值1.082±0.160(×10^-3mm^2/s),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2,〈0.05)。ADC值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7%、66.7%和2.842、0.079。动态增强扫描和DWI-ADC值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4.7%、83.3%和5.684、0.063。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较单一动态增强扫描或扩散成像诊断效能强。  相似文献   

13.
李文华  崔艳芬  张萍  汤蕴琦  吴相如  储彩婷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25-122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鉴别良恶性卵巢上皮囊实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7例卵巢上皮起源的囊实性肿瘤患者的常规MRI、DWI检查资料和肿瘤实体部分的ADc测量值进行回顾性分析,131个病灶中46个为良性囊腺瘤,85个为恶性囊腺瘤。结果:良性组卵巢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为(1.69±0.25)×10-3mm2/s,恶性组为(1.03±0.22)×10-3mm2/s,两组间ADC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以(1.25×10-3)mm2/s作为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阈值,则敏感度、特异度和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0.1%、89.9%和92.4%。结论:常规MRI检查鉴别卵巢表面上皮良恶肿瘤存在困难时,辅以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测量有助于进一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Vibrant技术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55例乳腺癌患者,55例均行MRI平扫、DWI及Vibrant成像,扩散系数b值为1000s/mm2,测量正常腺体组织、病灶的ADC值及病灶早期强化率,确定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将Vibrant图像进行3D最大强度投影(MIP)重组,观察病灶不同角度的特征。结果:乳腺癌平均ADC值[(0.92±0.25)×10-3mm2/s]较正常腺体[(1.73±0.13)×10-3mm2/s2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灌注曲线表现为廓清型(49例)或平台型(16例),病灶早期强化率为1.85±0.58。3DMIP图像可整体观察病灶形态,有利于供血动脉的显示。结论:MRI平扫、DwI、Vibrant成像结合3DMIP图像特征可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WI在鉴别脊椎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82个病变椎体,其中良性组20例,34个椎体;恶性组30例,48个椎体。选取50例中的正常椎体35例共35节椎体作为对照组。均行MRI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分析良恶性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并定量测定3组椎体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及恶性组病灶DWI序列均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信号,且2组信号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组、恶性组、对照组ADC值分别为(2.23±0.25)×10-3 mm2/s,(1.62±0.27)×10-3 mm2/s及(0.43±0.34)×10-3 mm2/s,经t检验,各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信号改变不能用于鉴别椎体良恶性病变,而ADC值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三者对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与局限性。方法:对50例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行X线钼靶摄影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处理。病理证实恶性病变29例,34个病灶;良性病变21例,29个病灶。统计分析X线钼靶摄影、MR动态增强检查和病灶ADC值对全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X线钼靶摄影与MRI动态增强曲线诊断符合度比较(χ2=6.612,P=0.0092<0.01),X线钼靶摄影与MRI的DWI诊断符合度比较(χ2=4.375,P=0.0395<0.05),有统计学意义,MRI的TIC与ADC的诊断符合度比较(χ2=0.259,P=0.610>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疾病检出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乳腺MR动态增强序列及扩散加权序列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X线钼靶摄影。两种MR扫描序列对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常规成像及DW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磁共振常规成像序列(T1WI、T2WI及FLAIR)与DWI对脑膜瘤的检出率,探讨其鉴别病理亚型及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的MRI图像,计算不同序列对脑膜瘤的检出率;测量并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值)。结果:在T2WI上出现低信号的多是纤维型、过渡型和砂粒体型,出现高信号的多是脑膜上皮型和血管瘤型。在各个序列中,以DWI对脑膜瘤病变的检出率最高(87.1%),T2WI次之(74.3%),T1WI最低(38.6%)。恶性脑膜瘤的囊变发生率(67%)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22%)。良性组各亚型间、良恶性两组间平均ADC值及r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提高对脑膜瘤的检出率,但单独根据ADC值并不能鉴别脑膜瘤的亚型及良恶性。DWI结合常规MRI表现对脑膜瘤亚型及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常规MRI联合DWI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对腮腺常见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2例腮腺肿瘤的MRI图像,根据其DWI图行ADC图重建,测量肿瘤的ADC值。按发病率将62例病例分成3组: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31例,全部单发;腺淋巴瘤19例,9例单发,10例多发,共30个病灶;恶性肿瘤12例,3例淋巴瘤多发,其余均为单发,共18个病灶。比较分析3种肿瘤的ADC值。结果: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多发生于腮腺浅叶(43个,70.5%),肿瘤边界多清楚,体积一般较恶性肿瘤小;恶性肿瘤位于深叶者8个(44.4%),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83.3%)。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平均ADC值均高于腺淋巴瘤(P=0.000、0.002),且多形性腺瘤平均ADC值高于恶性肿瘤(P=0.001)。结论:腮腺肿瘤的常规MRI征象具有一定特点,联合DWI能为腮腺常见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高b值MR DWI及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5例患者在行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前行不同b值(分别为500、1500 s/mm2)的DWI扫描,对171个怀疑或高度怀疑恶性病变者行回顾性分析.以正常乳腺组织为参考基准,选择增强图像中异常强化的高信号病变,同时在高b值(b= 1500 s/mm2)DWI中视觉判定是高信号的病变定义为恶性病变阳性结果,否则为良性病变阴性结果.对其中111个DWI视觉判定阳性结果的病变计算ADC值.依据全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分析高b值DWI视觉评估中恶性和良性病变的阳性和阴性病灶数,以ADC值=1.13×10-3 mm2/s作为临界值,计算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乳腺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71个乳腺病变中,91个恶性病变,80个良性病变.高b值DWI视觉评估,139个阳性结果中,恶性病变83个,良性病变56个;32个阴性结果中,良性病变24个,恶性病变8个(非肿块性导管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浸润性癌和肿块样导管原位癌(DCIS)在DWI视觉判定中为阳性,8例非肿块性DCIS判定为假阴性,总体的敏感度为91.2% (83/91),特异性为30.0% (24/80).110个肿块样病变和1个局灶性病变DWI视觉评估阳性结果的病变中,63个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0.73±0.24)×10-3 mm2/s,48个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19±0.4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18,P<0.01).以ADC值=1.13×10-3mm2/s作为临界值时,61个恶性病变为阳性结果,2个黏液癌为假阴性结果;27个良性病变为阴性结果,21个良性病变为假阳性,诊断敏感度是96.8%(61/63),特异度为56.2% (27/48).结论 高b值DWI及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诊断非肿块性乳腺病变时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其中良性组14例(6例内膜增生、8例内膜息肉),恶性组41例(39例内膜癌、2例癌肉瘤).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检查,以及DWI(弥散敏感因子b值为0、1000s/mm2),分析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和测定ADC值.结果 良性组DWI图12例表现为稍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信号、平均ADC值为(1.34±0.19)×103mm2/s;恶性组DWI图34例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余下7例表现为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4±0.14)×103 mm2/s;恶性组ADC值明显小于良性组(P=0.042),以1.07×103 mm2/s为临界值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达92.9%、97.6%、96.4%.结论 DWI及ADC值测定有助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