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外孤立性纤维瘤的MRI特征表现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肿块位于头颈部4例,盆腔2例。MRI显示5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所有肿块边缘光滑、界限清晰,T1信号均匀,与肌肉相似,T2呈均匀稍高信号或条纹状高低相间稍高信号,强化显著、均匀。病理显示肿瘤由散在分布密集区或稀疏区的梭形细胞组成,其间含有粗细不均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见肿瘤CD34/Vim均呈阳性,Bcl-2阳性3例,S-100弱阳性3例,肌动蛋白弱阳性1例。结论胸外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具有T2脂肪抑制均匀高信号或条纹状高信号、显著强化的特征,MRI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确诊需依靠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2.
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平面重建(MPR)及小肠CT仿真内镜(CTVE)对小肠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13例小肠疾病患者,通过胃十二指肠插管小肠内充气,行多排CT容积扫描后CT仿真内镜及CT多平面重建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对小肠占位性病变,VE显示发现率为91%(10/11),其中腔内型肿块诊断率100%(8/8),腔外型肿块诊断率66.7%(2/3);MPR诊断率为82%(9/11).VE和MPR相结合,能够100%显示小肠占位性病变;小肠炎症性病变2例能被很好地显示.结论 CTVE及CTMPR重建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耳听骨链CT仿真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中耳正常结构在CT仿真内镜下的影像学特征。明确传导性耳聋的听小骨及听骨链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HispeedCT/I进行颞骨薄层螺旋扫描 ,层厚 1mm ,螺距 1,电压 14 0kV ,电流 170~ 2 2 0mA ;DFOV 9.6cm ,骨算法CTVE听小骨成像。结果 CTVE能清晰显示正常听骨链及细小结构 ,锤砧关节显示率 10 0 % (162 /162 ) ,“L”型镫砧关节显示率 80 % (13 0 /162 ) ,镫骨前后脚为 73 % (12 1/162 ) ,能够良好地显示中耳炎及胆脂瘤的听小骨破坏 ;能够准确地显示听小骨畸形。结论 CTVE在中耳的应用 ,快速、无创、立体直观地再现了听骨链及中耳腔情况 ,能够为传导性耳聋患者明确病因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椎间盘钙化病的临床特点及X线、CT、MR影像学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方法报道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病6例,均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及CT,2例行MR检查,并对全部病例进行2~3年CT、X线追踪观察。结果6例患儿均为单椎间盘发病,X线、CT表现为椎间盘钙化,髓核脱出,伴有椎体形态改变。经对症治疗,2~4周内症状均消失,钙化则在6个月~3年内消失。结论儿童椎间盘钙化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影像学是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序列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通过分析病理状态下细胞外间隙和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扩散变化来诊断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结构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脑萎缩,近年来MR DW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上皮良性肿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腮腺上皮来源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40例腮腺肿瘤多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的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密度、信号较为均匀,呈渐进性或快进快出型强化方式;其中多形性腺瘤23例,腺淋巴瘤12例(3例多发),基底细胞腺瘤4例,嗜酸性粒细胞腺瘤1例。结论:CT和MRI对腮腺上皮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综合应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和二维(2D)增强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FSPGR)检查技术,对肺动脉、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在1次检查中同时完成不同部位血栓的检出,探讨这种综合性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15例患者进行自动进床团注追踪法的周围血管3DCE-MRA和增强后的2DFSPGR序列扫描。扫描部位包括4部分,即肺、盆腔、大腿、小腿。当肺血管采集完成后,依次进行盆腔、大腿、小腿的采集;尔后再反向按部位进行第2回采集。2DFSPGR序列扫描盆腔、大腿、小腿。15例同时例行肺CT血管造影术(CTA)和(或)DSA检查,12例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5例3DCE-MRA肺扫描中12例获得满意的肺血管成像,15例髂内外静脉、下肢深静脉较动脉的信号强度低,但在后处理时可清楚地分辨静脉结构。15例用增强FSPGR序列扫描的动脉和深静脉均被清楚显示。(1)3DCE-MRA发现14例肺动脉栓塞病变,9例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病变。表现为多处血栓。(2)2D增强FSPGR序列可作为3DCE-MRA序列的补充,它有更大的扫描范围,即发现髂内静脉属支的血栓。(3)在上述的扫描序列上血栓为低信号,呈偏侧性或腔内充盈缺损;(4)6例静脉血栓局部的管径明显增宽。结论 1次性3DCE-MRA和2D增强FSPGR序列增强扫描可以成为肺动脉栓塞症和盆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面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穿刺枪针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10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03例均一次性取得所需取材,其中病理发现恶性肿瘤55例(53.4%),良性病变46例(44.7%),不能做出诊断2例(1.9%),准确性达98.1%;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1例死亡;轻微并发症3例,不需治疗。总并发症发生率5.9%。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精确度高,较为安全的细胞病理学获得方法。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肺胸部影像学分析(附3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尿毒症肺即尿毒症肺水肿 ,也称为尿毒症性“肺炎” ,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国内外关于尿毒症肺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研究较多 ,但有关影像学的报道却不多。本病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 ,这给及时诊断和治疗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了提高对尿毒症肺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本文对 36例尿毒症肺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1 材料和方法收集符合尿毒症肺患者 36例 ,为影像学、临床资料齐全的连续性病例。年龄 2 776岁 ,男 2 1人 ,平均年龄 5 8.3岁 ,女 15人 ,平均年龄 5 3岁。 36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CT、超声、核素显像术前定位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增生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尿毒症SHPT接受甲状旁腺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均接受颈部和上纵隔区MR检查;41例接受平扫和增强CT,39例接受核素检查,范围同MRI;36例接受颈部超声。分析左右2对甲状旁腺及左、右上纵隔共6个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种方法术前诊断甲状旁腺各分区增生结节的效果。结果48例中,共156个分区存在156枚甲状旁腺增生结节。术前MRI、CT增强、超声、核素显像诊断左右2对甲状旁腺SHPT增生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88.64%、82.91%、49.06%及64.91%,特异度分别为78.33%和91.49%和89.47%和76.19%。MRI联合增强CT、MRI联合核素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16%、72.34%和96.49%、30.95%。术前MRI联合增强CT诊断上纵隔异位增生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5%和80.95%。结论MRI、CT、超声及核素显像术前定位诊断SHPT增生结节各具优势,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