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JNK信号通路在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用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阻断JNK信号传导通路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SC株;用不同浓度的SP600125(20,60,100 μg/L)对乙醛(200 μmol/L)刺激的大鼠HSC进行处理,分别以DNA片段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激酶的活性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SP600125(终浓度为20,60,100 μg/L)对乙醛刺激的HSC内p-JNK的水平有明显下调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同乙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MVI: (35.6±0.9),(24.4±1.1),(3.4±0.2) vs (48.2±0.9),P<0.05];同时SP600125具有促进HSC凋亡的作用: 空白对照组及乙醛组中细胞凋亡率为[(2.0±0.2)%和(6.0±0.5)%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SP600125处理后细胞凋亡率上升[分别为(11.1±0.4)%,(26.9±0.9)%,(33.1±1.3)%,P<0.05],同乙醛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P600125通过阻断JNK通路促进HSC凋亡,故J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HSC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肝组织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及转录因子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ACLF大鼠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截断逆挽方组和JNK抑制剂SP600125(anthrapyrazolone)组,予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再联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actosamine/lipopolysaccharide,D-Gal N/LPS)急性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截断逆挽方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 d,SP600125组在急性攻击前0.5 h腹腔注射SP600125。各组大鼠分别在急性攻击后4、8、12 h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TNF-α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c-Jun蛋白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p-JNK蛋白表达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结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截断逆挽方组及SP600125组4、8 h血清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12 h有所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c-Jun、p-JNK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截断逆挽方组、SP600125组在4 h及8 h c-Jun、p-JNK表达减少(P<0.05),12 h表达增多。截断逆挽方组及SP600125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断逆挽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ACLF大鼠肝细胞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JNK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衰竭。  相似文献   

3.
高氧肺损伤中肺细胞凋亡及JNK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兰  许峰  李静  方芳  匡凤梧  王兴勇  卢仲毅 《医学争鸣》2008,29(12):1067-1070
目的:观察高氧暴露下肺组织细胞凋亡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对高氧诱导的肺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 48只3 wk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暴露3,7,14d组、空气 JNK抑制剂干预组、高氧暴露7 d JNK抑制剂干预组.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p-JNK的表达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JNK蛋白质的表达含量.结果: 与空气对照组比较,高氧暴露各时间点组肺组织出现典型急、慢性肺损伤的病理学改变,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和p-JNK蛋白表达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肺组织p-JN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JNK抑制剂SP600125在空气和高氧暴露下均能明显阻断JNK的激活(P<0.05),SP600125干预后高氧暴露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细胞凋亡是高氧肺损伤的一个重要病理组织学特点.JNK信号转导通路在高氧肺损伤中被激活,可能发挥促细胞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4.
殷存芝  陈慧  陈玉姣  杨在群  陈亚华 《重庆医学》2021,50(22):3786-3792
目的 探讨JNK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预处理减轻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N)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D)组、JNK信号通路抑制剂SP600125(SP)组、右美托咪定与SP600125(D+SP)组.记录各组大鼠心率(HR)、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AI)情况,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GRP78、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N组相比,其余组HR、LVDP、±dp/dtmax降低,LVEDP、心肌梗死面积、AI、GRP78、p-JNK、p-JNK/JNK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D组、SP组、D+SP组HR、LVDP、±dp/dtmax增加,LVEDP、心肌梗死面积、AI、GRP78、p-JNK、p-JNK/JNK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电镜下N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完整,I/R组结构严重破坏,D组、SP组、D+SP组破坏较少.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离体心脏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凋亡,从而减轻MIRI.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夏枯草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采用50 g/L夏枯草(夏枯草组)、50 g/L夏枯草及20 μmol/L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特异抑制剂SP600125(SP600125组)处理Raji细胞,以加入同体积生理盐水处理的Raji细胞作对照,应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各处理方式下细胞增殖率,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JNK、c-Jun磷酸化水平和半胱氨酰天门冬氨酸(Caspase-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夏枯草细胞增殖率(67.32±1.96)%低于其余各组(P<0.05);JNK磷酸化水平(0.48 ±0.03)和c-Jun磷酸化水平(0.46±0.04)在夏枯草组均明显增高(P<0.05),SP600125可抑制c-Jun磷酸化(0.43±0.01);夏枯草组的Caspase-3表达(1.35±0.07)高于其他各组,SP600125使其表达减少(0.79±0.06,P<0.05);细胞凋亡率在夏枯草组中最高(25.32±5.27)%(P<0.05).结论 夏枯草可以明显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和Caspase途径导致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从大鼠肝脏中新鲜分离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在乙醛刺激下的增殖、IκB和NF-κB的表达,以探讨乙醛调控HSC中IκB和NF-κB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和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IκB和NF-κB的表达.结果: ①成功分离出大鼠肝星状细胞;② 200 μmol/L的乙醛刺激新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乙醛组A值(2.21±0.10),空白组(0.52±0.05),P<0.01];③ 200 μmol/L的乙醛刺激传一代肝星状细胞后,IκB的表达量下降明显[乙醛组光密度值(0.32±0.02),空白组(1.60±0.32),P<0.01];④乙醛刺激传一代肝星状细胞后30 min,NF-κB的表达即有增加,到120 min时达最高值[乙醛组光密度值(3.92±0.82),空白组(0.82±0.04),P<0.01].结论: 乙醛可以使静止的肝星状细胞中IκB表达下降和NF-κB活性增加,从而使HSC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C)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与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传至第3代,细胞自然纯化,实验设正常对照组(N)、SP600125组(SP组,10 μmol /L)、缺氧/复氧组(H/R组)和缺氧/复氧+SP600125组(H/R+SP组).分别利用MTT法、AnnexinV/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WB法检测缺氧8 h,复氧4、6、12、24 h时细胞存活率、凋亡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p-JNK)的变化.结果 ①缺氧/复氧后细胞活力出现明显下降,SP600125阻断JNK通路后细胞活力高于H/R组;②缺氧/复氧后细胞凋亡率增加,SP600125阻断JNK通路后能够减轻细胞凋亡.③各组AC的JNK水平无显著变化,缺氧/复氧干预后p-JNK表达上调,用SP600125阻断JNK通路后,H/R+SP组较H/R组p-JNK水平降低.结论 JNK信号通路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大鼠胃内容物吸入后损伤肺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SP600125组和氨溴索组,每组10只。复制大鼠胃内容物吸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SP600125组术前给予尾静脉注射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3 mg/100 g),氨溴索组于损伤发生后2 h给予尾静脉注射氨溴索(50 mg/kg)。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与丙二醛(MDA)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NK、磷酸化JNK(p-JNK)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与丙二醛(MDA)活性、肺组织W/D及MPO活性显著增加(均P0.05);p-JNK与i NOS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5);肺组织出现明显病理组织学损伤。与损伤组比较,SP600125组和氨溴索组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与MDA活性、肺组织W/D及MPO活性显著下降(均P0.05);p-JNK与i NOS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肺组织中JNK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JNK参与胃内容物吸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氨溴索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抑制i NOS表达发挥抗炎、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力达霉素(LDM)对鼠骨髓瘤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 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及MAPKs在LDM抑制鼠骨髓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中的作用,为LDM治疗人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鼠骨髓瘤细胞株SP2/0,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种不同浓度LDM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 方法检测各组细胞48 h后MAPK家族的三个主要成员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SP2/0,随机分为对照组、LDM组、SP600125组(JNK抑制剂)、SB203580组(p38抑制剂)、U0126组(ERK抑制剂)、LDM+SP600125组、LDM+SB203580组和LDM+U0126组,采用MTS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细胞培养48 h后,不同浓度LDM组JNK、ERK和p38 MAPK的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抑制剂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均不明显;但LDM+SP600125组、LDM +SB203580组LDM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均降低(P<0.05),而LDM+U0126组LDM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则增强(P<0.05)。结论: LDM能够通过激活JNK、p38 MAPK抑制鼠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细胞增殖中的参与作用及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的抑制增殖机制,为抗肿瘤新药开发和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胃癌细胞SGC7901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10μmol/L)、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 10μmol/L+卡培他滨50μmol/L)、SP600125+奥沙利铂组(SP600125 10μmol/L+奥沙利铂25μmol/L)和SP600125+卡培他滨组+奥沙利铂(SP600125 10μmol/L+卡培他滨50μmol/L+奥沙利铂25μmol/L)。噻唑蓝法分析药物对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及JN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2、24、48及72 h后各组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时点间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SP600125+奥沙利铂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caspase-3、caspase-9、Bax信使RNA水平较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升高,抑制凋亡蛋白Bcl-2信使RNA水平较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降低(P<0.05);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caspase-3、caspase-9、Bax信使RNA水平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升高,Bcl-2信使RNA水平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降低,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caspase-3、Bax蛋白水平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升高,Bcl-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降低(P<0.05)。药物处理后,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JNK1和JNK2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无明显变化(P>0.05);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pJNK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降低,pJNK2蛋白水平较SP600125组升高而较对照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降低(P<0.05)。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组的PERK、IRE1、Bip、CHOP蛋白水平较对照组、SP600125组、SP600125+卡培他滨组、SP600125+奥沙利铂组升高(P<0.05)。结论 SP600125+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可能通过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中的JNK通路JNK蛋白的磷酸化过程而发挥抑制肿瘤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