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腔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2 1 6例作为治疗组 ,术后 2 4~ 48h从腰椎管术后所置的引流内注入康宁克通复合液至硬膜外腔 ,注药后拔除引流管 ;对照组 1 92例 ,拔除引流管 ,不注药。结果 :两组 40 8例术后平均随访 6 .8年 ,治疗组优良率 96 .3 % ,对照组优良率 90 .1 % ,P <0 .0 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康宁克通复合液 ,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疗效与突出物的溶解情况,并与单独应用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B组)n=26,采用硬膜外腔注药和CT引导下胶原酶突出物内与突出物表面注射。对照组(A组)n=24,单独硬膜外腔注药。经过1个月以上进行随访;18例行CT复查。结果3个月与12个月随访时,B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8.4%与92.3%,A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0.8%与54.1%。B组1个月疗效优良率为80.7%,6个月以上疗效优良率为92.3%。B组突出物溶解率为91.6%,A组突出物未见缩小。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腔注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硬膜外腔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硬膜外预先注射消炎镇痛液联合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针灸、按摩、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分为二组,每组40例。A组:单纯C臂下颈硬膜外腔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B组:颈硬膜外预先一周注射消炎镇痛复合液联合C臂下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组。观察治疗后两组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复合液+胶原酶组在治疗后2周、1月、2月、3月的VAS评分较单纯胶原酶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颈硬膜外预先注射消炎镇痛复合液联合C臂下颈硬膜外腔侧隐窝进路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CT或MRI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其中CT或MRI示膨出型者给予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35-50ug/ml臭氧10-20ml;突出型者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加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1200u。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01例,良37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90.8%,总有效率97.4%。结论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注射脉络宁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至2003年用将脉络宁复合液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46例,其中210例完成了36个月远期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三种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膜外前,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与传统的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硬膜外后间隙阻滞组,用药为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 500ug和康宁克通A 40mg混合加生理盐水至20ml,B组为硬膜外后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C组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治疗组。B,C两组注药相同,均依 注入2%利多卡因3ml,康宁克通A40mg和胶原酶1200U,总结三组的优良率予以比较,结果:B,C两组优良率分别为74%和90%,疗效均优于A组(52%)(P<0.05和P<0.01),C组优良率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复合液注射疗法在三种治疗方法中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PLDD术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PLDD术后用1%亚甲蓝1 ml、2%利多卡因1 ml进行腰椎间盘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PLDD术,术后3周内避免剧烈腰部活动.随访6~26(15±2)个月,应用VAS评分和临床体检评定,并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除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无明显改善、另1例腰腿痛症状术后有轻度改善外,余28例中治愈24例,好转4例,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9例,有效率为70%.结论 在PLDD术后用亚甲蓝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性、费用低、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及切吸术联合术中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急重症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明确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有切吸术适应证的 79例急重症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依完全随机分组法 ,分为 A、B两组 ,A组 4 3例行单纯切吸术 ,B组 36例行切吸术联合术中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 ,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 6— 18月单纯切吸术组 (A组 ) ,优良率 76 .7% ,联合治疗组 (B组 )优良率 88.9% ,两组优良率有显著差异性 (P〈0 .0 1)。结论 切吸术联合术中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急重症神经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作用互补 ,提高疗效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先注射浓度为20ug/ml的臭氧5ml,再注射消炎镇痛药20ml.结果: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73.7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腔后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经硬膜外腔后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取硬膜外腔后间隙穿刺置管1.5cm,摆好体位后,经导管注入溶有2400U胶原酶的生理盐水6ml。结果 治疗75例,经三个月以上随访,优良66例(88.8%)可7例(9%),差2例(2.6%)。结论 硬膜外腔后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胶原酶硬膜前后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二种盘外注射胶原酶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分别采用硬膜外腔前间隙与后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 依据中华骨科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判断患者疗效。硬膜外腔前间隙法术后7天的病例优良率为77%,平均随访6个月的优良率为88%;硬膜外腔后间隙法术后7天的优良率为74%,平均随访6个月的优良率85.2%。结论 胶原酶二种盘外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是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置硬膜外导管注射臭氧.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结论 在切吸的同时置管注射臭氧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discectomy,PTE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探讨辅以硬膜外注射的可行性。方法自2014-08-2015-08行PTED手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37例术中辅以硬膜外注射药物(2 ml甲钴胺+1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利多卡因),作为A组;另43例仅予以PTED手术治疗,作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20-29个月,平均25.1个月,腰腿疼痛和功能障碍均有显著改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术后1 d、7 d和1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的上述指标和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硬膜外注射药物用于辅助PTED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其术后早期疼痛,促进功能障碍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侧隐窝进路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经侧隐窝进路穿刺,观察组采用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对照组采用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术后3、7 d、1、3、6、12月随访,记录患者的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溶盘术后1、3月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12月观察组疗效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下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  相似文献   

15.
刘昱彰  周卫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7,20(12):818-820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以及不同CT分型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分类,回顾性分析1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男99例,女96例;年龄22~74岁。主要症状:腰痛,单侧下肢或双下肢的放射痛及皮肤痛觉减退,间歇性跛行等,均采用硬膜外注射术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根据MacNab改良标准,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优良率分别为95.4%、92.6%、90.0%、84.3%、94.4%,疗效优于其他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而对于按胡有谷的CT区域定位法分类,突出物位于Ⅰ层、1区、2区、1-2区及a域的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腔导管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男48例,女40例;年龄25~72岁,平均(40.76±10.59)岁。所有患者分成两个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骶管组)采用单纯骶管注射治疗;观察组(导管组)采用经皮、经骶管入路,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结果]88例均获得25~36个月的随访,平均(29.3±4.0)个月。对照组:ODI术前平均为(68.3±13.2)%,末次随访平均为(41.2±21.1)%;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6±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3.9±2.1)分。观察组:ODI术前平均为(70.5±13.6)%,末次随访平均为(23.3±18.6)%;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7±1.2)分,末次随访平均为(2.1±1.6)分。末次随访时,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骶管行硬膜外腔导管松解、精确药物注射,是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症状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透明质酸钠硬膜外隙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透明质酸钠注入硬膜外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不同的药物配方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隙注射治疗,并于1周后重复治疗一次.近期疗效评定采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中的观察项目,计算其改善率.同时使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分别记录治疗前及第一次治疗后1d、3d、5d、7d、以及1个月后的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硬膜外隙注射透明质酸钠组与硬膜外隙注射糖皮质激素组比较,在注射后3d内的组间VAS评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第5、第7d及治疗后1月的VAS评分低于地塞米松组,有显著性差异.透明质酸钠组在1月后近期临床疗效评定中的显愈率和甲强龙组无显著性差异但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 硬膜外隙注射使用透明质酸钠替代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胶原酶溶解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给药途径有多种,以间盘外注射临床应用最多,盘内注射报道次之,而硬膜外腔注射的报道则较少。现将我院硬膜外腔微量泵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注射与弱激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用硬膜外复合药物注射配合腰部弱激光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2例 ,全部为门诊病人 ,男 117例 ,女 75例。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8岁。病程 2天~ 2 1年 ,所有病人的症状、体征和 CT或 MRI等检查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1)硬膜外复合药物注射治疗 :患者侧卧位 ,取病变部位棘间隙或相邻上、下棘间隙进针 ,确认到硬膜外腔病变区域后注入复合药物 (制备曲安缩松 10 mg,1%利多卡因 10 m l,维生素 B1 2 2 m g,维生B1 2 0 0 m g,东莨菪碱 10 …  相似文献   

20.
颈椎硬膜外置管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硬膜外置管注射胶原酶、臭氧及镇痛复合液(得保松注射液1 mg+维生素B121 mg+2%盐酸利多卡因1 ml+0.9%氯化钠注射液共4 ml)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硬膜外置管注射臭氧及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A组28例:颈椎硬膜外注射臭氧(浓度20 wg/ml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