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务可信性是衡量维修保障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了任务期间允许换件维修和备件补充时作战单元在非连续工作条件下的任务可信度.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分析了部件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以定长时间内部件系统在正常状态停留时间的分布函数作为其任务可信度,通过全概率分解方法对可信度进行了求解.依据任务期间装备与部件系统、最小任务单元与装备、作战单元与最小任务单元之间的任务可靠性关系,建立了单台装备、最小任务单元、作战单元的任务可信性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用仿真系统替代实际装备来训练维修人员的目的,针对某型炮射导弹武器系统维修训练的任务、过程和特点,研究了维修人员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过程仿真模型、基于HLA分布式装备虚拟维修训练联邦成员结构和设计及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结构、知识库建立和推理机制,给出了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系统组成、体系结构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建的具体实现过程。实践证明,该系统为复杂装备的维修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目前维修任务动态调度方法研究中存在方法复杂、考虑调度规则少、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对维修任务动态调度方法进行优化研究.综合考虑维修时间、维修前等待时间、受敌威胁程度和装备重要程度等调度规则,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确定各维修任务的优先级.通过实时更新关键时间点的维修任务静态调度方案实现对维修任务的动态调度,构建考虑优先级的维修任务动态调度模型,并通过示例分析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能用相对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为装备保障指挥员确定维修任务调度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维修的装甲装备维修性分析与验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维修工程理论,搭建了装甲装备虚拟维修仿真平台,实现了非沉浸式虚拟维修过程仿真。通过给虚拟人模型构造视觉内切锥,对维修作业过程中每项维修作业单元的视觉可达性给出了定量评价,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对某一维修作业的视觉可达性给出了定量评估方法。本文为军方在新型装甲装备的方案论证和研制初期提供了维修性中的可达性等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分析和验证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数字化部队的特点入手,运用"OODA"周期理论,分析了数字化部队战时装备维修的任务流程及时效性,进而基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量快速修复最多战损装备的思想,对比数字化部队和非数字化部队在维修任务时间上的差距,构建了人员优化配置模型,并结合战时装备维修人员数量和维修时间的关系,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提供了1种数字化部队装备维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车辆装备维修工艺调度计划的有效性和缩短维修时间,依据车辆装备维修工艺实际过程和资源约束限制,构建了车辆装备维修工艺调度计划的优化模型。以某车辆装备的维修过程为例,进行仿真。仿真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车辆装备维修工艺调度计划优化后的总工时数较优化前减少了51.4%,初步验证了优化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械产品退化过程的特点,运用威布尔比例风险模型,建立了产品故障率与其工作时间及所处退化状态的关系,提出了基于故障风险的状态维修决策模型,实现了依据产品当前的工作时间及状态确定下步维修间隔或进行等故障风险维修决策的可能,并利用算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具有安全性或任务性故障后果的机械产品的维修决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战时伴随修理任务重、修理时间有限、约束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伴随修理装备维修任务调度的多目标动态调度方法。考虑复杂约束的伴随修理装备维修任务调度军事需求,构建了多目标动态调度模型。该模型在修理能力及修理时间限制的基础上,引入修理时间窗、非遍历约束,考虑修理能力变化以及修复状态的不确定性,以修竣装备总数、修竣装备重要度总和、获得的二次作 战总时间最大为调度目标,进行维修任务的调度决策。设计了基于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并通过示例仿真与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童  胡斌  狄鹏 《兵工学报》2023,(10):3177-3186
针对舰船发电系统的多状态特征,考虑舰船计划维修间隔期对系统可靠性参数的影响,利用马尔可夫报酬模型构建冷储备结构的发电系统状态转移矩阵、报酬矩阵、报酬函数和系统需求满足函数,通过对报酬矩阵元素的合理赋值,获得系统区间可用度、平均可工作时间、平均停机时间、平均故障次数、计划维修间隔期内系统可靠度等参数,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正确性和适用性,分析系统计划维修间隔时间、单机组平均修复时间等指标对系统可靠性参数的影响,为研究舰船发电系统可靠性设计提供建模工具,为合理安排舰船装备维修结构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验证了马尔可夫报酬模型在复杂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和计算方面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装备动员物资非恒定消耗的现实,以实现物资供应企业数量最小、动员生产开始时间最早为优化目标,构建了物资供应企业选择双层规划模型。给出装备动员物资供应企业双层规划模型算法的具体步骤,并以实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选择最少供应企业完成物资调度任务,实现装备动员的快速响应和经济性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元加权网络的装备维修保障组织结构动态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国  邱静  刘冠军 《兵工学报》2012,33(4):488-496
针对维修保障组织结构的动态性分析与设计,引入了复杂网络的描述与分析方法,分析了现代维修保障组织的网络化特性,提出了描述维修保障组织结构的多元加权网络模型,并定义了刻画维修保障组织结构的5个特征量。通过分析拓扑结构特性与动态演化对维修保障组织结构的影响,提出了适应演化与随机演化2种维修保障组织结构的动态演化模型,并将其与5个特征量相结合提出了分析组织结构模型动态演化规律的算法,最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维修保障组织结构的设计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复杂网络的装备维修保障协同效能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徐玉国  邱静  刘冠军 《兵工学报》2012,33(2):244-251
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网络化对保障效能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该问题,引入复杂网络的描述与分析方法,分析了现代维修保障系统的网络化特性,建立了维修保障系统的网络模型。通过分析拓扑结构特性与动态演化对维修保障系统协同效能的影响,基于双层立体加权网络,建立了维修保障的动态演化模型,以协同效能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保障网络最优演化算法,设计了效能最大的保障网络。最后通过某型装备维修保障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维修保障协同效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形势下装备维修保障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装备维修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部队维修保障过 程中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阐述装备维修仿真系统的用户需求;以维修时间优化为例建立静态维修的任务分配优化 模型,设计动态维修条件下维修保障的过程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逼近理想解 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不同维修分队的维修效能进行比较。 基于离散事件仿真库Simpy 实现了仿真系统的数据分析仿真功能,结合某型装备的维修保障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装备维修的流程设计、资源配置与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康传国 《兵工自动化》2012,31(11):10-13
为了满足军事化信息一体化作战平台的迫切需要,对装备维修保障行动的概念进行建模。在分析装备维修行动过程及特性的基础上,对其行为主体进行用例描述,构建装备维修保障活动模型;阐述维修保障行动模型间的协作关系及互动机制,构建主体协作模型;给出维修保障行动流程及行为主体的动态关联性,建立维修保障行动时序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维修任务、实体、动作对象间的交互作用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装备维修任务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装备维修任务规划的特点,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维修任务规划策略。结合装备维修工序,对维修任务规划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作业总维修工时最短为目标函数的维修保障任务规划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求解任务规划模型的遗传算法,并对算法的实现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确保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收敛性。最后,以4台装备5个修理组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确保模型的有效性和收敛性,模型能有效处理装备维修任务规划问题,下一步将对算法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装甲装备维修经费需求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基层级装甲装备发展趋势,构建了基层级装甲装备维修经费总需求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可为维修经费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席启超  曹继平  陈桂明  常雷雷  熊奇  王赛 《兵工学报》2017,38(11):2251-2258
为保持装备寿命周期的运行可靠性,针对周期预防性维修模型和顺序预防性维修模型的优缺点,结合装备维护保养实际,提出3阶段等周期预防性维修模型。以可靠度约束条件下的装备寿命周期最小费率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周期预防性维修模型、顺序预防性维修模型和3阶段等周期预防性维修模型,从而得到各计算模型装备寿命周期的最优预防性维修次数和维修间隔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3阶段等周期预防性维修模型既能保持装备寿命周期内较高的可靠性和较低的费率,又能紧密结合维修操作实际,具有良好的应用可行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字化装备系统中电子产品的故障特点,建立了电子产品维修工作类型逻辑决断模型。通过分析电子产品的使用背景和功能,应用以使用功能为中心的维修理论(Operating Function Centered Maintenance,OFCM),制定科学有效的维修策略,并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保持和恢复装备使用功能,符合了数字化战场作战环境的需要,适应了数字化装备发展的需求,可为形成数字化装备保障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发挥的诸多因素,对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模糊综 合评价法的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价模型,利用层 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综合分析完成维修保障任务的保障效能,评估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中各要素 的能力水平,并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体系的维修效能进行定 量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